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雖然很可愛,但它們的英文名字原本屬於大海雀,可惜早已滅絕

2020-12-11 溫晨動物園

企鵝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鳥類,無論是作為海洋館中的寵兒還是QQ的形象,我們在生活中都經常能看到。企鵝是非常特別的鳥類,它們失去了飛行能力,擅長遊泳,體態別致,行為憨態可掬,還會用肚皮在冰面上滑行,以至於大部分人其實都忘記了這種胖萌的動物其實是一類不會飛的鳥。現生的將近二十種企鵝中,絕大部分都生活在南極洲,還有少部分分布在中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分布範圍最北的企鵝是加拉帕戈斯企鵝Spheniscus mendiculus,生活在中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島,赤道從這裡穿過,所以加拉帕戈斯企鵝還是唯一一種有可能出現在北半球的野生企鵝。我們在動物園和海洋館經常見到的企鵝有帝企鵝、王企鵝、麥哲倫企鵝、跳巖企鵝、巴布亞企鵝等。

大家好好看一下上圖中的巴布亞企鵝,因為接下來我們將認識一種生活在北極的「企鵝」。眾所周知,企鵝的英文名字是Penguin,但是這個名字並不是它們獨有的,而是企鵝「搶」了另一種鳥類的。這種鳥類的中文名叫大海雀Pinguinus impennis,它最早的英文名字就是Penguin,而且大家通過大海雀的拉丁學名也能看出來,它的屬名Pinguinus和Penguin一詞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也就是說,Penguin最早是大海雀的英文名字(法語為Pingouin、德語為Pinguine,讀音都類似),但是後來被企鵝給拿走了,以至於一說到Penguin所有人都會想到企鵝,而很少有人知道大海雀。我們先來看看大海雀的樣子吧,見下圖。

怎麼樣,是不是跟企鵝特別像?其實人們發現大海雀比發現企鵝要早很多,因為北極雖然很冷,但還是有人類定居,而且跟人類居住區位於相同大陸上。但是南極就不同了,南極洲孤零零躺在地球的南端,這裡歷史上並沒有人類定居,連動植物種類都很少,所以企鵝被發現的時間就要晚於大海雀。早在16世紀,歐洲當地人就已經知道這種不會飛的鳥了,當時的木刻畫和文學作品中也對其有所描述。到了1758年,現代分類學之父林奈給大海雀命名為Alca impennis,1791年更改為Pinguinus impennis。

19世紀,法國水手發現了生活在南極的企鵝,發現它也不會飛,而且從形態上來說跟大海雀很像,以為是大海雀的親戚,於是也叫它為Pingouin,傳到英語中就逐漸演變成了Penguin。人們現在知道企鵝和大海雀形態類似是趨同演化的結果,只是當時並不知情,因為分類學早期是建立在形態學上的,動物A跟動物B外表類似,就會容易被分到一起。而現在更先進的分類方法是建立在基因測序和系統發生學上的,比形態區分更為合理,也更加科學。當初法國人在了解了南極的企鵝後,對其名稱進行了糾正,不再稱呼企鵝為Pingouin,而是改為了專屬名詞Manchot。但是英語國家沒有改,還是將企鵝稱為Penguin,並且沿用至今。

不僅如此,在企鵝憑藉它們呆萌可愛的外表和憨態可掬的行為風靡全球後,為了表示區分,他們反而將大海雀的英文名字修改成了Great auk,從此Penguin這個詞就成了企鵝的專屬名字了,人們現在能知道它原本屬於大海雀的最直觀證據就是大海雀的屬名Pinguinus。大海雀的悲劇還沒有停止,在它的名字被企鵝剝奪之後,大海雀又因為皮毛防水禦寒、肉質鮮美,被人們瘋狂捕獵。1844年6月3日,最後一對大海雀在冰島被殺,從此宣告滅絕。現在還生存在地球上的海雀科物種,大部分跟企鵝外形相似,同樣是趨同演化的結果,不過海雀科只有已滅絕的大海雀不會飛,剩下的那些雖然長得像企鵝,但是都具有飛行能力。

插句題外話,其實動物A搶了動物B的名字這件事並不少見,例如Panda,其實最早是小熊貓的名字,來源於尼泊爾本地語言,意為「紅色的貓狗」,就連中文「熊貓」最早也是屬於小熊貓的(來源於1915年《中華大字典》,熊貓一詞配圖為如今的小熊貓,網傳「貓熊顛倒說」是世紀老謠)。後來法國傳教士將大熊貓的標本帶回歐洲,經過當初的學界研究,大熊貓被視為跟小熊貓有親緣關係(其實不是),於是他們給大熊貓起名為Gaint panda,而原本的熊貓Panda則被改為了Red panda或Lesser panda,也就是現在的小熊貓。

