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問題好多人回答,我也來強答一波~
總結一句,貴是貴的,覺得小一千一雙鞋買給孩子不心疼的,應該都不算是普通家庭了,全中國的中產樂觀估計大概一億多,尤其開篇說自己是中產的人,和普通家庭真沾不上邊。
既然貴,為什麼有的家庭還是會買,這就是消費觀念差異了。
先說我自己吧,坐標三線城市,從小一直是買Nike、阿迪達斯,初中開始更迷信這些品牌了,因為有次中午去上學,直接被一輛汽車撞飛,腳上當時穿著一雙nike,正好護住腳踝,只是輕微骨裂。
一直到高中,上高中的時候同齡人已經有穿AJ、空軍一號這種了,但樓主是女生,也對這些毫無了解,所以就是會買店裡新上的那種普通板鞋,均價600+吧,其他的還有這些運動品牌的包和衣服。
如果說我家裡是多麼大富大貴,倒也沒有,爸媽也會覺得我很浪費錢,他們的朋友也會覺得對我太過嬌慣。但那時候我在的學校,基本上人均都是這些鞋、包,說真的,如果我沒有,就會覺得自己和他們玩不到一起。
我有個朋友,她父母是自己做小生意的,雖然辛苦但是近些年越做越好,消費觀和我父母完全不一樣,他們一直覺得,買這樣的一雙鞋給普通學生,而且又是消耗品,真心不值啊,所以一直不給我朋友買,即使買也是我朋友軟磨硬泡的才能換來一雙。
有次我朋友跟我聊天,她在的學校是我們市裡數一數二的高中(她學習很好),身邊的人既聰明又有錢,她說她現在有個習慣,就是看人先看鞋,如果看到這個人的鞋比自己得好,就會自卑,如果和自己差不多,才會覺得安心一些。
不知道家長們能不能理解,這種心理對一個高中生來說,對她今後的人生路會很有影響,她自己在這種攀比的漩渦中也會越來越畸形。
現在我已經快大學畢業了,我最貴的一雙鞋是Roger vivier,國內官網買的6600,作為奢侈品,我能夠接受這個價格,我也堅信女孩兒有一雙好鞋會走得更遠;運動鞋裡我最貴的一雙是yeezy750,兩千多塊,說真的已經上大學的我,覺得這是我能接受的最高的價格了。
對於學生,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對我和我發小這種家庭來說,家長們在拼死拼活的努力打拼,我也許比較幸運,我的父母願意花一些錢,買回一些我的虛榮,安撫我在高中時躁動的心;她的父母可能意識不到這一點,覺得鞋子能穿就行了,不要去追求高檔名牌。
分不出兩種消費觀念的對錯,這種事也沒有對錯可言,只是希望這個回答下的一些父母,可以從談錢中跳脫出來,多少也關注下孩子們的心理,都是初高中生,對一雙鞋的審美真沒有他們說的那麼玄乎,多少還是有著攀比心理的。有些家長可能不理解,覺得這種心理不能助長,但其實這和早戀一樣,只能疏不能堵,不要以為只有成年人的世界有壓力,壓力從孩提時代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