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養虎為患,中國代工巨頭崛起,倒逼富士康成立工作組應對?

2020-12-21 騰訊網

作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科技企業,蘋果公司每年在推出新產品之際都會受到全球消費者的熱烈追捧,尤其是在A 系列晶片+iOS系統所組成的生態環境下,消費者也願意為iPhone的天價買單。不過,在蘋果公司站在巔峰,旗下的供應商也成為了受益者。

以蘋果代工廠商-富士康為例子。在iPhone銷量可觀的背後,不僅將富士康推向了全球第一大代工廠的位置,同時在過去的2019年,富士康營收達到178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萬億。雖然相比於iPhone其他供應環節,代工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但富士康能夠做到行業第一確實也有著過人之處。

即便當前富士康在代工領域的霸主地位無人能敵,但公司也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比亞迪搶走了部分原本屬於富士康的iPhoneSE訂單後,更是讓富士康壓力倍增。不過,如今的富士康所面臨的壓力可不止比亞迪,立訊精密近兩年的崛起,也讓富士康「虎視眈眈」。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立訊精密是一家技術導向公司,專注於連接器、電子模塊等產品研發、銷售的公司,當前立訊精密的產品已經被廣泛運用在消費電子、通訊、汽車、醫療等多個重要領域。由於近兩年,立訊精密因拿下蘋果公司的AirPods訂單後,成為蘋果供應鏈中重要一員。

此外,今年7月,立訊精密收購了iPhone代工製造商緯創集團在中國的兩家小型工廠,有意接盤iPhone的部分代工業務。而在業務的重合下,有消息表示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發起的,目標是總部位於廣東東莞的立訊精密的工作組,以抵禦另一蘋果代工製造商立訊精密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即便富士康對此進行了否認,但立訊精密的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2019年,立訊精密營收達到人民幣625億元,同比增長75%。雖然立訊精密的營收僅為富士康的5%左右,但資本市場對立訊精密的發展前景無限看好,目前的市值已較富士康390億美元的市值高出約200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發展勢不可擋的立訊精密,卻與富士康有著微妙的關聯。

據悉,身為立訊精密創始人的王春來曾是富士康最早一批員工,但是在1997年王春來從富士康辭職自立門戶,與哥哥一同成立了立訊精密。然而郭臺銘不僅沒有打壓立訊精密和王春來,反而給予支持,讓富士康成為了立訊精密的客戶。2004年開始,富士康開始向立訊精密下訂單,而在2007-2019年期間,在立訊精密的整體營收中,來自富士康的訂單收入接近一半。可時至今日,立訊精密的發展不僅不需要富士康,同時還成為了富士康不容忽視的競爭對手,這正所謂是養虎為患。

