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很多媽媽在公眾號裡面留言,說自己漏奶嚴重。有的寶寶能吃飽,但是大部分漏奶的媽媽所哺乳的寶寶是吃不飽的。家人都以為是奶水太足的原因,但是寶寶吃的時候的吞咽聲卻比較少。為此,我們在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為什麼會漏奶,什麼樣的漏奶是正常的,以及漏奶的媽媽應該怎麼處理。
首先我們要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判斷。先要提問自己幾個問題:
1、懷孕前自己的月經情況,是否經常性的延遲或者提前?
2、自己的腰部是否特別的涼?
3、沒有化妝的情況下,自己的臉色是怎麼樣的?自己手的溫度是什麼樣的?
根據這些問題,找出自己真正的毛病所在。
1、如果孕前自己的月經情況是不穩定的,經常提前、量少,說明自身的氣虛可能性比較大;如果是經常性的延遲,說明自身的血虛的可能性比較大;
(圖片由北京催乳師馬桂梅老師提供)
2、如果自己的腰部如果特別涼,用雙手捂住的時候是那種熱手觸摸冰的感覺,就說明你的腎氣有一些不足,而且自身的寒性比較大。這種情況多發於平時的穿衣打扮上,穿吊帶裝、露背裝、露臍裝太久會影響自身的身體狀況,比如宮寒、體寒、淤堵等等(體寒的媽媽們一般奶量比較少,需要催乳師做產後發汗或者中醫師調理)。
3、如果自身的雙手在別人摸起來是非常涼的,說明你氣血雙虛的可能性比較大,腎氣缺乏,而且宮寒的厲害。
4、如果你的臉色是泛白而無光澤,說明是血虛,如果在顴骨附近有局部潮紅的症狀,並且按之疼痛,說明身體的某條經絡肯定有淤堵並且有熱,這樣也會影響奶量。如果是整個人看起來比較萎靡,精神力差,有可能是氣虛或腎氣不足。
什麼是漏奶?
漏奶,就是寶媽在產後哺乳中不經寶貝吮吸或未經擠壓而乳汁自溢的臨床醫學現象。
正常的漏奶:
產後漏奶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在哺乳時一側吸吮的同時,另一側漏奶,這是正常的。如果是因為奶漲,稍微碰到一點便會漏奶,也是正常的,是乳房充盈的表現。還有一些寶媽看到寶寶的時候 或者是看到別的寶媽哺乳的時候 條件反射引起自己的乳汁漏出,這都屬於正常的表現。
(催乳大師網公眾號:dzcrs58)
不正常的漏奶:
大部分的媽媽(尤其是剖宮產的寶媽),因為分娩時氣血消耗過大,生產過程中失血過多,加之產後飲食不調,休息不足,極易造成氣血虛弱,因此產生漏奶。有的媽媽是因為脾氣比較急,經常大吼大叫,導致自身的腎氣不足而不能守住奶,也會造成漏奶的現象。
有很多媽媽不僅漏奶而且還乳頭凹陷、扁平,不能正常的哺乳,
很多漏奶嚴重的媽媽,身體內只要產奶了就會流出來,根本存不住,孩子更是吃不飽,這種就是嚴重的身體虛弱導致的。氣血虛弱、腎氣不足,不能讓自身的力量固守住乳汁,所以就會產生漏奶的現象。
漏奶的解決方法
想要解決漏奶問題,就必須先找到自己的病症所在。正常的就漏奶就需要多不準備一些乾淨的毛巾或防溢乳墊以及更換的衣物,在奶漲的時候可以適當的用手擠出一部分或者用吸奶器吸出一部分。
對於不正常的漏奶,則需要寶媽迅速的補充氣血,飲食上要多吃一些補氣血的食物,找個靠譜的中醫按照自身的情況開個藥方,或者讓催乳師進行穴位的按摩並輔以湯劑,相信也能很快的治癒的,生氣是萬病之源,心情愉快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媽媽因為不明白其中的原委,就以為自己的身體條件不能正常哺乳而放棄母乳餵養,甚至某些論壇裡面所討論的一些關於漏奶的知識都是以偏概全,就全面否認自己、否認催乳師的能力,這都是不可取的。
在哺乳期,絕大多數的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除非極其特別的原因,或者身邊找不到靠譜的催乳師、中醫師。
一定要堅持母乳餵養,這不僅僅是最適合寶寶寶寶的食物,更是寶媽與寶寶交流的最佳時期。
母乳減少的10大原因,增加奶量須找對方法!輔食是一個寶寶成長供給與需求的過程,在六個月開始寶寶開始吃輔食這個寶寶時候對口味一成不變的奶水缺乏興趣,希望嘗試新口味,因此寶寶開始喝不多母奶,輔食量食用的越多,自然媽媽的奶量也會掉下來。
小提醒:建議媽媽們在寶寶一歲前寶寶主食為母乳!媽媽可以在餵點奶後再給小孩吃輔食,一方面是避免過餓,一方面奶量可以維持一點,餵輔食的時間是在這一餐母乳和下一餐母乳的中間!
