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油畫變色之謎

2021-02-08 X-MOL資訊


時至今日,一百多年前的梵谷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在他創作的高峰期,曾經在10年裡畫了2000多幅畫。他喜歡用強烈的色彩來表現主題,這也反映了其複雜的個性。不過,梵谷的很多名畫在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歲月流逝後卻有些變色,比如在他的畫作「雲空下的乾草垛」中,池塘裡鮮豔的紅色葉子慢慢的變成了白色。梵谷在他的畫作中頻繁用到了紅色顏料,而這些紅色顏料被認為是古代最早的人工合成色素之一的紅鉛或鉛丹(Pb3O4)。科學家們早已知道鉛丹在光照下會變白,但一直無法確定原因。


為了弄清楚這一過程,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的詹森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從這幅「雲空下的乾草垛」畫中取下一個很小的白色顆粒,用X射線粉末衍射斷層掃描技術分析了顆粒中各種化學物質。


他們發現鉛丹位於白色顆粒的中心,經過多年的化學變化,鉛丹外部已被其降解產物所覆蓋。在最靠近鉛丹的一層,該研究團隊發現了羥碳鉛礦(3PbCO3.Pb(OH)2.PbO),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鉛礦物。在顆粒的更外層,他們還發現了更常見的碳酸鹽鉛礦物:水白鉛礦(2PbCO3.Pb(OH)2)和白鉛礦(PbCO3)。形成鉛丹白色外殼的白鉛礦系列物質早已被科學家們所熟知,但羥碳鉛礦此前卻從未在二十世紀中期前的油畫中發現過。


該團隊認為,這種羥碳鉛礦物質正是一直以來無法確定梵谷的畫為什麼會變顏色的缺失環節。他們認為,當鉛丹暴露在光照中時,會逐漸被轉換成羥碳鉛礦,然後羥碳鉛礦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水白鉛礦和白鉛礦。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上。


這項研究為更好的保護此類名畫藝術作品提供了科學依據,否則,未來人們看到的梵谷原作,只會是褪色的作品。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ge.201411691/abstract

本文由「X-MOL資訊」編譯,轉載請註明出處「X-molNews」或「X-MOL資訊」,謝謝!

"X-MOL資訊"提供由資深化學工作者精選的化學化工和新藥研發領域的新聞文摘和深度分析,以及和求職、出國相關的信息,請點擊標題下方「X-MOL資訊」關注我們,謝謝!

