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出境記錄成為留學生身份核心標準

2020-12-17 唐文堯語
圖片摘自教育部官網

2020年9月17日,教育部發布部關於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的公告。公告明確說明,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減證便民、優化服務的決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留學回國人員辦事程序,方便廣大留學回國人員工作和生活,教育部決定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

《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是2005年6月23日教育部,為學成回國工作,證明留學身份、聯繫工作、創辦企業、落轉戶口、申請國內各類基金等用途,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印製的。

在外留學人員首先要到我駐在國的使(領)館教育(文化)處(組)報到和註冊登記;並在學成回國工作前,按照我駐外使(領)館教育(文化)處(組)的規定,提供有關材料,申請開具《留學回國人員證明》。《留學回國人員證明》表的第一聯由留學回國人員保存,第二聯由留學回國人員帶回國內向海關申報購買國產免稅小汽車,第三聯由我駐外使(領)館教育(文化)處(組)存查。

隨著黨中央優化政府服務的落實,留學生證明、報到證、派遣證出現作用重疊和交叉。尤其是留學生證明,使館對它的真實性判定以及學歷學位的知悉程度有限,所以從大使館剝離即可以減少大使館的工作內容減輕核實壓力更好更專注的行使使館權力,又可以讓國內認定機構,構建完整的留學檔案,減少與國外大學的溝通時間,提高與國外大學的溝通效率,更全面的對留學生身份的真實性進行判定,為留學生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務,同時減少證書數量一證多用。

留學生證明取消了那麼留學生身份以及學歷的判斷又該以什麼作為依據和證明呢?教育部明確指出「《留學回國人員證明》取消後,相關部門和單位根據實際需要,可通過留學人員提供的國外院校或科研機構錄取材料、國外院校頒發的學位證書或畢業證書、國外院校或科研機構出具的學習進修證明材料或留學人員自願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開具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等認定留學人員身份和經歷,可通過留學人員護照及籤證、出入境信息、回國行程票據等確定留學人員在外留學期限。」

也就是說學位證書、學習材料證明、護照、籤證、形成機票幾個關鍵性因素成為了證明你留學生身份的主要判定依據。

首先說學位證書和學習材料證明,在國外的教育體制內只有學位證書,你完成課過外大學的課程學習,每門課程都用對應的學分,你的學分大道畢業標準,學校根據你的每個學科的成績計算你的學分,學分達到畢業標準學校才會給你頒發學位證書,同時附帶畢業成績單。如果未能達到畢業學分要求,那麼你需要重修未能達到畢業條件的科目,知道完成科目學習,才能拿到畢業證書。

其次護照、籤證、機票,留學生出國護照時留學籤證,國家不同籤證時間不同,但是都是留學籤證,留學籤證主要是時效長、換籤簡單、國外大學會提供支持、拒籤機率小,留學籤證辦理多數國家需要大過外大學的錄取通知或者入學通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offer,所以籤證可以證明你的留學生身份的有力證明和實際證明。護照和機票就是作為輔助證明,不是決定性素,現在生活書評提高,不像多年以前生活水平較差,出國後完成學業再回來,現在出國後留學生往返國內與國外次數相對頻繁,所以機票和護照都是作為輔助證明,並不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再次就是出入境記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出入境記錄是你出境時間和回境的時間,每次出入境海關都會有相應的紀錄,在國外學習生活的時間達到一定的時長才能在回國後在中國留學生服務中心做認證。中國留學生服務中心,它是所有國外大學學位證書在國內認可的唯一認定機構,它認證你所獲得國外大學的學位證書,同時認證你在國外的學習經歷,也就是學歷學位雙認證。

而認證標準根據國家不同,對出入境的時間要求也是不同的從180天到365天不等,如果達不到時長要求是不能認證的,也就是國外大學獲得了學位,不再中留服認證國內是不認可你在國外期間的學習經歷以及學位證書。反過來說,如果是真實的出國留學生,通過每個學科的學習拿到學位證,在國外的時間一定是滿足認證標準的,這樣就將那些所謂「野雞大學」自然的淘汰掉,避免想送孩子出國的家長,和準留學生被欺詐,同時保證了留學生的含金量。

