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70個國家,2500萬人正在學中文,未來還用學英語嗎?

2020-12-26 學習充電

近日,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對外公布了一則重磅消息。

消息說: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人。

更令人感到高興的是,近五年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很顯然,這意味著:漢語的影響力,正在日益擴大,我們期盼多年的漢語國際化,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曾幾何時,我們一邊苦惱學習英語,背誦英語單詞的時候,一邊就在想:什麼時候,可以不用學英語?什麼時候,外國人也像我們背誦英語單詞一樣,背誦咱們的文言文?

可以說,大家「苦英語久矣」

沒想到,如今,這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全球竟然有70個國家,2500萬人正在學中文,這規模,的確令人嘆為觀止!

於是乎,網上就有人提出疑問:按照這個趨勢,未來,我們還有必要學英語嗎?

關於這個問題,網上熱議頻頻,其中,不乏許多很有遠見的見解。

下面,我們百家號:學習充電,簡單談談我們的兩點看法,與大家分享。

01一:英語還是要學習的,為什麼?

首先,開門見山的講,就目前來看,英語仍然是國際主流的語言。

如果你有出國的打算,那麼,英語仍然還是需要學習的,為什麼?

為了方便你去交流和學習啊!

你想一想,如果你身居國外,尤其是英語國家,如果你不會英語,無論你是上課學習,還是日常的生活交流,都會變得非常困難。

可能連買個菜,都不會討價還價,那樣,身居國外會變得舉步維艱。

有人可能會說,這不,都已經有70個國家2500萬人,正在學習中文了嗎?

的確,這個統計和數字確實沒有錯,但是你要想一想,這70個國家都是哪些國家?2500萬人的中文水平如何?

而且相對於全球幾十億人口的基數,眼前2500萬人的規模,還是太小了!

更重要的是,許多重要的論文和文獻,大多數都是用英文寫的,對於留學者來說,不會英文,無形中就是一個巨大的學習障礙。

所以就目前來看,我們仍然需要學習英語。

02二:如有必要,多掌握幾門外語,技不壓身

在我看來,未來不僅還繼續需要學習英語,如有必要多掌握幾門外語,還是很不錯的。

中國古人常說:技不壓身,多一門手藝,多條路。

細細想一想,這句話是沒有錯的。

我們且不說多麼大的道理,什麼為國際交流做貢獻,什麼增進中西方文化交流,單說在就業市場上,你多掌握一門外語,無形中,就比別人多一個競爭機會,多一條就業路子。

之前,我就碰到一位在國外留學多年的留學生,他說他是從德國回來。

在德國留學的五年間,他不僅學會了德語,還學會了法語、西班牙語,多種語言在他的口中,可以自由的切換。

後來他回國了,先是在上海的一家德資銀行工作,後來又跳槽到一家法資銀行,年薪數百萬歐元。

他說,他之所以能夠在兩家銀行之間,順利跳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多掌握了幾門外語,對歐洲不同國家人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理念,有著深刻的理解。

所以,相對於一般的留學生而言,他的競爭力更強,競爭機會更多。

因此,我想說,雖然中文的國際化,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中文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但是我們仍然有必要學習英語。

如果你的時間充裕,能力很強,如有必要,還可以多學幾門外語。

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個人的競爭力。

今日話題:你認為未來是否有必要繼續學習英語?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百家號:學習充電,更多教育見解,歡迎關注我。