相關焦點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人們所見的梵谷都是道聽途說
    撰文/深度刊《至愛梵谷·星空之謎(Loving Vincent)》完食,實屬上乘之作。以油畫呈現無疑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但這對這部電影的幫助很有限。──《至愛梵谷·星空之謎(Loving Vincent)》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整部電影以油畫呈現,正是受到文森寫給其弟西奧(Theo),最後一封信裡提到的這句話啟發。
  • 油畫電影《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是向所有梵谷迷的最高致敬
    直到梵谷離開人世20多年後,當野獸派、表現主義、立體主義等現代油畫流派,被馬蒂斯、蒙克、畢卡索等大師搞得風生水起,西方美術徹底完成了由古典油畫形態向現代油畫形態的轉變,美術評論界沿著這些大師的創作手法和藝術思維,進行追根溯源時,才驀然發現,西方現代油畫的源頭跟梵谷息息相關。
  • 首部油畫動畫電影長片將上映 《至愛梵谷》致敬梵谷
    由迪士尼和皮克斯製作的《尋夢環遊記》尚讓人們沉浸在悲傷與治癒的複雜情緒中,領悟於「被遺忘比死去更可怕」、「家人永遠要放在第一位」的人生道理,本周五,觀眾們又將迎來那部已經讓他們期待了太久的動畫長片《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是世界首部完全以全手繪油畫為單幀畫面,製作而成的動畫電影長片,125位畫家用6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部美得讓人幾乎無法呼吸的影片。
  • 六萬多張畫,組成被嫌棄的梵谷的一生《至愛梵谷·星空之謎》
    「看看這頭頂的星空,簡直是另一個世界……就在我們面前,我們卻對它一無所知,就像眼前的梵谷一樣。」關於人物傳記電影,我們看過真人版、看過動畫版,而用梵谷的畫作為其傳記的主角,這一想法確實是非同凡響。《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手繪油畫電影。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承載梵谷瞬間的激情和永恆的感動
    ——文森特·梵·高《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是一部史無前例的為紀念梵谷製作的油畫動畫電影。電影由真人拍攝後,再由125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耗時6年多,模仿梵谷的筆觸手工繪製約65000幅畫,每秒過12個畫面製作而來。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繪畫是靜止的旋律,筆觸是跳躍的音符
    」的,不僅僅是著名畫家梵谷的生活軌跡與生死之謎,也在通過對他畫作中的內容分析,走進梵谷的精神堡壘和藝術世界。電影《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由英國著名的電影工作室Break Thru Film和Trademark Films從2012年開始籌拍,歷時近7年拍攝打造,完全取材於梵谷120幅原作和800封信件,通過125位專業畫師手繪65000幅油畫構成,讓梵谷的20位畫中人對著鏡頭講述畫家的生平,並通過這些龐大素材,走進梵谷曾經的生活點滴,他的家庭,他的友誼,他的愛情,在極具梵谷化作風格的劇情中,我們所看到的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向藝術致敬的至誠之作
    影片《至愛梵谷·星空之謎》,向藝術致敬的至誠之作,全都由一百多位藝術家手繪而成——濃鬱的梵谷風格的油畫。有意思的是,藝術家們並非依靠想像,而是根據真人表演拍攝的鏡頭來繪畫的。所以,這是一部有演員的動畫電影。大凡大藝術家,都是偏神經質的吧。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給出標準答案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自從在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問鼎最佳動畫電影大獎以來,《至愛梵谷·星空之謎》就成為了中國影迷熱議的焦點。電影《至愛梵谷·星空之謎》就大膽探討了這個頗具爭議的話題——梵谷到底是自殺還是他殺?他曾經的生活狀態是怎麼樣的?故事從梵谷去世後一年說起,法國阿爾勒的郵差約瑟夫·魯林交給兒子阿爾芒一封梵谷生前留下的信,讓他給梵谷的弟弟提奧送去。阿爾芒像偵探一般,尋訪了多位梵谷的生前好友,如畫材鋪老闆,為梵谷治病的醫生等。一路探尋中,阿爾芒逐漸接近了梵谷死亡的真相。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沉淪與救贖之間,濃鬱色彩背後的熾熱靈魂
