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量子霸權靈魂人物John Martinis突然辭職,專訪內幕曝光

2020-12-26 和訊科技

  新智元報導

  來源:Forbes

  編輯:嘯林、科雨

  【新智元導讀】近日,Google頂級量子計算科學家John Martinis宣布辭職,其真實原因令眾人遐想聯翩。Forbes記者深度採訪,一一為您揭開幕後真相。「新智元急聘主筆、高級主任編輯,添加HR微信(Dr-wly)或掃描文末二維碼了解詳情。」

  我們正處於量子實驗和發展的時代——量子計算旨在用非常微小的粒子,如電子和光子,來實現對信息的超高速處理,這是當前科學領域快速增長的學科之一。

  我們相信,少數幾位當下的量子科學家,在百年後會成為歷史人物被人銘記。約翰·馬丁尼斯(John Martinis)就是其中之一。

  John Martinis,打造Google難以捉摸的量子計算機的人

  他為量子計算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帶領Google團隊,於2019年首次實現量子優越性(quantum supremacy,又譯為量子霸權,指量子計算裝置在特定測試案例上對經典計算機計算能力的降維打擊)的裡程碑式突破,並登上《Nature》封面,同年,他被評選為《Nature》2019十大科學人物。

  下面這個視頻帶你更直觀了解量子霸權:量子計算200秒頂超級計算機1萬年

  

  然而,近日,John Martinis從Google辭職的消息在整個量子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為了保留更多細節,新智元將Forbes記者採訪John Martinis的內容全文翻譯如下。之前外界有很多謠言,都在揣測Martinis和Hartmut Neven之間的關係,然而,在這次訪談中,Martinis知無不談,沒有任何避諱。

  Hartmut Neven,谷歌量子人工智慧實驗室創始人

  採訪後,Forbes記者一個很直觀的感受就是:Martinis對與他共事的工作人員,以及Hartmut Neven都沒有任何不滿的情緒,他很尊重他們。這次採訪後,很多外界的傳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採訪全文

  問:我對您離開Google的原因感到非常好奇。您辭職信裡陳述的原因,在我看來,並不能直接解答我心中的困惑。因此,也許我們可以從了解背景開始,聊聊這件事。

  Martinis:當然。

  問:您和您的小組於2014年前往Google。是嗎?

  Martinis:是的,沒錯。我曾是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教授,我們得到了政府的資助,而且運轉良好。Google對我們產生了興趣,並邀請我和我的團隊來到Google工作,這主要是因為我們雙方都想建造一臺有用的量子計算機。

  問:您小組中有多少人和您一起加入了Google?

  Martinis:我想,當時應該是十幾個人。實驗室的小組規模其實比較龐大,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在剛開始的時候就和我一起加入了Google。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他們在獲得博士學位後,才來到Google。

  Google量子夢之隊核心成員

  問:我計算了一下,您和您的團隊在Google期間發表了約200篇論文。

  Martinis:在Google裡,這似乎看起來很高。但是我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已經發表了大量論文,其中很多是關於量子的。我也參與了其他研究。八十年代中期,當我還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學位的時候,我就已經從量子計算開始了。

  問:您首次去Google擔任領導職務時達成的協議是什麼?

  Martinis:當然,我當時在聖塔芭芭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就在擔任領導職務,並且我當時也比較擔心加入Google之後會對此有什麼改變。當我到達Google時,Hartmut正在運行該項目。他(在Google)發起了一個量子項目,並想僱用我。我是硬體小組的負責人,他是整個量子AI小組的負責人。這就是我們開始的方式。

  問:在Google期間,您做出了了不起的工作。您使得他們以卓越的量子計算能力著稱。雖然存在一些爭議,但這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您做到了。

  Martinis:幾年來,我們公開談論了量子霸權,以及我們將如何做。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相當大膽的裡程碑,但我們則對這一挑戰本身感到無比興奮。我認為後來IBM鼓吹的爭議其實算是個假新聞。但是由於爭議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結果還是不錯的。

  (在Google宣布實現量子霸權後,其擁有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Summit的主要對手IBM發表論文,表明世界上功能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幾乎可以與Google的新量子計算機並駕齊驅。)

