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接骨草,見過嗎?清熱除溼,消炎接骨

2020-12-23 騰訊網

脈耳草

來源產地

茜草科植物脈耳草的全草。全年可採,洗淨,切段,曬乾或鮮用。

生於低海拔山谷林緣或草坡曠地上。

分布廣東、廣西、雲南、海南。

別名大黑節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草、四稜草、節節草、小節節花、中肋耳草。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圓柱形,高30~50釐米,基部木質,節部略膨大,稍帶紫黑色。葉對生;葉柄短;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12釐米,寬1.5~4釐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麵粉綠色,葉脈下面隆起,側脈4對弧形伸展;託葉連合成杯狀,有線形裂齒。頭狀花序腋生,花序柄長0.5~2.5釐米;小花暗紫色。蒴果球形。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辛、微苦,溫。

清熱除溼,消炎接骨。主治瘧疾,肝炎,風溼骨痛,結膜炎。外用鮮品搗汁點眼。還可治骨折,外傷出血,亦可用於拔異物入肉。

《中藥大辭典》

辛微苦,溫。

清熱除溼,消炎接骨。治瘧疾,肝炎,風溼骨痛,結膜炎。

《中華本草》

辛;微苦;溫。

清熱除溼;活血消腫。主瘧疾;肝炎;眼結膜炎;內溼骨痛;骨折腫痛;外傷出血

【歸經】

肝;腎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汁點眼或搗敷。

相關焦點

  • 接骨草,或可食用
    為藥用植物,可治跌打損傷,有去風溼、通經活血、解毒消炎之功效。國內外有不少人將本種定為原產東南亞S、 javanica 的異名。然而S、 javanica的果實成熟時轉紫黑色或黑色,本種是紅色或桔紅色的。在我國除雲南和四川有少數記載果為黑色外,其餘均為紅色。因此作者認為本種目前以選用S、 chinensis為其學名比較適當。
  • 接骨效果一絕的接骨草
    農村常見的接骨草在大多數人認識裡是路邊亂七八糟,毫不顯眼的雜草。一聽「接骨草」的名字就知道它不簡單,接骨草是忍冬科植物,高大草本或半灌木。接骨草的發現還有著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一個採藥的郎中上山看到了一隻斷了兩節身體的蚯蚓,它用接骨草敷在傷處傷口居然癒合了。
  • 接骨草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接骨草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接骨草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本草綱目》;別名在《名醫別錄》中記載為蒴藿;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為陸英;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忍冬科接骨木屬高大草本植物。2,分布和生長環境接骨草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西藏、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區;通常生長在山坡、林下、溝邊、草叢中,也常成片生長,在一些地方有人工栽培。
  • 此為「接骨草」,極為珍貴,告訴家鄉人,若山中遇見,切莫破壞