#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教育體系#

相關焦點

  • 中國以外約2500萬人正在學中文 問題來了:未來是否有必要繼續學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以外約2500萬人正在學中文 問題來了:未來是否有必要繼續學習英語? 近日,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對外公布了一則重磅消息。 消息說: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人。
  • 教育部: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在教育部今天(2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聚焦「一帶一路」,2019年在我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佔比達54.1%。同年,中國與俄羅斯雙向留學交流人員規模突破10萬人。
  • 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中國以外有約2500萬人學習中文
    來源標題:教育部: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中新網客戶端12月22日電 (郎朗)22日,教育部舉行發布會。
  • 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14日在北京啟動。記者從交流周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據粗略統計,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近2億,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全球「最難學」的語言:不是英語,只有兩個國家用,現人們都在學
    我們去旅行的時候,害怕去陌生的國家,不知道當地的語言,只要會英語,幾乎所有國家都可以交流,英語是世界上很多國家使用的通用語,而且英語的普及率也很高,中國的學生們也在學習英語,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是什麼?小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全球「最難學」的語言:不是英語,只有兩個國家用,現人們都在學。
  • 英語不是用中文「學」的:「打臉了」用英語怎麼說?
    英語不是用中文「學」的:「打臉了」用英語怎麼說?1) 在生意場上有「去庫存」和「進新貨」的做法。也就是有時候學會「去庫存」比只知一味「進新貨」更能盤活資金,提升利潤。我們學了三年五年英語也應該學會做生意中的這種「去庫存」做法,而不要一昧想到「進新貨」:學「新」英語。這是一種思維的轉變,它能更好提升我們學習英語的能力。習慣於用中文「學」英語的人一看到「打臉」英語怎麼說恐怕第一反應就是「要學什麼英語新詞」了。這就是「進新貨」思維:你能想到「去庫存」嗎?
  • 70個國家將中國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漢語走向國際!
    在過去的5年,國際中文教育影響力逐漸提升,目前已經有70個國家已經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並且全球參加中文水平等考試的人數已經達到4000萬人。這也在說明,中國的國際地位在不斷的提高,此前,全球最常用的語言就是英語,而且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英語,但是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漢語也在走出國門,不斷的影響全世界,甚至就連貿易結算,也會使用人民幣。
  • 外交部: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
    有記者提問,據昨天教育部新聞發布會消息,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此前個別西方官員和媒體稱中方通過對外漢語教學擴大全球影響力。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和基礎。學習和掌握不同國家語言,對促進各國經貿投資合作、文明交流互鑑和人民友好往來具有積極意義。
  • 你用中文「學」英語跟用「百度翻譯」幫你「懂得」中文有何區別?
    學英語,你用中文「學」跟用「百度翻譯」幫你「懂得」中文意思有什麼區別?學無止境,學海無涯。我們天天隨便找一句英語出來然後問你:懂得它的中文什麼意思嗎?1.這就好比我搬出一本康熙字典來,隨便翻到其中一頁找出個字來問你「知道這個漢字什麼意思嗎」一樣,你答得完嗎?答完又怎樣?英語不是用來訓練語言技能,而是用來當「知識」拷問你它的中文意思,除了浪費時間精力,這叫「學習」嗎?就算你能把整本康熙字典背下來對答如流,那又怎樣?裡面多少你都懂的含義可以在實際生活工作中用得到的?
  • 教育部: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這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70個和2500萬——國際中文教育基礎廣泛而堅實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櫟):教育部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有2500萬,「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中文水平考試、中小學中文考試等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這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也就是說,會說中文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了。
  • 你為什麼總是用中文「翻譯」英語才能學英語?rat race什麼意思?
    你為什麼總是用中文「翻譯」英語才能學英語?rat race什麼意思?我們明明知道,看到英文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翻譯」成中文「理解」的習慣,除了一不小心就「望文生義」外,絲毫不會讓我們達到「掌握」英語的目的。
  • 英語不是用中文「學」的:go window-shopping什麼意思?
    英語不是用中文「學」的:go window-shopping什麼意思?學英語學來學去最終必定是以英語積累英語為目的我們姑且不考慮你有沒有機會用上I'm just window-shopping這句英語以致英語「學而無用」,我們目前只考慮和訓練:你見到英語window shopping能「說」英語,「用」英語嗎?
  • 全球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外交部:中文有堅實基礎
    有記者提問,據昨天教育部新聞發布會消息,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此前個別西方官員和媒體稱中方通過對外漢語教學擴大全球影響力。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和基礎。學習和掌握不同國家語言,對促進各國經貿投資合作、文明交流互鑑和人民友好往來具有積極意義。無論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有多遠,語言都會迅速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 全球超70國將中文納入教育體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出席啟動儀式,以視頻方式發表致辭。 田學軍指出,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據粗略統計,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近2億,表明國際中文教育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你在「學」英語「讀」英語時有「用到」英語嗎?China ranks first
    你在「學」英語「讀」英語時有「用到」英語嗎?China now ranks first一、你在「讀」下面英語時,「用」的是中文,還是英語?《2020研究前沿》發布:在學術活動及影響力層面,美國在七個領域排名第一,中國緊隨其後,在四個領域全球領先。
  • 網友:為什麼英語是必修課,外國人也不學中文啊
    首先,英語必修課是根據國情,自己選擇的,並不是誰強加給我們的,為什麼不選擇法語,不選擇日語,而要選擇英語,因為英語是使用範圍最廣泛的國際語言。為什麼英語是使用範圍最廣的國際語言呢,因為工業革命雖然萌生在荷蘭,但是生長在英國,爆發在美國,都是英語國家。人家有技術有錢有科技家底後,你要和別人做生意,或者是學習他們的先進科技,就得學習別人的語言。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但都是次要因素(不贅述),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英語區國家科技和經濟強大。
  • 外國人如何學中文?看看他們的教材,喜感十足!
    眾所周知英語是目前使用國家最多的語言,而漢語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為了保持和國際接軌,及時了解國外信息,促進合作交流,英語在我國有著舉重輕重的地位。以至於大家從3年級開始就已經在學習英語了,部分家庭條件不錯的家庭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就在給孩子進行英語學習啟蒙。
  • 「十三五」期間我國251.8萬人出國留學,八成學成回國
    澎湃新聞從會上了解到,2016至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79.9%)。目前,國內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在讀學生已超過30萬人,我國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合作方。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十三五」時期,來華留學聚焦提高質量,來華留學生結構不斷優化。
  • 為什麼要學英語?
    孩子才3歲,家長們早早地讓孩子接受英語學習,從家庭陪伴學習、輔導班學習,小小年紀的孩子已經開始自己的學習生涯。作為80後的媽媽,表示感同身受,因為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早一點學英語,在未來他的學習生涯階段他會感覺到壓力,因為同班同學都很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