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周六)9:30-11:30
地點:朝陽區東三環南路88號首都圖書館B座四層第一影院
主講人:李寶臣(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
北京王府井大街被譽為「中華商業第一街」,街名源於永樂遷都在此修建的「十王府」,當時稱十王府街。清末以後本街商業迅速繁興,也讓人們對街區歷史沿革產生濃厚興趣,但在追述歷史面貌時,往往誤認「十王府」為十座王府,共有房屋8350間,如《光緒順天府志》、《坊巷志》、《燕都叢考》等均持此說。其實十王府既非十座,也非序號第十的一座府邸。本講座將搭建歷史場景,結合生動事例,同時見證歷史文獻,舉要說明十王府的名稱來源與規模、功能,以正歷史誤解。
北京∣「拷問」經典——鄧樹榮與朋友們的一場對談5月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朝陽區四惠東地鐵華騰世紀總部公園5號樓1層雕刻時光咖啡館
嘉賓:鄧樹榮(劇場導演、演員、戲劇教育家)、羅錦鱗(教授、博士生導師)、林克歡(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院長)
鄧樹榮是香港知名的劇場導演、演員及戲劇教育家,「鄧樹榮戲劇工作室」創辦人及藝術總監,曾被法國文化協會的《東西譚雜誌》形容為香港最有才華的劇場導演之一。其作品多次獲本地及國際獎項。對於經典,他有自己的獨特視角。本次活動,他將在與朋友們的對談中,呈獻給觀眾他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劇場導演所擁有的對經典的點滴感悟。
北京∣誰人的鄉愁——再議中國文物古蹟的重建/復建問題5月7日(周六)14:00-17:00
地點:東城區景山后街嵩祝院23號智珠寺都綱殿
嘉賓:崔金澤(比利時魯汶大學博士)、劉妍(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博士)、韓揚(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所長)、孫勁松(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委員會主任)、崔毅飛(記者)
1964年,奠定當今世界文物修復理念基礎的《威尼斯憲章》問世。出於對時間之不可逆性以及物質真實性的膜拜,重建/復建遭遇了最嚴重的否定和壓制,這種理念帶有歐洲戰後反民族主義的烙印。2002年版的中國《文物保護法》中首次出現了明確禁止「重建」的條文,歷次修訂的《中國古蹟遺址保護準則》也保持了對「重建」的一貫消極態度。然而今天,「文化遺產」的概念早已跳出了單純的物質真實性的範疇,走向摸不到石頭的深水區;資本全球化帶來的影響,正在驅使著人們重新舉起「民族認同」的大旗。此時回望中國,重建/復建的行為從來沒有停止,而且在「偉大復興」的時代主題下,大有愈演愈烈之勢。重建/復建什麼?誰來決定?為什麼重建/復建?公眾如何看待?上述開列的四個問題,是平和、中立地理解中國文物古蹟重建/復建行為的關鍵。本次沙龍的策劃,正是緊緊圍繞這四個提問,破除藩籬,將與重建/復建行為緊密聯繫的決策者、實施者以及公眾等各方匯聚一堂,試圖在現實的層面上平等討論、深入觀察。
北京∣紀念塞萬提斯逝世400周年——塞萬提斯的遺產:從《百年孤獨》說起5月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國家圖書館總館北區學津堂
主講人:範曄(北京大學西葡語系副教授)
今年是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也是西班牙作家、《堂吉訶德》的作者塞萬提斯逝世400周年。本次講座,邀請著名的西語翻譯家、《百年孤獨》等作品的譯者範曄,主講塞萬提斯的遺產。
北京∣維吉爾史詩與古羅馬建國神話5月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西城區文津街7號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臨瓊樓2層
主講人:高峰楓(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主任)
高峰楓老師主要從事維吉爾史詩和《聖經》方面的研究,這次他就講維吉爾史詩與古羅馬建國神話。
北京∣戴錦華:從邊緣到邊緣——為什麼重訪60年代5月7日(周六)16:00-18:00
