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導演曾抗拒猶太血統,後來卻為自己是猶太人而驕傲|百家故事

2020-12-23 維賽迪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百家故事#

隨著1982年《E.T.外星人》打破世界票房紀錄以後,史匹柏也再次登頂成為好萊塢頂級階層的導演。

當初在拍攝娛樂商業電影《奪寶奇兵》時,史匹柏曾經跟老朋友喬治·盧卡斯(也是《奪寶奇兵》的編劇之一)承諾:倘若這部電影爆了,一定會繼續拍攝續集。

與喬治·盧卡斯的承諾

因此,80年代中後期史匹柏連續拍攝了《奪寶奇兵》的兩部續集,雖然都較為成功,但電影圈子裡很多評論家已經開始將其歸類為一個純商業導演。

當然,史匹柏雖然能拍商業片,但他本身其實並不希望被其他人就這麼定義成好像是只能拍商業電影的導演。

當史匹柏想拍劇情片時.....

事實上,他之前也有過非純商業性的電影,但大多數人往往只會根據他最新的幾部作品來給他定性。

在80年代後期,史匹柏為了打破市場對他這種刻板印象,已經在構思如何能再次向世界證明自己是一個既能拍賺錢的商業片,也能製作劇情內涵深刻的藝術片的導演。

史蒂文·史匹柏

雙管齊下

1993年,電影行業發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部名為《侏羅紀公園》的科幻怪獸片上映了,這部電影打破了11年前《E.T.外星人》的票房紀錄,登頂成為新的影史票房冠軍

《侏羅紀公園》

另外有一部名為《辛德勒的名單》的劇情片,在當年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獎。

《辛德勒的名單》

而這兩部同年上映的電影,都是出自同一個導演之手。

他就是史匹柏,他也毫無懸念地拿到了人生第一次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獎項榮譽。

小金人到手

神奇嗎?一部是偏商業的科幻怪獸片,另一部是偏藝術的劇情片,竟然都是被同一個人拍出來的,更可怕的是這兩部電影都獲得了極高的成就,最匪夷所思的是它們是同一年上映,拍攝時間幾乎沒有間斷!

《侏羅紀》拍完馬上就拍《辛德勒》

要說好萊塢裡最擅長「創造奇蹟」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肯定要算一個,比如1991年《終結者2》推動了科幻電影類型的發展,1997年《鐵達尼號》票房紀錄無人能破,12年後自己拍部《阿凡達》出來把自己紀錄破了等等。

而在卡梅隆之前,好萊塢的「奇蹟」卻大多數都是由史匹柏創造出來的,甚至他也是最先做出「自己打破自己的世界紀錄」這種事的導演。

這個紅衣小女孩,很著名

當然,奇蹟的背後,其實還是有很多有趣故事的。

猶太人

史匹柏因為是猶太人,從小就不斷被同學以及周圍的人排斥,以至於他在成長路途中處處碰壁。

由於多年被嘲笑、被欺負,使得他一直很抗拒自己的猶太人身份,他甚至一直在想「我如果不是猶太人就好了。」

史匹柏一開始厭惡自己的猶太血統

這種思想伴隨他到長大,直到他在拍攝《奪寶奇兵2》時遇見了女主角凱特·卡普肖

凱特·卡普肖

凱特是一個很樂觀又對猶太文化帶有極為濃厚興趣的女孩,史匹柏與她就像電影一樣很快墜入愛河,在兩人結婚之前,凱特甚至還入了猶太教,她表示「這種感覺好像回到家了一樣。」

史匹柏與凱特的婚姻

從小以來,史匹柏之所以不願意接受自己是猶太人這個事實,主要還是因為這個血統在幾十年來帶給他的回憶就只有是被欺負,被歧視,被嘲笑。

而在凱特身上,他第一次感覺到,其實猶太人這個身份,跟其他人也並沒有什麼不同,猶太人也有被人愛的權利,這也使得他開始正視與接受自己血統的事實,更令他開始審視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那段慘痛歷史。

賢妻內助

早在1982年,史匹柏就曾經看過《辛德勒的名單》這本書,當時也有人建議他將這本書改編成電影拍出來,但當時的史匹柏只會一直說:「等待時間吧。」

而在他接受了自己猶太人身份以後,這個時機也終於到來了。

《辛德勒的名單》原著

嚴格來說,《辛德勒的名單》就像11年前的《E.T.外星人》一樣,講述的主題與核心其實都跟史匹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不同的是後者講述的是他的家庭,前者講述的是他的種族,且要嚴肅得多。

