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現當代家長的育兒觀念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尤其在獨生子女家庭,溺愛孩子更成為了一種常見現象。
那麼這種無條件、無限制的愛,真的有利於孩子成長嗎?
前不久,一個4歲的男孩,被學校強制性勸退,其父由於和幼兒園協商求情未果,最終在網上曝光了和老師的聊天記錄。
孩子遭勸退本是一件讓人同情的事情,然而實際上卻遭到了不少網友的非議。
原來這個四歲的小男孩,在幼兒園內經常欺負弱小同學,由於脾氣不好調皮搗蛋,還多次擾亂課堂秩序,導致老師難以收場。
面對孩子的不當言行,老師一再向孩子的爸爸反映,希望通過溝通可以幫助孩子改掉不好的習慣。
然而該爸爸卻始終不以為意,甚至處處為孩子辯解。最終由於家校溝通無效,所以學校再三考慮,一致認為為了保障其他孩子的學習,對該孩子處以全額學費退還的強制退學處理。
當這位爸爸接到老師的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和老師溝通並且知曉了孩子遭退學的來龍去脈。
可是即便如此,這位爸爸不僅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反而認為是老師在小題大做。爸爸的一再辯解,讓老師失去了最後一點耐心和好感。最終老師只得以學校決定,老師私人無權幹涉為由,結束了對話。
從曝光的聊天記錄中都得知,這位爸爸實在是過於強詞奪理,而孩子之所以能形成如此頑固不化的性格,實則多多少少都深受其父親的影響。
看了此聊天記錄,不少網友都義憤填膺直呼:退學實屬活該!
孩子的性格品性,形成於家庭環境之中。
並不是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冥頑不顧的,每個好孩子的背後,都有一把"黑手"在默默促成。而大多數毒害孩子的最主要因素,都是由於父母不加節制的溺愛。
那麼溺愛對於孩子究竟存在哪些害處呢?
1. 溺愛導致孩子無法無天
溺愛孩子的家長對於孩子的一切要求,都是有求必應。長期在遷就之下成長,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扭曲。家長一味的包容和滿足,導致孩子養成了無法無天的性格。
一旦形成這種心理,孩子會認為自己所犯的一切錯誤都能由父母收場,所以長期以來,孩子容易形成錯誤的價值觀。
2. 溺愛導致孩子喪失規則意識
規則意識的關鍵性作用在於約束孩子的行為舉止,讓孩子成為一個懂禮貌、守規矩的人。如果孩子在生活中不遵守法律和各種規定的行為準則,全部都由著自己的個性來,那麼這樣一來也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喪失規則意識。
一旦規則的約束作用不再奏效,那麼孩子很可能會走向迷途。
3. 溺愛導致孩子無法明辨是非
被家長無條件溺愛的孩子,無論做了什麼錯誤的事情,都會由父母全權負責,自己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由於父母無條件的包容和庇護,導致孩子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如此惡性循環,孩子內心的價值觀也會遭到扭曲。當孩子犯錯父母沒有及時的引導,那麼孩子也大機率無法明辨是非。
4. 溺愛導致孩子不懂感恩
處於溺愛中的孩子,往往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上,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的。如果孩子長期被無條件的滿足,那麼孩子很可能會認為父母對於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應當。
當孩子抱有這樣的心理,他們也就會養成不勞而獲不懂感恩的心態。如果有一天父母沒有能力滿足他們的要求,那麼孩子反而會憎恨父母。
孩子的養成和父母有極大的關聯,當父母運用不當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時,孩子也大機率會形成不正確的三觀。作為父母最重要的還是要盡足撫養教育孩子的職責,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品性和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