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良坦言,如今的成就並非因為自己有商業頭腦,關鍵在於認真做事、勤於學習。(美國《世界日報》/和釗宇 攝)
中新網9月2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讓美國紐約市大量小商業者關門停業,有的甚至無法支撐,但也有人在疫情中看見商機,在曼哈頓華埠經營「華埠塑膠公司」(Canal Plastic Center)的董家良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在復工後開始生產能阻隔飛沫的有機玻璃擋板,如今收入已佔總收入的將近一半。董家良坦言,做生意沒有捷徑可走,只要認真做事、勤於學習,就會有所回報。
一度停業兩個多月沒有停發工資
董家良表示,接手華埠塑膠公司以來經歷過許多困難,最大的打擊莫過於九一一事件和2008年金融危機,當年經濟不景氣對業務影響很大。不過,新冠肺炎疫情同樣帶來經濟危機,儘管公司被迫關門兩個月,但開業後迎來新的商機,有機玻璃擋板生意火爆,目前公司收入已經慢慢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他表示,公司3月16日遵守州長的行政令關門停業,當時以為只會關門一個月。「當時我們告訴員工不用領失業救濟,公司不會停發工資,但沒想到停了兩個多月,靠聯邦政府的薪資保護貸款計劃(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PPP)才支撐過來,但停業期間一直沒有停發工資。」
華埠塑膠公司5月25日恢復營業,董家良表示,復工後看到已經有很多店在做飛沫擋板生意,「我們進入這個業務不算早,但好在我們業界口碑不錯,需求量很大。」
贏的策略:電商業務+客制化+顧客易上手
董家良說,無論是辦公室、零售店、超市還是理髮店,現在都需要安裝飛沫擋板,不然會沒有生意。華埠塑膠公司的飛沫擋板之所以能夠迅速出貨,得益於三年前開張的電商業務,「顧客可以訪問我們的網站,訂製不同的材料和尺寸,我們的產品非常多樣化;而且,我們也設計出一種方便拆卸安裝、容易打包寄出的擋板,顧客上手安裝非常容易,而且很牢固。」
他表示,現在商業活動減少很多,收入已經慢慢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飛沫擋板的收入已經佔公司總收入將近一半。「現在復工的商家很多,飛沫擋板需求旺盛而且是急需產品,我們的優勢在於交貨速度快。很多網店也在賣飛沫擋板,但大多數不是馬上有貨,一些客制化的商家可能需要兩周才能發貨,但我們只需要兩天。」
董家良說,後疫情時代塑膠和有機玻璃行業仍有不少商機,「例如,疫情高峰期間醫護人員在為患者插管治療時,擔心感染者的體液噴濺增加感染風險,現在很多醫院需要插管箱(intubator box)罩住病人頭頸來操作插管治療,醫生只需將手放進去操作即可。如果疫情反彈,醫院對插管箱的需求就會增加,我們就可以製作。」
滿足客戶需求快速準時交貨
董家良說,客戶不僅對客制化的要求高,而且製作時間也很緊張,「因為許多設計需要客戶高層批准,就會出現許多改動;但是高層並不了解製作需要時間,因此留給我們製作的時間經常非常緊張,有時只有一兩天。」
他表示,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公司就會加班加點努力按時完成,滿足客戶需求。「如果按照行業平均水平,訂製服務大約需要兩周,但是我們一定能按照客戶要求快速準時交貨,久而久之就做出了口碑,贏得了客戶的信任。」(顏嘉瑩 和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