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沒邏輯,不能表達觀點該怎麼改善?簡單,嘗試一下寫作吧

2020-12-14 開心爸爸育兒筆記

導語

經常會有粉絲朋友們私信開心爸爸一些的問題,是關於孩子表達的。

典型的問題有「不知道為什麼,孩子說話的時候總是沒什麼邏輯,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根本聽不懂要說些什麼」,這是涉及到說話邏輯性的;或者是「說話時廢話太多,不知道想說什麼」,這是涉及到說話要有一個中心的。

其實不光是孩子,就算是我們身邊的成年人,不少也是這樣的。

看上去好像很會說話,旁徵博引引經據典能說不少內容,但說的內容之間卻無比分散,對話者往往聽不懂他在說什麼,自然也就起不到交流溝通的作用了。

而且,這種問題的改善,可不是說看看《如何說話》、《如何把話說到別人心裡去》之類的書就能解決的。很多書只是告訴我們什麼樣的話更好,如何說話更顯的我們有高情商,至於如何才能把正確的話用在正確的地方,就真的是乏善可陳了。

其實說話的問題,本質上是思維的問題

對於孩子來說,說話沒有邏輯或者沒有中心,有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是生理或者說是經驗方面的問題。

孩子畢竟生活經歷比較少,而且他們的語言能力也不是說多麼的成熟,這就導致他們在表述一件事情的時候,會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從大腦中搜索可以形容自己想法的詞語。這種並行的思維方式對他們來說,要求是很高的,他們其實是很難做到很好的。

所以就會出現說了半天不知道在說什麼的現象。

如果是這個方面的問題,可以隨著孩子的長大,表達能力變得純熟,生活經驗更加豐富之後得到很大緩解的。作為爸爸媽媽呢,需要做的就是多給孩子進行詞彙量的儲備,各種情形下的表達方式,以及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來表達,時間長了效果就會比較明顯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思維的問題了。

這個實際上才是本質問題,一個人說話的內容,代表了他的思考程度,也代表了他邏輯思維的廣度和寬度以及深度。思維越深入,越完善,思考的就越全面,能夠表達出來的東西就越有邏輯,中心就越突出。

而說話沒邏輯,中心不突出,就代表著他們思維發展不足。

這個方面問題的解決,就需要爸爸媽媽們幫助孩子建立起幾個思維的關鍵方法了。

在《寫作即思考》這本書中,就給出了很詳細的解釋。

常見重要的思維方式,主要有3種,分別是批判性思維、反思性思維以及創造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並不是說對面別人的看法都習慣性的批判,而是在遇到任何事實、概念或者理論的時候,可以不是那麼著急的去附和或者是反對,而是靜下心來嘗試去問一個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說,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會得出這個結論等,這種思維呢,可以讓我們不拘泥於眼下的結論,而是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探索根本原因是什麼,這就促進著我們遇到事情不斷的思考。

反思性思維呢,通常發生在事後。

當我們對某件事情形成了看法,對某些問題給出了意見之後,可以根據吉布斯的反思循環圖來進行。比如可以問問自己有什麼想法,這個選擇的好處和壞處是什麼,如果再有一次類似機會的話我們如何做出更好的決定,以及給出日後的行為準則或者是選擇的依據。這種反思呢,可以更好的完善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豐富我們的決策形式。

最後就是創造性思維了,創造性思維顧名思義就是產生出一些創新性的,以及原創性的想法。這是對我們思維方式的更高級的要求,是在前面兩種思維方式的基礎下進階的思維方式。當然,創造性思維也不是說坐在那裡毫無目的的胡思亂想,而是要通過一些科學的方式,比如頭腦風暴啊,隨機聯想等方式,釐清事物的本質,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這就是我們常見的一些思維方式,而思考的方式完善了,說話的問題自然就可以得到很大改善了。

思維的問題,最好是通過寫作來改善

那麼,對於爸爸媽媽們來說,該如何培養孩子的,上面3種思維方式呢?