地點: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內偏鋒新藝術空間
主講人:戴錦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80後」、「90後」,可以被稱為「數碼原住民」。他們生活在一個「小時代」,但如今卻恰恰是人類文明的臨界點。技術突破,創造力卻難以更新時,「數碼原住民」和世界的未來將在何處?戴錦華老師在近幾年,反覆思考著1960年代,因為如今的青年面對的世界狀況和當時是相似的。為什麼要認識並思考1960年代?1960年代對今日青年的意義在什麼地方?我們對1960年代的理解和追問與我們今天的責任,也與我們對現在、未來人類可能性的展望緊緊相連。
北京∣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的收穫和價值5月7日(周六)16:00-18:00
地點: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國家博物館學術報告廳
主講人:信立祥(中國國家博物館原田野考古部主任、研究館員)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發掘,引起學界的極大關注,也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指出,海昏侯墓園是中國迄今發現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對復原西漢的列侯埋葬制度、西漢的園寢制度研究價值巨大。現已知的西漢列侯有的陪葬皇陵,有的葬於就職地,都不能作為典型列侯墓,只有這位海昏侯被葬在侯國裡,可稱是為漢代列侯墓園提供了一個樣本,也就是說,「這座墓葬具有標本性意義」。同時,它也是江西迄今發現的出土文物數量最多、種類最豐富、工藝水平最高的墓葬。2015年1月,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工作由地方層面上升到國家層面,將之與南宋沉船「南海一號」考古並列為2015年中國兩個重大考古項目。該墓的保護與發掘實踐,將為文物保護與考古學的進步提供可貴的經驗和多方面的積極啟示。
北京∣如何重寫中國近代史5月7日(周六)18:30-21:00
地點:海澱區花園路2號牡丹科技大廈1樓彼岸書店
主講人:張鳴(歷史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著名學者張鳴選取近百年最驚心動魄的十段政治動蕩,重新書寫中國近代史(十卷),展示充滿波瀾壯闊的真實近代史,剖析其中矛盾和悖論,揭示這段歷史與國人今日問題之間的淵源。目前已經完成三卷。本次沙龍,我們邀請張鳴圍繞這三卷的內容以及尚未出版的後七卷相關話題展開討論,並分享重寫中國近代史的一些思考。
北京∣孟德斯鳩及其思想世界5月7日(周六)19:30-21:00
地點:海澱區成府路59-1號萬聖書園·醒客咖啡
嘉賓:渠敬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彭剛(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
作為法國啟蒙時期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也是西方國家學說和法學理論的奠基人,孟德斯鳩足以進入近現代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列。他突破了「君權神授」的觀點,認為人民理應享有宗教和政治自由。也是他以《論法的精神》提出了影響後世甚巨的三權分立原則。在逝世兩百多年之後,他的名字或許不再那麼如雷貫耳,他的思想卻成為西方國家基石的一部分。這一次,我們將一同回顧這位其實不那麼遙遠,也影響了我們一部分思維方式的思想家——孟德斯鳩的一生。
北京∣1616,我想和莎士比亞談談——看美國導演眼中的莎士比亞5月8日(周日)10:30-12:00
地點:西城區西長安街2號國家大劇院新聞發布廳
主講人:約瑟夫·格雷夫斯(美國著名莎士比亞學者、北京大學外國戲劇與電影研究所藝術總監)