    你聽說過接骨草嗎?接骨草實際上是「八稜麻」,在鄉村中無處不在,幾乎可以在許多地方看到它。老家的山坡上有很多,對這種植物還是比較熟悉的,因為我們村的老年人經常用它來治療「創傷」,例如瘀傷,骨折,腫脹和疼痛。它是「創傷」的良藥。接骨草的整個草藥都被用作藥物,具有骨骼癒合,血液循環和化血瘀的作用。
  • 接骨草是骨傷科必不可少的草藥
    接骨草,性溫、味辛,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咳的功效,有如下用途: 1、跌打損傷,局部瘀血腫脹,骨折等證:可以用本品鮮全草搗爛外敷,也可以煎湯內服
  • 大接骨丹的功效與作用
    大接骨丹的功效與作用一、大接骨丹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作用大接骨丹對器官有輔助滋養能力,大接骨丹能夠疏通血管,所以多吃大接骨丹可以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大接骨丹含有特殊的脂肪酸,這樣脂肪酸能讓我們的心臟細胞活化,阻隔血栓的形成,同時如果你的血液粘度是比較高的,吃大接骨丹也是有一定的效果作用的。大接骨丹中的黃心樹寧鹼也具有抗氧化能力,所以對於預防治療癌症有極大好處。
  • 長在路邊,常被人們當野草,卻是大名鼎鼎的「白接骨」:續筋接骨
    大家都聽過接骨草嗎?事實上,是「八稜麻」,接骨草在鄉村到處都有,幾乎到處都有。白接骨又名八稜麻、玉龍盤、無骨薴麻、半枝蓮、按骨、血脈見愁、玉錢草、麒麟草、連環、接骨丹、接骨丹、無骨薴麻、無骨薴麻、無骨薴麻、無骨薴麻等。古代的人到山裡去打獵、比武、打鬥,這是常用的必備藥,特別有效。
  • 此為「接骨木」,專續筋接骨,若你家鄉有,請重視
    這種植物,山中常見,人稱「接骨木」,專續筋接骨,若你家鄉有,請重視小時候總是能聽見這樣的故事,誰的手啊,腿啊骨折了,醫院裡怎麼也治不好,於是就找了一個江湖郎中,這些郎中的絕技一般是祖傳的,他們在病人的傷病處摸啊摸,冷不防一使勁,「咔啪」一下就將骨頭接上了
  • 此草比接骨草更珍貴,長於鄉下,藥效驚人,是遇見不可錯過之寶草
    接骨草是很多都聽過的一種民間草藥,它的名氣之所以會有如此之大,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接骨草的名字比較奇異,讓人過目不忘,其次那就是接骨草的藥效相當的出眾,所以自然就會有很多藥商以及老中醫幫它做宣傳了。而我們今天要將到的植株,它如同接骨草一般也是藥草的一種,可它的藥效在很多人看來,是要比接骨草更加好用的。
  • 此物「化瘀通經,滋養肝腎」,尤善祛風活絡,譽為「接骨草」
    在農村有一句話叫做:打得地上爬,只怕八稜麻,說的是磕碰受傷下不來床,即便是腿腳骨折,只要有「八稜麻」這植物就不會有大問題,八稜麻被譽為「接骨草」。 這種被譽為「接骨草」的八稜麻,學名叫蒴藋,是多年生灌木狀草本植物。
  • 【一月一花木】NO.8 白接骨
    前面有文章發布過自然學校的另一種野花接骨草,接骨草是忍冬科接骨草屬的植物,而白接骨是爵床科白接骨屬的植物。這兩者都有「接骨」之名,雖然來源不一,但確實都有治療跌打損傷等的藥用價值。為何這一個植物有白接骨這樣的名字呢,「接骨」之說前面已經提過,這種植物在中藥裡面有止血、去瘀、清熱解毒的功能,可以治療吐血、便血、外傷出血、扭傷、癤腫、咽喉腫痛等病症,所以又有接骨丹
  • 水接骨丹,見過嗎?活血止血,消炎止痛,去腐生肌。治骨折,跌打損傷
    水接骨丹 來源產地 為柳葉菜科植物柳葉菜的全草 別名地母懷胎草、水丁香、通經草、水蘭花、菜子靈、水接骨丹、水窩窩、九牛造接骨丹、水接骨、繼母懷胎、絨棒紫花草、
  • 它是接骨的良草,卻可治咳嗽、腮腺炎等!
    傳說,有郎中看到一隻斷成了兩截的蚯蚓,被另一隻蚯蚓銜來接骨草治療後,接骨成功,歡脫地鑽入泥土中去了。郎中靈感大發,將接骨草用於跌打損傷,扭傷腫痛,骨折疼痛,風溼關節痛的治療,屢屢見效,接骨草的藥效很快傳了開去。大名叫陸英,陸地上的英雄。別名除了能直接意會的接骨草,還有八稜麻、臭草、英雄草、走馬箭、小接骨丹等。其中,八稜麻的順口溜最多。
