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一個人的修養,往往都藏在細節裡,偽裝不來的

2021-01-12 二次元逢魔君

《龍貓》是宮崎駿的動畫電影,這部動畫電影就像是宮崎駿本人一樣,溫文爾雅的一位老人。想要把動漫中的美好,通通帶給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讓這個世界簡單溫暖起來。

《龍貓》這部動畫電影,不僅給我們建構了一個童真童趣的故事,還讓我們看到了,如何成為可以溫暖他人的人。

細節裡的修養藏不住

在宮崎駿的動畫電影裡,有戰爭的殘酷,有女性活出自己的率真,也有人類為了自己的私慾,不斷向大自然索取,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愚蠢。

宮崎駿的一生,就是為了動漫而來,我想造物主在製造宮崎駿的時候,給他貼上了動漫師的標籤。讓他藉助自己手中的畫筆,為這個世界發聲,讓人們從混沌中驚醒。

關於宮崎駿的《龍貓》,有很多版本的傳言,最有可信度的就是這個故事來自真實的悲傷的事件。如果這樣的傳言是真的,那麼在看這部動畫電影的時候,故事的裡的小姐妹是多麼的可愛又善解人意。

很多成年人喜歡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在宮崎駿的動畫電影裡,找到自己童年丟失的玻璃球,從新和小夥伴在夏天的星期日裡,一起到河邊嬉戲,偷偷進到河邊的菜地裡,偷一些西紅柿。恐怕是人生中吃過的,最甘甜的味道。

《龍貓》是一部小清新動畫電影,畫面中,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大片大片的綠色。小月,小梅和爸爸在去往鄉下的路上。路的兩邊都是綠色的樹,她們學著爸爸的樣子,和在水田裡忙碌的人們打招呼。

從這一個簡單的舉動中,我們可以看到,成年人的示範力量,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個活學活用的例子。這就是相信模仿的力量,一個人從小到大,最先接觸的人就是自己的家人。

特別是在養孩子上做主打的人,他的一言一行對於孩子來說,都會在他的眼裡無限放大。所以作為成年人,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禮儀態度。做孩子正能量的榜樣,特別重要。

就像是在《龍貓》這部動畫電影裡的爸爸,總是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小月和小梅主動和其他人問號,就算是到醫院看望媽媽,到了病房也是先和其他人打招呼,然後才到媽媽的床邊。

人品就是最亮的通行證

「最美好的夏天在宮崎駿的動漫裡。」這句話在這部動畫電影裡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小月剛到鄉下的房子,到房子前面的小河裡,潺潺流水經過,清澈見底的合理。小魚在水下急急地竄來竄去,生怕被人抓去熬了魚湯。

還有在夏天強烈的陽光下,院子裡晾曬了床單和衣服,床單隨風起舞,床單後姐姐小月和妹妹小梅在躲貓貓。這樣的時光,也許就只能在宮崎駿的動畫電影裡。

很多時候我們說心裡盛開鮮花的人,走到哪裡都可以看到勃勃生機。心裡滿是泥潭的人,無論走到哪裡,看到的都人情淡薄,名利至上的冷漠。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小細節無所謂,卻沒有想到,小細節很容易暴露人品。在《龍貓》裡,小月和小梅到醫院看望生病的媽媽,媽媽總是會教給小梅要感謝姐姐,讓妹妹感受到姐姐照顧她,不是姐姐的分內之事,而且應該學會感恩。

這樣的教育格局,自然能夠養育出有愛心,懂得珍惜他人勞動的人。學會體諒身邊的人不容易,很多人都習慣對自己的家人,反而不如對待陌生人客氣周到。我們需要把家人也當成朋友,溫柔體貼的對待,因為家人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不在乎任何回報地向我們付出的人。

格局決定修養,修養成全格局

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我們可能因為一個人的外貌對他第一印象很好。卻在看到他闖紅燈,不遵守交通規則的時候,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一個長相普通的人,我們看到他幫助腿腳不方便的老人過馬路,也會對他心生好感。

這就是所謂的「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最真實的體現。

我們從出生到現在,有多少次認真面對自己的內心。我們有沒有在宮崎駿的動畫電影裡,找到心靈的慰藉,找到安放焦慮的地方。也教給我們生活的哲理。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所謂的修養,就是在大風大浪中摸爬滾打之後,才會有的格局。直到一天天長大以後才明白,所謂的修養,就是我們待人接物的方式。就是我們對於其他人的理解和感同身受。

我喜歡《龍貓》裡的媽媽,雖然她生病只能長期住在醫院裡,但是她和孩子的爸爸一樣,從來沒有把焦慮的情緒帶給小月和小梅。就算是兩個姐妹之間爭寵,她也會讓妹妹小梅看到,姐姐和她一樣,理應得到父母同樣的寵愛。