這種題材,是嚴肅的

電影的拍攝地是二戰時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舊址,自開拍之前,史匹柏就跟劇組發表過一段很沉重的言論:「這不是紀錄片,但我們是在紀錄一些東西,就是在你們腳下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我們這些猶太人,在1943年的時候,是不可能站在這片土地上的。

」This isn『t a documentary,but we are documenting things,that actually took place,in the place you’re standing in,right now,those of us who are jewish would never have been able,to stand here。 」

當年的猶太人,只會被送去集中營處決

拍攝的過程中,史匹柏表示必須使用手持攝影機拍攝,且電影不能需要有任何花哨華麗的鏡頭,他希望儘可能真實地還原二戰時期猶太人那段悲慘的歷史,以至於當時製作組的人員都覺得,他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為專注。

史匹柏振奮起來拍這部影片,是因為

也許正是因為拍攝這部電影時史匹柏抱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敬意與心態,所以最後這部電影的完成度才會如此之高,甚至使得很多非猶太血統的觀眾都在其中得到共鳴的原因吧。

二戰時期,世界發生太多大屠殺了

恐龍世紀

在《侏羅紀公園》之前,但凡是有怪物出現的影片,大多都是通過道具來完成拍攝的,比如史匹柏第一部震驚全世界的電影《大白鯊》,裡面的鯊魚也是道具。

《大白鯊》的鯊魚是道具

用道具來拍攝怪物片,弊端其實相當明顯。

第一,真實度不夠,七八十年代的皮套製作技術其實並不能算是太成熟,倘若在大白天中長時間出現,很容易就會被觀眾看出破綻,因此當時比如《異形》等電影都會利用光線、環境等要素來確保皮套的表現不會出現明顯漏洞。

異形也是

第二,道具容易損壞,史匹柏拍攝《大白鯊》時,鯊魚的道具就經常壞掉,然後一旦道具壞掉,重製就要1個月,倘若二次壞掉,那就要2個月,這些都大大加長了拍攝時間。

鯊魚道具壞了

在《侏羅紀公園》開拍前,史匹柏還是打算使用道具、模型來拍攝的,但他的要求是恐龍不能機械地運動,必須能跑,能吼,還能跟演員在場景中進行互動。

道具組一聽傻眼了,你說造個皮套或者模型出來,沒問題,但你要它們會跑會吼,你這是要做機器人呢?辦不到!

道具組:「辦不到!

當然,史匹柏也並沒有因為這個而妥協,既然道具組做不出來,那他就想另外的辦法。

儘管拍攝的籌備工作已經差不多完成,但史匹柏還是一直在找尋其他能讓他腦子裡的恐龍完美呈現出來的方法,這可急壞了整個劇組,這樣拖下去,啥時候才能開拍?

沒恐龍的戲可以先拍,但總不是辦法呀

然而,史匹柏的堅持並沒有白費,不久後,老朋友喬治·盧卡斯創立的工業光魔的特效師丹尼斯·穆倫來了個電話,表示有些「新東西」想讓史匹柏看看。

當史匹柏飛到穆倫的辦公室時,電腦上的東西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恐龍的CG雛形

對的,當時穆倫成功地用電腦製造出恐龍的CG雛形,而且它們會動,會跑,還可以像真正生物那樣做出各種動作。

自1991年《終結者2》的T1000以來,其實電影的CG技術已經得到了突破,但這麼快就已經發展到完美模擬一隻、數隻甚至數十隻大型生物的活動,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簡直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

成品

結果自然是史匹柏毫不猶豫地決定了,《侏羅紀公園》的恐龍,就使用這個最新的技術製作。

於是,銀幕上的這些龐然大物,在1993年那個夏天徵服了所有觀眾,成為了新的影史票房NO.1。

沉寂的皇者

在1993年之後,史匹柏稍微休息了一段時間。

這個導演自入行以來,幾乎每年都在拍電影,通常是一個項目忙完還沒一個月就又開始新的項目,甚至還會多個項目同時進行。

很密集

在他休息陪伴家人的這段時間,也讓他開始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電影之路。

他什麼樣的影片都能拍,但他真正心裡最喜歡的電影,到底是什麼類型的呢?

