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科技企業,蘋果公司每年在推出新產品之際都會受到全球消費者的熱烈追捧,尤其是在A 系列晶片+iOS系統所組成的生態環境下,消費者也願意為iPhone的天價買單。不過,在蘋果公司站在巔峰,旗下的供應商也成為了受益者。
以蘋果代工廠商-富士康為例子。在iPhone銷量可觀的背後,不僅將富士康推向了全球第一大代工廠的位置,同時在過去的2019年,富士康營收達到178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萬億。雖然相比於iPhone其他供應環節,代工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但富士康能夠做到行業第一確實也有著過人之處。
即便當前富士康在代工領域的霸主地位無人能敵,但公司也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比亞迪搶走了部分原本屬於富士康的iPhoneSE訂單後,更是讓富士康壓力倍增。不過,如今的富士康所面臨的壓力可不止比亞迪,立訊精密近兩年的崛起,也讓富士康「虎視眈眈」。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立訊精密是一家技術導向公司,專注於連接器、電子模塊等產品研發、銷售的公司,當前立訊精密的產品已經被廣泛運用在消費電子、通訊、汽車、醫療等多個重要領域。由於近兩年,立訊精密因拿下蘋果公司的AirPods訂單後,成為蘋果供應鏈中重要一員。
此外,今年7月,立訊精密收購了iPhone代工製造商緯創集團在中國的兩家小型工廠,有意接盤iPhone的部分代工業務。而在業務的重合下,有消息表示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發起的,目標是總部位於廣東東莞的立訊精密的工作組,以抵禦另一蘋果代工製造商立訊精密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即便富士康對此進行了否認,但立訊精密的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2019年,立訊精密營收達到人民幣625億元,同比增長75%。雖然立訊精密的營收僅為富士康的5%左右,但資本市場對立訊精密的發展前景無限看好,目前的市值已較富士康390億美元的市值高出約200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發展勢不可擋的立訊精密,卻與富士康有著微妙的關聯。
據悉,身為立訊精密創始人的王春來曾是富士康最早一批員工,但是在1997年王春來從富士康辭職自立門戶,與哥哥一同成立了立訊精密。然而郭臺銘不僅沒有打壓立訊精密和王春來,反而給予支持,讓富士康成為了立訊精密的客戶。2004年開始,富士康開始向立訊精密下訂單,而在2007-2019年期間,在立訊精密的整體營收中,來自富士康的訂單收入接近一半。可時至今日,立訊精密的發展不僅不需要富士康,同時還成為了富士康不容忽視的競爭對手,這正所謂是養虎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