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馬斯 · 愛迪生曾經說過: 「我沒有失敗過,我只是發現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
從演藝界、體育界到科技界和企業界,每個行業的巨頭們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 他們追求的是偉大的事業,卻屢敗屢戰。
世界上那些最富有和最成功的人,他們的財富往往建立在歷史性大慘敗的廢墟之上。
傑夫 · 貝佐斯: 亞馬遜 Fire Phone
亞馬遜和創始人傑夫 · 貝索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他如何擁抱風險和迎接失敗的個人哲學。
而且,亞馬遜的 Fire Phone是有多失敗,可能他自己都不堪回首。
首次進軍手機市場的嘗試如此大敗,以至於貝佐斯一度將標價降至99美分都沒人願意買。
比爾 · 蓋茨: 錯過移動網際網路
有時候最大的失敗不是你做錯了什麼,而是你根本就沒做。
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微軟是無可爭議的技術之王,所以面對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微軟並不急於改變。
蓋茨沒有認識到新興網際網路的重要性,低估了新技術的威脅和機遇,微軟為此付出了艱難進入了次時代的慘痛代價。
不過,也不要為微軟感到太難過ーー2020年,微軟的市值跑到了1430億美元,比爾 蓋茨(Bill Gates)也正花費數十億美元開發新冠病毒的疫苗,畢竟再偉大的個人或者組織也總會有過時的一天。
史蒂夫 · 賈伯斯: 一大堆失敗作品
從個人電腦到智慧型手機,已故的史蒂夫 · 賈伯斯一次又一次地革新了現代社會。
然而,一路走來,他也累積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失敗作品。
1993年,賈伯斯推出了麥金塔電視機,證明了他是多麼地「超前」。
同年,蘋果公司又遭受了另一個恥辱,發布 Newton PDA 承諾徹底改變手持設備,但同樣被大眾拒絕。
在此之前,第一臺採用滑鼠操作的個人電腦——昂貴的麗莎(Lisa)——僅售出了10萬臺。
並且這一切都發生在蘋果 III 會過熱銷毀光碟,被要求召回之後。
但是如果你有一臺舊的 Lisa 電腦,可能價值已經超過5萬美元。
唐納德 · 川普: 數不清的失敗項目
唐納德 · 川普(Donald Trump)數次聲稱自己是億萬富翁,是一個全球財務帝國的主人——更別提他現在是美國總統了。
但他也是一個巨大的失敗者。
據估計,川普旗下多達三分之二的項目失敗或有重大問題。
也有像《學徒》這樣的巨大成功,但同時伴隨著一連串的炸彈,比如川普大學,川普伏特加,或者「川普大亨」應用。
最近紐約時報公布了他的納稅申報表,這也暗示了其他的問題。
埃隆 · 馬斯克: 火箭人還是炸彈人?
和傑夫 · 貝佐斯一樣,埃隆 · 馬斯克也是從1995年的一系列挫敗中努力成功的,當時他甚至無法在網景公司找到一份工作。
他最轟動的失敗之一是一系列的爆炸: SpaceX 公司,歷史上最雄心勃勃的私人企業之一,始於2006年,其首次火箭發射以一次爆炸告終。
第二年,第二次發射嘗試又導致了第二次爆炸。
在2013年和2015年還是失敗了。
他的第四枚火箭在發射時還是爆炸,試驗性的無人駕駛飛船也是如此。
2016年,另一枚火箭也爆炸了,這次攜帶的是價值3億美元的衛星。
SpaceX 公司最後令人驚訝地扭轉了局面ーー甚至在2020年將兩名美國太空人送入太空,以幫助他們抵達國際空間站。
沃倫巴菲特: 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
巴菲特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投資者和龐大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統治者。
然而,這個極其成功的公司也是他最大的失敗。
巴菲特估計,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家有20年歷史的紡織品公司老闆,他損失了2000億美元。
當巴菲特只是一個股東的時候,所有者試圖強迫他離開,所以他做了一件他告誡投資者永遠不要做的事情: 基於情感投資,出於惡意收購公司。
理察 · 布蘭森: 維珍可樂坦克
1994年,一輛謝爾曼坦克駛過紐約時代廣場的街道。