其實在《寫作即思考》這本書內也給出了行之有效的訓練方式,那就是寫作。

眾所周知,寫作的過程大致來說是這樣的:

1、確定寫作的具體主題。

2、選擇適當的寫作結構。

3、為結構選擇適當的案例。

4、實踐自己的想法。

而這四個步驟呢,都有著上面3種思維方式的影子。

比如在確定寫作主題這個步驟,就是一個典型的批判性思維的過程。我們需要在不斷的問為什麼,以及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找到寫作的實際主題,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批判性思維的具體化。而我們最終找到了寫作主題後,也正是批判性思維找到了具體對象的過程。

再比如選擇適當的寫作結構,其實就屬於一個創造性思維的過程。每一個主題的論證,在不同的結構下效果是不一樣的,如何用創造性的思維,找到最適合論證的結構,其實本質上就是在創造性思維。

所以,作者才會毫不猶豫的表示,寫作的本質就是思考。

而對於孩子呢,雖然說不能完成這麼具體的寫作,但也可以朝著這個目標去發展。

比如和孩子一起讀完一本繪本,爸爸媽媽就可以引導他們,對繪本中的故事多問幾個為什麼?為什麼小動物會這樣選擇,為什麼小動物會得到這樣的結果等等,這其實就是最初級的批判性思維,起源於繪本本身,但又不拘泥於繪本,能夠從眾人皆知的道理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哪怕這種看法並不成熟;接著就可以和孩子對剛才批判性思維得出的結論,進行反思,我們的結論和繪本上的結論有什麼區別,哪種結論更加適合現在的我們呢,以後遇上類似的問題我們該如何思考呢?這一系列的反思,其實就是對批判性思維的復盤,從而找到更加完善的思考方式,以及更加科學的決策形式;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就繪本本身進行發散性思維,如果是我們的話,會怎麼樣做,做了會有什麼後果,會對別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等等。

思考完了,就是鼓勵孩子把剛才思考的內容寫下來的過程了。如果說思考的時候,是五花八門各種想法都有的,但落在紙上的時候,只能有一種,而這種想法,就是我們最希望孩子能夠擁有的。

一個能寫出來的孩子,說出來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當然,孩子因為年齡不一樣,在寫的過程中也是會有很多困難的。

常見的有不會表達啊,寫起來顛三倒四啊,不會寫字只能用拼音替代啊等等,這都是正常現象。不同年齡不同能力的孩子,寫作就有不同的形式,甚至小一些的孩子,用畫畫來代替也是可以的。其實寫作不一定非要是寫成文字,只要孩子真的去思考了,去釐清自己的思維了,這其實就夠了。所謂的寫作,只是對自己思維的一種具象化方式而已。

作為爸爸媽媽們,更多的應該是鼓勵孩子去做,而不是說用比較高的標準來要求他們,孩子的寫作能力其實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隨著他們的長大,而不斷成熟的。

開心爸爸有話說

其實《寫作即思考》這本書講的內容很多,如何得出觀點,如何尋找支持觀點的證據,如何評估他人的觀點等等,對於被說話問題困擾的成年人以及孩子來說,都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