  • 這種草叫接骨草,活血祛瘀,消腫解痛,專克各種膝蓋疼痛!
    1、接骨草乾薑熱敷法材料:乾薑100克、接骨草400克、白酒適量、紗布適量。製作:將乾薑、接骨草加適量白酒放入藥臼中搗爛,直接塗抹於患處皮膚,再在材料上加蓋一層紗布,在紗布上加熱水袋加熱材料(中途可以多更換熱水袋),每次半個小時,每天兩次。功效:活血祛瘀,消腫解痛,適合關節損傷等骨科疾病的患者,能增強骨質,緩解疼痛。
  • 曾是民間的接骨「神藥」,如今15元一斤成稀罕貨,老農民才認識
    下面筆者給大家介紹一種野草,它曾是民間的接骨「神藥」,如今15元一斤成稀罕貨,老農民才認識。筆者小時候在山裡長大,那時候的山路可沒有現在這麼好走,尤其是下雨天的時候,那泥濘的山路特別滑,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倒,所以很多山民都會在家裡備一種叫做「白接骨」的野草,要是哪天在山裡摔了,就用白接骨,所以在那個時候,白接骨在民間被譽為了跌打損傷的「神藥」。
  • 「打得地上爬,只怕八稜麻」,曾是「英雄草」:跌打損傷續筋接骨
    導語,民間有俗語:「打得地上爬,只怕八稜麻」,說的是一種曾是「英雄草」的植物,這種植物對跌打損傷,續筋接骨有很大的作用,當然,還有其他的更多的作用,值得收藏!古語說得好啊,「常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也叫做接骨草,陸英,走馬箭等等,名字很多,只因各個地方的叫法不同。英雄草是一種多年生的植物,植株高大,能夠長到2米左右,是一種灌木狀的草本,莖上有8條稜,因此被稱為八稜麻。英雄草的莖容易被折斷,地下莖橫向生長,葉片對生,為羽狀複葉,有小葉5到9片,呈橢圓狀披針形。它的邊緣有一些小的鋸齒,揉起來有一股臭臭的味道。
  • 民間1野草,比「接骨草」還珍貴,長路邊卻無人識,藥農視為珍寶
    一種能夠生長出紅色小果的常見植株,比起接骨草來,還要更加的珍貴。民間1野草,比「接骨草」還珍貴,長路邊卻無人識,藥農視為珍寶。商陸植株在成熟以後,植株整體的高度不到半米,葉片碧綠而且寬大無比,上面還蔓延著細小的紅色花紋,其次它能夠生長出紅褐色小果子,一般一根枝條就能夠長出十幾顆,觸感比較綿軟,將它捏碎以後,會有紅褐色如同墨汁般的汁水冒出來,很多人小時候居住在農村的時候,都是見過甚至玩過這種小果子,十分的有趣。
  • 接骨草並非最貴野草藥,長於門邊的它,價值更高,不料農民當野草
    說到農村生長的野生中草藥,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起「接骨草」這種植株,這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名字十分奇特,所以即使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效用,或者是記不住它的模樣,但也能夠在心中留下接骨草的印象。而接骨草的效用雖然不像名字那般神奇,但其實效用也不弱,對於消腫這一方面有著奇效,所以它在藥農手中,也是能夠創造出不低的經濟價值。
  • 接骨草,見過嗎?能強壯筋骨,治風溼骨痛,接骨
    舞草 來源產地 為豆科植物舞草的枝葉 別名紅毛母雞草、唱合草、風流草、自動草
  • 接骨及止痛方組
    接骨及止痛方組來源:《跌損妙方》作者:異遠真人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1、稜莪散:三稜 莪朮 赤芍 黃柏(各一兩) 大茴 元胡 檳榔 紫蘇 陳皮(各八錢) 青皮 羌活 皮(各五錢) 荊芥 桔梗 半夏 黃連(各二錢) 芒硝 大黃 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