相關焦點

  • 郭臺銘也沒想到,中國又崛起一家代工巨頭,創始人是富士康女高管
    原題:郭臺銘也沒想到,中國又崛起一家代工巨頭,創始人是富士康女高管。對此大家怎麼看?郭臺銘是富士康的大當家,富士康是經歷過幾次的「變身」,最早之前郭臺銘與人合資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一年之後這家企業成為了郭臺銘的全資企業。在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在1982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後為了開拓海外市場,郭臺銘在美國成立了分公司, 由此才有了「FOXCONN」品牌。
  • 郭臺銘養虎為患,又一家國內代工巨頭崛起,富士康慘遭打臉認錯了
    提到富士康,想必大家不會陌生,作為國內最大的代工企業,很多人對它的印象並不好,「強迫加班」、「不人性化管理」等不好的詞彙,似乎都和富士康有關。而且富士康老總郭臺銘還曾放過「給大陸人賞飯吃」的狠話,更是讓國人對富士康的印象一落千丈。
  • 富士康:應對立訊威脅成立特別工作組消息不實
    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旨在抵禦立訊精密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對此富士康表示,消息不實。外媒稱,此舉由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發起,目標針對立訊精密。立訊有望成為代工生產iPhone的首家中國大陸公司。截止目前,iPhone的代工生產一直由臺灣的企業包攬。
  • 立訊精密狂拿蘋果訂單,富士康恐「代工一哥」地位不保,成立工作組...
    立訊精密的崛起,對富士康的主導地位構成了嚴重威脅。據路透引述多位知情人士稱,蘋果最大iPhone代工商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已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由創始人郭臺銘發起,以抵禦立訊精密(Luxshare)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工作組對立訊精密進行廣泛的研究,包括擴張計劃,招聘策略等。
  • 媒體稱富士康成立特別工作組,嚴防立訊精密殺入iPhone代工業務
    知情人士周一透露,全球最大的電子設備代工製造商富士康已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以抵禦中國電子產品製造商立訊精密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富士康認為,立訊精密對其主導地位構成了嚴重威脅。據悉,該項目由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發起的,目標是總部位於廣東東莞的立訊精密。
  • 傳言富士康為應對立訊精密,已經成立一個工作組
    一個是全球排名第一的電子代工巨頭,另一個是市值超4000億元的電子代工新貴,作為蘋果御用的代工廠,雖然富士康與立訊精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卻又被市場頻頻拿來作比較,甚至還有人認為,立訊精密將逆襲富士康。
  • 富士康為應對立訊精密成立工作組?官方:不實報導
    【CNMO新聞】行業競爭是件很常見的事情,為應對對手的蓬勃發展,詳細了解對手後,可以做好應對工作或者提升自己。10月26日,網傳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目的是為了應對中國大陸電子製造商立訊精密強勢的發展勢頭。
  • 郭臺銘要「狙擊」的立訊精密:「打工人」突襲,曾是富士康代工廠
    之前,立訊精密已經從中國臺灣企業英業達手裡拿走了AirPods訂單,並成為全球最大的AirPods代工廠。郭臺銘坐不住了。10月26日,路透社報導稱,富士康為應對立訊精密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已成立特別工作組。但這個消息很快遭到富士康方面的否認。
  • 富士康怕了?傳聞針對立訊精密成立工作組 官方回應:消息不實
    10月26日,路透社消息稱,由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發起,成立一個專門研究立訊精密的工作組,兩者都是蘋果產業鏈的重要供應商。據悉,該工作組是去年成立的,一直在研究立訊精密的技術、擴張計劃以及招聘策略。但富士康官方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消息不實。雖然得到了官方的否定,但我們還是要來看一下兩者在蘋果產業鏈中到底有著怎樣的競爭關係。
  • 郭臺銘清楚得很,富士康離不開蘋果,富士康的苦日子在後頭?
    郭臺銘心裡很清楚,蘋果可以離開富士康,但富士康未必能離開蘋果。富士康為了獲得部分iPhone12的代工訂單,早早地將生產線搬去印度!事實證明,老郭的富士康,在印度投資百億建設的工廠,如今已面臨巨大虧損。而在越南市場的前景,同樣不被人看好,最近蘋果在印度的工廠就出現了打砸的畫面,不知道郭臺銘看到會作何感想?富士康的未來在哪裡?
