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務院發文:緊急進口日美歐標準醫用防護服,一次性醫用護目鏡嚴格消毒後可重複使用
1月31日下午,21世紀經濟報導從工業與信息化部獲悉,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印發的通知,為滿足疫情防控需要,中國將從國外緊急進口符合日美歐等醫用防護服標準的產品,企業能夠提供境外醫療器械上市證明文件和檢驗報告,並作出產品質量安全承諾的,可以應急使用。此外,在一次性醫用護目鏡供給不足的緊急情況下,經嚴格消毒後可重複使用。
據悉,1月30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印發《關於疫情期間防護服進口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為滿足疫情防控需要,將從國外緊急進口符合日美歐等醫用防護服標準的產品,企業能夠提供境外醫療器械上市證明文件和檢驗報告,並作出產品質量安全承諾的,可以應急使用。此外,在一次性醫用護目鏡供給不足的緊急情況下,經嚴格消毒後可重複使用。
工信部指出,為了緩解當前國內醫用防護服和醫用護目鏡產能和供應嚴重不足的矛盾,在緊急情況下充分利用資源,近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組長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以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單位專家,深入研究了進口防護服、一次性醫用護目鏡使用等問題,各方達成以上共識。
《通知》特別指出,以上措施屬於此次疫情防控期間的臨時應急措施,疫情結束後自行解除。
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介紹,中國在防護服、口罩等產品上仍然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尤其在防護服方面,武漢提出的需求是每天10萬件醫用防護服,而符合中國標準的產能許可的只有40家企業,分布在14個省,總的生產能力每天只有3萬套,此外,中國還有每天5萬套不合中國標準的出口產能。
王江平指出,工信部將千方百計復工復產,同時,推動出口標準和中國標準的銜接,使符合歐盟標準、美國標準的出口產品能夠在中國的一些領域中可以使用。
為解決醫用防護服生產供應嚴重不足的問題,1月29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物資保障組向各地印發了《關於疫情期間防護服生產使用有關問題的通知》。
《通知》提出,當醫用防護服不足時,可使用緊急醫用物資防護服。緊急醫用物資防護服應符合歐盟醫用防護服EN14126標準(其中液體阻隔等級在2級以上)並取得歐盟CE認證,或液體緻密型防護服(type3,符合EN14605標準)、噴霧緻密型防護服(type4,符合EN14605標準)、防固態顆粒物防護服(type5,符合ISO13982-1&2標準)。
據悉,緊急醫用物資防護服僅用於隔離留觀病區(房)、隔離病區(房),不能用於隔離重症監護病區(房)等有嚴格微生物指標控制的場所。該措施屬於此次疫情防控的臨時應急措施,疫情結束後自行解除。
(責任編輯:DF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