通過愛妻凱特以及兒女的陪伴,他得到了答案,他喜歡真實系的電影。

史匹柏的家人們

在史匹柏休息的時候,有很多項目都在向他伸手,如果是10年前的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接受。

是的,雖然他入行之初確立的目標是「我要拍攝更多的電影,更多不同的影片。」但拍自己想拍的不同類電影跟被別人要求去拍不同類的電影是兩回事。

現在已經站在好萊塢頂級導演行列的他,自然有那個選擇權。

今時不同往日

1979年的時候,他拍過一部戰爭片《1941》,但當時被《大白鯊》名氣衝昏頭腦的他,天真地在裡面添加了大量喜劇元素,最後導致電影失敗。

而這一次,他打算再拍攝一部戰爭片,這次的電影不會有喜劇元素,它只會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思考。

這部電影,就是《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拯救戰爭

小時候,史匹柏的父親經常跟他講述二戰的故事,當時還小的史蒂文一直都想成為戰爭中最偉大的那群人的其中之一。

就像和平年代的我們,看著各種藝術作品或遊戲,總是覺得戰爭是一件令人熱血沸騰的事情。

但顯然,長大後的史匹柏,對戰爭有了更多的認知。

有些人喜歡戰爭的原因,是他們沒經歷過

在拍攝《拯救大兵瑞恩》之初,史匹柏就已經決定了該電影的風格必須是真實系,且要真實到觀眾覺得跟銀幕上這些士兵距離為0,要讓觀眾們切身感受到戰爭的可怕。

因此,這部電影在音效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子彈橫飛,穿透肉體的聲音會讓在影院的觀眾感到耳鳴,甚至失去方向感都不奇怪。

爆裂的子彈聲

在拍攝過程中,除了幾個主攝影師,史匹柏給其他攝影師下了「自由令」:你們可以盡情地拍攝任意一個戰場鏡頭,因為這部電影要的就是真實,從你們想拍的角度去拍攝。

戰場上任何一個角度

《拯救大兵瑞恩》的真實,不僅僅是在於那些血肉橫飛的場面引發的戰爭反思,更在於對人性的拷問。

讓8個人去拯救1個人,值得嗎?

我活下來了,但那些拯救我的隊友卻因此永遠見不到他們的家人了,背負著這個心理負擔,我還能像他們說的那樣活下去嗎?

值得嗎?

........

最終,史匹柏也憑這部《拯救大兵瑞恩》第二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大獎。

兩次奧斯卡最佳導演,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即使優秀如詹姆斯·卡梅隆,彼得·傑克遜這種級別的導演也都只拿過1次。

兩個奧斯卡最佳導演小金人在手~

套用《絕代雙驕》中惡賭鬼軒轅三光的話:

「如果有人說自己是電影行業的領頭人,我一定當他吹牛,但如果是史匹柏這麼說的話,是沒有人會不服氣的。」

進入新世紀以後,史匹柏依然保持了高產出,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影都有拍攝,而且也保持了基本穩定的發揮,而且這幾年都依然有新項目。

21世紀史匹柏的作品列表,基本還算

看來,即使是已經74歲的史匹柏,依然沒有退居幕後的打算,但這也正如他最初進入這個行業所說的:

