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考準考證_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官網由天津人事考試網提供同步,更多關於京考準考證,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官網的內容,請關注天津人事考試網!更多資訊請關注天津華圖微信公眾號(tjhuatu),天津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22-27307496,圖小喬微信號:18526075974
★公務員考試5G資料包領取★
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準考證列印入口已於2020年12月15日開通,2021京考準考證列印時間:2020年12月15日9:00至12月20日18:00期間,筆試時間:2020年12月20日,筆試包括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在考試內容上體現分類分級原則。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
點擊圖片立即列印
一、2021京考時間安排:
①報名時間:2020年11月30日9:00至2020年12月4日18:00
②資格初審時間:2020年11月30日至2020年12月5日
③報名確認繳費:2020年12月6日0:00至2020年12月8日24:00
④列印準考證:2020年12月15日9:00至2020年12月20日18:00
⑤筆試時間:
公共科目考試時間2020年12月20日,具體安排為:
12月20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12月20日下午 14:00-16:30 申論
二.北京公務員準考證列印常見問題
1、準考證列印流程是怎麼樣的?
北京公務員考試準考證列印地址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考生通過北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找到準考證列印入口,輸入姓名及身份證號即可。
2、準考證上的信息與我報考填寫的信息不一樣,怎麼辦?
準考證上顯示的姓名中有錯別字、身份證中不涉及出生日期的數字有誤,在考試當天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到所在考點考務辦公室辦理錯誤信息登記手續。
3、準考證上的沒有照片或不清晰怎麼辦?
準考證上沒有照片或不清晰,在考前準考證列印期間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複印件、列印出的紙質準考證、電子版和一張紙質版二寸免冠彩色證件照片,到北京市人事考試中心辦事大廳10號窗口進行核實、修改。
4、準考證列印格式不對,信息有錯開怎麼沒辦?
建議使用IE9或以上版本IE瀏覽器,請勿使用IE6或Chrome等瀏覽器。
5、準考證列印頁眉頁腳有一些數字字符,和準考證內容無關,怎麼去掉?
如出現頁眉頁腳等信息僅影響美觀的話,不影響使用,可直接列印。
6、準考證需要彩色列印嗎?
黑白彩色均可,內容清晰。
7、準考證列印採用什麼樣的紙張,多大的?
列印準考證必須統一使用A4紙列印(彩色黑白均可)。
8、準考證可以多列印幾張嗎?
可以,考生可以列印多份以作備用,避免出現準考證丟失導致不能正常參加考試。另外背面還可以可作為稿紙使用(以免考場不提供稿紙或提供的稿紙不夠用)。
三.2021年京考筆試試題(模擬題)
中國傳統節日
人日
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指陰曆正月初七。古代相傳農曆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
漢魏以後,人日逐漸從單一的佔卜活動,發展成為包括慶祝、祭祀等活動內容的節日。到了唐代,中國民間仍相當重視人日節。高適的《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的感懷之句。它證明唐代的人日節,已不僅僅專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層思親念友的氣氛。時至今日,也有在外的遊子在年前回家,過了人日節才能遠走他方。人日節這天不出遠門,不走親串友,在家團聚。下午一般吃長面,也叫拉魂面。意即過年時人都走東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過該準備春耕生產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來,準備春耕生產。
龍抬頭
「龍抬頭」,其實是指「青龍」七星開始出現在東方,萬物此時開始真正甦醒,春天真的來了。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二月二民間一般有這些習俗:剃龍頭、祭祀龍神、納吉、圍倉、吃龍鱗(蒸餅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撐腰糕、炒豆子。
社日
「社」日一年有兩個:春社和秋社,立春或立秋後第五個戊日即為春社或秋社日。
社日,民間稱為土地公日,或土神日。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國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穫的季節,農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
花朝節
花朝節,花神節、百花生日、挑菜節、踏青節、春會節等。一般為農曆二月十二日,但不同地區也各不相同。
花朝節的習俗豐富,除踏青賞紅,還有撲蝶挑菜、燃燈祈福、蒸花糕、飲花酒、喝花粥、地方官出郊勸農等。明代湯顯祖《花朝》詩即詠撲蝶:「妒花風雨怕難銷,偶逐晴光撲蝶遙。一半春隨殘夜醉,卻言明日是花朝。」
上巳節
上巳(sì),是指以幹支紀日的曆法中的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之別稱。
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上巳」也叫春浴日,女兒節,是針對於古時候未出閣的姑娘們的一種成人禮。
上巳節習俗祓 禊( fú xì):古時人們去河邊沐浴用蘭草洗身,柳枝沾花瓣水點頭身的儀式。
寒衣節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
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自古就有,相傳寒衣節起源於周代。《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就是說從九月開始天就逐漸變冷了,人們則要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寒衣節(十月初一)又稱授衣節。
祭灶節
祭灶節又稱「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灶」即灶神,民間稱「灶王爺」「灶君」。在古代神話傳說中,灶神是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具有掌握一家壽夭禍福的職能。先秦時期,祭灶儀式就位列重要的「五祀」之一(五祀為祭祀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
古代宮廷中會舉行隆重的祭灶儀式。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皇帝都要齋戒沐浴,在宮中掛神像,安供桌,在神位面前行九拜大禮。皇帝禮罷,皇后、大臣一一點香行禮禱告,供奉糖果、糕點等32種供品。供奉糖果最多,意在用糖封住灶神的嘴巴,免得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告狀。
民間祭灶也非常講究。家家都要把廚房、灶臺打掃得乾乾淨淨,在灶神像旁貼上對聯「在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神像下邊擺放供桌,敬獻糖果點心、美酒佳餚。
以上是京考準考證_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官網的全部內容,更多關於京考準考證,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官網,全國公職考試快訊信息敬請關注天津人事考試網。本文京考準考證_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官網內容及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編輯:元寶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