今年正值英國著名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舉辦紀念這位偉大劇作家和文學家的活動。而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了美國著名莎士比亞學者、北京大學外國戲劇與電影研究所的藝術總監約瑟夫·格雷夫斯(Joseph Graves)先生。他將結合自身多年從事莎士比亞戲劇排演創作的經歷,從對英語運用的角度,展示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精妙之處,同時介紹正確閱讀和欣賞莎士比亞作品的方式。格雷夫斯先生還將帶領觀眾回顧近年來在中國上演的莎士比亞戲劇作品,闡釋在當代中國排演莎劇的意義。
北京∣引力波:帶人類傾聽星辰大海之聲5月8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國家圖書館總館北區學津堂
主講人:苟利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
苟利軍,是恆星級黑洞爆發現象研究創新團組負責人,也是《星際穿越》的第一譯者。他將通過介紹引力波,帶領大家認識這個神奇的宇宙。
北京∣走近「真思想」——大鵬對話80後馬克思哲學第一人胡偉5月8日(周日)14:00-17:00
地點:海澱區成府路35號華清嘉園15號樓2010(@706青年空間)
主講人:胡偉(哲學作家)
對於生活在現代化大都市的「80後」或者「90後」來說,你是否會經常問自己:「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她)為什麼也會變成這樣?」是的,為什麼我們在微信上的通訊名單越來越長,可我們的孤獨感卻越來越濃重?為什麼我們的物質消費水平越來越高,可我們的身心卻越來越疲憊?為什麼我們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可我們所體會到的無意義感也與日俱增……然而,你不知道的是,對於這些文化現象,在西方哲學史上,從康德到馬克思,再到法蘭克福學派,哲學家們早已經做出了深刻的分析,早已給出了答案。如果你認為我是在故弄玄虛的話,那麼歡迎你來參加我們的哲學Party。它不僅能讓你重新理解西方哲學,更重要的是,參加完這次活動之後,你將會以全新的思想維度來審視你現在的工作、娛樂、情感等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北京∣法國中文印刷與漢字活字(十八——十九世紀)5月9日(周一)14:00-16:00
地點:西城區文津街7號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臨瓊樓2層
嘉賓:藍莉(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負責人、漢學家)、米蓋拉(法國遠東學院研究員)
當歐洲人「發現」中國之時,意圖複製中國的文字,很自然地想到運用活字印刷。法國國家印刷局保存了相當數目的東方活字,其中包括18世紀上半葉開刻於法國並於19世紀初完成的「攝政王黃楊木字」,至今保存完好。研究這套漢字活字的歷史,不僅涉及印刷的技術,而且可以了解——尤其是在法國——漢學的肇啟。本次演講將介紹漢語與漢字文本在歐洲的引入,以及在西方字母文字印刷中植入漢字的首批版本中所使用的技術手段。
北京∣黑貓偵探中國行——作者見面會與籤售·北京站5月9日(周一)14:00-18:30、5月10日(周二)19:00-21:30
地點:朝陽區北影動畫學院&PageOne三裡屯店
嘉賓:胡安霍·瓜爾尼多(漫畫家)、高佬(漫畫家)、聶峻(漫畫家)、陸明(漫畫家)、吾皇萬睡(漫畫家)
新生代歐漫經典作品《黑貓偵探》作者胡安霍·瓜爾尼多(Juanjo Guarnido)曾為漫威製作漫畫,參與過迪士尼多部動畫長片的角色繪製。在他的畫筆下,黑貓偵探約翰·墨薩德遊走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都市,在他眼前,是迷宮般的城市、血腥的案件、狡詐的對手和不可破解的疑團……而在今年5月,胡安霍·瓜爾尼多將來到21世紀的中國都市,與中國的讀者們相見。想看中外漫畫家對談創作經驗和背後的故事麼?想擁有作者親筆畫的黑貓偵探麼?想要和作者面對面交流麼?恰逢《黑貓偵探》中文版第三冊《紅色靈魂》出版發行,胡安霍·瓜爾尼多的中國之行將讓更多黑貓偵探的讀者與作者近距離交流。
上海∣「爵士樂時代」命名者的「崩潰」歲月暨「菲茨傑拉德作品全集」的出版始末分享會5月6日(周五)19:00-21:00
地點:靜安區西藏北路166號大悅城北區6層西西弗書店
嘉賓:吳建國(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李和慶(譯者)