  問:事實證明,如果您使用了更多的量子位,那將遠遠超出任何傳統計算機都無法達到的高度,並且它的有效性也是毫無疑問的。

  Martinis:是的,那是正確的。UT Austin的Scott Aaronson在《紐約時報》上寫了一篇文章,描述了這種影響。您可以質疑細節,但是最奇怪的部分是,IBM表示Summit計算機能夠做到這一點,但是其實,他們發表的東西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實際內容的論文而已,而IBM實際上沒有運行任何程序(就下了這個判斷)。正常情況下,如果人們要在實驗物理學或計算機科學證明一些東西,就會實際運行某個程序。我在演講中已經提到了這一點,物理學家都懂。最後,我希望這能激勵人們閱讀相關論文,以了解我們所做的事情。

  問:您第一次感覺到在Google與Hartmut Neven的關係存在問題,是什麼時候?

  Martinis:這是一個複雜的情況,但我可以為您概述一下。這幾年來,我們之間一直存在緊張的關係,但主要與硬體部門有關。這大概從我們第一次提出量子至上那會兒開始。

  要解釋這個事情,您應該先了解我的個人研究風格,我個人的研究風格是非常聚焦、專注的。例如,在量子至上實驗中,我專注於進行實驗,因為我認為這將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但可行的裡程碑。我認為如果這樣做,將使該小組集中精力,來解決重要問題。

  但是,我認為小組成員卻很難專注於量子至上的觀念,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無法從事他們想做的其他事情,最重要的是,我們可能會失敗。更哲學一點講,專注似乎伴隨著緊張而來。

  問:那麼,您的專注,其實給小組成員造成了壓力?

  Martinis:我的性格是集中精力於某個目標。我認為這對一整個小組來說,其實很難。一旦我們秉承量子至上的觀念去工作,我們其實並不需要如此集中的精力,同時,人們自然就會希望獲得更多的獨立性。

  此外,該小組的領導人來自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他們很自然地希望離開他們的導師,並組成自己的小組來保持獨立。Hartmut也看到了這一點,他比我更是一個不確定的樂觀主義者。看到所有緊張局勢後,他們(團隊)和管理層認為,如果我不再領導該項目,事情會變得更好。該項目中的三個人將是共同領導人,而我則會充當提供建議的角色。

  問:您對此有何感想?

  Martinis:最初,我認為這對我不起作用。但是很明顯,這就是每個人都想要的。我們繼續進行,我嘗試了九個月。在那九個月中,我發明了一種擴展量子位的方法並解決了一些布線技術。我雖然在做自己的工作,但對於項目在5至10年時間內的發展方向感到不滿意。

  在發生其他一些不好的事情之後,我斷定即使自己再樂觀也沒用了。Google似乎不再適合。他們的事業進展順利,他們很聰明,遇到問題肯定可以自行解決,但是我可以用自己的技能去做一些更有生產力的事情。這麼說你能明白嘛?

  問:是的,我完全理解。當時為何在爭奪該集團的控制權?是特別重要的事情還是僅僅是因為該團體想要更多的自由?

  Martinis:是。我給你講一個去年發生的具體例子。那段時間對我來說非常難。

  在連接量子比特系統時,以可伸縮的、成本敏感的方式弄清楚它非常重要。我一直在開發一些看起來遙遠的新技術。我為各種發明感到非常自豪,因為解決的辦法有些微妙,您必須非常仔細地考慮如何構建系統。

  布線是很有趣的,因為它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但這其實是非常微妙的。但是有一位沒有實驗經驗的理論家認為他比我更擅長布線。我們進行了交談,我說,看,這行不通,您不應該這樣做。但是他不接受,並繼續努力。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下去,所以我開始與Hartmut討論此事,並解釋說這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的團隊相對較小,沒有足夠的資源。我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應該停止另一個程序。但是Hartmut並沒有支持我,而是想繼續嘗試一下。

  我想這是我處理得不好。我是硬體小組的負責人,但我無法停止對我沒有任何意義的項目。

  問:您是否感到失控?

