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巨頭迪士尼旗下有什麼IP?

2020-12-21 維賽迪

影視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了所謂的「IP時代」,而一家影業手上握有的IP數量以及質量,往往會對其在業內的地位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好萊塢的五大巨頭影業(迪士尼、華納兄弟、環球、索尼、派拉蒙)自然也不例外,這次小賽打算給大家科普一下巨頭們各自旗下所擁有的著名IP,以及大致的一些情況。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目前好萊塢的龍頭老大---迪士尼影業旗下的IP。

事實上,在進入新世紀以來,迪士尼一直都到處對握有IP的企業進行收購,再加上本身自己也一直在開發,因此目前所擁有的IP數量是五大最多的。

PS:迪士尼暱稱迪寶寶。

漫威

這裡的「漫威」指的並不單單是「漫威電影宇宙」,由於迪士尼早前收購了福克斯,因此X戰警、金剛狼、死侍等英雄的版權也已經回歸到手。

因此,這裡的「漫威」指的是包含《復聯》《X戰警》《神奇四俠》等所有漫威英雄在內的整體統稱,儘管目前它們的世界觀並不一致。

僅以電影角度而論,單是漫威宇宙就已經是無可爭議的第一IP,其價值高達350億美元以上,票房總成績225億美元,足足比排名第二的《星戰》高出一倍以上。

再加上已經回歸的《X戰警》等,毫無疑問漫威就是如今迪士尼手上的皇牌之一。

星球大戰

之所以說漫威只是迪士尼手上的皇牌「之一」,原因就是還有《星戰》的存在。

《星戰》的電影系列總成績高達103億美元,不如漫威宇宙而位居影史第二,但僅論IP本身的價值卻是漫威宇宙的2倍(700億美元)。

主要是《星戰》作為上世紀就活躍的IP,加上在北美地區無與倫比的影響力,這麼多年相關的周邊都不知道賺了多少了。

當然,《星戰》的電影系列在北美地區極其火爆,不過在全球方面就顯然不如漫威宇宙吃香了。

加勒比海盜

大名鼎鼎的傑克船長,《加勒比海盜》系列的知名度自不必說,但可惜的是雖然曾經非常輝煌,事實上系列自第四部開始已經走下坡路,第五部的口碑與票房都沒有達到迪士尼的預期。

如今迪士尼有考慮重啟這個IP,並且打算將德普飾演的船長換掉,但此舉明顯也有很大的風險,就以最新的消息來看,迪士尼的高層對此暫時還沒有統一意見。

迪士尼動畫真人電影

本來打算稱之為「迪士尼公主系列」,但後來想了一下似乎這個名稱更為貼合。

就是近年來迪士尼一直將曾經的經典動畫真人化的系列電影,比如《美女與野獸》《阿拉丁》《獅子王》等等。

這個系列的一大特色就是賣情懷,一旦賣得好的,比如《獅子王》,就進入了影史票房榜的前十名。

動畫電影部

原本想稱之為「皮克斯動畫部」,但考慮到迪士尼本部動畫有《冰雪奇緣》,因此就以「動畫部」統稱吧。

其中包括《玩具總動員》系列、《超人總動員》系列、《海底總動員》系列、《怪獸大學》、《尋夢環遊記》等等。

迪士尼手上的超強勢IP,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小看了動畫電影的威力,但數據卻表示動畫電影賺起錢來絲毫不會遜於其他真人電影,比如《玩具總動員4》幾乎橫掃了整個拉丁美洲地區。

《阿凡達》

由於迪士尼收購了福克斯,因此《阿凡達》自然就落在迪士尼手上了。

儘管目前《阿凡達》電影就出了一部,但沒有人會懷疑這個IP的潛力,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是詹姆斯·卡梅隆的心血。

《復聯4》集漫威宇宙11年之大成,外加崛起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中國市場的強勢助攻才勉強破了《阿凡達》的票房紀錄,這本身就說明了這部電影有多麼偉大。

異形

上世紀的老牌IP,原本也是福克斯的,如今歸到迪士尼旗下。

儘管《異形》系列的競爭力不是很夠,但它的意義主要是擴充迪士尼的影片類型,因為迪士尼本身的電影都傾向於合家歡風格,重口味的R級片是不碰的,而自己主動去開發風險又很高。