作為菲茨傑拉德研究專家,吳建國教授將從研究的角度,講述菲氏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他的創作生平、創作態度,他與同時代作家(如海明威、福克納)以及和他太太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包括一些逸聞趣事);其次,從「菲茨傑拉德作品全集」策劃的角度,講述這個項目的由來,在主持翻譯工作過程中遇到的事情,以及與市面上譯本的比較。譯者李和慶將在活動中分享參與這個項目的感受、翻譯《崩潰》的過程及體會感受。
上海∣良渚文化與中華五千年文明5月7日(周六)10:00-12:00
地點:浦東新區富城路99號震旦博物館一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劉斌(浙江省考古所所長、研究員)
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200年左右,是長江下遊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它創造出非凡的物質成就、統一的社會信仰和以琮、璧、鉞為核心的用玉制度,使得良渚文化成為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重要文明實體。良渚古城的發現,證實了四千多年前在太湖地區、杭州灣一側存在一個比較進步的、社會發展程度較高的古城以至古國,對認識中國文明起源與形成時間、方式、途徑等重大社會歷史文化問題有著重大意義。
上海∣從虛構到非虛構:如何書寫才能抵達真實5月7日(周六)14: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唐穎(作家)、王雪瑛(評論家)
作家唐穎曾於《收穫》2015年長篇專號(秋冬卷)發表非虛構作品《與孩子一起留學——美國高中陪讀筆記》,單行本出版時更名為《加油,小子:美國高中陪讀筆記》。唐穎以非虛構的方式,在作品中真切地記錄了她的兒子,一個15歲上海男孩進入美國中學遭遇的各種問題,她和兒子在異國他鄉開始的另一種人生。本周六下午兩點,小說家唐穎將和評論家王雪瑛一起做客思南讀書會,講述她為何從虛構的掩體中躍出,直面自己的人生經驗,開始非虛構的寫作。
上海∣《中國文學史》新書發布會暨讀者見面會5月7日(周六)14:00-15:00
地點:黃浦區福州路465號世紀出版大廈
嘉賓:葉龍(香港能仁書院前院長)、劉悠揚(記者)、駱玉明(復旦大學教授)
聽師從錢穆多年的弟子、現年88歲的香港能仁書院前院長葉龍,講述他如何把當年的聽課筆記,開始逐字逐句謄錄、校訂、注釋,使得錢穆先生留下的學術遺產重見天日,與大家分享《中國文學史》出版背後的故事。
上海∣從雷普利到卡羅爾5月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浦東新區富城路99號震旦博物館多功能廳
主講人:黃昱寧(作家、翻譯家、出版人)
新閱會「電影沙龍」本期將聚焦《卡羅爾》,影片根據美國女作家帕特裡夏·海史密斯的同名小說改編。4月22日,將邀請新閱會的老朋友黃昱寧老師來講述《卡羅爾》以及這位作家的另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說改編電影《天才雷普利》。
上海∣懸疑無處不在——周浩暉的小說世界5月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馬當路245號新天地時尚廣場Kindle「平行空間」
主講人:周浩暉(懸疑推理小說作家)
周浩暉,中國著名推理懸疑小說作家,代表作有《死亡通知單》。當我們還在社會派和本格派之間猶豫時,這位本土作家已將社會和本格融為一體;當我們還在為IP瘋狂的時候,他的原著改編影視《暗黑者》率先打響了網劇的第一炮;當我們還在為生活百無聊賴時,他來告訴你「懸疑無處不在」。
上海∣小說樹上的卡爾維諾5月7日(周六)14:30-16:30
地點:徐匯區復興中路1199號明園商務中心5樓
主講人:朱琺(小說家、高校教師)
作為二十世紀義大利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伊塔洛·卡爾維諾可能是迄今為止小說發展史上一位最具標誌意義的作家。他的作品《宇宙連環圖》、《寒冬夜行人》、《看不見的城市》、《命運交叉的城堡》、《馬可瓦多:城市的四季》、《我們的祖先》三部曲等,幾乎每一部都嘗試著與眾、也與他的其它作品有所相同,熠耀著晶體般迷人的光芒,而這些光芒正來自於卡爾維諾罕見的想像力、被人忽視的民間故事傳統、知識的奇特打開方式以及當時結構主義與符號學前沿理論。按照卡爾維諾在文論《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中所區分的那樣,他的小說歸屬於少數派或者可以稱之為晶體氣質的一類,而與大多數小說家的火焰氣質有所不同。如是,我們這裡不妨把卡爾維諾的小說比作「小說樹」,而他所在的小說樹枝條於過往或許顯得峭立奇崛,但自二十世紀至我們所在的下一個千年紀,必將蔚為大觀。
