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首詩歌改編而來的歌曲「當你老了,頭髮白了……」非常打動人心!人生,總有老去時,所以經常有網友說「人生掙錢的速度,回家的次數,總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人老了,會怎樣?是不是一定會骨質疏鬆?是不是一定會得「三高」?是不是一定會出現老花眼?都不是!
而我們的公益活動報名後臺則有數據顯示,很多市民在50歲以後首先出現的是牙齒缺失,隨著而來的是餐餐吃不下飯,身體日漸消瘦,食慾減退,兒女給買的海參、蟲草和燕窩也不想吃。
眾所周知,飲食問題出在胃腸系統上,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胃液分泌功能下降、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等,都會造成食欲不振。除了食欲不振,還出現胃痛、胃燒灼樣或反酸等。
但是腸胃問題又出在何處呢?今天讓小編來告訴你!
牙齒缺失後,鄰近的牙齒會逐漸向缺牙間隙傾斜,造成其他牙齒牙槽骨快速喪失,出現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牙齒缺失導致咀嚼功能降低以後,一些沒有經過充分咀嚼的食物進入腸胃,會增加腸胃的消化負擔,引發營養吸收障礙。
另外,咀嚼功能下降後,口腔內的唾液分泌也會減少,造成食慾減退、食量下降,自然就導致了營養不良,雖然導致老年人食欲不振的原因有很多,譬如代謝的減慢,對能量的需求會比年輕時少一些,如果營養每天缺少一點,長年累月下來,那對老年人的健康影響可就大了。
作為家人,面對老人缺牙的問題,在飲食上經常要多準備一些容易咀嚼、易於消化的食物,比如:燉湯、乳製品、豆製品、粥羹等等。並且當子女的要儘量多和家中老人一起吃飯,多和老人交流,因為「一個人吃飯沒胃口」,孤獨也是營養不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世間唯有親情不可辜負,唯有父母的恩情無法回報,為父母種回一口好牙,已經成為很多子女的年前選擇,所以最近小編聊的主題也主要以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