  Martinis:更準確地說,我感覺自己已經失控了。我並不是真正領導硬體小組的人,但是我當然仍然感到責任重大,就像讓量子霸權實驗開始工作一樣。最後,我和Hartmut對該做什麼達不成統一意見。但是他是老闆,所以這是他的決定。我認為這一整整一年的過程使我感到非常不舒服,而我卻無法應對,因為我很長時間以來一直在制定硬體決策。我想我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使技術發揮作用的最佳方法。

  問:您在增加量子位數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進展。您正準備製造幾百到一千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

  Martinis:是的,我們有這個計劃,甚至有計劃造更大的。作為一個絕對的樂觀主義者,我喜歡我們有一個對團隊有意義的明確計劃。在獲得量子霸權之後,谷歌管理層非常支持,因此一切進展順利。

  問:聽起來當時一切都很好。

  Martinis:是的,但是我不是很高興,因為我不同意一些重要的決定。我與Hartmut進行了很多對話,特別是關於領導角色。我認為跟隨我的專業知識是最可靠的途徑,因為我已經做出來了很多成功的東西。

  最後,我覺得這個小組有一個好的計劃,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都很聰明,他們會很高興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而且我可以以我最了解的方式去做科學。我想以一種對我有意義的方式幫助量子計算領域。

  我很傷心,因為我真的以為我們真的可以共同創造出令人驚嘆的東西,但是您知道,事情並不一定總能按照您想要的方式進行。你只能找出更好的辦法然後繼續向前。

  問:當遇到這種情況時,一走了之其實容易得多。我認為您將繼續從事量子項目。

  Martinis:我收到了很多人的詢問。而且我仍然想用這種絕對樂觀的方法來構建量子計算機。但這需要大量資金,我會看看是否有可能。

  一種想法是與製作不同量子位的其他量子位組合作,弄清楚它們如何擴大規模並構建大型量子計算機。因為我已經有一個超導量子位的例子,並且對它理解很深入,所以我希望將這些想法用於其他方法。因此,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問:如果情況發生變化,您是否會重返Google?

  Martinis:是的,我會。我們當然很想把所有東西好好討論一遍。也許我們當下只需要一點社交距離。我確實喜歡為Google和Hartmut工作,也許有一些方法可以使每個人都開心。祝他們一切順利。他們是一支很棒的團隊。

  問:Google團隊未來在您之前的研究方向上會有什麼新發現嗎?

  Martinis:他們將會發表一些關於使用量子霸權的Sycamore晶片的非常好的論文。它們也許並沒有(量子霸權)那樣有影響力,但是它們確實將在雲量子計算機的應用領域中取得很大進步。接下來的幾年中,小組應該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問:當您離開時,您所有的原始成員都留在Google了嗎?

  Martinis:是的,每個人都還在那裡工作,這很棒。他們將有更多的獨立性、在計劃項目時更有發言權,所以我為他們感到高興。

  問:您認為我們什麼時候會看到有用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未來五年我們能做到嗎?

  Martinis:Hartmut談到了這一點,我可以進一步解釋一下。Google的計劃大致是在大約十年內構建一個百萬量子比特的系統,其錯誤率足夠低,足以進行錯誤校正。到那時,您將擁有足夠的經過糾錯的邏輯量子位,可以運行功能強大的、在經典計算機上無法解決的算法。即使是只有幾百個量子位的系統,只要誤差較小,它就有可能做一些特殊用途。他們完全了解如何處理算法和硬體,作為一個絕對的樂觀主義者,我非常激動。

  參考連結:

