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孩子現在年齡在20~30歲,已經是完全能獨立的成年人,有自己想法和主張及判斷力。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本來是世界上最親的關係,無論從血緣上和感情都是其他關係不能相比的。孩子把父母微信刪除電話拉黑,就是不想聯繫,或者不想讓父母看到朋友圈的內容。達到這一步,說明這種關係已經產生裂痕,孩子表面上沒說什麼,可內心有很多不滿的想法。
一、父母過多幹涉感情
小兵有他自己喜歡的姑娘,並且已經相處兩年,男女喜歡上一個人是沒理由的。可老媽看不上,不喜歡一個人可能也是沒理由,總是嫌棄姑娘這不好那不好的。老媽經常在教育小兵該找什麼樣的姑娘,並且給他物色人選。是自己的老媽,也不好鬧得太疆,於是小兵用沉默對待,刪除了老媽的微信,不想聽老媽的嘮叨,讓老媽意識到這件事自己不會由她安排。
現在已經是自由戀愛時代,孩子能找到他喜歡的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父母即使不滿意,但也不要過多幹涉甚至讓孩子換對象,否則會影響雙方的關係,要知道將來孩子更多的時間是他夫妻之間度過。
二、父母過度啃小
小玲在外打工,一個月也能掙幾千塊錢。小玲媽媽還不到50歲,便開始過起「養老」生活。一天生活就是這裡跳廣場舞,那裡唱戲的,家裡的事也不做,沒錢了就向小玲伸手要。開始時小玲覺得是自己的母親,也該孝敬。可時間長了,一個女孩子打工也掙不到多少,關鍵是媽媽身強體壯,她有精力去娛樂,為什麼就沒精力找點事做?小玲不是不願意給媽媽錢,而是不想養這個懶惰的媽。所以小玲刪除了媽媽的微信和拉黑電話,讓她在沒有指望的情況下去自力更生。
三、父母嚴重偏心
小林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上個世紀計劃生育比較嚴,小林父母為了能多生幾個,小林剛出生就被抱走請人撫養。20多歲了才回家,可小林感覺不到家的溫暖,也感覺不到父母的愛。而父母這邊,對小林只感覺到是一份責任,卻沒有感情。連小林媽媽就說,雖然是自己的親兒子,覺得應該對他好,可心裡不會想他。在日常生活中小林媽媽有意無意的都會偏心弟弟妹妹,有時候還想不起他。小林對撫養他的「父母」有感情,可是那個家是回不去了。小林找了份工作,自己去單獨生活,也不想和父母聯繫,索性刪了他們的微信拉黑電話。
孩子刪除微信拉黑電話,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這個原因孩子不願意說,覺得不聯繫是最好的辦法,並不能說明孩子放棄父母。作為父母應該多反省自己在什麼地方做得不好,畢竟是親緣關係,不能因為不聯繫就能斷。血濃於水,有時候父母也需要放低姿態,認識自己的錯誤,主動和孩子溝通,化幹戈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