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保健品,你會想到什麼?是更健康嗎?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保健品真的有用嗎?
最近有一則新聞,一名83歲的老人去世之後,他的子女在他的床底下發現了很多保健品,這些保健品中還有瘦身面膜以及膳食纖維減肥套餐,所有的保健品加在一起甚至超過了14萬元。
但這真的是個案嗎?其實我國老年人買保健品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現象。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程度逐漸加深,社會上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健康問題和心理問題,已經成為了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在諸多問題中關於老年人的健康問題以及用藥相關問題,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盲區,很多中老年人在沒有經過醫生或者藥師的指導,就擅自應用一些藥物,甚至使用保健品這樣的情況不勝枚舉。
盲目地使用藥物和保健品,不僅會威脅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而且很多時候也會延誤患者病情。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保健品在中老年人中廣泛流傳呢?
一、 保健品能治病?
在一項研究中顯示我國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每天應用的藥物數量可能為兩種到三種,這些藥物主要是降壓藥和心腦血管用藥。
而一些亞健康狀態的中老年人,特別喜歡用一些解熱鎮痛藥物以及抗生素。
但是無論是哪種情況,很多中老年人都特別喜歡用保健品。
在諸多保健品當中,人們往往更傾向於養生類保健品,其次是增強免疫力和改善睡眠以及降壓降脂類的保健品。
那麼大家是怎麼知道的呢?
那麼就說一下了解保健品的途徑,根據目前的文獻報導,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廣告宣傳才知道的,而其次的途徑,包括病友和朋友的介紹也佔了很大多數。
在這些購買保健品的人群當中,人們往往是很盲目的,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保健品的成分是什麼,就購買下來了。
有11%的人認為保健品是有治療作用的,可以治癒某些疾病。
而且很多時候他們都跟正常的藥物同時服用,覺得這樣做可以增強療效。
甚至有77%的人沒有經過醫生或者藥師的建議,就購買了一些藥品和保健品。
那麼他們覺得吃保健品有用嗎?
當然是否定的,只有9%的人認為使用保健品之後,自己的病情有所改善。
那麼為什麼還會有人買保健品呢?明知道是智商稅,為什麼還忍不住呢?
二、為什麼要交智商稅?
根據一些文獻中的報告,不難發現,中老年人使用保健品的原因無非是以下幾種。
1.別人用什麼我就用什麼。這些人喜歡道聽途說,如果別人用了某些藥物或者保健品覺得效果好,那麼自己也會選擇這類藥物,不會考慮藥物是否適合自己。
2.迷信用藥的心理。很多時候中老年人都喜歡用一些養生類藥品,包括補藥和中藥,很多人甚至相信廣告上說的速效藥,特效藥甚至神藥。更有一些中老年人覺得,保健品和藥物的作用和價格是成正比的,越貴的藥材越好。
3.過於自信。很多中老年人認為自己已經經歷過大場面久病成醫,所以通常不需要去醫院就診,就知道自己有什麼問題了,即使沒有醫生或者藥師的建議,也可以給自己開一些診斷和處方。於是他們通過自己的直覺購買藥品和保健品。
4.重複用藥。有的保健品買一盒不夠,需要買10盒甚至20盒,很多時候都是盲目購買和使用。這種情況很常見,但也非常地不好,因為重複用藥會導致不良反應發生。
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很多中老年人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對疾病和安全用藥的知識都不太了解,所以盲目用藥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見的現象。
特別是收入較低的人群,都喜歡買一些便宜的藥物,特別容易出現小病拖大病扛的不良現象。
所以無論是政策上還是社區中的家庭教育,都應該加強力度普及正確的醫療知識,指導患者用藥。
讓他們學會正確的用藥理念以及杜絕不良用藥和保健品。
參考文獻
[1]唐晶,周豔,張毓,蘇芬菊.城鄉社區老年人盲目用藥及保健品的調查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16):1906-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