  Google頂級量子科學家詳細解釋了他為何辭職

  https://www.forbes.com/sites/moorinsights/2020/04/30/googles-top-quantum-scientist-explains-in-detail-why-he-resigned/#1f50a3606983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新智元。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谷歌「量子霸權」核心人物:我為什麼從谷歌辭職?
    John Martinis為量子計算技術發展做出了難以磨滅的貢獻,也幫助谷歌實現了「量子霸權」這一裡程碑式的突破。 4月初,谷歌頂級量子計算科學家、量子硬體團隊負責人John Martinis宣布辭職,這一意外舉動令業內驚訝不已。
  • 突發:谷歌量子計算關鍵人物John Martinis辭職
    距離谷歌在 2019 年 10 月宣布實現量子優越性已過半年,谷歌量子實驗室團隊今天卻被曝光重大人事動蕩。根據 WIRED 報導,谷歌量子人工智慧實驗室(Google quantum A.I. Lab)關鍵人物 John Martinis 辭職。
  • ...宣布量子霸權實現!獨家專訪谷歌CEO:意義堪比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按照 2012 年加州理工學院量子理論物理學大牛 John Preskill 提出的「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的定義,量子計算設備可以超越經典計算設備,解決後者無法解決的計算任務。這種情況曾在 2018 年 10 月被證明理論上行得通,而谷歌的實驗結果則標誌著量子計算機在解決一個隨機採樣任務上超越了經典計算機,甚至意味著只能在量子處理器上執行的計算任務誕生。
  • 「量子霸權」指的是什麼?
    美國宣布實現「量子霸權」 2019年10月23日,谷歌的重磅工作「利用可編程超導處理器實現量子霸權」被正式刊文介紹。谷歌公司驕傲地宣布:谷歌已實現「量子霸權」! 「量子霸權」指的是什麼呢?一般認為,如果量子計算機在「某些特定問題」上(例如上文提到的隨機量子線路採樣)的計算能力超過了傳統計算機,那麼就被認為實現了「量子霸權」。專家估計,如果量子計算機能操控超過49個量子比特,其在某個特定問題上的計算速度就有可能超過包含超級計算機在內的任何傳統計算機。
  • 什麼是量子霸權?「九章」的優勢在哪?九問量子計算機
    而量子計算,則是利用量子天然具備的疊加性,施展並行計算的能力。每個量子比特,不僅可以表示0或1,還可以表示0和1分別乘以一個係數再疊加,隨著係數的不同,這個疊加形式的可能性會很多很多。這種疊加性意味著,隨著量子比特數增加,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會指數增加,經典計算機將望塵莫及。
  • 中科大「九章」歷史性突破,但實現真正的量子霸權還有多遠?
    文中谷歌宣稱他們研製的53位量子比特計算機,僅僅花了100秒就跑完了傳統超級計算機需要1萬年才能完成的計算任務。這也使量子霸權的概念瞬間完成了國民級的傳播普及。這兩篇有關量子計算的論文當中的用詞非常值得品味,谷歌在《nature》有關懸鈴木的論文直接使用Supremacy(霸權)為標題,而中科大九章的論文只是使用Advantage(優勢)為標題。不過在我們相對低調標題的背後,確是九章更為不俗的實力,因為與九章相比谷歌的懸鈴木稱不上什麼霸權。
  • 中國首度實現「量子霸權」 世界頂尖科學家這樣評價
    圖說:基於光的「九章」 新華社 發(下同) 近日,我國量子計算研究成功攀登至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國外也稱之為「量子霸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霸權」
    其速度也等效地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  這一成果使得我國成功達到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國外稱「量子霸權」)。相關論文於12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 潘建偉師徒詳解:實現「量子霸權」,中國「九章」何以後來居上?
    76個光子,比谷歌「懸鈴木」快一百億倍,比最強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的誕生,是否意味著我國在「量子爭霸」上已經取得勝利?人類是否馬上就要進入量子計算的時代了?我們可以用它來做些什麼?在「九章」的誕生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和陸朝陽教授以論文通訊作者的身份,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 中國首度實現量子霸權,頂尖科學家獨家權威解讀
    在此之前,人類歷史上只有谷歌的「懸鈴木」(Sycamore)曾經實現過「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什麼是「量子霸權」?「九章」金光閃閃的出現是不是說明量子計算機已經有可能走入千家萬戶,甚至替代傳統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真的能全面碾壓傳統計算機嗎?