位居其上的是理察 · 布蘭森,這位古怪的企業家已經在航空、出版和音樂領域進行了大膽的冒險。
他駕駛著坦克摧毀了他的目標: 一堵可口可樂罐堆起來的牆。
布蘭森推出了維珍可樂,他本打算推翻強大的可口可樂帝國。
但是可口可樂公司秀了秀肌肉,利用他們的關係,使得布蘭森的飲料幾乎不可能在孟加拉國以外的地方找到。
布蘭森的失敗並不止於此ーー2020年,他為維珍太空旅行項目發射第一枚火箭的嘗試也以失敗告終,儘管還有另外六枚火箭在生產中。
拉裡 · 佩奇: 失敗的銷售工作
1997年,年輕的拉裡 佩奇(Larry Page)只是席捲全球的科技淘金熱中的一位普通企業家。
他曾試圖以160萬美元的價格將自己的在線搜索工具賣給一家名為 Excite 的公司,但以失敗告終,該公司的報價僅為微不足道的75萬美元。
佩奇拒絕了,繼續埋頭苦幹。這個搜尋引擎後來成為谷歌,現在價值1619億美元,是世界上第二大最有價值的品牌,僅次於蘋果。
謝爾蓋 · 布林: 用傳真訂披薩外賣
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 布林(Sergey Brin)還是史丹福大學(Stanford)的研究生時,就有了一個富有遠見的想法——不是那個讓他統一人類累積知識、編制索引並讓任何擁有手機、計算機的人都能使用的想法。
有一次他餓了,就想到用新的全球資訊網通過傳真機發送比薩餅外賣訂單。
但是即使是有傳真機的披薩店也很少檢查有沒有人發傳真過來,普通人也很少有傳真機。
J.K. 羅琳: 「第十三次」的魔力
《哈利·波特》女王 J.K. 羅琳是歷史上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也是第一個成為億萬富翁的作家。
她的書催生了世界上最成功的電影系列之一和大批崇拜她的影迷。
然而,在文學大潮來臨之前,羅琳是一個沮喪的單身母親,生活在相當於英國福利的環境中。
她經歷了不止一次的失敗,而是12次——在《哈利 · 波特》出版之前,十幾家出版商拒絕出版這本書。
拉裡 · 埃裡森: 對個人計算機說不
拉裡 埃裡森(Larry Ellison)與夥伴共同創立了甲骨文(Oracle) ,並將其打造成了全球最大的品牌之一。
他還負責了歷史上最雄心勃勃的科技殘次品之一: 一臺名為「網絡計算機」(Network Computer)的小型基礎計算設備,旨在粉碎他的勁敵比爾 蓋茨(Bill Gates)在個人計算機行業的統治地位。
一個專注於網際網路的公司過於超前,也是一種巨大的失敗。
馬克·庫班:小屏幕,大失敗
達拉斯小牛老闆馬克·庫班可能是因為 ABC 電視臺的《創智贏家》中的角色而出名。
但作為商業導師的成功是以失敗接踵而至為前提的。
庫班第一次涉足電視領域是在2004年,當時的《恩人》收視率非常低,以至於在第一季全集播出前就被取消了。
不過,庫班後來成為了周五晚間1號節目中最富有的狠角色,在18至49歲的人群中很受歡迎。
謝爾登 · 阿德爾森: 兩次失去財富
謝爾登 · 阿德爾森在12歲的時候就開始賣報紙,在美國陸軍服役後,他成為了一名抵押貸款經紀人和投資顧問。
他幹得不錯,38歲時身價500萬美元。
但是由於股票市場的下跌和波士頓換公寓的失敗,他搞砸了,不止一次,而是兩次。
幸運的是,他一直熱愛計算機,當他在1979年創辦計算機經銷商博覽會(COMDEX)時,他終於有了一個賺大錢的想法。
COMDEX 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貿易展之一。
後來,進入了賭場行業。
阿德爾森現在擁有拉斯維加斯金沙賭場帝國一半以上的股份,價值140億美元,個人身價307億美元。
麥可·布隆伯格: 被解僱
麥可·布隆伯格因為失敗的美國總統競選而為人熟知,但這不是他的第一次失敗。
他在1981年被投資銀行所羅門兄弟解僱,他說他自己建立公司是因為沒有人給他提供工作。
所羅門兄弟可能對他們的決定感到懊悔,因為彭博資訊現在每年的收入超過100億美元。
布隆伯格本人還在2003年至2012年間擔任紐約市市長。
馬克 · 扎克伯格: 被告侵犯版權
大多數人都知道馬克 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 Facebook 上的成功ーー但人們可能不記得他在2004年對 P2P 文件共享服務 Wirehog 的興趣了。
該服務允許 Facebook 用戶交換文件、視頻和音樂,這引發了一系列訴訟。
2006年,Wirehog公司拔下了插頭。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扎克伯格還是成功了ーー他現在的身價為92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