作為爸爸媽媽呢,陪著孩子一起寫作的過程,不僅僅是幫助孩子形成科學的良好的思維方式的過程,也是幫助自己回省教育方式思維方式的一個機會。

對自己,對孩子都是大有裨益的。

文:開心爸爸的日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如何做到說話有條理,邏輯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在生活,特別是工作當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碰到需要向他人以書面形式或口頭形式闡述自己的觀點、想法的情況。 在說或寫的時候,我們往往習慣於按「因為這樣,所以那樣」的邏輯表達,這種方法其實不利於對方快速理解你要表達的內容,因為對方需要耐心的聽你說完,才知道你要說什麼。而現實中人們往往是沒有那個耐心的,同時可能也沒有那個時間和精力聽你講。
  • 如何才能表達有邏輯,說話條理清晰?
    生活和工作中,有些人說話很有邏輯,條理清晰,聽眾能很容易明白。即使是專業性較強的內容,也能讓大家聽懂。而有些人說話含糊,沒有邏輯,聽眾聽得雲山霧繞。沒有邏輯的人說話都有哪些表現呢?1、說話前後矛盾。比如小張說:「我睡眠太少的話,第二天就容易頭痛。……我最近加班比較嚴重,已經好幾天沒有休息好了,幸好平時鍛鍊,也沒啥事。」
  • 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家長培養孩子「大腦整理術」,幫助整理思緒
    一、 孩子說話沒重點,很可能是大腦信息歸類出了問題家長們注意了,孩子說話沒重點的根本問題不是表達能力的問題,而是孩子沒有形成快速有效處理信息的思維方式,大腦沒有將信息歸納成邏輯清晰的結構塊。這就是大腦整理術的好處,它能讓孩子把事情分析得更井井有條,從散亂的信息中提煉總結,從而更有邏輯、更清晰地表達。
  • 孩子說話驢唇不對馬嘴,語言邏輯的矯正是關鍵
    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很多孩子整天小嘴說個沒完,可愣是沒有一句話能讓父母馬上聽明白的。有些父母倒是很看得開,認為孩子年齡還小,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比較正常,哪個孩子也不可能在3歲之前就能對答如流,父母在家裡扳一扳就過去了。有些父母則是顯得很慌張,懷疑寶貝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的疾病,就像小品裡「村口的吳老二」一樣。
  • 孩子說話支支吾吾,是邏輯能力差的表現,三步鍛鍊孩子大腦發育
    關於培養孩子的種種能力中,邏輯能力是最不被家長重視的,但是邏輯能力對於孩子的發展卻是至關重要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邏輯能力的差距並不是很明顯,當他們上了小學之後,我們會能發現學習好的孩子恰好是那些邏輯能力高的孩子。
  • 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想提高孩子表達能力,「大腦整理術」很重要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最近孩子經常說話沒重點,等孩子說完一大段話,最後也不知道孩子說了啥。別人都是因為「孩子不愛說話」而苦惱,而我是因為「孩子太囉嗦沒重點」而煩惱。
  • 在職場,不要傻傻的暴露你表達能力的欠缺,要明白這2個表達邏輯
    組織團隊討論會,你吧啦吧啦說了半天,結果同事們卻在玩手機,根本沒在聽你講。    和同事對接工作,說了半天卻換來對方問你:你到底想表達什麼?    在職場中,與人溝通時表達不清楚,說話沒條理,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  上次就因為表達問題,同事小李差點被領導開除。
  • 葉聖陶談寫作:落花水面皆文章
    我們在朋友圈發的動態,在微博上的評論,在工作中書寫的報告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在寫作。把自己想到寫下來,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把自己的觀點展示出來,這些全是寫作。經常有朋友們在博客或者朋友圈持續發一些孩子的狀態並寫下當時的情感,寫作就是要表達我們的情感,把我們內心的感受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
  • 應該如何鍛鍊口才,讓自己說話有邏輯?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朋友跟之前的我一樣,腦子裡有很多想法但是表達不出來,就算說了也是語無倫次,毫無邏輯,很苦惱,不知該怎麼鍛鍊自己口才,提高自己說話的邏輯能力?我總結了一下自己的原因,一方面不夠自信,自己一直以來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從小到大都不咋開口,也不咋受外人的喜歡,別人越不喜歡我,我越自卑,如此周而復始,惡性循環,直到大學的時候才變得開朗一些,但是話還是說得不利索,且絲毫沒得邏輯,自己也經常想著改變,但是不知道該怎麼提升。