而《異形》則是很好地填補了這個空位,本身有一定人氣,開發項目底氣也更充足,根據之前的消息稱迪士尼本身也有意往這方面延伸。

鐵血戰士

跟《異形》一樣的老牌IP,但影響力以及人氣方面遜色不少,對於迪士尼而言定位跟《異形》也是略重合的R級片方向,但由於之前福克斯剛推出的《鐵血戰士2018》大撲街,可想而知《鐵血戰士》短期內是不會被考慮的。

不過由於《鐵血戰士》本身也有跟《異形》聯動的漫畫,因為等老兄弟做大以後要在它們的系列裡登場還是有可能的。

奪寶奇兵

作為老牌的動作冒險電影,《奪寶奇兵》的知名度非常高,在迪士尼收購了盧卡斯影業以後,也獲得了這個系列的影視版權。

只不過,由於之前與派拉蒙影業處理版權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導致最新的《奪寶奇兵5》一直延期。

但不管怎麼說,《奪寶奇兵》也是迪士尼手上一個不可忽視的IP。

總結

迪士尼的眼光非常精準,早在世紀初就已經意識到IP的重要性,除了不斷收購外也一直在開發打造屬於自己的新IP,這也是它如今能屢屢創造輝煌的主要原因。

僅以目前來說,迪士尼手上擁有全球性的漫威,在北美主場又擁有《星戰》,打情懷牌有動畫真人電影系列,動作片又有《奪寶奇兵》系列,R級片、恐怖片領域又有《異形》《鐵血戰士》,PG年齡向又有皮克斯跟本部的一系列動畫電影等,在電影領域上可以說幾乎是360度全方位無死角。