相關焦點

  • 《懵逼留學生回國人員證明指南(絕密版)》
    不過沒有關係,盒寶今天先給大家分享分享,新南留學生畢業回國找工作,需要走些什麼流程。同學們一定要碼住啊!!《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是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制表,由中國駐外使(領)館教育(文化)處(組)出具的證明材料,是留學回國人員在國內就業、升學、海外學歷學位認證等的重要依據。
  • 教育部決定 2021 年起取消在港澳臺地區學習證明!
    港澳臺從此不算留學了?不是的!1、留學生群體,我們根據留學地區大致分為兩撥:一類是真正出國留學的,例如去英美澳;一類是在境外留學,但沒有出「國」的,例如在港澳臺留學。2、所有這些留學生,在學習結束後都要開一個證明,證明你在外邊讀過書。
  • 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留學生人數突破70萬人,回國人數超58萬!
    12月14日,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了2019年度出國留學人員情況統計。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4.14萬人,增長6.25%;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58.03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6.09萬人,增長11.73%。
  • 乾貨 辦理《留學回國證明》,你得知道這些事兒
    前段時間,圈哥給大家科普了辦理《留學回國人員證明》中很重要的一步:留學人員報到。(還沒有看過的童鞋快戳這裡先複習一下:別等快畢業了才著急,這些事你現在就該開始準備了)今天,圈哥就接著給大家普及一下,辦理《留學回國人員證明》剩餘的步驟以及一些疑難問題。快準備好你們轉發和收藏的手吧!
  • 教育部:2016-2019年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 八成學成回國
    目前,國內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在讀學生已超過30萬人,我國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合作方。  「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共審批和備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580個,其中本科以上356個。截至2020年底,現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332個,其中本科以上1230個。
  • 英國代購或將成為歷史!留學歸國恐成黑戶?
    對於留學生而言,今天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們想先聽哪個? 遵從先抑後揚原則,我們先講壞消息。 只是客氣一下,並沒有真的能讓你選的意思。
  • 2021年起,《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將被取消
    此前,教育部宣布取消辦理《留學回國人員證明》,而最近,針對港澳臺地區的學習證明,教育部也發布了新公告!11月18日,教育部發布公告指出,自2021年1月1日期,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和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不再受理開具申請國家教育部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的目的在於貫徹減證便民、優化服務的決策部署,簡化在港澳臺學習人員辦事程序
  • 去紐西蘭留學了,檔案和戶口怎麼辦?!
    如果學校不願意替留學生管理戶口和檔案,那麼這類學生的檔案便會回到原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及時處理放在原籍人才交流市場的檔案,就有可能失去「幹部身份」和「無法計算工齡」。 缺點: 留學期間檔案空白。最大的弊病就是失去了應屆生的身份,找工作的時候會按照社會人員的標準,可能會存在一些國家補貼、福利方面的不同。
  • 百變留學計劃:病毒變異,多國斷航!英國留學生多種調整方案
    從自動回復內容來看,雖然留服表示所學的網絡課程不會影響學歷學位認證,但該回復並沒有具體解釋如果沒有出境記錄,全程在國內完成學習是否可以得到認證。根據北京留學生落戶政策規定,留學歸國人員通過留學生落戶政策渠道取得北京戶口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出國留學一年以上(境外學習滿365天,以護照出入境記錄為準,目前的政策是留學期間去其他國家旅遊的時間不扣除;學業結束後第一次回國護照上的入境時間為準。如果在英國9月課程結束後回國了,再回去交畢業論文或者參加畢業典禮的時間均不算)。
  • 教育部:明年起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11月18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教育部獲悉,為簡化在港澳臺學習人員辦事程序,便利在港澳臺學習人員在內地(大陸)工作和生活,教育部決定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
  • 教育部:明年起取消在港澳臺地區學習證明
    11月18日,澎湃新聞從教育部獲悉,為簡化在港澳臺學習人員辦事程序,便利在港澳臺學習人員在內地(大陸)工作和生活,教育部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
  • 教育部第六場「收官」系列發布會:2016-2019年留學生學成回國佔...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教育12月22日訊 今日,教育部舉行第六場「收官」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有關情況。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在發言中回顧和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取得的成果。
  • 教育部: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
    據教育部網站18日消息,為簡化在港澳臺學習人員辦事程序,便利在港澳臺學習人員在內地(大陸)工作和生活,教育部決定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一、自2021年1月1日起,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和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不再受理開具申請。2020年12月31日24:00前已提交申請的,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和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根據在港澳臺學習人員意願提供相應服務。
  • 教育部:2021年起取消在港澳臺地區學習證明
    教育部11月18日發布公告,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和《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此舉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減證便民、優化服務的決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在港澳臺學習人員辦事程序,便利在港澳臺學習人員在內地(大陸)工作和生活。兩份《證明》取消後,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和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不再受理開具申請。
  • 教育部:出國留學總數70+萬,留學後歸國就業趨勢明顯
    12月14日,教育部正式公布「2019年留學人員情況統計」報告: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較去年增長6.25%。
  • 日本留學回國就業情況如何?
    日本留學回國就業情況是怎麼樣的呢?下面智課選校帝為大家解答。日本留學就業前景看好一直以來,日本都是中國學生留學亞洲的首選國家,僅2006年,從日本正規大學畢業回國的中國學生就有6000人之多。公立大學要求的標準非常高,中國學生一般很少能夠進入公立大學就讀,如果成績不是特別出色,是沒有把握能申請到的。當然公立大學是可以免學費的,這也是對優秀留學生最好的獎勵。
  • 公安部解答公民出境入境問題
    一、關於公民自費出國留學   公民自費出國留學,執行國務院一九八六年十二月批轉國家教委《關於出國留學人員工作的若干暫行規定》中的自費出國留學部分和公安部、國家教委一九八七年二月《關於公安部門受理自費出國留學等問題的通知》。
  • 教育部發布2019年中國出國留學數據!近5年回國人員增速超出國留學?
    2020年12月14日教育部官網發布2019年度中國出國留學市場數據。我結合最近5年中國出國留學和學成回國人員官方數字,製作相應圖表,得出總體發展趨勢的初步結論:出國留學增速放緩,而學成回國人員增速上升。
  • 留學人員上海落戶申請材料(包括有資質翻譯機構的翻譯件)
    2、《留學回國人員申辦上海常住戶口申請表》3、申請單位與留學回國人員籤訂的勞動(聘用)合同4、企業驗資證明(創業類人員提供)5、企業最近連續6個月繳納增值稅(營業稅)或企業所得稅稅單(零稅單無效);創業類人員提供。
  • 2021年最新留學生落戶政策(北京、上海篇)
    解讀:在具體操作中,以課程開始前首次出境開始計算,截止到課程結束後的首次回國,扣除期間假期回國花去的時間,留學生在國外的累計時間多於365天即可(去年只需要待滿360天),這個時間可以包括研究生課程所要求的語言課或預科時間、你在其它國家旅行的時間,以及課程結束到拿畢業證之間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