另外過了一歲後的媽咪,不用擔心奶水變少的問題,順其自然親餵就對了!
乳頭混淆指的是寶寶喝過奶瓶後,不願再吸吮媽媽的乳房。因為奶瓶流量大、喝起來輕鬆,媽媽的乳房則得用力才能喝到,聰明的寶寶試過輕鬆的,自然不肯再喝費力的。
如果寶寶有乳頭混淆問題,變得不吸媽媽乳房,就算使用擠乳器也無法一直刺激乳汁分泌,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奶量下降。
小提醒:可以幫助寶寶重新學習吸吮母乳,是值得花點功夫的,這才能使寶寶獲得充足的母乳並刺激妳乳汁的分泌。
母乳中的成份中一大部份是水份, 所以多喝水絕對有助於乳汁的分泌。母乳每天建議量為 2500~3000ml,相當於 10~12 杯水。
有些媽媽卻在哺乳兩年多之後才恢復月經,在經期前賀爾蒙的波動,造成體內血鈣濃度的轉變,有些媽媽會有經期頭幾天奶量減少的困擾,妳需要增加親餵、擠奶次數才能得到需要的量。
小提醒:媽咪們也不用太擔心月經來會影響之後的奶量,只要勤親餵、勤擠奶,過幾天後賀爾蒙分泌平衡,奶水量又會恢復正常的。
乳汁在乳腺中因脂肪結塊,導致乳汁淤積於乳腺中造成乳腺阻塞,母奶的供應量及分泌會減少。乳腺阻塞發生時,仍要持續親餵你的母奶,停餵母奶可能造成乳汁淤積過久產生膿包,產生乳腺炎。
改善乳腺堵塞小方法:
1.休息,持續親餵
2.充足的水份
3.營養食品將有助於加強母親的免疫系統
4.一日4~6顆卵磷脂做為保養
乳腺堵塞原因:乳汁淤塞/乳汁沒有排出
造成原因:
1.飲食不正常或是乳汁沒有排出
2.外在壓力造成乳腺阻塞
發生乳腺炎時通常會伴隨發燒而且疼痛更強烈,乳汁可能出現塊狀或是明膠狀或是像酸奶一般,含有粘液或膿液或血液。乳腺炎期間仍然可以哺育母乳,但有些媽媽並不喜歡或感覺不妥,有些媽咪會暫時停餵母奶,導致你的母奶供應下降。
改善乳腺炎小方法:
1.臥床休息(最好與嬰兒一起)
2.持續親餵
3.增加水份,充足的營養
4.冷敷患部會有幫助
某些情況,哺乳媽媽若吃了韭菜、人參、麥茶等,會造成退奶的效果,雖然曾有這種狀況出現,但媽媽也不要太緊張,如果不慎吃到了所謂的退奶食物,就算在短時間可能會造成奶水減量,但是只要持續讓寶寶多吸吮,或自己勤奮擠乳,奶量還是可以回升的,不必過於緊張哦!
乳汁中的各種營養素都來源於媽媽的體內,如果媽媽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況,自然會影響正常的乳汁分泌。所以作為一個媽媽,一定要給自己補充營養,如牛奶、雞蛋、蔬菜、水果等。同時,多 準備一點湯湯水水,對乳汁的分泌能起催化作用。
媽媽們在生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緒波動較大,常常會出現情緒低迷的狀態,這會制約母乳分泌。醫學實驗表明,母乳媽媽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乳汁分泌會急劇減少。其實一個母親,當她剛從孕婦過渡到母親,有很多不懂的,對突然多了一個哇哇大哭的孩子,儘管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也是手足無措。心情變化隨著孩子變化無常。作為丈夫要多多跟妻子溝通,開導妻子的心情。
充分休息才能有足夠的母乳,夜裡因為要起身餵奶好幾次,晚上睡不好覺。睡眠不足當然會使奶水量減少。哺乳媽媽要注意抓緊時間休息,白天可以讓丈夫或者家人幫忙照看一下寶寶,自己抓緊時間睡個午覺。還要學會如何在晚間餵奶的同時不影響自己的睡眠。
隨手轉發,讓我們一起關愛媽媽健康,呵護寶寶成長.
圖文源於網絡,精編整理公益分享,如涉及原作者權益,請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御眾堂現誠招空白區域代理商、加盟商
聯繫電話:18252158377
長按二維碼 一鍵識別關注
產後恢復專家講堂
為您私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