  • 達人教孩子學寫作:怎麼把文章寫得深刻,寫出新意
    不僅如此,這本書還很獨特地分享了,作者在寫作中找到馴服自己跟釋放心靈的方法。其實孩子的寫作和大人的寫作是不同的,孩子寫作不需要講套路,只要把童心真實地呈現出來,梳理一下結構,就是篇好文章。寫作的時候,我們不該想「這是個寫作的好題材」,或「我最好不要提到這個」,我們應該百無禁忌,無所羈絆地寫。寫作、生活和心靈是一體的,不可分割。如果腦洞夠大,我們可以接受人吃汽車,螞蟻像大象一樣大,房子會說話。當我們能自在地轉換想法時,寫作裡的舉例就能應運而生了。
  • 你是否不會說話,一說就錯,那就提升你說話的邏輯與技巧
    其實對於一個職場人來講,你的生活閱歷,工作經驗等等都是你說話的源泉!所以你缺少的不是知識,而是說話的邏輯與技巧!邏輯是語言表達的基礎。如果你缺乏邏輯思維,那你的表達能力就會被嚴重削弱,從而導致自己無法說清自己想說的話語。今天小楓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說話的邏輯與技巧,希望能幫助大家提高說話技能。
  • 王笛| 文字表達與學術寫作
    二、關於文字表達的一些建議文字表達方法有各種形式,包括描述、敘事、討論和分析等,而這些都是通過具體文字體現出來的。總的來說,文字是為內容服務的,在寫作過程中,始終想到你的文字是為了讓讀者了解你所討論的問題、所論證的觀點,而不是看你的辭藻如何漂亮。寫論文畢竟不是寫小說或者散文,不要求文採飛揚,但求文字清楚、準確、嚴謹、合乎邏輯。
  • 孩子不愛說話是怎麼回事?家庭教育已經接近「雷區」了
    關注:【小妹變形記】讓我們更懂孩子!有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原來挺愛說話的,怎麼最近突然感覺,孩子越來越不愛說話了,又不知道怎麼回事,從小妹身上我發現,有的時候特別愛說話,但又有些時候什麼都懶得說,我翻閱無數案例,總結到一些心得,大家可以對照參考。
  • 分享美國名牌大學所推崇的寫作法則
    作者在寫作的時候需要加入富有感情色彩的措辭表達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思考。這裡的情感主要指情感上的影響力,不一定要用華麗語言,重在懂得如何攝取讀者的心。寫作的時候,要注意所使用的語言是不是生動的?文字是不是能打動人?能不能夠吸引人關心這個話題?表達是不是有激情、感染力?Logos 和 Pathos相對,所對應英文是 Logic,中文譯為邏輯/以理服人。
  • 如何提升邏輯表達能力,讓說話隨時都能條理清晰?
    同樣,邏輯表達能力的提升也是堅持思維訓練的結果,從有意為之,到養成習慣,再到習慣成自然,就能讓說話隨時都能條理清晰!那麼平時怎樣進行思維的邏輯訓練呢?無論做事還是說話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有條不紊,眉目清楚。
  • 孩子不會做題,不是笨,可能是「邏輯沒打通」,這樣教孩子學邏輯
    "這道題現在懂得怎麼做了吧,孩子。""媽媽,我會了。""那這題差不多,你自己完成。"十分鐘後……"你怎麼還沒做出來,不是都做過相似的題目嗎?"這是家長帶孩子做數學題的時候,經常發生的一席對話,不少家長都十分生氣,孩子怎麼都拐不過彎,只要題目稍微變化一下,孩子就又做不出來。
  • 全職媽媽寫作沒素材?這六個方法您拿好,寫作沒煩惱
    本節我們主要分享寫作時沒有素材怎麼辦?該去哪裡找素材?怎麼能快速擁有大量素材?我總結了六個方法,希望能幫您在寫作時,解決素材短缺的問題。在此之前,我們先聊一下:我有一大堆想法,但下筆卻不知道該怎麼寫?1.文字描述能力不強;2.碎片化時間閱讀,素材也是碎片化信息;3.邏輯思考能力不強。
  • 今天就愛上寫作吧 原來寫作如此簡單
    如果有良好的口才或者是能說會道,那寫作成為了另一個問題,現在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下同樣可以創造出一篇充滿魅力的作品。相反,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測試出個人寫作能力,寫作不難,一畝三分地認真耕耘有恆心不用多久就會有信心,每一位人都可以做到。練筆發展寫作水平,這方面我並缺少信心,足夠的耐心就可以在四季中感受春暖花開,體會春華秋實。
  • 有意識地思考及表達,你可以嘗試一下哦
    很多對寫作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想必都在書中看到過一些相似的指導,比如從簡短的內容開始寫起,或是針對一些獨到的觀點及時做出自己的評論,甚至可以把每一次與人談話的內容都當作是一次微創作。這樣我們所經歷的思考過程就是有意識的,而這種有意識地表達,對於我們提升思考力,是非常有效的。
  • 抗日戰爭研究︱王笛:文字表達與學術寫作
    我剛到美國時,英文寫作非常糟糕,有學者就建議我找高水平的中國歷史著作中英文版對照讀,學習常規的英文學術表達。寫作學術論文,文字儘量簡單明了、形式直白,不要繞來繞去,不要為了看起來漂亮而玩弄辭藻。雖然我們不講究文字華麗,但是也不要過於平淡,因此建議同一字和詞不要反覆用(當然關鍵詞除外),儘量用同義字詞取代。儘量不要用生僻字,除非是內容特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