上海∣走近林風眠5月8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黃浦區福州路424號上海古籍書店6樓多功能廳
嘉賓:鄭重(《文匯報》高級記者)、萬君超(書畫鑑賞家)、顧村言(《東方早報》「藝術評論」版執行主編)、王澤良(林風眠友人席素華之子)、徐宗帥(林風眠研究專家)
木心說:「林先生在,繪畫在。」林風眠的一生是20世紀中國現代美術史的縮影,然而他曾被時代冷落、甚至誤解了半個世紀。本次活動特邀林風眠研究專家以及曾和林風眠一起生活過的晚輩,帶著我們走近一個真實的林風眠。
上海∣當代詩人閱讀的當代詩人第三講:80後詩人和90後詩人5月8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靜安區威海路870號靜安書友匯
主講人:肖水(作家、詩人)
「當代詩人閱讀的當代詩人」系列講座,希冀對當代詩壇作一個初步的梳理和簡單的介紹。第三講介紹,當下重要的兩個群體:「80後」詩人和「90後」詩人,呈現他們詩歌的細膩紋理和精神走向。
上海∣我們靠什麼認識世界5月8日(周日)14:00-18:00
地點:靜安區平型關路1222號大寧劇院
主講人:周國平(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濟群法師
哲學二字似乎是難懂、艱深的代名詞,讓人望而生畏,但相信每個人都思考過哲學的終極命題,也就是著名的「保安三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幹什麼?我們怎樣看待自己、怎樣認識世界、又怎樣度過我們一生——這些命題是哲學家們千百年來反覆討論的,也是佛學家要重點闡釋的,更是現實人生迴避不了的。本次思想湃邀請到周國平與濟群法師,通過哲人與禪者獨有的碰撞方式,幫助我們從哲學及佛法的高度來做一場內心深刻的觀察與思考。
上海∣進入印度的另外路徑:一部加爾各答華人紀錄片的田野與拍攝5月9日(周一)15:00-17:30
地點:閔行區東川路800號上海交通大學陳瑞球樓117室
主講人:鍾適芳(音樂人、導演)
由鍾適芳執導的紀錄片《邊界移動兩百年》是一部關於印度華人移民的紀錄片。18世紀末,華人開始移入印度,這漫漫兩百年來隨著歷史演進,歷經英屬印度時期、印度解殖時期、政權的輪替,直到近年來第一位躍入寶萊塢的華人明星,華人在印度社會的地位、階級與身份,隨著時代在邊界移動……本次講座特別邀請到鍾適芳導演,通過放映《邊界移動兩百年》及映後談的形式與各位分享從田野工作到影像作品的歷程。
上海∣走近美國嘻哈音樂5月10日(周二)18:30-20:30
地點:靜安區南京西路1376號上海商城東峰540室上海美國中心
嘉賓:Rodney Hollingsworth(音樂人)、Uche Sam(音樂人)
作為美國音樂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嘻哈音樂在1970年代誕生於紐約,後逐步發展成為包含音樂、時尚、舞蹈等多種元素的一種文化形式並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當然也包括上海。本月,上海美國中心的音樂現場系列,請到了旅居上海的美國音樂人Rodney Hollingsworth和Uche Sam,來帶領大家體驗嘻哈音樂的魅力,並分享他們創作的音樂。
成都∣書店力:2016成都國際書店論壇5月6日(周五)20:00-21:30、5月7日(周六)14:00-21:00、5月8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成都遠洋太古裡M68-70號方所
嘉賓:Matthieu de Montchalin(法國書店協會主席)、石川鬱子(蒲蒲蘭繪本館總經理)、孫雲(高級室內建築設計師)等
方所「書店力:2016成都國際書店論壇」空前匯集了十數家國際與國內最美與最具影響力的書店代表,包括來自法國的莎士比亞書店、英國最大的連鎖書店水石書店、具有百年歷史的英國老牌書店福伊爾、有「天堂書店」之稱的荷蘭多米尼加書店,以美食書籍聞名的比利時酷客書店、在倫敦書展上摘得「世界最佳書店」之稱的澳大利亞瑞丁思書店等,共同展示書店最靚麗的風景。同時論壇也邀來了法國書店協會主席、澳大利亞書商協會主席、百道網董事長程三國、著名文學評論家楊照等來自國內外文化產業、建築設計、文學出版領域的重量級嘉賓們,與書店代表跨界對談,共同探討在當下,書店作為承載知識的容器,如何聚合、創造、輸出文化價值,提升城市的文化力量;探討書店如何從文化活動的發生地,進而成為促進文學、藝術、音樂、戲劇等文化項目的推動力,乃至共同討論國際書業間合作的可能性。