大熊貓後來成了動物界的一哥,讓全世界人們為之痴狂,現在不說大小,單提到熊貓或Panda,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想到國寶大熊貓,而不是小熊貓,雖然小熊貓也很可愛,人氣也不低。另外還有鴛鴦,其實現在我們認識的鴛鴦,在宋代以前的名字叫鸂鶒,而那個時候被視為愛情鳥的鴛鴦,其實是現如今的赤麻鴨,宋代以前的鴛鴦圖案和文字描述都可以佐證這一點。是鸂鶒憑藉花枝招展的外表,和「紫鴛鴦」這個外號,在宋代以後逐步將鴛鴦這個名字攬過來的,它們其實並不忠於愛情,真正的鴛鴦、真正的愛情鳥其實是赤麻鴨,望周知。

現存的海雀科物種歸屬於鴴形目,是一類生活在海域附近的飛鳥。它們之中大部分都擁有厚重的喙,擅長遊泳和捕魚,這些都跟企鵝類似。但是不同的是海雀會飛,在陸地上的行動能力也比企鵝更加靈活。不過雖然海雀擁有飛行能力,但是大部分成年後的海雀科物種都習慣在海面上漂浮生活,進食和睡覺都在海上進行,基本只有繁殖期才回到岸邊活動。其實會飛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逃離人類的捕捉。當初大海雀就是因為不會飛,而且對人類擁有好奇心,才落得了滅絕的下場。希望現在的人們都能善待這些可愛的野生動物。

