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立春後的第一天,春回大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之江院區,經過醫院系統治療,首批7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在浙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戰場上,作為醫院「掌門人」的黨委書記梁廷波不分晝夜持續奮戰,帶領近7000名醫護人員打響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
他早已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不講任何要求,衝到一線去,讓老百姓放心」!最終創造了醫護人員「零感染」、感染患者「零漏診」、危重患者「零死亡」的奇蹟。
疫情期間,黨委書記梁廷波夜以繼日投身主戰場一線,常常顧不上吃飯。
1
危急時刻,迎難而上破題
抗疫之初,5封公開信在浙大一院內快速流轉,這是梁廷波帶領院黨委向全院黨員、全院幹部發出的集結號。「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公開信中,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字字句句扣在浙一人心上。短短數十小時內,全院2700多名黨員響應召喚、隨時衝鋒,1000餘名黨員主動請戰投身抗疫一線。
綜合監護室主任醫師鄭霞,是首位出發支援武漢、最晚撤退回家的浙江醫生,她在疫情暴風眼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堅守了足足72天,她工作的病區曾住著全醫院最危重的患者。當她主動請纓前往武漢時,梁廷波心中萬般不舍。但他深知,面對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必須有一群「最清楚危險在何處,但又能最義無反顧衝向險境的人」。於是梁廷波衝在一線,緊隨其後的是一群同樣將「奉獻擔當」作為準則的無名英雄。
在作為新型冠狀肺炎病例集中收治點的之江院區,重症監護病房(ICU)從開始組建到投入使用,不到72小時。許多已離開重症救護崗位的醫護人員,因為疫情又第一時間要求回到任務最重的地方來,凝結成了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特種兵隊伍。
2020年1月,按照「四個集中」原則,黨委書記梁廷波組織護送慶春院區全部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安全有序轉入之江院區。
帶隊的重症醫學科負責人、黨支部書記蔡洪流,為了能實時把握病區內的動態,換班時間就睡在住院部樓下的汽車內,而與他保持最及時響應的人正是梁廷波。從全力保障病區資源支持、到火速組建臨時黨支部、再到熟知每一位病人的救治情況,梁廷波既是「指揮官」又是「保障員」。他說:「要讓每一位黨員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讓黨旗高高飄揚在每一個抗疫戰場。」
抗疫最困難的一個月時間內,梁廷波帶領醫院黨委先後火線召開13次專題黨委會,及時解決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在之江院區隔離病房主戰場和馳援武漢一線先後成立4個臨時黨支部,在關鍵時刻凝聚前線力量。
梁廷波認為,醫院黨委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加強黨的建設,促進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守護公立醫院公益性就有了更大底氣,能引領醫務人員在關鍵時刻和危急關頭豁得出衝得上,守得住打得贏。
2020年1月,中央電視臺採訪,《新聞聯播》報導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全體黨員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勇於擔當的新聞。
2
臨危受命,於未知中求解
作為浙大一院抗疫戰隊的指揮官,梁廷波不僅要在國內戰場上破題,還要在更複雜更廣闊的國際戰場上提出方案。
2020年3月27日,浙大一院慶春院區內,一場跨國連線正在進行。視頻的另一端,是義大利當地的醫療專家和中國赴義大利抗疫醫療的專家組成員,這是在嚴峻的疫情形勢下,浙大一院、中國赴意專家組及義大利倫巴第大區多家醫院的又一次「三方連線」。
在一個半小時的遠程交流中,梁廷波攜同多位來自感染病科、呼吸內科、重症監護室、檢驗科、藥學部、放射科、血液科等臨床科室的專家,將兩個月來在臨床救治中凝練出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
同月,浙大一院面向全球發布了《新冠肺炎防治手冊》多語種手冊,覆蓋232個國家和地區。這不是一份常規的診療總結,而是一份專門對全球其他疫情嚴重國家緊急撰寫的新冠肺炎防治系統方案。它還登上了世界頂尖學術期刊NATURE的網站首頁,標誌著「浙一經驗」在全球發揮著它的重要使命。
