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熱雜魚就來搶食?春季小魚鬧未必是壞事,應對方法很關鍵

2020-12-26 小飛的釣魚閣

春天來了、溫度高了,小雜魚們又覺得自己行了,只要給點陽光就拖家帶口地出來搶食吃,弄得釣魚人一個頭變兩個大。昨天在野河聽到兩個釣友聊天很有意思

A:你那有口沒?

B:沒啊,全是小魚,煩死了,你怎麼樣,釣多少了?

A:我就一條,也是小魚鬧,乾脆要麼跑鉛好了,清爽點。

B:我一直在用跑鉛

大部分釣友都討厭雜魚鬧窩,想方設法地驅趕或躲避它們,要是趕不走躲不掉就乾脆加大鉛皮量讓子線鉤餌老實躺底。跑鉛釣法的主要作用是快速穿過中上層水域到達水底,然後過濾掉一些撞線、拖餌的虛假信號。這種辦法對避開生活在中上層的小魚有一定的作用,但對底層小魚效果不大。春季大家普遍喜歡釣淺,如果你釣一米多的水深,那麼也許連中上層的魚也避不開了,因為它們會跟下來。

這篇文章我並不是來和大家探討跑鉛釣法的可行性,我想說的是春季野釣遇到雜魚鬧窩別急著逃避,就算要應對也得看鬧窩的魚種、鬧窩的程度來採取策略。

為什麼說春季鬧小魚不一定是壞事呢?

早春水溫沒有完全上來,有時候你看氣溫有十幾度太陽曬著人感到很熱,但你把手伸到水裡就會發現水還是冰涼的,這個時候雜魚並不會特別瘋狂,至少和夏季沒得比。只要沒有到餌料一入水雜魚就迅速聚攏瘋搶、浮漂都站不起來的程度,我認為是不需要採取太極端的措施的。如果只是偶爾咬一下鉤,你可以直接無視,該抽頻率抽頻率餌料該霧化還要霧化。

討厭小魚是因為它們亂咬鉤浮漂產生不規則的信號,讓我們失去了看漂抓口的樂趣,如果雜魚也能讓浮漂出現鯽魚咬鉤那樣一頂一頓、一頓一黑的乾淨利落的動作,我想不會有那麼多人討厭它們。雜魚數量越多信號往往越亂,數量少的話漂相還是比較正常的,可以給咱們解解悶,總比一口沒有要強,萬一目標魚要是進窩的話,也絲毫不影響。

第二個好處,雜魚聚在一個地方吃食能夠引起咱們目標魚的注意,如果目標魚已經在窩邊上那麼雜魚搶餌能夠帶動目標魚的活性。咱們之前說過鯽魚一般是數量越多越「傻」、數量越少越謹慎,如果窩子裡就三三兩兩幾條魚又不太餓的話,很有可能只是來回的遊動,而不直接咬鉤。若此時有幾條雜魚在那裡搶食,那麼鯽魚也會好奇地跑過來咬一口。你要是仔細回想下以往的作釣經歷應該不難發現,有時候雜魚鬧著鬧著就上鯽魚、鯉魚了,釣了一兩個以後接著鬧雜魚,過幾分鐘後又能釣一兩個,這是很符合野釣魚情的。

第三個好處,如果雜魚數量較多很有可能招來其他掠食性的魚種。這一點可能很多人想不到,春季不單是釣鯽魚鯉魚黃辣丁的季節,像翹嘴、鱸魚,溫度高一點的地方甚至連黑魚都可能出來「活動筋骨」了。如果天氣好、溫度高,翹嘴鱸魚跑出來活動覓食,那自然也是往淺一點的地方跑,此時你的窩子裡聚集著大量的小魚勢必會引起掠食性魚的注意,大魚在捕食小魚過程中經常會誤吞魚鉤。很多釣友用商品餌釣起這類魚,其實都是它們在抓小魚時誤吞了魚鉤,而不是主動去吃商品餌。

小魚鬧窩有好處,但浮漂「亂舞」也麻煩,所以你的應對方法很關鍵

我覺得吧,應該根據雜魚鬧窩的程度分分等級,鬧窩越嚴重等級越高採取的釣法就得越極端,反之如果沒有影響到你正常的垂釣就不需要刻意躲避。

雜魚鬧窩第一級

浮漂可以正常的翻身、站立、下沉、到位,到位後過一會兒出現小信號,或點動或陰漂,這種鬧窩的程度就算最低的等級。這樣的魚情下咱們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應對措施,你就把這些信號當做目標魚的咬鉤動作,正常的抓口、起竿、換餌,餌料霧化依舊、抽竿頻率也繼續保持,如果雜魚咬鉤變快了,你抽竿也快點。

