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潰瞬間之一,便是"禿"如其來。
近日,央視新聞發布一則有關#我國超2.5億人受脫髮困擾#的話題,隨即引發了2.5億萬的閱讀量。此前,在脫口秀大會上,沈騰曾調侃徐崢說:"你能入圍亞太地區最禿的100顆頭,排名37,李誕38,羅永浩老師在榜外,也堅持不了太久了。"這番話語一出,當時還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共鳴。
在快節奏生活的當下,脫髮再也不是中老人的標籤了,很多年輕人還沒好好享受頭髮茂盛的日子,就發現自己的髮際線開始不由自主地朝腦後部進行"大撤退"。據國家衛健委2019年調查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脫髮人群呈直線上升趨勢,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髮,我國脫髮人群已超2.5億人。而阿里健康發布的《拯救脫髮趣味白皮書》顯示,在阿里零售平臺購買植髮、護髮產品的消費者中,90後以36.1%的佔比,即將趕超佔比38.5%的80後。
"禿"如其來,大批年輕人成為防脫主力軍 。廣闊的市場需求帶來了強勁的消費能力,就在今年雙十一期間的剁手指南,百度搜索發布了一組令人扎心的數據,"生髮劑"竟搶灘登陸年輕人消費品搜索榜單前十。"脫髮"經濟下,千億市場正在誕生。
火爆的"頭頂生意",開闢"防脫"新賽道
有研究表明,脫髮區毛囊內雄激素受體基因表達升高或Ⅱ型5α還原酶基因表達升高,會導致雄激素對易感毛囊的作用增大,進而使毛囊出現進展性的微型化和脫落。一般來說,脫髮初期,可以通過防脫洗護產品或用藥來改善。因此,消費者在發現脫髮之初,最先使用的就是防脫洗護產品。
每一個風口的出現,都會有不同品牌前赴後繼的品牌湧入。而基於脫髮經濟衍生的養發產業鏈就成了市場上的風口,通過淘寶平臺搜索"防脫"關鍵詞,會出現霸王、寶潔、歐萊雅、資生堂等10多個知名品牌都有相關產品,就連仁堂、雲南白藥等品牌也紛紛宣布即將進入脫髮市場,每年銷售額過億的"防脫"洗護產品數不勝數。
洗護產品不僅具有高頻次的消費需求,而且"防脫"的功效在消費者心智中佔據著無法替代的位置,因此防脫洗護賽道更是近年來大熱的快消領域,品牌們也通過推出"防脫"產品矩陣來搶奪用戶增量。
聚焦更細分品類,資本悄然入局
脫髮加劇,讓許多植髮機構的生意變得火熱,也吸引了許多資本加入這樣傳統的賽道。據阿里健康曾發布數據顯示,90後購買植髮服務佔比達到57.4%,相較於2017年的92億市場規模,今年我國的植髮市場規模或將突破200億元。
除了植髮,還催生了假髮等行業的崛起。相比於植髮高昂的費用和植髮失敗的風險,許多脫髮人群更加傾向於帶假髮。假髮費用低、造型多,更換也方便。抖音、快手、小紅書也成了許多商家銷售假髮的新渠道。國內知名假髮品牌瑞貝卡,在2018年全年營收就超過20億元,其中中國國內營業收3.19億元,同比增加19.6%,毛利率則達到了60%以上。
與此同時,近兩年,資本的眼光也轉向了防脫市場,脫髮理療品牌黑奧秘分別在去年8月和今年5月獲得由黑馬基金、藍楓資本的融資;Menxlab從2019年啟動脫髮項目至今,也在不到一年時間內拿下三輪融資,融資金額過億元。由此可見,2.5億人的脫髮煩惱背後,就是一個千億商機。
小結
隨著90後、00後逐漸進入社會,顏值消費成為消費升級的一大重要分支。目前看來,防脫髮市場在國內依舊存在著強烈的未被滿足的需求,而且還未有頭部品牌出現,市場還有非常大的發掘空間。
對於品牌們來說,應以用戶需求為核心,不斷提升品質,從而提升用戶滿意度和市場口碑,在魚龍混雜的市場中做一股清流。而對於年輕人來說,少年白髮、青年脫髮、中年謝頂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該是認真考慮加強鍛鍊身體、緩解壓力,注意作息規律了。畢竟,脫髮易,生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