一個月後,浙大一院成功開展全球首例和第二例老年新冠肺移植。同一時間,論文Lung Transplanta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end-stage COVID-19 Pneumonia(《老年終末期新冠肺炎患者的肺移植》)在世界外科學頂級期刊ANNALS OF SURGERY上在線發表,向全球宣告了終末期新冠肺炎患者肺移植手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作為通訊作者的梁廷波說:「在全球抗擊疫情的現階段,我們全力救治的兩位肺移植患者的康復,以及我們的經驗分享,可以給世界同行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作為浙江省最早的新冠肺炎診治定點醫院和省級專家組組長單位,梁廷波帶領全院收治全省以危重型與重型為主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共105例,治癒率達100%;在解決一線難題的同時,他倡導把論文寫在患者床邊,把科研做在搶救患者零死亡目標上,帶領多學科專家團隊聚焦臨床救治、病毒病原學等領域集中攻關;他多次向中辦、國辦、國家衛健委報送新冠疫情相關分析、思考與建議,多篇抗疫實踐經驗被新華社、人民日報以內參形式報送;多次組織專家與英國、美國等40餘個國家遠程連線指導抗疫,為全國乃至全球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借鑑和決策參考。
2020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浙大一院黨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中共中央授予浙大一院黨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梁廷波交出了令患者和醫者滿意的答卷。
3
處安思危,以更高視野命題
自2018年12月起擔任浙大一院黨委書記的2年間,浙大一院之江院區、總部一期(餘杭院區)相繼啟用,醫院規模和人民群眾健康的需求進一步擴大了,梁廷波感到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2020年11月,浙大一院總部一期正式啟用。
對標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國際一流醫學中心的定位,人力資源和高層次人才相對短缺的問題;醫院內部區域空間高效率管理和外部戰略空間高質量輻射的問題;如何切實保障醫療質量併合理降低醫療成本的問題等,始終縈繞在梁廷波的腦海中。
在梁廷波看來,浙大一院要打造現代化國際一流醫學中心展示窗口需要秉承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堅定不變的是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需要加速變革的則是思維理念和方法機制。於是他對醫院未來發展進行了戰略思考和頂層設計。
梁廷波提出,需通過提升醫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推進醫教研協同發展,加強醫德醫風和人才隊伍建設,構建醫院發展的「綠水青山」,走出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
作為醫院黨委書記,梁廷波充分發揮院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探索出新時代黨建工作新路子。院黨委成為首批學校「黨建標杆院級黨組織」,「雙帶頭人」培養和支部書記述職考核制度得到落實,為建設國際一流醫學中心提供堅強保證。在此基礎上,他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醫院長期以來的「痛點」「難點」精準發力。
2020年元旦後的首個工作日晚上20點,梁廷波在院內召開了該年度的人才工作總結會。這一年,梁廷波主持的最長一次博士生招聘面試進行了30個小時。他頂住壓力引鳳築巢,給留任的博士生保障了每人5萬元的安家費,並決心成為那個誠信留人的伯樂。
同樣的,在加強學科整合和優化、保障醫療安全、緩解「住院難」問題、撤併重複的內設機構等多個瓶頸中,梁廷波秉承「辦法總比問題多」的務實主張,找到了有效抓手,實現了資源的良性循環,推動了醫院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在2020年發布的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中,醫院綜合排名全國第14,連續11年保持浙江第一,6大專科進入全國排名前10。在2020年發布的中國醫院科技量值中,醫院綜合排名躋身全國前3,7大專科進入全國前10。同年公布的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考核結果,浙大一院排名位列A++等級,全國僅1%。
2020年11月,梁廷波獲評「浙江省擔當作為好幹部」。然而在他心中,藍圖剛剛生成。他說,面對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為醫者不能放下前進的腳步,唯有公在公心、擔當作為,才能不負所托,打贏每一場硬仗。
2020年11月,袁家軍書記與梁廷波教授等117位浙江省擔當作為好幹部握手併合影。
文字記者:盧軍霞 周伊晨
圖片由浙大一院提供
今日編輯:浙江大學融媒體中心學生記者團 賈明卓
責任編輯:李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