雜魚鬧窩第二級

浮漂可以正常的翻身、站立,但在下降過程中偶有接口但不頻繁,到底後經常會鬧,浮漂連續出動作且幅度較大。這個時候你不要去抓接口,因為一抓接口就等於主動加快了抽竿頻率,而且接口打的多餌料多在中層抽散,這樣可能會誘來更多雜魚。咱們可以在拉完餌料後用手團一下,這樣能減少一些霧化,然後浮漂下沉不抓口,到位後有小動作也不提,只抓小而有力的頓口、連續上頂以及黑漂。出現這種信號,哪怕你明知道是小魚也應該抓了,一味地等,抽竿頻率越來越降低,目標魚更不容易進窩。

雜魚鬧窩第三級

浮漂入水還未翻身就有抖動,翻身後不能及時下降、下降中經常有接口且動作誇張,到位後信號更多、複雜無規律空竿率又高。這種情況下已經變得比較棘手,不再建議打頻率、也不建議使用霧化餌料。應對辦法是:用大肚身的短尾漂配合短子線,力求浮漂翻身到位快、餌料快速穿過中層水域,若用商品餌建議將霧化降到最低,味型可以選擇奶香或麩香。

如果這樣做了沒效果,你可以換大一二號的鉤子(比如春季釣鯽魚正常用3號伊豆,那你就換上四號、五號伊豆),然後掛蚯蚓,要將魚鉤從蚯蚓頭扎入,穿過身體,當蚯蚓頭到底鉤柄處後,將蚯蚓截斷,露出一點鉤尖,你可以在鉤尖上掛顆小麥子或者一點點泡沫也行,這樣對防小魚也有很好的作用。這個辦法也不能讓浮漂正常翻身到位,再去考慮用跑鉛。

分好雜魚鬧窩的等級,想好應對策略還不夠,你不能忽略雜魚的品種

前面分的那個鬧窩等級有一定的缺陷,因為沒有考慮到雜魚的種類,生活在底部的雜魚如棒花魚、趴地虎這類,鬧得再兇也只會等浮漂到位、餌料到位後再行動,而生活在中上層的白條、小翹嘴,則是在餌料一入水就開始搶,即使只有一兩條,它們也是先從水面開始搶。

所以,我們在分鬧窩等級、制定策略時必須要考慮到該水域哪種雜魚最多。像趴地虎這玩意兒比較好解決,它喜歡吃肉,咱們只要用商品餌就行了,腥味餌還搶的話就用香餌。還有一些魚,改變餌料種類、味型沒有用、讓浮漂儘快到位也沒用,比如鰟鮍魚它們會從中層開始搶餌一直跟到水底,這時怎麼辦?好辦,鰟鮍魚嘴小,你用個大鉤它一點辦法都沒有了,要是浮漂吃鉛量再大點,影響會更小一些。

每次聊到雜魚鬧窩問題時,總會有釣友發問:羅非鬧窩咋辦,有時候掛玉米它都啃幾下。這個魚,我們這邊的野河沒有,所以我也不清楚,以前在黑坑玩過,但黑坑都是半斤以上四五斤以下的檔次,沒有小奶非鬧窩的情況,所以這個還得請專業人士。

最後補充:

