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1日19時25分訊(記者 劉岱松)建成城市公園10個,完成13個社區公園建設,新增停車位近5000個,建立「雙長制」工作機制……今(21)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北碚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北碚區不斷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城市品質得到明顯提升,為加快建設「近悅遠來」山清水秀美麗公園城市提供堅強保障。
多所新公園增添市民幸福感 北碚城市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2016年以來,北碚區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要求,大力推進城市公園、社區公園建設,提高城市公園服務半徑覆蓋率,讓群眾推窗見綠、出門見景,有效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據北碚區城市管理局綠化科科長潘梅介紹,北碚區用五年時間新建毛背沱濱江公園、五彩濱江公園、龍灘子水庫公園等10個城市公園,同時,北碚區還完成韻動社區公園、茵夢湖社區公園、望山社區公園等13個社區公園和38個「郵票廣場」的建設。
「『十三五』期間的努力,為北碚區公園城市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潘梅表示,五年來,北碚全區新增綠地面積630萬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以城市公園為景觀區、以道路綠化為景觀帶、以沿街「郵票廣場」為景觀點的生態環境格局。
多處公園「打卡地」增添北碚市民幸福感的同時,北碚區也高度重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據北碚區城市管理局設施科科長羅毅介紹,五年來,北碚區重點對人行道、雨汙水管網進行改造,並打造綠化小品和文化牆,規範停車秩序,不斷新增垃圾桶、路燈、座椅、健身器材等便民設施。
「北碚區完成了2.23萬米城市道路隔離設施整治,完成人、車行道整治60餘萬平方米,增設公共直飲水設備36套,新增公廁30座、美化提升公廁20餘座,彩繪美化環網櫃、光交箱等『城市家具』200餘處。」 羅毅表示。
為解決停車難問題,北碚區還新建多個公共停車場,並在雙柏路、雙元大道、盧作孚路、馮時行路、碚南大道、康寧路、縉善路、縉祥路燈路段設置路內停車位,共計新增停車位近5000個。
城市管理機制日趨健全 北碚加快建設「近悅遠來」公園城市
按照「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有關要求,北碚區正不斷完善城市管理機制。在高解析度航空遙感影像地圖上,北碚區推出了「北碚區城市管理區域責任圖」,清晰界定街道、部門遠程管理區域和邊界。
「大城智管」讓北碚近百處爭議區域責任確權等問題得到整改;同時,北碚區還深入貫徹落實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將城管執法力量下沉到17個街鎮、1個園城、1個商圈,著力破解城市問題「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
北碚區在全市推行「五長制」和門前四包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創新建立「雙長制」工作機制,網格化、精細化、制度化推進日常問題解決,並探索「城管+N」聯合執法模式,整合公安、環保、交通、建設等各部門執法資源,以「大城管」引導各方力量參與城市管理,常態化開展部門聯動執法。
此外,北碚區還深化落實「馬路辦公」,著眼小事深挖根源、找準癥結,強化系統治理、精準施策,助推一大批城市管理重難點問題的整改落實。
「目前,北碚區正在編制城管領域『十四五』總體規劃。」 北碚區城市管理局綠化科科長潘梅說,「十四五」期間,北碚區將緊緊圍繞「乾淨整潔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業宜遊」治理目標,加快建設「近悅遠來」公園城市。
據了解,未來五年,北碚區將充分利用好山體、水系等自然資源,學習借鑑全國公園城市建設先進經驗,合理布局兒童公園、健身公園、文化公園等不同主題公園,加快推進城市公園建設,力爭打造「百園之城」。
此外,北碚區將積極構建「城市管理大腦」,力爭在2022年完成一期智慧渣土、智慧環衛、智慧執法3個子系統建設,在2024年完成二期智慧園林、智慧市政、智慧路燈等7個子系統建設,2025年完成三期智慧應用場景拓展建設,以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程度和精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