在小梅告訴爸爸她看到大龍貓的時候,爸爸沒有質疑小梅,而是告訴小梅,這是她的幸運。童年的時光機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幻想家,我們應該鼓勵,信任她。讓這樣充滿想像的智慧,伴隨她的一生。

格局和修養,沒有先後順序,我們都是需要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人,也需要用自己的希望,照亮身邊的人。所以從我們的一舉一動中,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格局,所以用心生活,就是過好每一天每一分鐘。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看破不說破
    不管是人際交往的潛規則,還是公共場合的文明禮儀要求,其實針對的都是個人的素質和修養。在交往中,一個人最好的修養,就是看破不說破。什麼叫看破不說破呢?看破,就是看穿真相,透過表象看清了事實的面貌。而不說破,即使心裡透亮但嘴上什麼也不說。
  • 成年人最舒服的關係往往就藏在這12個字裡
    這世上沒有什麼感同身受,也沒有什麼不分彼此,相處中熟不逾矩,是最基本的修養。而成年以後的關係,舒服變成了最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要想兩者之間的關係變得舒服,秘訣往往就藏在這十二個字裡。親疏有度感情再深,也要給彼此留有空間,關係再好,也得言行有寸。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博主吐槽一件親身經歷的糟心事。
  • 看清一個人的修養,往往看他的衣服就明白了
    但是一個人的性格、經濟狀況、心理感受、學識等,往往是通過生活的細節暴露出來的。很多事情,可以以小見大,一個人的修養和人品,看他的衣服就明白了。一個人,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他的修養肯定不會太差。那些喜歡鋪張浪費的人,才是沒有修養的人。一天都要換幾套衣服,不是因為愛乾淨,而是喜歡亂花錢。他把衣服換下了,指不定都沒有清洗,過一段時間,又穿在身上了。
  • 「君子以厚德載物」,一個人德行修養越好,更容易成就一番事業
    這句話是說一個人的德行修養越好,這個人所能承載的東西也就越多,擁有高尚品德的人,更容易成就一番事業。為什麼說一個人的德行修養越好,這個人承載的東西就越多,也更容易做出事業呢?因為德是一個人的立世之本,人沒有德行是很難立足於世間的。
  • 看一個人的層次和修養,吃一頓飯就知道了
    在飯桌上呢他會與人為善,待人以禮,吃飯也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層次和修養的方式之一,所以看一個人的層次和修養,吃一頓飯就知道了。飯桌見人品,在飯桌上很多細節都暴露了你的層次和修養,有人說男人婚前對待服務員的態度就是婚後對待老婆的態度,這句話雖然有一些極端,卻可以從飯桌上的小小細節裡看出整個人的層次,你的一舉一動都反映了你的教養和積澱。
  • 曾國藩:一個人有沒有修養,看臉就知道
    一個人的修養外化於行,便會表現在人的相貌上。 你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體現著你的修養。 01 常言道:「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是「沉默寡言」
    一個真正擁有智慧的人,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往往都是沉默寡言的。這世上,人人都不傻,能說會道的人,雖然容易跟人交流溝通,人們總是很願意與這種人相處,但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其實,更值得我們用心去交往。沉默寡言的人,往往修養極高,內涵豐富,靈魂優雅,外表高冷,內心卻很美好,不會隨波逐流,是世俗洪流中的一股清流。這種人是在靜心看世界,用平和,從容的心態客觀看待世事,是一種豁達,一種智慧。
  •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再善於偽裝的人,這三個方面也偽裝不了
    作者:一勺美文老話說「相由心生」,乍一看似乎很玄妙,透著那麼一股子禪機,可仔細想想,發現似乎也並不是那麼難以理解,一個人內心裡是什麼樣的,往往都會在臉上的反映出來。人的內心世界是看不透的,只不過,一個人哪怕將自己藏得再深,外表也會透露出一絲痕跡來,而擅長觀察的人,就會通過這些蛛絲馬跡來推斷出他的內心。相由心生,沒那麼玄妙,只要仔細觀察,多少都能看出一個人內心的一角。一個人的外貌是沒法選擇的,但後天的素質修養可以影響相貌的整體氣質,改變別人對你的印象。
  • 晚餐往往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