深圳∣文化轉譯後的《等待戈多》——荒誕的另一種可能5月6日(周五)19:30-21:00
地點:南山區華僑城創意文化園開平街OCAT深圳館展廳B
嘉賓:林秀偉(劇場製作人)、吳興國(演員、劇場藝術總監)、馬寶山(導演)、盛鑑(戲劇演員)、林朝緒(戲劇演員)
塞繆爾·貝克特的《等待戈多》(又名《等待果陀》)歷來被認為是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一向以莎士比亞與希臘悲劇之古典形式作為創作主軸的臺灣當代傳奇劇場,將此劇結合中國的古典戲劇文化改編後帶上舞臺。在本次講座中,臺灣當代傳奇劇場的製作人林秀偉,將透過該劇的改編創作背景,與觀眾朋友分享其劇場的戲劇實踐,並討論京劇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探尋更多傳統文化的創新可能。在沒有戲劇衝突和情節跌宕的《等待戈多》之中,京劇的唱念做打如何表現貝克特的反叛與荒謬精神?這種文化轉譯能給我們的文化傳承帶來怎樣的意義?對於這些問題,我們或將能從主講林秀偉的分享,以及與吳興國等嘉賓的交流之中尋找答案。
深圳∣世界是建立在一本童話書之上的5月8日(周日)16:30-18:30
地點:福田區福中一路2001號深圳圖書館南書房
主講人:陳詩哥(作家)
童話的主題是「真、善、美」,代表了生活的本義,並以一種非常純潔、質樸的思想在傳遞著「愛」和「生命」。在這個紛擾繁雜的時代裡,童話並非兒童的專屬,每個大人都需要,甚至極其需要。以文學為載體,詮釋生命的本真。童話,即意味著人們有可能重新成為一個孩子,喚醒原始出發點的心態,重燃對生命的渴望,對美好的追求。它非寓言,非魔幻,童話的實質本該是世界的一種本來面目。世界便是建立在一本童話書之上的。
南京∣體驗手作之美,詮釋匠人精神:《制瓷筆記》新書分享會5月8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主講人:塗睿明(知名瓷人)
傳統匠人有精妙的工藝,由於文化水平的限制很難用文字表達出來。而塗睿明就不一樣了,他生於書香門第,知識淵博,沉浸手工制瓷僅十年,每天都與匠人打交道,能夠恰如其分地將匠人的智慧、情懷、感受表達出來。5月8日,我們相約先鋒書店,塗老師現場將通過實物的展示與講解,讓我們站在古典文化與現代觀念交織的年代裡,深入理解傳統制瓷的內涵,努力將當代日益式微的手工制瓷古法盡己所能地承繼下去,深入理解,將自身最美的創造展現世人面前。
南京∣《牡丹亭》與明代中後期的思想解放浪潮5月11日(周三)18:30-21:00
地點:白下區太平南路1號大行宮新世紀廣場B座6樓悠仙美地7號包間
嘉賓:江海一蓑翁
2016年是中國的戲劇鬼才湯顯祖先生逝世400周年。他所著的《牡丹亭》誕生於明代中後期,絕非偶然。在這一時期,以《金瓶梅》、「三言二拍」為代表的言情小說,以《牡丹亭》、《西廂記》為代表的傳奇劇,以及才子佳人小說的大量出現,構成了一個以愛情和人性解放為中心的文化現象。言情文藝在明末清初的成熟與盛行,以江南地區的都市化和商業化作為基礎,也跟以「致良知」和「人人皆可為堯舜」為代表思想的王陽明心學的興起互生互融。金陵讀書會的本場活動將以《牡丹亭》為核心,暢談《牡丹亭》、湯顯祖以及明代中後期的思想解放浪潮。
杭州∣資中筠《財富的責任與資本主義演變》讀者見面會5月11日(周三)14:00-17:00
地點:西湖區體育場路529號曉風書屋
主講人:資中筠(學者、國際政治及美國研究專家)
人們通常認為,資本主義經濟有利於財富的創造但不利於財富的公平分配。資中筠先生通過長期的觀察研究告訴我們,在自由、公正和法治的環境下,創造財富的人也更願意通過慈善公益事業與他人分享財富,使得財富的分配變得更為平等。資中筠先生於2014年底趕赴美國考察,發現一種新的公益模式正在興起,主要是利用資本的特性,寓公益於商機:不再視窮人為單純的捐助對象,而是潛在的創業夥伴,通過推動創業和就業的經濟社會環境的改善,提高低收入階層創造財富的能力。這本書裡有中美新公益的最新圖景與實踐案例,創業火花與新理念的思考,值得鄭重推薦給每一個對有益社會心懷嚮往並願意為之努力的人。此次讀書會上,資中筠先生將與書友們分享她對於新公益的觀察與心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