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現在,正是柚子大量供應的季節。茶餘飯後,很多人喜歡美美地吃上一個柚子。但是,你能想到吃柚子會吃出危險嗎?曾經就有這樣一個案例:武漢58歲的劉先生一天吃一個柚子,連續吃了一周。沒過多久,劉先生突然四肢酸痛、手腳無力,連走路都困難。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劉先生的肌酸激酶高出正常值的5倍以上。對此,醫生診斷這是急性損傷引起的橫紋肌溶解,而罪魁禍首就是「柚子」。看到這,相信不少愛吃柚子的小夥伴坐不住了。吃柚子,竟會導致肌肉溶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劃重點
01
為什麼吃柚子會肌肉溶解?
肌肉溶解,又稱為橫紋肌溶解症,是指骨骼肌肉受到破壞性損傷後,橫紋肌細胞的內容物,如肌紅蛋白、肌酸磷酸激酶以及離子、小分子毒性物質等釋放到血液循環中,最終從尿液中排出,導致機體代謝紊亂及器官功能性損傷。其特徵表現為肌痛、肌無力、肌肉腫脹,血中肌球蛋白升高,出現血紅蛋白尿,嚴重時可並發腎功能不全。
導致肌肉溶解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肌肉直接缺血或損傷、過量運動、細菌與病毒感染以及攝入藥物產生副作用等,其中他汀類藥物較嚴重的不良反應臨床表現就是肌肉損害(以橫紋肌溶解症最為嚴重)。
如果患者服用了此類藥物,短時間內又吃了西柚或連續攝入大量西柚汁,西柚內成分會抑制體內藥物代謝酶,使得血液中他汀類藥物濃度升高,就有可能導致肌肉溶解。但對健康群體來說,沒有服用相關藥物,吃柚子不會導致肌肉溶解。
劃重點
02
「西柚+西藥」 會致命?
西柚汁本身並無毒性,但西柚汁中含有黃酮類柚苷、呋喃香豆素和香檸素等柑桔素,這些成分能顯著抑制體內藥物代謝酶CYP3A4,且持續時間長達12-24小時。人體內的藥物代謝系統受抑制後,藥物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被延長,導致血液中藥物濃度升高,藥物的副作用顯現。隨後,患者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如肌肉痛 (嚴重者可致肌肉癱瘓)、肝腎功能損害,甚至有猝死的危險。
劃重點
03
紅心柚和白心柚哪個營養價值更高?
劃重點
04
如何才能挑選到口感好的柚子?
1、首先看外觀,選上尖下寬的
據華龍網介紹,上尖下寬的柚子比較好吃,如果上面的頸部比較長,則說明肉少皮多,最好選擇頸短、扁圓形、底部平的柚子。
2、其次要摸果皮,選表皮光滑細緻的
據《錢江晚報》介紹,好柚子表皮光滑細緻,表面油細胞呈半透明狀態,具有光澤。同時,還要按壓果皮,若不容易按下去,則表示果肉較緊實,屬於皮薄肉多的好柚子。若是要馬上食用的,選擇果皮顏色偏橙黃的柚子;若想儲存一段時間再食用,可選擇果皮偏青黃的。
3、最後要看重量,選挑外形小、重量大的
據健康時報網報導,外形小、重量大的柚子含水多,同樣大小的柚子,要挑分量重的,比較重的柚子皮薄、水分多,吃起來更有口感,汁多味甜。如果個體大而分量輕的,則皮厚肉少,味道不好。總之,從大小和重量來看,巴掌大重1.5kg左右的柚子就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