可想而知,只要不出現什麼特別的意外,迪士尼還會在好萊塢NO.1這個位置坐很長的一段時間。

迪士尼旗下的著名IP介紹完畢,下一期將介紹華納兄弟手上的IP。

相關焦點

  • 好萊塢巨頭華納兄弟旗下有什麼IP?
    上一期介紹了好萊塢的龍頭老大迪士尼旗下的IP,今天小賽要介紹的是另一家巨頭---華納兄弟。事實上,華納兄弟在迪士尼崛起之前也當過老大,不過好漢不提當年勇,如今的華納兄弟在五大裡面只能排個老二的位置,但其手上擁有的IP不可小覷。
  • 好萊塢巨頭索尼影業旗下有哪些IP?
    之前已經介紹過迪士尼、華納兄弟以及環球三家好萊塢巨頭的IP情況,今天將介紹第四家巨頭---索尼影業手上所持有的IP。索尼的IP數量是好萊塢五大裡最少的,且狀態也不能說得上非常好。PS:索尼暱稱索大法。蜘蛛俠在這裡科普一下,蜘蛛俠雖然是漫威英雄,但在90年代由於當時的漫威瀕臨破產,因此到處販賣旗下英雄的版權。
  • 好萊塢巨變來了?華納帶頭向流媒體投降,迪士尼堅守電影院線
    消息一放出,華納馬上被影視界的各家瘋狂批判,特別是跟華納多次合作的名導諾蘭,以及導演片子有在明年上映的其他導演乃至演員,都紛紛怒斥華納此舉令人無法接受,以後再也不給這家公司拍電影了。有童鞋可能會有疑問,不就是電影線下線上同時上映嗎?為何會鬧到這麼大陣仗呢?這其中又有什麼利益糾葛呢?
  • 迪士尼才是好萊塢「大胃王」,吞併的公司每一家都曾是傳奇
    迪士尼從誕生至今已經有接近一百年的歷史了,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迪士尼從一家中遊的影視公司,發展到今天的影視巨頭甚至將業務延伸到了和電影相關的各個領域。尤其是最近吞併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福克斯的舉動,讓人突然意識到迪士尼才是好萊塢的「大胃王」。
  • 好萊塢專題之電影公司一迪士尼
    目前外界公認的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分別是:迪士尼華納環球影業派拉蒙二十世紀福克斯索尼影業米高梅(情懷所致,現在屬於索尼影業,也單列出來吧)目前可能有讀者會說像哥倫比亞,聯美什麼的不也是大電影公司嗎,怎麼不單列呢,主要是那個年代相對來說有些久遠,有些依附於六大電影公司,畢竟米高梅的大獅子對我們影響太深了。
  • 好萊塢並不是一家影業公司,經上世紀的大蕭條,現八大變六大影業
    這家公司在國內擁有較大知名度,同時也是現在美國好萊塢的巨頭公司之一,旗下的代表作品很多。米高梅盛產經典電影,包括動畫片《貓和老鼠》《律政俏佳人》《理髮店》《雨人》《亂世佳人》《綠野仙蹤》《人猿泰山》等都是米高梅旗下的電影。派拉蒙:巨頭中的巨頭。標誌是一個大雪山,然後環繞一圈白色的五角星。派拉蒙比較熱衷於拍攝商業大片,很多好萊塢大片都出自派拉蒙只收。
  • 從迪士尼到環球影業、索尼,2020缺失中國市場的好萊塢
    財報發布當天,美股市場上迪士尼略有上漲,最終收盤時股價下跌2.32%。這份數據對於全球最大的娛樂帝國而言喜憂參半。喜的是迪士尼雖然處在增收不增利的狀態,但是營收和利潤均超過了市場預期;憂的則是,流媒體高營收與高成本之間形成的冰火兩重天。
  • 騰訊打造中國迪士尼?西方科技巨頭只能羨慕嫉妒恨
    據《福布斯》北京時間12月19日報導,在爭奪用戶訪問時間的大戰中,美國科技巨頭紛紛瞄向娛樂產業,包括蘋果、亞馬遜和Facebook在內的公司都在原創內容和影視節目上一擲數十億美元。但是,在了解數字娛樂產業的未來方面,人們應當把目光轉向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騰訊正在穩步向著全方位主導娛樂產業的目標前進。
  • 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好萊塢迪士尼,很值得打卡!
    當然好萊塢也是一個適合購物的天堂之地,優雅的名牌,與明星逛同一處商場,這裡一定是最好的購物中心了。如果你從未踏足過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一般會對它有一些先入為主的想法,而且很多來自好萊塢的民間傳說,完全基於想像,脫離現實,而這些誤導性的觀點會給你的旅行蒙上一層面紗。
  • 「深度」《派拉蒙法案》即將壽終正寢,但好萊塢的壟斷陰影仍在
    新壟斷巨頭崛起,卻無人敢擋儘管《派拉蒙法案》抑制了好萊塢巨頭通過垂直整合壟斷電影市場的行為,但天生具有追逐利潤基因的資本依然會想方設法找到新的路徑實現其對細分市場的壟斷。不得不放棄了單一市場的縱向整合之後,好萊塢大製片廠通過橫向收購進而產生的協同效應再次實現了70年前派拉蒙等公司所做的事,而其中的佼佼者自然是在今年剛剛完成創紀錄收購過去「六大」之一20世紀福斯的迪士尼。
  • 盤點這些我們好萊塢八大的電影公司