其實吧,我以前不怎麼喜歡白條,開春時淺灘釣鯽魚經常能遇到白條來搶餌,於是我就很生氣,掛麥子、掛顆粒去釣,甚至用跑鉛,總之想方設法避開它。這樣整了以後白條就不怎麼見到了,可鯽魚收穫也降低了,沒有辦法還是用回正常釣法+拉餌,白條搶食也不管了,來者不拒。而等我接受它以後,又發現其實這種魚也是一陣一陣的,有時候一來來一群,釣完即止,多了還沒有,甚至於特意去釣浮都找不見它。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釣魚技巧:小魚群裡釣大魚,這些招數效果顯著,小中取大是基本功
    雖然已經到了秋季,不過氣溫依舊很高,氣溫越高小魚越是瘋狂。從晚春到秋末,小魚鬧窩一直伴隨著野釣,所以防止小魚鬧鉤,如何小中取大,對於釣魚人來說是基本功。對於小魚鬧窩,心態非常重要,釣魚本身是比較磨練性子的一種運動,急不來,再說方法總比問題多,應對小魚鬧窩,我們有無數的好方法。
  • 野釣用蚯蚓怎麼避開麥穗雜魚?三個技巧、四種調整可合理規避
    這需要從多個角度來解讀,那麼:一、如何通過系統的調整來避開麥穗雜魚二、避開麥穗雜魚的小技巧又有哪些以上兩個部分的關鍵點就是本篇要實際闡述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到您如何通過系統的調整來避開麥穗雜魚麥穗魚主要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層,與中上層白條鬧窩的現象不同,麥穗的鬧鉤更讓釣魚人頭疼,即便作釣區域內僅有二至三條麥穗就足以讓釣魚人困擾不已,這一點無論使用蚯蚓還是餌料皆是如此。那麼除了更換小鉤作釣以外,怎樣通過系統的調整可以規避麥穗呢?
  • 小魚驚跑,大魚快到?別誤解,小魚驚跑後大魚進窩的概率恰恰更低
    今天我們不妨專門討論這個話題:驚跑小魚的到底是不是大魚首先來談談什麼是小魚驚跑。所謂驚跑意指小魚被到驚嚇、突然加速向四處逃竄的意思。具體表現為:底層小魚偶爾有跳出水面逃逸現象,上層魚突然打水並加快速向四週遊弋,就好比我們向水中扔了一塊石塊把魚嚇跑一樣。
  • 小編來告訴你,這樣用錯不了!
    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新人必須要知道的問題。這些問題很可能直接影響你的魚獲,我們在野外想要釣大魚,首先就得有專門用的裝備,魚竿必須要長,魚鉤必須要大。線組儘量粗一點,然後加上吃鉛量大的浮漂。這個適合釣魚我們就可以釣的鈍一點,就是簡單粗暴就好了。當人這樣的方法只適合理論,說的時候看起來簡單,但是等到真的上了戰場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 水庫釣魚該怎麼避開小魚,窩裡有魚泡但是大魚不吃鉤怎麼辦?
    我把水庫中鬧鉤的小魚分成兩大類,一種是小雜魚,包括小白魚、麥穗子、船釘子之類的,還有一種是目標魚的幼魚,像小鯉魚、小鯽魚之類的。大多數水庫都是小雜魚鬧窩,解決的辦法比較簡單:夜釣。最難的解決的是目標魚的幼魚鬧窩。這些小魚苗和它們的長輩們食性一樣,它們長輩愛吃的東西,它們也愛吃,哪怕用嫩玉米也躲不開它們。它們還有一個它們的長輩所不具備的特點——進食動作更兇猛粗魯。所以,想通過調釣過濾掉它們的信號是不可能的,過濾掉的只能是成年魚的信號。
  • 野釣減少小魚鬧窩的6種方法,小魚群中釣大魚,釣魚人的基本功!
    小魚鬧窩是野釣中是常態,尤其是在水溫高的季節。應對小魚鬧窩的方法較多,也正應了那句話,方法總比困難多嘛。匯總一下釣魚老手對於減少小魚鬧窩的一些方法,不過通常來說總是需要幾種方法組合著來,否則效果不佳。小魚鬧窩只能減少,無法完全避免,所以也要注意心態,不用著急,只要大魚進窩,小魚就不怎麼鬧了,如果一直小魚鬧窩,基本可以考慮換釣點了。
  • 炸排骨 牛雜 石鍋魚 燻雞 雞翅根 炸小魚 雜魚鍋的做法
    石鍋魚的做法 沒想到它竟能防老祛皺 石鍋魚是一道有名的美食,它不是用普通的鍋來煮,而是石鍋。石鍋魚的做法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只要把主要食材和作料準備好,按照步驟就可以做出來。想知道魚的營養價值以及魚的做法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方法一
  • 春季手竿拉翹嘴,就用這幾招,連竿上魚實在太牛氣!