相關焦點

  • 神秘的北極企鵝,1844年才滅絕,人類早就已經遺忘
    企鵝是南極獨有的物種,然而北極也曾存在過一種「企鵝」,這就是被稱為「大海雀」的鳥類。大海雀和企鵝幾乎一模一樣,現如今企鵝的英文單詞Penguin,最早就是用來稱呼大海雀的。或許是人類為了掩飾導致大海雀滅絕的罪行,故而刻意隱瞞它「企鵝」的身份?
  • 北極熊可能會在2100年滅絕,可以把它們送到南極生活嗎?
    北極熊是一種十分特殊的生物,它們體型龐大生性兇猛,視力和嗅覺都十分出色,是一種天生的捕食者。但是因為人類的活動,全球氣溫變暖,北極熊的棲息地越來越少,甚至很可能在未來滅絕,2100年或許我們就再也無法在野外看到這種動物了。從名字來看,就可以判斷北極熊是獨屬於北極的生物,既然南極和北極的環境相似,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呢?
  • 北極曾經也有「企鵝」,如今卻不見了,它們到底去哪了?
    我們知道,南極和北極的環境十分相似,那為什麼企鵝只生存在南極,在北極卻沒有見過企鵝呢?其實,北極曾經也是擁有企鵝的一個地區,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它們不見了。曾經生活在北極的企鵝叫做大海雀,如果只是從字面意思上看,人們根本不會把它們和企鵝聯想在一起,但在它們的拉丁文學命中仍然保留了企鵝的單詞——Pinguinus impennis。大海雀的外形以及生活習性和企鵝十分相似,它們都是黑白兩色且走路搖搖晃晃,還都有著在水下遊泳的本領。和企鵝一樣,它們都是卵生動物,在幼崽尚小時由父母雙方輪流覓食照顧幼崽。
  • 如果把南極的企鵝帶到北極,它們還能在那裡生存下去嗎?
    值得一提的是在千萬年的地球歷史中,企鵝完全有機會進入北極圈,但那裡的野外卻沒有一隻企鵝。實際上,在很久以前,北極圈內是有一種類似企鵝的鳥類動物在那裡生存的,那就是大海雀。企鵝的英文單詞「penguin」,就跟大海雀有關。
  • 若將企鵝送往北極,它們可以生存下去嗎?還真有人做了實驗
    其實,雖然企鵝和北極熊原本是風馬牛不相及,可是200多年前,北極上卻真的有一種與企鵝非常相似的生物——大海雀,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說,大海雀才是地球上第一個被人類命名為「企鵝」的物種
  • 北極竟然也有過「企鵝」?200年前因為人類而消失
    這種生物身上長著相間的羽毛,看起來就好像穿著一身黑西裝,然后里面穿著一件白襯衫一樣,它們的身高將近1米,雖然外形上看起來與鳥類差不多,可是它們卻根本無法飛翔,而且走起路來還搖搖晃晃的,十分有趣。最早發它們的人們為這種生物起名為「penguin」,翻譯成中文就是企鵝,所以,這種生物其實才是地球上最早的企鵝,而且它們並不是生活在南極,而是地球的另一端——北極。一直到它們滅絕之後,人類發現了南極大陸,又在南極上發現了與它們類似的不會飛的鳥類——企鵝,才將它們的名字送給了南極的這群「小夥伴兒」。
  • 北極熊遇不到企鵝,北極真的沒有企鵝嗎?
    Penguin(企鵝)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6世紀,實際上一開始這個單詞指的是一種叫做Great Auk的鳥,中文名叫大海雀,也叫北極大企鵝。如圖,藏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的大海雀標本,它和企鵝長得很像,但是南極的企鵝沒有親緣關係。
  • 北極沒有企鵝,為什麼人類不把南極的企鵝送過去?
    很多小夥伴認為北極也有企鵝,又或者認為企鵝只分布在南極,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是錯誤的。北極的「企鵝」其實不是企鵝,而是趨同進化的產物,它們就是北極大海雀,屬於鳥綱鴴形目海雀科,雖然看上去跟企鵝差不多,但確實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企鵝。
  •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如果把它們運到北極,可以生存嗎?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如果把它們運到北極,可以生存嗎?在我們的印象裡,北極和南極差不多,都是冰天雪地的,如果條件差不多,那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呢?其實企鵝在北極生存過,只是現在滅絕了。北極企鵝——大海雀在500多年前,歐洲早期航海家在北極附近島嶼發現了一種大鳥。身高將近一米,有一對小翅膀但不會飛翔,走路的時候一搖一擺。
  • 冷知識:為什麼企鵝和北極熊不能一起玩?北極熊到南極會怎樣?
    我國著名網際網路大廠騰訊公司的產品中,就有這個北極熊和企鵝,屬於QQfamily家族。上圖這個企鵝叫做baby Q,這個北極熊出現在騰訊的短視頻app DOV中,叫做DOV 多福(這個名字真土)。回歸現實,北極熊和企鵝為什麼不能一起玩?因為北極熊在北極,企鵝在南極,相隔太遠。
  • 北極為什麼沒有企鵝?把企鵝放到北極能生存嗎?
    因此,科學家推斷,最早的企鵝目可能起源與南極附近,但是在之後的一千多萬年間,它們走到了一些低緯度的地區。而且根據最早的企鵝化石的形態看,它的翅膀也是高度退化的。因此,企鵝最早的形態就是一種不會飛行的鳥類。通過基因的比對發現,企鵝目與鸌形目屬於旁系群的關係(旁系群就是指二者是由一個最近的祖先演化而來的)。
  • 北極為什麼沒有企鵝?如果將企鵝帶到北極,它們能生存下去嗎?
    企鵝是主要棲居於南極洲的一種鳥類,另外在南美洲、非洲南部等地區還有少量分布,而北半球卻看不到它們的身影。由於大部分的企鵝已經適應了嚴寒的環境,因此有一些人試圖將企鵝引入北極圈地區來生活,結果都失敗了。人們不禁要問了,為何北極沒有企鵝?把它們運到北極,為何生存不下去呢?
  • 為何北極沒有企鵝?動物學家給出答案
    而且,雖然如今企鵝並不會飛翔,但是企鵝實際上卻是鳥類,而且企鵝在遠古時期它們也是在天空中飛翔的一把好手,只不過大約6000多萬年之前,伴隨著第五次物種大滅絕,企鵝為了生存下去,才會選擇放棄了天空,成為了不會飛的「鳥」。不過,在企鵝退化自己的飛行本領之前,在南極大陸還沒有漂移到如今的位置時,為何企鵝和北極熊沒有在一起呢?
  •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把企鵝運到北極,企鵝能生存嗎?
    其實北極是有過企鵝的。為什麼北極沒企鵝?因為你不知道。其實在歐洲大航海時代的時候,就有很多歐洲的航海家在北極發現企鵝了。不過北極的企鵝和南極的企鵝其實根本不一樣,北極的企鵝是一種大海鳥,而南極的企鵝則是一種大海雀,它們雖然名字是一樣的,但本質上完全不同。
  • 把企鵝送到北極去會怎麼樣?其實人類早就已經試過了
    企鵝作為一種不會飛翔的鳥類,相信很多人都認為它是南極特有的物種,但事實上在其他地區也存在它們的身影,甚至在非洲西南岸也存在這企鵝,而面對品種如此多樣的企鵝家族,就有人提出如果將企鵝送到北極會怎麼樣其實在上世紀30年代的時候,挪威自然保護協會就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 企鵝北極熊互相引入南北極會怎樣?畫風和你想的恐怕不一樣!
    不過這個場景很可能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瞎想」,真正的畫風可能是這樣的:雖然強敵環伺謀生不易,企鵝仍可在北極演化下去,艱難求生;任它北極熊如何兇猛大快朵頤,在南極企鵝仍能傳宗接代,鶯歌燕舞。
  • 有種生物能當蠟燭,又能做潤滑油,還能做裙子,就這樣差點被滅絕
    在人類發展歷史上,有一種觀點認為,海洋資源是無窮無盡的,可是到了20世紀,人們發現很多海生動物已經被我們吃滅絕了,比如大西洋灰鯨、大海雀等。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裡描述,長毛象被滅絕原因並不是氣候,而是被人類吃光的,同樣我們的海洋也不是取之不盡的寶藏,早晚有一天會枯竭。
  • 企鵝才是日本人創作的最優秀的自我形象,可愛偏好背後的「日本大國夢」 |日本人為何超愛企鵝
    生活在北半球的日本人與生活在南半球的企鵝原本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這本書從地緣政治和民族特性等角度分析了日本人的企鵝情緣,看了之後我覺得挺有趣的,在此跟大家分享。為什麼企鵝在日本人中如此受歡迎?這是因為企鵝是日本人發明的最好的自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