經常看到很多人在吐槽Switch的屏幕太小玩不過癮,畢竟在 2020 年用一塊720P解析度6. 2 英寸大小的屏幕專門拿來玩遊戲怎麼說都顯得格格不入。不過好在主機模式可以將畫面顯示到顯示器、電視機、投影儀上,至少能讓畫面尺寸變得更大,清晰度也從720P變成了1080P。但這又迎來了一個問題,就是遊戲延遲的問題。
很多人反饋說在顯示器、電視機上玩遊戲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但是當畫面到投影儀上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延遲問題。
Switch連接投影儀後出現的延遲問題,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畫面的數位訊號處理。對於電視機或者顯示器來說,當HDMI接受到輸入源信號後,液晶板上就可以很快鋪滿對應畫面的像素點,然後在背光板的作用下將畫面映射出來,我們就能在電視機、顯示器上看到畫面了。
而在投影儀上,這一「短暫」的過程可能會走上很長一條路。比如說我們現在來看看幾種常見投影儀的成像原理。
可以看到不管是3LCD技術還是DLP技術,或者是常規的燈泡投影儀,在成像過程中都有一個對畫面色彩重構的過程,可能是通過色輪重構,也可能是通過分光鏡、濾光鏡重構。
這時候就體現出投影儀與顯示器、電視機的差別了,投影儀在畫面從數位訊號轉化為畫面的過程中,也就是步驟相對多了很多,這就導致了延遲的產生。
那麼我們是否就不能夠感受到投影儀帶來的超大屏幕玩遊戲體驗呢?其實既然知道了原因,克服這一問題的方法自然也就出來了。
如果投影儀延遲的產生和畫面處理速度有關,那麼只要儘可能的提升畫面處理速度即可。就如在投影儀上採用更高性能數字晶片:當貝投影F3 採用Mstar938 處理器,配合4+64G超大內存,不僅在自身播放視頻畫面時清晰透亮、畫面流暢順滑,更是在外接信源播放時通過高性能處理器大大加快了信號處理速度,讓畫面延遲大大降低。在實際體驗時手柄上的搖杆與畫面十分跟手,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的感覺。
這裡需要注意一點的是,Switch的最大輸出畫面標準是1080P60 幀,也就是說只要顯示設備支持,輸出畫面基本可以做到1080P60 幀。而當貝投影F3 最高可以通過MEMC運動補償將畫面提升至120Hz,帶來的畫面效果更加驚豔。
當然其實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對信號源畫面的幹涉越多,也會一定程度上增大延遲。所以在用投影儀玩Switch時,最好將信號源模式調整至自動模式,也就是投影儀將信號源畫面直出,不做過多的幹涉,就可以讓延遲大大降低。
總體來看,投影儀因為自身成像原理限制在連接Switch等設備時有延遲現象的產生,而在選擇投影儀時,只需要關注其性能配置,那麼相對的在延遲方面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職業玩家自然會追求極致的操作體驗,而對於我們普通玩家來說,投影儀帶來的巨幅畫面體驗才是我們更需要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