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重要嗎?
答案是:有一定參考價值,但是,進入中學以後,變數會非常大!
經常有一些家長,當孩子在小學六年名列前茅時,沾沾自喜,逢人就誇,覺得這下「穩」了,孩子前途可期,北大清華沒跑了。
越是抱著這種想法的家長,越要小心。因為,在你眼中是學霸,未必能夠一直保持下去。小學階段的知識,雖然也不簡單,但是呢,學的都是最基礎的,學科少,難度不高,孩子們之間的差距,也不那麼明顯,一時考的高,進入班級前五名了,卻不能代表他在中學階段,也這樣「乘風破浪」!
還有一些家長,當孩子在小學六年名次「壓軸」時,一點也不慌張,總覺得自家孩子是成熟晚,不用怕,小學成績好不好無所謂,進入中學以後,一定可以「翻盤」,逆襲成為真正的學霸。
如果抱著這種觀念,那麼,他家孩子,基本上也「沒救」了!確實,我們會遇到一些「大器晚成」的孩子,小學階段一點都不突出,進入中學後馬上換了一個人一般,虎虎生威。但是,要知道,畢竟是鳳毛麟角。大部分小學階段處於班級後五名的同學,進入中學後,依然會破罐子破摔,最終名落孫山。因為,他們連最基礎的知識都沒有儲備下,何談逆襲呢?
那麼,哪種學生,在進入中學後,容易成為學霸?
班級裡中等偏上的同學!
還有一點,這類同學學習不靠死記硬背,完全靠領悟。
真正的學霸,在小學階段,並不那麼突出,相反,往往只是排名十幾或二十幾名的同學。這類同學,能抓住學習的精髓,那就是上課會仔細傾聽,當天的知識點,通過老師的講解,就已經完全掌握了。而課後,他們可能並不刻苦,不像班級的前五名那樣,又是背誦又是抄寫,反而還有點懶散。不過,在遇到一些比較偏比較怪的難題時,他們的思路,卻又異於「常人」。
教過許多學生,最終,往往是當年的中等偏上學生,讀了不錯的重點大學,找到了薪資優厚的工作。而當年的小學課堂上,他們總是那麼「不顯山不露水」,難得被老師發現,小學老師們最為關注的,恰恰是班級裡的前五名和後五名,對於這類同學,基本上忽視了。
當然了,任何成功,都沒有捷徑,這類中等偏上的同學,之所以能夠後來居上,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家庭氛圍寬鬆,學習起來沒有壓力,平時注重各類興趣的培養,喜歡閱讀,喜歡獨立思考問題。具備這些優點,才能在中學的六年,逐漸走向優秀。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