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暴富,可錢不是憑空掉下來的,想要富先存錢,學會存錢還得要有財商。
你或許覺得存錢簡單啊,但其實不知道該怎麼存錢的大有人在,我自己也是在工作第三年才看了理財啟蒙的第一本書《工作前5年,決定你一生的財富》。
首先明確一點,存錢是不可能致富的,存錢只是為了讓你有一筆理財的啟動資金,錢才能生錢。
這本書說實話名字起得很吸睛,但也就名字起得很吸睛。理財小白可以看看,但首選啟蒙書其實不太推薦這本,作者收穫的第一個10萬其實偶然性很大,也不太適合大多數人進行操作。
就好比那個大家都聽過的段子:「月薪三千,辛苦一年買一輛200萬路虎的勵志故事。」主人公月薪三千左右,省吃儉用走路上班一年存下了3萬,然後加上父親給的197萬,成功在一年內買了一輛200萬的路虎。
本書的作者計算自己2年存錢所得的時候將公積金,父母給的壓歲錢,以及搭上父親「順風車」得來的股權分紅7萬5千元一併算入其中。說實話,她兩年存了25萬實際沒什麼參考價值。
不過,裡面有幾個概念對理財小白還是有點用的,今天我們詳細的說一說。
01想存錢,先記帳
如果你確定了要存錢,那好,先開始記錄你的支出,有時候如果沒有真正關注,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有多少支出是不必要的。
比如我自己,剛工作那一年,我的底薪只有3500,雖然有提成但是實習期沒過也只有這3500的收入,但是公司包一日三餐,單位有WIFI,我家在本地跟父母住,吃住也在家裡,不用給爸媽家用,我也不愛化妝不愛護膚,照理說真的可以達到人家說的「理想存錢狀態」——不吃不喝。
然而那年過去了,儘管實習期過了我的收入上升了,我那年居然一分錢都沒存下來,我找了一下當初記帳的帳單,總結下來是這樣子的,具體明細有點長就不放了。
哇哦,我可真是BIG膽,不算那筆藥費的必要支出,我每個月花的錢要比工資超出不知道多少,從我的帳單上看超過60%都是用在吃上了,沒錯那個「其他」項是還的上個月的花唄,我看了一眼大部分支出還是買吃的了。
明明公司包三餐,吃的還不錯(畢竟我進公司一年胖了10斤),晚上回家吃父母燒飯味道更不用說,我居然能在吃上花這麼多錢?我自己都沒想到。
大多數買的都是什麼網紅零食,奶茶飲料,說實話又貴又不健康。最後那年的年終獎全被我用來還之前欠下的了還款,忙了一年,一分沒存。
記帳,才能知道你花了哪些冤枉錢,才能去掉那些不必要的支出。
別說什麼不能隨心所欲想吃就吃想買就買,人生豈不是很沒有樂趣。存錢,從某種程度來說,就是存天理,滅人慾!
02給自己制定一個存錢目標
好的,那麼我們知道了自己有哪些錢是沒必要花的,那就可以將他們算作可以被存起來的那部分了。
在制定存錢目標前,先明確自身的工資及工作所在地的消費水平。
比如你在北上廣,每月工資只有5000元還要支付房租等,那你就不能說我規定自己每個月一定要存50%的工資,這是不現實的。但要是你在三線小城市,每個月工資有5000,還不用付房租,你每個月只存50%的工資,那叫對自己沒狠下心。
書中有一個例子,某位妹子10年的時候月收入只有2000元,她每月房租300元,還要寄給父母500元,支援讀大學的弟弟300元,自己可支配金額只剩900元。還好不是身處在什麼大城市,她選擇每月存下300元,雷打不動。
後來,她遇到一個跟他差不多情況的男生,那個男生月收入5000元,他們兩個維持著這樣的生活方式,3年存下了13萬,足夠付一套小房子的首付了。
重要的不是每個月可以存下錢的多少,而是即使很少你願不願意去存。
先算好,自己每個月固定支出會是多少,比如房租、夥食、出行、通訊,去掉這些後你還剩多少,如有必要可以給自己列張表。然後剩下的錢如果不多,可以存15%~20%,剩下的多,可以存40%~50%。
作者建議是20%存銀行,30%是租房極限,40%用於日常開支,剩下10%作為應急資金放在身邊,以避免某些突發事件需要用錢,卻一時半會兒沒法取到現金。
具體情況可以按照個人情況,由自己設定。在定下目標後,最好把你的信用卡花唄這些提前消費的東西統統減掉關掉,這是為了避免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花錢的手,提前使用強制措施制止可能發生的情況。
如果你覺得可以嚴格控制自己,不關也沒什麼大礙。
03存錢的各種方法,及我的建議
作者介紹了幾種存錢的方法,什麼百元周啊,階梯存款法啊,組合存儲法啊,還有一個我個人比較推薦的十二存單法,如圖所示。
每個月固定存一筆錢,比如1500元,定期存一年,這樣你一年內都不能拿出這筆錢,一年後,你每個月都能拿到那1500元的本利和,再加上你繼續存的1500元,這樣子繼續下去。
這個方法能讓你的利息可視化,一年之後你每個月都能看到有利息進帳。再加上定存的限制,你沒有辦法隨便將錢拿出來,也就不存在放在餘額寶裡突然想要買什麼東西就用掉了那種狀況。
我個人的建議,是以十二存單法為基礎,把每個月的這1500元用於定投基金,重點:必須是指數基金。
基金就跟股票一樣種類繁多,一時半會兒也講不完,但是適合絕大多數人投資的只有那一個,也是股神巴菲特唯一在公開場合推薦的基金,指數基金。
自從我接觸理財以來,讓我印象最深刻就是一句話,買指數基金就是買國運,指數基金的推薦性可見一斑。
基金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有人按照某個標準買了一堆的股票,然後設立了一個基金,你買了這個基金,就相當於按比例買了這些股票。
市場上有很多基金,他們有些是非常「死心眼」的,比如只買白酒股票的基金,有些是「只看錢」的,比如專買分紅高的基金,而指數基金是專一而又不專一的,它買的是「指數」。
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上證指數站上3000點了的那個指數。
而指數是長期上漲的,就算有跌有漲,但總體來看他總是漲的,就算是經歷了之前幾次股災的A股,在此期間堅持定投指數基金的人,最後還是賺的。
那既然賺錢的方法這麼簡單,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沒有錢?因為大多數人要麼財商沒開竅,要麼只開了一半的竅,指數基金很反人性的一點,就是它是長期投資,你可能3、5年都不能拿出你的錢,可能一天暴跌猛如虎,可能看它漲的好想要全撤跑,要學會忍。
具體操作可以去找兩本相關的書來看,或者有興趣的話給我留言評論,我寫一篇關於相關書籍的總結書評給大家。
今天開始,學會存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