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盆栽廢棄的樹葉屬於哪類垃圾?使用完的筆芯是否屬於其他垃圾?廢棄牙刷是可回收物嗎?……這些生活垃圾分類中可能遇到的細節問題,您知道答案嗎?12月17日,由青島市李滄區興華路街道主辦的「垃圾分類知識競賽」舉行,11支隊伍參加了比賽。
據悉,11支參賽隊伍,每支隊伍5名參賽選手,許多隊伍在前期都自主舉辦了內部知識競賽,以篩選出最優秀的參賽選手。參賽隊伍在現場進行了兩個環節的比拼,第一環節為必答題,每輪每支代表隊選一名選手任選一道題進行作答,答對者現場領取獎品一份,答錯者不能領取獎品;第二環節為搶答題,參賽選手拼手速的同時,還要回答正確才可獲得獎品。
據悉,本次競賽題目來源於日常生活和法規條文。不少市民在做垃圾分類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困惑,特別是成分較複雜的物品,不知道該投進哪種分類垃圾桶。在這次知識競賽中,主辦方創編了上百道題目,其中,不少都是涉及居民日常分類,可以說「很生活化」。
比如,家庭盆栽廢棄的樹葉屬於哪類垃圾?很多人會認為是其他垃圾,其實,應該歸到廚餘垃圾裡,因為樹葉也是有機物,易腐爛,可以通過厭氧發酵,產生沼氣進行發電。此外,使用完的筆芯屬於其他垃圾,應該放入橘黃色垃圾桶內,因為筆芯的墨水已經完全使用完畢,不會對環境造成大的危害。而廢舊手機雖然有很多電子元件,但它不屬於有害垃圾,而是可回收物,現有的處理技術和處理能力,完全能夠將廢舊手機裡的貴金屬等提取出來。
本次比賽有助於進一步加大垃圾分類宣傳,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和積極性,真正將垃圾分類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不少居民表示,參與競賽只是一個起點,他們將以此為契機,不斷地向身邊的家人、同事、朋友傳播垃圾分類知識。「為了準備這次競賽,我把垃圾分類管理辦法都背熟了,對垃圾分類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興華路社區的一名居民說,「回去以後,我將當好一名垃圾分類使者,積極推廣垃圾分類。」
目前李滄區已在全區11個街道、119個社區、333個居民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全區垃圾分類設施已基本達到全覆蓋,打通了線上線下回收行業生態圈,實現對再生資源垃圾前端分類回收、中端統一運輸、末端集中處理的全流程管理。今年,李滄區還將重點推進生活垃圾投放桶點升級改造,落實垃圾分類指導體系,逐步完善分類收運體系,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落到實處。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曉帆 通訊員 于斌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