    米高梅電影公司的雄獅利奧標誌一度被當成了美國的象徵,它旗下巨星雲集,曾創造每周推出一部電影的神話。華納兄弟影業著名的作品有《蝙蝠俠》系列、《超人》系列、《黑客帝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指環王》系列、《霍比特人》系列、《地心引力》、《盜夢空間》還有《星際穿越》以及2016年上映的《蝙蝠俠大戰超人》。而截至2011年其出品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在全球範圍內票房收入已經超過74億美元,穩居全球「最賺錢」電影系列。
  • 看了多年的好萊塢電影,片頭總會出現的logo,你能分辨嗎?
    許多人都看過好萊塢電影,但相信大多數人對這些電影公司卻了解甚少,在好萊塢影片剛播放時都會出現各大影視公司的logo,是我們非常熟悉卻又分不清楚這些電影標誌是屬於哪一個好萊塢公司的,這就是所謂的熟悉而又陌生吧,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標誌、經典影片及成長史。
  • 迪士尼IP運營背後的商業邏輯
    2016年,迪士尼上演了一場完美的彎道超車,領跑好萊塢」六大」,僅僅憑藉13部影片就獲得了全球30億美元的票房,成為總票房冠軍,刷新了迪士尼歷史上的年度總發行票房紀錄。
  • 好萊塢史上著名商標落幕,迪士尼停用所有「二十世紀福克斯」品牌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日報導,迪士尼已宣布將旗下「二十世紀福克斯電視」(20th Century Fox Television)更名為「第二十電視」(20th Television,暫譯),這也正式宣告了「二十世紀福克斯」品牌的終結。評論人士認為,此舉相當於砍掉了好萊塢歷史的一部分。
  • 一季度三部電影接連撲街 美國娛樂巨頭迪士尼今年走衰?
    經歷了2019年高光時刻的美國娛樂巨頭迪士尼,2020年開始走背運。先是一季度三部電影接連撲街,損失慘重。接著是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多部大片跳檔,在拍的項目全部停拍,全球六大迪士尼樂園關閉。與之相伴的是股價下跌市值蒸發,以及一二季度業績預計受挫。
  • 迪士尼佔據了23.4%的北美票房,那麼,其它好萊塢電影公司做錯了什麼
    在商業電影領域,今年的好萊塢可能犯了以下三個錯誤:1. 在IP布局上過於心急;2. 在原有IP上講不出新故事;3. 故事的核心賣點模糊。文/ 羅立璇迪士尼成為今年好萊塢的最大贏家。根據美國電影專業網站Movie Mojo的統計,截至今日,迪士尼以21億美金的總額佔據了北美23.4%的票房,超過了第二名華納兄弟5個百分點。該網站還稱,目前基本可以確認,迪士尼將以大比分甩開好萊塢別的電影公司,進而摘得全球票房第一名。在未來的一個月內,迪士尼還有《海洋奇緣》尚未上映,而《奇異博士》也才剛剛打響全球市場的戰役。
  • 「真香」的日漫IP:Netflix開發真人劇集好萊塢搶購電影版權
    2019年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改編自1991年日本漫畫《銃夢》好萊塢有自己的算盤,Netflix也有自己的打算,未來,雙方遲早要因版權搶購問題撕破臉。好萊塢目前最成功的日漫真人改當屬卡梅隆編劇的《阿麗塔:戰鬥天使》,2019年上映時,票房與口碑都出乎預料地高。除此之外,放眼整個好萊塢及各大流媒體平臺,似乎再找不出一部成功的代表作。屢戰屢敗,是當前日漫真人改的常態。原因有三:第一,二次元、三次元之壁難破,原著粉接受無能。
  • 《小飛象》票房撲街,迪士尼的大IP翻拍策略不靈了
    已通過收購福克斯等知名製片公司而穩坐好萊塢電影霸主地位的迪士尼,這次是怎麼了?未能複製「仙境」票房奇蹟「真人版電影在好萊塢並不稀奇,尤其是近些年大量增長。」對好萊塢動畫電影頗為熟悉的體集糖影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孫唯露認為,這是投資風險可控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對經典動畫片進行真人版翻拍是一門「金鵝蛋」生意。
  • 好萊塢2019「盈虧排行榜」:迪士尼7賺1虧,華納「王炸」在手?
    迪士尼以 713 億美元收購福斯、好萊塢「六大」變成「五大」、候補成員流媒體巨頭Netflix以《羅馬》《愛爾蘭人》等影片在傳統電影行業分得話語權……變動之下, 2019 年全球票房收入以 425 億美元創下紀錄,北美地區總票房收入為 114 億美元,這一數據相較於 2018 年的118. 8 億美元下降4%,成為北美市場年度票房五年來最大的一次下跌。
  • 好萊塢2019「盈虧排行榜」:迪士尼7賺1虧,沒有哪個大廠能獨善其身
    迪士尼以713億美元收購福斯、好萊塢「六大」變成「五大」、候補成員流媒體巨頭Netflix以《羅馬》《愛爾蘭人》等影片在傳統電影行業分得話語權……變動之下,2019年全球票房收入以425億美元創下紀錄,北美地區總票房收入為114億美元,這一數據相較於2018年的118.8億美元下降4%,成為北美市場年度票房五年來最大的一次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