  • 中國實現量子霸權:對比美國,具備4大明顯優勢!
    今天凌晨,關於計算,也可以說是關於晶片領域的一個大消息映入眼帘,我國成為第二個實現量子霸權的國家,量子霸權是指,量子計算裝置在特定測試案例上,表現出超越所有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簡單來說,就是量子計算機的算力比現在的如超級計算機的算力還要強。量子霸權概念被美國谷歌首先提出,並於去年推出了53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懸鈴木」,實現了量子霸權。
  • 瞄準光子晶片,Xanadu欲與巨頭爭奪「量子霸權」
    當然,除科技巨頭外,很多量子領域的初創公司也在緊緊抓住這一機會,試圖讓自己躋身前列,成為實現」量子霸權「的一員。Xanadu 就是其中之一。 Xanadu 擁有量子計算與硬體方面的頂級頭腦,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量子計算先驅之一的塞斯·勞埃德(Seth Lloyd)也加入其中,擔任首席科學顧問一職。這個團隊正在開發一種光子量子體系結構,一旦實現,將有可能幫助解決機器學習、化學、金融、傳感與藥物發現等一系列難題。
  • 谷歌宣稱實現量子霸權:量子電腦工作3分鐘後,計算量已等於超算幹1...
    新華社倫敦10月23日電(記者張家偉)量子計算已被熱議多年,但它究竟能帶來哪些價值?谷歌公司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試圖展示出來。他們23日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論文說已成功演示了「量子霸權」,讓量子系統花費約200秒完成傳統超級計算機要1萬年才能完成的任務。
  • 紅螞蟻專訪:量子計算機速度超越100億倍,為什麼實用卻很難?
    專訪實錄:  紅螞蟻:何老師,您好,不好意思,打擾您周末的休息時間,今天來向您請教一些有關量子計算機的問題。  最近因為「九章」的問世,大家對量子計算機的興趣很高,但是我發現自己對量子計算機所知甚少,相信用很多粉絲也有這樣的感覺,今天,請何老師為我們科普一下。
  • 「量子靈魂理論」是怎麼回事?
    他還指出,「由於這些信息是量子信息,因此還會和人體外的事物出現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現象,因此,理論上講,即使在死後也有可能發生。就算靈魂沒有重量,但它仍然可以產生物理現象,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哈梅洛夫認為靈魂是由什麼構成的。
  • 打破谷歌量子霸權!一文看懂什麼是量子力學
    但九章量子計算機作為原型機,實際上已經突破了去年穀歌建立的所謂量子霸權,也意味著我們繼「量子加密」領域之後,已經在量子計算機領域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而要知道,人類未來50年內最急需突破的兩個領域,一個是量子計算機,一個是可控核聚變。
  • 中國「量子霸權」成果:比最快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
    光量子幹涉實物圖。根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九章」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一億年。等效地,其速度比去年穀歌發布的 53 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同時,通過高斯玻色取樣證明的量子計算優越性不依賴於樣本數量,克服了谷歌 53 比特隨機線路取樣實驗中量子優越性依賴於樣本數量的漏洞。
  • 人物專訪寫作指南
    在曾經的工作中遇到多數這樣的場景對話,老闆說:「小王,給我寫一個深度的人物專訪稿吧,為了品牌的傳播策略,我們可能要做一些相關的媒體曝光」。 人物專訪是品牌請融媒體記者就專業性的問題進行提問解答的一種採訪方式。 採訪後需要就「觀點」進行整理,圖文輸出進行曝光,是PR從業者帶著目的地就被專業人士進行專訪的一種形式,當然並非是「隨意採訪就可以完成」。
  • 朱嘉明:量子科學,未來十年最大的變量
    從那一天起,量子科學誕生了,現代物理的蝴蝶飛向天空。第二個場景,時間:1905年;地點:伯爾尼;人物: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在受到普朗克的啟發下,認識到光束由有限數目的能量組成,能量量子不能再分。確定了光量子的能量和(輻射)頻率之間的關係,正式提出了狹義相對討論。代表狹義相對論的共識橫空出世:E=mc。
  • 羅志祥接受專訪談與周揚青分手內幕,或許是為12月5日復出造勢
    近日,羅志祥接受了專訪,這是風波後的首次,羅志祥曝光了很多內幕。 羅志祥接受專訪時也再次向大家道歉:「還是要跟因為我的錯誤而受傷的人,鄭重說聲對不起,同時也要跟大家說聲對不起,因為我個人情感上做出了很不好的示範,也想跟粉絲們說聲對不起,讓你們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