    平時,我們與親朋好友難得相聚,節日裡都會聚在一起聊聊天。在觥籌交錯中,往往能反映一個人的真性情,折射出他的品行和教養。胡適說:「真正的教養,是把舒服讓給別人。」三觀不同,沒有共鳴,你說的話他反駁,他的意思你不懂,你們都有各自的理,很難聊到一起。長輩與年輕的晚輩,因為所處時代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對問題的看法往往不同。春節期間如果聚到一起,有時可能會讓年輕人發出「沒有共同語言」的感慨。
  • 日漫裡的姐妹溫情,我提名《龍貓》裡的小月和小梅
    在《龍貓》中,鄉下的風景讓人心曠神怡,遇見的小精靈們,尤其是龍貓讓人驚喜不已,小月和小梅的姐妹感情,更是讓人動容。在劇中,小月安靜乖巧,小梅活潑好動;小月照顧妹妹,小梅發現驚喜。生活哪有什麼大道理可以講,細節上的感動就足以把生活填滿。
  •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值得收藏)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是懂得尊重他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必須懂得顧及別人感受和換位思考,才會贏得和換取別人的信任和尊重!一個人最好的修養,懂得尊重的家人,最容易忽視的是最親近的人,往往最需要尊重的也是最愛的人。
  • 和顏悅色,是一個人難得的修養
    一張和顏悅色的臉,不僅體現一個人的好情緒,也是一個人難得的修養。對父母和顏悅色,是孝在一次訪談中,有位主持人問周國平:「為什麼我們都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周國平還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種教養。同事之間可以開幾句熟絡玩笑,但始終不失分寸;普通朋友噓寒問暖,親近但不親密。
  • 龍貓出沒 | 常州萬豪酒店推出龍貓主題客房
    可是後面二刷、三刷的時候,才發現這部電影的平淡,包括出場時間並不長的龍貓,其實一直在治癒著我們。看完龍貓之後,一直希望可以睡在有龍貓的地方,不論是睡覺前還是睡覺後,亦或是午間休息,都想一直抱著龍貓,摸摸那軟乎乎的毛和肉嘟嘟的大肚皮,和它一起自言自語,享受著工作後難得的童趣時光。
  • 一個人的性格如何,看TA醉酒後的表現就知道,往往都八九不離十
    就比如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一點事,這時的我們想要請求別人的幫助,那麼我們可能會先請別人吃個飯,在吃飯的過程中往往都少不了酒。通過喝酒拉近我們與對方的距離,這樣能增加別人幫助我們的概率。或者是別人幫完了我們,我們也會請對方喝個酒,以此來表示我們的感謝。
  • 一個人對你有多少真心,「細節」告訴你,就看這3個
    言辭切切,信誓旦旦的人很多,身體力行,盡心竭力的人卻很少,人人都喜歡錦上添花,卻少有人能夠做到雪中送炭。 一個人的真心並不是通過言辭傳達,而是一種無言的行動,一種無需刻意就能夠考慮到的細節。
  • 龍貓首映後,去日本打卡這些龍貓景點吧!
    這個小黑煤球的家就在龍貓森林,是龍貓的故鄉基金會的據點,一棟舊式的農家木屋,屋裡有超大一個龍貓,到處都是龍貓的小擺件,還有動畫片場景的小模型,滿滿都是動畫片裡的元素這裡可不是每天都開門喲,只有周二、周三和周六的10:00-15:00開門,逢節假日也是休息的,所以去這裡玩一定要計劃好時間才行。位於愛知縣世博園裡,是按照動畫片中的細節,百分百完全復刻的小月小梅和爸爸的家。
  • 人生不順多從自身找原因,一個人能做到這3點,就是最高級的修養
    遇事不急不躁不抱怨,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以下3點,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1)聰明的人,從不怨天尤人孔子說過「大道之行,不責於人」,即真正優秀的人,在遇到難事時,從不責怪他人。而有些人,一遇到事就連聲抱怨,在潛意識裡,已經形成了習慣。人要是常抱怨,就會怨氣衝天,隨之而來的是周圍的氣場也變得不好。
  • 《龍貓》真的是一部恐怖片嗎?可能你沒注意到這些細節
    關於前段時間熱映並收穫了可喜票房的《龍貓》,網上有很多看法不一的評論,有人甚至說它是一部恐怖片。認為其背景和原型是曾經發生在日本的有名的狹山事件,龍貓就是死神,妹妹小梅在離家出走後已經遇難了,池塘裡找到的鞋子就是證明,小月否認那是小梅的鞋子,只因難以接受妹妹離世的現實。總之羅列了種種證據。
  • 一個人的修養,看失意時的善良
    01去年冬天,有次從健身房出來發現忘帶了手機,於是回公司去取。
  • 男人的肢體語言裡,藏著對你的深情
    愛,並非都在甜言蜜語當中,並非都在海誓山盟的諾言當中。其實,真正的愛,就藏在生活的平平淡淡之中,藏在一舉一動,以及各種細節當中。愛的流露,是一種無意,不是偽裝,也不是刻意。男人的愛,往往是深沉的。愛得越深,越不善於表達在嘴上,而是默默用行動去表達自己的愛。其實,在一份感情中,男人的肢體語言裡,就藏著對你的深情,對你的濃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