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知否》中盛家的幾個女兒中,墨蘭是最幸運的那個,可以說是天生的一副王炸牌:
母親林小娘雖然是妾室,卻比正房大娘子過得還要風光;父親盛竑把她當成掌上明珠,比嫡女華蘭、如蘭更加寵愛;同是庶女,墨蘭的處境要比明蘭好上千百倍。
墨蘭自己也算是爭氣,不僅相貌出眾,而且還才藝雙全,吟詩作對都不在話下,在風頭上蓋過了嫡女如蘭。
儘管如此,墨蘭最後結局過得並不好,不僅被婆婆嫌棄,丈夫厭倦,就連娘家人也都全得罪了,成了"無家可歸"的可憐人。
墨蘭為什麼會輸得這麼慘呢?看完全劇會發現,她有3處致命的缺點。
1,自我認知不清
不同於其他人家,妾室的孩子必須有大娘子教養。
墨蘭從小就養在自己的親生母親林小娘身邊,母親得寵,讓她也很受優待,錦衣玉食得過著,沒吃過什麼苦頭,讓她覺得自己和嫡女如蘭沒什麼差別,也不屑與明蘭為伍。
其次,盛家這樣的書香清流門第,對於才學還是十分看重的。墨蘭生的聰明伶俐,在詩詞文學方面又肯下功夫,學習很好,很討父親盛竑的喜歡,這也是墨蘭的可取之處。
然而,她卻也因此看不起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嫡女華蘭出嫁,如蘭又有些不學無術,明蘭不肯冒頭,讓她在眾姐妹之間顯得格外出眾,出盡風頭,不像其他人家的庶女,要謹小慎微、事事陪小心。
原本握在手裡的"王炸"優勢,卻成了害她的利劍,讓她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自我認知不清:
小公爺在自家讀書,便開始妄想自己能夠嫁給小公爺;平寧郡主看不上盛家,提出讓小公爺認盛家姑娘為妹妹,墨蘭母女還和盛竑吵鬧,依舊想要嫁入高門。
小公爺這條路行不通之後,又搭上了永昌伯爵府的公子梁晗,甚至覺得梁晗並非她的首選,只是退位求其次的選擇,完全沒有考慮過自己的身份是否匹配。
墨蘭最大的缺點就是自我認知不清晰,總覺得自己配得上所有美好的一切,從沒認真想過她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其實已經是德不配位。
即使是如願嫁進了永昌伯爵府,當上了大娘子,她依舊常常忘記自己的身份。
在顧廷燁失勢時,明蘭舉辦滿月酒,她口出狂言,對明蘭滿是奚落。若不是明蘭不計較,墨蘭會給婆家惹上官司的。
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侯府和伯爵府差了一個級別檔次的,再不受寵也還是有勢力的,更何況,此時顧廷燁和明蘭不過是做戲給別人看。
俗話說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婚後的苦果,都是墨蘭自我認知不清種下的。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能看到自我認知不清,必然導致過高評價自己,實際上你沒有你想得那麼好;因此,你就無法沉下來學習,真正地去歷練自己,最終會進入自我架空的陷阱。
我們一定要警惕這一點。
2,同儕對比太重
除了認知不清,墨蘭還深受"同儕對比"的荼毒。
同儕這個詞出自《左傳》,指的是和自己在年齡、地位、興趣等等方面相近的平輩;而同儕對比,是說來自同齡人之間的比較。
墨蘭時時刻刻想著和如蘭明蘭較勁兒。
比如,小公爺給了明蘭兩支上好的毛筆,墨蘭覺得明蘭的拿手破字不值得這樣好的筆,就應該給自己用。用自己字寫得好,和明蘭寫得差作比較,維護自己的自尊心。
小公爺對明蘭青眼相待,覺得明蘭是個什麼都不會的庶女,配不上小公爺,覺得自己比明蘭有優勢。
父親盛竑準備在春闈的舉子中,給她找婆家;她第一反應不是這個人好不好,而是說這樣的婚事會被大娘子和如蘭笑話,自己怎麼出門見人。
當永昌伯爵府這邊看上了明蘭,墨蘭立馬就慌了,她從沒想到明蘭要超過自己;為了挽回局面,甚至做出了和伯爵府梁晗私會的醜事,不擇手段地想要嫁入豪門,發誓要把明蘭比下去。
而明蘭最後嫁入侯府,還是比她高一等,在回門省親的時候,墨蘭還要梁晗駕好車,為的是不被明蘭比下去;形式不如人,又向父親告狀,害的明蘭被父親責罵。能夠嫁入伯爵府,墨蘭已經是高攀了,可是她總是不知足,總想著要比其他姐妹們過得好,讓她們羨慕。
這樣只知道攀比的人,才是很難取悅的,很難真正過得舒心。
無論比什麼,一旦把人生的安全感、幸福感建立於輸贏比較上,人會很容易迷失自己,忘記自己的初衷。
即使墨蘭能夠嫁得比任何人都好,她也不會知足;因為日後她肯定會和姐妹們比誰的老公對自己好,比哪家的孩子更有出息……
她的快樂就是建立在同儕對比上面,一旦自己不如人,就會寢食難安;要知道,在這世上,沒有人能夠比得過"別人"
你羨慕不來別人的財富,別人也覬覦不了你的才華。誰人都有優勢,也都有短板,如此才構成多姿多彩的世界。
3,思維固化太僵
自知和攀比是人的通病,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弊病,如果只是這兩個缺點,其實墨蘭還是有的救的,畢竟墨蘭本身很聰明。
只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她有個成功樣板——林小娘,而她又過分迷信林小娘的成功寶典,讓她墨守成規、止步不前。
林小娘放著外頭的正頭娘子不做,就是看準了盛家的家世,未婚先孕進了盛家的大門;於是墨蘭也有樣學樣,嫁入了伯爵府。
你看,林小娘的成功寶典還是頗有成效的,不然墨蘭也是嫁不進去的。也正因為這樣,墨蘭是百分百的信服。
於是,對付梁晗懷孕的春珂小娘,墨蘭也是依樣畫葫蘆,用美食餵大孩子,讓春珂小娘難產;和梁晗發生口角之後,墨蘭也是學著林小娘的撒嬌、示弱,用淚水裝委屈、裝無辜……
甚至到最後,墨蘭和梁晗撕破臉,她依舊認不清現實,還喃喃自語:我小娘就是這樣把持著盛家的,對,我沒做錯。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從始至終,墨蘭都沒有懷疑過林小娘教給自己的"盤算"是有問題的,也沒有反思過是不是適合自己。
僵化的思維方式,終究是讓她失去了所有。
面對新鮮事物,新的人際關係,只有先學會摒棄所謂的權威和成功寶典,才有可能找到新的出路,避免被思維限制。
一個人只有調整好思維慣性,不斷接受新的知識,才會更快進步,更好適應環境。
正如作家劉潤所說:"普通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而頂級優秀的人改變思維模型。"
如果墨蘭不那麼迷信林小娘的手段,以她的聰明才智不致於讓原本心悅自己的梁晗厭棄自己。
可惜,墨蘭好好的一副牌,最後輸得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