    仲春時節不但適合釣大魚,也是拉小魚的好時候。冬季小魚很少,尤其是翹嘴和白條,耐低溫的鰟鮍和麥穗會稍微多一些。到了春季,不但大魚開始復甦進食,小雜魚也開始到處尋找食物。釣大魚有釣大魚的樂趣,拉小魚自然有拉小魚的樂趣。釣大魚體驗的是遛魚的快樂,拉小魚享受的是連竿上魚的快樂。
  • 水裡明明有魚卻不開口,這是方法沒用對,釣魚大師都這樣應對!
    我們在野釣當中或多或少的都碰到這種情況,水裡明明有魚,但是就是不咬鉤,有時候魚口特別的好但就是釣不上來,碰到這樣的情況釣友們都是火冒三丈,有種提桶走人想法,但是這種情況還是有辦法來應對的!那麼屋面如何來應對這種有卻魚不開口的情況呢?
  • 冬季遇到小雜魚,4個步驟,一環扣一環,將雜魚獨擋在窩子外面!
    冬季小魚鬧窩的情況,雖然不比夏秋季節,但小雜魚不停蠶食餌料,還不得不提竿換餌,冷冬天氣裡,這無疑是令釣友鬱悶的「苦差事」。那麼有什麼辦法、技巧弱化雜魚鬧窩的程度,本文一窺究竟。解決冬季雜魚鬧窩的方法避開雜魚鬧窩的方法、技巧眾多,其中重鉛沉底的跑鉛釣法最有名,但冬季顯然並不合適。一是冬季魚口輕,跑鉛屬於極頓的釣法,不利於發現魚的吃餌信號;二是重鉛快速沉底,可減少截口的發生,這點毋庸置疑,但鉤餌著底後,雜魚該怎麼撕扯餌料,依然撕扯,並不能真正避開雜魚。不妨嘗試以下幾種辦法,興許效果更佳。
  • 釣魚技巧:讓中魚率翻倍的四大技巧,冬釣鯽魚也能用得上!
    二、魚線的因素  釣大魚用粗線,釣小魚用細線,切記釣小魚時使用粗線,但是釣小魚不用粗線的原因,主線和子線是有區別的。釣小魚主線也不能粗,因為主線比較粗的話跟水的阻力會很大,如果魚的進食動作比較輕微,就傳遞不出來。粗線釣大魚,雜魚信號少,其實未必是沒雜魚在進食,可能是浮漂吃鉛大,主線粗的因素,導致雜魚進食動作完全傳遞不出來。
  • 野釣不怕小魚鬧,另類掛法讓秋冬上魚更多
    此時,小雜魚鬧鉤好於夏秋季節,所以紅蚯蚓是許多地方最適合的釣餌之一。豔陽高照的晴天反而要謹慎,尤其是中午前後,會經常出現集體空軍的情況。只要不是寒冬,晴天還是建議抓住「一早一晚」時機出釣,甚至夜釣。尤其北方秋末冬初的晴天,晝夜溫差非常大,除非您就是想沐浴一下這溫暖的陽光,但要想釣魚爆護還是另擇他日吧!
  • 好吃的爆炒小雜魚中,究竟有些什麼魚?
    前段時間有個同事吃飯的時候就問,爆炒小雜魚裡面到底是些什麼魚,感覺都差不多大,樣子區別也不大,只是有些長一些,有些看起來要扁平一些,但是經過油炸以後幾乎就沒有任何差別!那麼爆炒小雜魚中到底有些什麼魚大家知道嗎?這道菜算是一道很好的下飯菜之一,口感乾脆,味道鮮美,非常好吃!
  • 吃在廣東之湛江美食:雜魚煲
    其中的「雜魚煲」就是一道精緻的「草根」菜。是湛江海鮮大排檔必有的菜式,還是湛江平常百姓家的家常菜,它能很好地顯現出海鮮的鮮甜味道。「雜魚煲」做法都不複雜:將剛從海上撈上來的新鮮小魚仔混合在一起,放進砂鍋煲裡,必須是用砂鍋煲才能體現其天然原味。只放少許的油和適量的鹽,保持了魚的鮮味。如果想喝湯的就多放點水。
  • 【技巧】春季垂釣小白條的技巧
    一、釣具要輕便靈敏白鰷魚是一種體型細長側扁的小雜魚,喜歡群居在中上層水域遊動覓食。吃食快,吐鉤也快,機警膽小,稍有動靜就會一窩蜂四散潛逃。為此,釣組宜輕便、靈敏,這是能多釣魚的關鍵。四、釣餌要香腥白鰷魚食性很雜,葷素皆吃,尤其愛吃浮遊生物、幼蟲、蚯蚓以及藻類、麥麩、米糠等。
  • 野生的雜小魚,串湯紅燒一大盤,營養味美又健康,上桌全吃光
    今天在菜場遇到一位賣魚的老爺爺,3元錢給了我一盆小雜魚,足足有2斤多,回來將魚處理後,用來紅燒小雜魚。野生雜小魚不僅具有魚的營養價值,而且因為雜,有鯽魚、黃劍、黑魚、蝦等,營養更全面,味道更鮮美,更好吃,更下飯。但要注意燒法,易碎,今天分享給大家串湯燒法,不碎。
  • 魯莽未必是壞事
    魯莽未必是壞事 2020-12-18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野釣遇上小魚鬧窩,這些釣法可以「擇優錄取」,過濾小魚釣大魚!
    在自然水域垂釣遇上小魚鬧窩是常態,畢竟這些水域中最多的就是小魚,一群群的搶食,對垂釣有比較大的影響。出現小魚鬧窩,其實心態很重要,畢竟這就是野釣的典型魚情,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在小魚群裡釣到大魚。餌料重而且大,也能快速到底,讓小魚追不上,增加餌料比重也是一種方法。除了這些用餌的方法以外,還有一些增加浮漂產生漂相的釣法,在小魚鬧窩時都可以使用,小魚拉不動浮漂,自然也就過濾了小魚,達到只釣大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