「我已經無法回頭了,我要一直嘗試拍攝不同的電影,不斷地嘗試,這是我餘生的目標。」

最初的誓言

相關焦點

  • 形散而神不散則可不亡:猶太人做到了|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自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羅馬人焚毀後,猶太教就成為了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加強精神聯繫的重要紐帶,那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通過猶太教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性。如猶太教的割禮、祈禱、生活禁忌中的各種「規定」就成為了猶太人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特殊標誌,使得各地猶太人通過宗教保持著民族特性。
  • 喬喬異想世界 不僅是納粹與猶太相遇的故事也是男孩與女孩的故事
    我的朋友阿道夫和他最好的方式《喬喬兔》有幾乎三分之一的笑料,都來自導演塔伊加·維迪提本人扮演的這位想像中的元首。導演原創了這個絕妙的設定,而福克斯探照燈對這個大膽想法只有一個要求:塔導本人出演這個低智版希特勒。有一半猶太血統的塔導出色地完成了這個角色,這個希特勒盡職地陪在喬喬身邊,做著孩子想像中成年人該做的事,留著標誌性的小鬍子,挺著顯眼搶鏡的小肚腩,很容易焦慮,一焦慮就吸菸(儘管希特勒本人討厭抽菸)。 但這個希特勒畢竟只是這位10歲少年頭腦的產物。
  • 「我有猶太血統」法國小姐亞軍一句話引來推特論戰
    2021年度法國小姐選舉在當地時間12月20日落幕,阿沛莉爾·貝娜莜姆獲得亞軍後透露自己父親祖籍在以色列。她這一舉動立刻引發網絡爭議,推特上不少網民指責法國選美淪為「猶太選美」,稱這名猶太血統的亞軍「不配代表普羅旺斯」。這些言論隨後引發推特「罵戰」。
  • 以色列:猶太人自己的「大熔爐」
    耶路撒冷舊城全景 本文均為 萬蜜 圖何為猶太人?Dima今年57歲,出生於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堡,在蘇聯時期做了6年記者,後來進入高校任教,主要研究政治與媒體的關係。移民以色列後,他工作於阿里爾大學(Ariel University)。
  • 美國5位有名的猶太女演員和模特,有的在好萊塢影視圈也很有名氣
    米拉庫尼斯 米拉庫尼斯出生於蘇聯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之後隨家人搬到了美國。2013年她在「世界最性感的100位女性」排行榜中名列第一。並在Maxim和 Esquire雜誌成為封面人物。2013年,福布斯雜誌將她列入100強名人名單中。這位美國女演員通過幾部電影和電視劇取得了巨大成功。
  • 猶太教的極端正統派-哈西德教派的堅守:猶太人最後的執著
    猶太復國主義的內部反對者與有限接受者以色列的歷史開始於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它是一場受到近代西歐啟蒙運動的理性思想和民族主義運動的影響所發起的拯救歐洲猶太人生存困境的民族復興運動。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宗旨主要是為猶太人建立一個民族家園,從根本上解決歐洲歷史上存留的反猶主義。
  • 6個猶太人改變人類發展歷程,歷史上猶太人為何這麼強?
    有些人喜歡猶太人,有些人不喜歡猶太人。但凡有思想的人都不會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猶太民族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卓越的民族。」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曾這樣評價猶太人。猶太人到底有多麼強大、多麼卓越呢?馬克思於1818年出生於普魯士的一個猶太家庭,他曾在柏林大學學習法律,當時的柏林具有濃厚的哲學氛圍,馬克思深受影響,興趣愛好逐漸轉移到哲學、歷史、政治等領域。
  • 訴說「諾亞方舟」的救助故事,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
    吳思敏 設計二戰期間,猶太人遭到迫害屠殺。當世界各地幾乎都將猶太難民拒之門外時,中國上海向他們敞開了大門。1933年至1941年,大批猶太難民遠涉重洋,上海給予了他們溫暖的庇護。對他們來說,上海是他們的第二故鄉,是在腥風血雨中庇護猶太人的「諾亞方舟」,由此也留下了一段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中國故事。
  • 猶太人「買馬」故事道出真相
    猶太人買馬的故事二戰時,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受到了殘酷的大屠殺,許多猶太人不得不背井離鄉。當時,在波蘭的一個小鎮裡,生活著一戶猶太商人,為了保命,他們不得不變賣家產,購買了十幾匹馬用來逃命。很多年之後,談到這次經歷,商人的後代們都非常驕傲,他們說:很多人在跑路時,都會選擇帶著金錢、古董等貴重的東西,而我們「讓財富自己跑
  • 美國猶太人從何而來?美國猶太利益集團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雖然,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的猶太國家,但是放眼全球,猶太人最多的國家卻是美國。根據《美國猶太人年鑑》,現如今,美國存在著300多個有名的全國性猶太組織,六百萬猶太人口。這些數字對於美國人口來說或許微不足道,可是猶太人中的猶太利益集團,卻早已經成為美國政壇中一顆耀眼的明星。