    本片故事設定為梵谷去世後,梵谷熟識的郵差兒子阿爾芒為把梵谷生前的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而踏上尋找畫家生活軌跡的旅程,並期望通過尋訪梵谷筆下的人物來揭開梵谷死亡之謎。一、電影美學1、油畫風格震撼唯美視覺盛宴引言部分我已經為大家介紹了這部英國與波蘭合拍的動畫電影《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所獲得的代表性榮譽和獎項。而該影片也被認為是電影史上第一部全手繪油畫動畫作品,復刻了梵谷極具代表性的厚塗繪畫技法。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致敬背後,藏著對坎坷人生的思考與堅持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上映於2017年,由多洛塔·科別拉、休·韋爾什曼執導的人物傳記動畫影片。該片獲得第30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動畫片獎、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動畫片獎、第89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十佳獨立電影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提名,豆瓣評分8.5。
  • 視野 | 世界首部全手繪油畫電影《至愛梵谷》
    世界首部全手繪油畫電影《至愛梵谷》,通過大銀幕上流動的梵谷油畫筆觸,讓觀眾一覽這位後印象派繪畫大師的風採。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孤獨而又細膩的靈魂,藏著對藝術的痴迷
    --梵谷最近我剛剛看完由多洛塔·科別拉、休·韋爾什曼執導的傳記類動畫影片《至愛梵谷·星空之謎》,這部電影是由一百多位畫家參與的全手繪65000幅油畫串聯起來的動態油畫電影,這也是人們用這樣獨有的方式來集體致敬這位繪畫天才梵谷。
  • 天才之路 | 梵谷:星空之謎
    向日葵 荷蘭 梵谷 1888 布上油畫縱100×橫76釐米 東京安田·葛西藝術博物館藏 梵谷用簡練的筆法表現出植物形貌,充滿了律動感及生命力。整幅畫仍維持一貫的黃色調,只是較為輕亮。星夜 荷蘭 梵谷 1890年6月 油畫 73.7釐米X92.1釐米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作為表現性的後印象主義畫家梵谷的作品,這幅畫有很強的筆觸。油畫中的主色調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
  • 油畫教程 | 梵谷大師頭像臨摹(附油畫工具介紹)
    梵谷的畫沒有追求刻板複雜的形體,運用很多的純色,對於初學者臨摹起來,難度並不大,只是需要耐心用大師特殊的筆觸一層一層堆疊顏色。這次的教程是面向零基礎初學者的油畫初體驗,會教大家在畫布上起稿、調色、工具使用和特色肌理的製作,梵谷專屬的筆觸和調色方法等,通過臨摹來體悟大師作品的精妙之處。今天我們就來畫一副梵谷的自畫像,文章後面是基本油畫工具介紹。
  • 梵谷油畫的顏色為何沒跑贏時間
    梵谷畫的紫色鳶尾花隨著時間流逝逐漸變成藍色。(資料照片)「梵谷:鳶尾花與玫瑰」展不久前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開幕,梵谷在普羅旺斯所創作的花卉系列4幅油畫,在此次展覽中實現自創作以來125年間的首次重聚。
  • 梵谷最好的34幅油畫.
    油畫中的主色調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很粗的筆觸代表憂愁。畫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雲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系,並伴隨眾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
  • 電影《至愛梵谷》定檔 概念海報掀懸念叢生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並宣布定檔12月8日,正式加入年末檔期的票房大戰,成為同檔期電影當中最具實力的一匹票房黑馬。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的製作班底是曾經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英國著名動畫工作室BreakThru Films,以眾籌的形式,耗時6年之久打造的一部紀念梵谷的油畫電影。125位藝術家的精心繪製,根據120幅梵谷的原作,打造成65000幅油畫,以每秒鐘12幅油畫的頻次,讓梵谷美學成為一場專屬視覺的「流動的盛宴」。
  • 6.5萬幅油畫看文森特之死,這才是真正的藝術
    有一些電影從創作之初就充滿著敬意,註定是一部藝術之作,也註定著會有很高的口碑。至於票房,能高自然最好,高不了似乎也無所謂。在17年12月初就有一部這樣的影片上映,影片完成於2016年,一上映便獲得了眾多媒體和影評人的推薦。沒錯,就是《至愛梵谷·星空之謎》。
  • 影視點評:《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濾鏡與藝術
    《Loving Vincent》(至愛梵谷)是最近人氣很高的一部動畫電影。電影開頭字幕說明這部動畫片是由超過100位畫家完成的,每一幀都是一副油畫。從宣傳海報和預告片上可以看出這些油畫都是梵谷風格的,故事也是講的梵谷。多麼牛B的主意!
  • 《梵谷的耳朵》調查7年還原「割耳之謎」
    2016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了一部名為《梵谷割耳之謎》的紀錄片,取材於英國一位藝術愛好者貝爾納黛特·墨菲的同名小說,書中她耗時七年深入調查的梵谷事跡,在揭開1888年12月23日晚梵谷的「割耳之謎」外,還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更真實的看待梵谷的角度。近日,《梵谷的耳朵:一個真實的故事》(以下簡稱《梵谷的耳朵》)中文版上市,引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