  • 與富士康打擂臺?立訊精密前三季度營收595億,創始人身家910億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立訊精密披露三季度業績數據之前,其股價剛剛隨著富士康被傳「成立工作組應對立訊精密競爭」這一消息的發酵和反轉,一反前幾個交易日逐漸走低的態勢,連續2個交易日出現上漲。截至10月27日收盤,立訊精密股價報收57.62元/股,漲幅為0.21%,總市值高達4024.11億元,在A股電子製造領域上市公司中僅次於海康威視4130.49億元的市值。
  • 郭臺銘痛失世界第一!國產廠商「出逃」,富士康雪上加霜!
    現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隨之應運而生的是代工廠行業,手機廠商的研發的同時無法兼顧生產製作手機,於是代工廠變得十分重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富士康。富士康憑藉工廠規模和代工品質成為代工領域首屈一指的存在,是世界級巨頭的水準。正是因為它的優秀品質,才會讓蘋果如此信任它,讓他成為了蘋果的專屬代工廠。為此,它也開設了更多的生產線,以供蘋果的需求。
  • 立訊精密憑啥這麼貴 緯創、蘋果如何讓富士康「尷尬」?
    「立訊『震驚』郭臺銘」,為臺灣媒體對於此次衝擊的描述。顯然,郭臺銘和現任鴻海董事長等都高度重視此事發展。一直以來,臺企三巨頭緯創和富士康、和碩分食蘋果手機整機代工訂單,以往緯創負責的都是低端手機訂單,高端手機訂單則被富士康及和碩瓜分,但緯創或將迎來新生。
  • 富士康跌落神壇?郭臺銘也不會想到,打敗自己的居然是自己的員工!
    提起富士康這個名字你會想到什麼?相信「電子廠」「iPhone代工廠」「血汗工廠」等等詞語會浮現在你的腦海當中。毫無疑問,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富士康的代工巨頭地位不可撼動,然而現在的富士康卻正在一步步的跌落神壇。郭臺銘也不會想到,打敗自己的居然會是自己的員工!
  • 富士康闢謠搬離大陸,華為成立代工廠,不再需要富士康
    最近這段時間,富士康也不斷被曝出欲搬離國內生產線,並且在其他國家建立工廠,富士康集團董事長也宣布參加臺灣地區競選,一時間,有關於富士康的新聞越來越多,也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輿論。但是最近富士康對這些消息做出了回應。據相關媒體報導,富士康對外宣布,富士康不會撤出中國市場,在大陸的廠區也一直沒有停產。對於富士康的回應,很多網友都不是非常信服,種種跡象表明,富士康的回應就是平息輿論罷了。
  • 拿下蘋果代工工廠,逆襲富士康,立訊精密牛在哪裡?
    而公司創始人王來春這一富士康原本的打工妹,也憑此上演了逆襲首富郭老闆的好戲。【代工富士康時代(2010年之前)】立訊精密成立之初,主要從事電腦及周邊設備連接器的生產與銷售,屬於單一的元器件生產商。有一種說法是,在立訊精密成長之時,王來春就獲得了郭臺銘的大力支持,拿到了富士康的大量訂單。事實上,這一說法並不準確。資料顯示,立訊精密的早期客戶均是國內客戶。而在取得了聯想、同方、方正的主力供應商地位之後,立訊精密才開始承接富士康的國內訂單。
  • 富士康上市:「代工」之外的B端轉型和C端野心
    正值富士康在大陸投資30周年,郭臺銘6月6日在周年論壇上表示,富士康躬逢「實體經濟+數字經濟」的網際網路深度融合的歷史機遇轉折期,而他為富士康規劃的轉型方向便是工業網際網路,工業富聯的嘗試也將為母公司鴻海集團旗下其他次集團的轉型起到帶頭作用。  富士康欲成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型公司,旗下BEACON平臺對標的便是GE的Predix。
  • 又一家臺灣晶片巨頭誕生,市值緊追富士康,臺灣能摘掉代工標籤?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聯發科的股價已經創下十年來的新高,市值達到9151億元新臺幣,緊追臺灣市值排名第二的鴻海集團(富士康),鴻海集團的最新市值為1.09萬億。媒體形容,聯發科與富士康的差距僅僅就一兩個漲停板,以聯發科的勢頭,超越富士康是遲早的事情。聯發科總部位於臺灣著名的新竹科學園,這裡也是臺積電的總部所在地,是世界著名的半導體產業重鎮。
  • 富士康「移民」夢碎,郭臺銘的100億美元也付之東流
    談到富士康這個企業,相信大家一點都不陌生,但不知你們知不知道,就是這樣一家如此有名的代工企業,它的創始人郭臺銘前段時間卻爆出驚人言論,稱自己「給大陸人賞飯吃」。要知道,富士康真正的崛起之路,和我們中國絕對脫不了關係。起初,趁著逐漸恢復民間交流的機會,郭臺銘在深圳建立了工廠。
  • 華為助力國產代工巨頭崛起,而它如今卻自食惡果
    華為助力國產代工巨頭崛起,而它如今卻自食惡果本文由「科技熱點觀察」原創,發布於「百度平臺」,禁止抄襲,違者必究一、導讀近日,關於緯創印度工廠蘋果手機被砸的事情,一度成為網絡頭條,其中有2萬多部iPhone被毀,還有近80億元的機器設備受損,作為手機代工廠,緯創和富士康一樣,靠著蘋果的訂單,每年都賺得盆滿缽滿,如今國產手機也迅速崛起,像華為去年更是拿下了全球第二大手機出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