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冰島風才剛剛颳起時,我在微博上分享過一張冰島男女老少一起織冰島羊毛衣的照片,很多人驚訝冰島年輕小夥子也會這手工活,還參加競賽。
圖片來自:西峽灣當地報紙 Bæjarins besta
性別(不)固化這件事上,冰島做的不錯,所以其實男人織毛衣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另一個愛編織的冰島男人,只不過他的手藝不是織毛衣,而是刺繡。
這個刺繡的冰島年輕人叫Loji Höskuldsson。
單看外貌,Loji算得上一個典型的冰島年輕藝術家,怎麼看都是一個標準北歐hipster的模樣。
瘦高瘦高的Loji可以說是個藝術全才,之前看過他以Wesen樂隊的身份表演(文章最開頭的音樂便是來自Wesen),他還在其它不少樂隊中玩過,比如Sudden Weather Change、Prins Póló,和一個專門翻唱老歌的樂隊Bjartar Sveiflur。Loji還寫過兩部電臺劇、為兩個舞臺劇譜了曲跳了舞。
刺繡這門手藝活是從媽媽那裡學來的,據說他奶奶(也許是姥姥)是冰島的一位刺繡名人。而Loji的作品妙在他把這種傳統形式與pop culture相結合,到處可見冰島的本土文化,有一種隱隱的幽默。
Loji的刺繡作品裡淨是生活中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主題:花、草、水果、晾衣杆。他把平時不太會聯繫到一起的東西拼放左右,讓毫不起眼的物件兒從意識的角落跳到舞臺中心,那種熟悉的親切能把你瞬移到周末在家宅著曬太陽的悠然狀態。
來過冰島的人可能在超市裡、便利店、快餐廳中見過這個畫著一隻貓的可可奶 - kókómjólk。於冰島人,這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可可奶、熱狗醬瓶、口香糖把自己帶回了童年,就好像我們在網上看到小時候吃的話梅、旺仔QQ糖,想起來的不是這些零食多好吃,而是還是孩子時的無憂無慮。
懷舊的傳染性很強,哪怕我自己跟這些刺繡作品裡的主題沒有強烈的個人共鳴,聽著冰島人看到這些作品時的「啊,這個」,和隨之點亮的眼神,我也能跟著跳回自己的童年。
80年代生的冰島人在小時候幾乎人手一件這個法國品牌的蓬蓬羽絨外套
不少藝術從業者和這個社會一樣講究現代感,未來主義盛行。另一方面,又有一批人對現代化嗤之以鼻,崇尚懷舊。然而兩頭都有一些人矯枉過正,為了現代而現代,為了懷舊而懷舊,
而Loji選擇刺繡作為藝術媒介,選擇生活中的細枝末節為藝術主題,並不是一種刻意。他就好像那個在路邊走著走著會停下來盯著天空雲朵、在院子裡玩耍會蹲下身觀察螞蟻的孩子,總能看到被快節奏生活忽略了的最簡單的美。
如果在instagram上搜索他的名字,會找到一個帳號lojiho,這裡沒有他的個人生活,沒有刺繡作品,而是一座又一座冰島的房子。
所有的這些房子都來自同一個冰島建築師 -- Sigvaldi Thordarson。
Sigvaldi Thordarson的建築有著很簡潔的基底,喜歡用金盞花黃、白、藍作為主要配色,配以斜房頂和位置不尋常的窗戶。這些建築遍布於冰島全國各地,很多時候住在裡面的居民也未必知道是誰設計了這座房屋。
Loji在小時候第一次看到Sigvaldi Thordarson的房子後開始著了迷。20歲時他成為了一名郵遞員,穿梭在雷克雅未克的各個角落,發現了一座又一座來自Sigvaldi Thordarson的設計。Sigvaldi Thordarson的作品不再受到廣泛青睞後,有關他作品的記錄便開始缺失,Loji決定自己要成為Sigvaldi Thordarson建築編年史的編者。
建築也好,刺繡也好,Loji的眼睛和手,成了生活瑣事的星探。
Loji在雷克雅未克市中心Hverfisgallerí畫廊的展覽已經結束(30.11.19 - 15.02.20),我趕上了opening,那天可以說人滿為患,開展第一天作品就幾乎全部售罄,感興趣的話要在畫廊登記waiting list。
除了Hverfisgallerí,Loji的作品也曾出現在哈姆格林姆斯大教堂旁的Ásmundarsalur。暫時還未聽說有新展計劃,不過能看到他在專門發刺繡作品的ins上更新。想看可以去關注這幾個ins:
@loji.its.official (作品帳號)
@hverfisgalleri (畫廊帳號)
@asmundarsalur(畫廊帳號)
本期參考資料和圖片來自這些網站:
Iceland Review
Hverfisgallerí
Ásmundarsalur
迷失冰島
公眾號ID : lost_in_iceland
新浪微博:@迷失冰島
約稿及商業合作請發郵件至
xchen60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