  • 猶太人家族在亞洲的勢力和影響有多大?
    當然有許多歷史和因素,其中有一支頗為重要卻常被遺忘的力量:外來民族猶太人。關於這段故事,還要從我參加的一次飯局說起。精緻的菜單、漂亮的餐具,這是我在獅城的一場工作午餐。同座的是世界各地的媒體人,憑藉人類共同的情感與常識,大家對早上的藝博會採訪各抒己見,縱使文化差異引起的誤解不可避免,但因為對尊敬與體面的共同信念,仍然友好微笑。
  • 猶太人家族在亞洲的勢力,你想像不到
    這也正是我想問的,作為這座城市三大民族之一的印度人,我見過太多,但自稱是印度猶太人的,還是第一次見。我也偷偷僥倖了一番,肯定了自己作為一個記者的洞察力:從她進入餐廳那一刻,我就知道她身世不凡。「是的,印度猶太人,可能你們很多人第一次聽說吧?」
  • 《塔木德》的智慧:猶太人是怎樣讓自己從窮人一躍而成為富豪的
    猶太人同時還是一個自強不息的民族,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伴隨一生不斷學習的精神。《塔木德》裡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兩個年輕人,一個是以家世為榮的青年,另一位則是貧窮的牧羊人。這個牧羊人不看重傳統,更不會為傳統的背景和勢力所嚇住。他相信的是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自己的不利處境。當然,這個牧羊人的未來一定會讓富有的年輕人汗顏。正如《塔木德》中所言:「如果我們不為自己努力,我們靠誰? 如果我們只為自己努力,我們成了什麼?
  • 猶太人家族在亞洲的勢力,你想像不到-虎嗅網
    這也正是我想問的,作為這座城市三大民族之一的印度人,我見過太多,但自稱是印度猶太人的,還是第一次見。我也偷偷僥倖了一番,肯定了自己作為一個記者的洞察力:從她進入餐廳那一刻,我就知道她身世不凡。「是的,印度猶太人,可能你們很多人第一次聽說吧?」
  • 二戰中最大謊言,自稱雅利安人血統的希特勒,其實是北方蠻族後裔
    最初他們是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是一個古老遊牧民族,後來遷徙到中亞的伊朗疆域進行繁衍生息。等到公元前14世紀的時候,雅利安人勢力進入印度,雖然他們的人數遠遠要低於這片次大陸的主要民族古達羅毗荼人,但是還是建立起了種姓制度為基礎的印度王朝。
  • 他是猶太人,卻自願改為中國國籍,現為百億富豪,被稱為夜店之父
    他是猶太人,卻十分喜愛我國文化,還稱自己作為我國人很自豪,之後更是自願改為我國國籍。他的名字叫做盛智文,是香港聞名的「蘭桂坊之父」,不過許多年青朋友也稱他為「夜店之父」。盛智文小時候家裡條件欠好,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他從小就做各種作業,並且在19歲那年,到了香港,他的作業是從香港進口女性時裝到加拿大。當時的盛智文被我國特色風情完全招引住了。
  • 猶太文化經典《塔木德》中譯文發行 傳遞猶太人價值觀
    8月29日,著名出版家、猶太文化研究專家、以色列創新智慧學院院長賀雄飛先生,攜其最新編譯的猶太文化經典《塔木德》,做客北京字裡行間書店,為廣大讀者揭秘古老神秘的猶太文化,以及猶太人智慧、幸福的奧秘《塔木德》是猶太民族的經典名著,被稱作猶太人眼中的第二部《聖經》,在猶太人中的地位等同《論語》在華語世界的地位。這部經典是1500名猶太智者5000多年生活智慧精華的集合,原文為希伯來語,共250萬字,50多卷,涉及猶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猶太智慧的所有精華。要將《塔木德》完整翻譯出版,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僅語言和篇幅一項,就已是極大的困難。
  • 《叛逆的愛》,又一部二戰德國軍官與猶太婦女的愛情故事
    雖然二戰中德軍迫害了成千上萬的猶太婦女,但歐美導演對於德國軍官愛上猶太婦女這樣的禁忌題材樂此不倦,甚至連世界級導演史匹柏的名作《辛德勒名單》中都有這樣俗套的設定,這不今年10月1日(暫定)又有一部類似題材的電影《叛逆的愛》(Verraderlijke Liefde)即將上映。
  • 猶太作家索爾·貝婁:戰後美國文壇驕子
    這位在貧民區長大移民的孩子,從童年時代起便對猶太人、特別是猶太移民所遭遇到的種種苦難有著深刻體驗。所以,當貝婁在艱難中頑強地讀完中學、大學,並最終成長為一名作家後,面對遊於美國主流社會之外的猶太移民的生存境遇,他總是有話要說。1941年,貝婁在《黨派評論》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個短篇小說《兩個早晨的獨白》之後,其創作勢頭蒸蒸日上,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3次獲得國家圖書獎的美國猶太作家。
  • 二戰時期,猶太民族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德國一定要針對猶太人?
    對於猶太民族來講,二戰是一段永遠不會忘記但也是不願回憶的歷史。因為納粹德國對猶太民族進行慘無人道滅族迫害,在二戰期間,差不多有600萬的猶太人被納粹殺害,佔到歐洲猶太人總人數的2/3,其罪行罄竹難書。像股神巴菲特、索羅斯、馬克扎伯等人都是猶太人後裔,美聯儲連續三屆主席:格林斯潘、伯南克、耶倫都是猶太人後裔。猶太人不僅影響著美國的經濟,還控制著美國的輿論導向。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猶太民族的厲害之處。那麼二戰時,納粹德國為什麼要迫害猶太人呢。一,宗教歷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