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中國人在深圳南山的世界之窗「看」世界。現在,深圳南山是世界讀懂中國「科技奔康」的窗口。
封面新聞記者 李媛莉 深圳南山報導
「……我在科技業有幸參與深圳發展的近17年,很感謝國家提供的好環境好政策支持,與有榮焉!大會裡面描述未來的藍圖更加清晰光明,更加自由開放,我們會朝向總書記的鼓勵,在深圳這片熱土深耕技術研發…..」
10月14日,受邀作為企業代表參加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後,萬魔聲學集團董事長謝冠宏,寫下以上感言。第二天,萬魔聲學「搬新家」——公司總部整體遷至深圳南山塘朗城。
深圳南山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達到4008家
喜悅似乎來得剛剛好。在慶祝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萬魔聲學在全新的辦公環境中開啟新徵程。「新辦公地佔地面積6000平米,共4層樓,比之前的地方多了近2000平米。商圈成熟,樓下就是地鐵站,而享受的租金優惠是市場價的一半。」在謝冠宏看來,這像是收到的節慶禮物。
當然,諸如此類的「禮包」並不僅限於40周年的歡慶節點才有。在深圳南山工作10年,創業7年,謝冠宏深知南山的實力與紅利。
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9月10日發布的《2020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白皮書》顯示,深圳南山區排名「中國百強區」榜首。2019年該區GDP高達6103.69億元,連續第7年位列廣東區(縣)第一。對比1990年成區之時的78.64億,30年間實現約78倍的增長。
從最初的出口加工區、產業配套區,到本世紀初提出建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文化旅遊、教育科研四大基地,再到2010年確定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國家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先行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樣板區、和諧社會示範區、構築教育科研高地建設目標,直至近年來努力打造世界級創新之都、現代化宜居之城、國際化魅力之灣,深圳南山的發展歷程,牢牢緊扣「高新」「創新」「科創」。
深圳南山區的上市企業已經超過170家
截止目前,南山區上市公司總數達174家,集聚度居全國區(縣)第二;區內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在2019年底已經突破4000家。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三十而立」的深圳南山,顯然已經交出了漂亮的「科技奔康」成績單。
南山實力
高新企業數量突破4000家 累計孵化企業超70萬家
2013年10月,萬魔聲學在南山區前海片區註冊成立,選擇這裡,謝冠宏自始想得很清楚,「南山是深圳科技創新最活躍的區。這裡有最好的政策,最多的投資人和最熱的資本願意支持科技公司。還有就是深圳有最好的配套供應鏈,以及不斷升級的人才政策。」
謝冠宏的感受有實實在在的內容支撐。備受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明確提出,深圳要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南山則要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引擎和成果產業化首選地。中央關於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意見》中提出的「深圳建設創新創業創意之都」,同時為南山區聚焦「當好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主陣地」提供驅動力。
因改革而生,因創新而強的南山,底氣十足。2016年5月,南山區被確定為全國首批雙創示範基地,目前已匯集騰訊、招商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區域、企業、高校三類雙創示範基地,形成獨特的「政企校」聯動發展模式。
南山區科技創新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南山擁有南科大、深圳大學等9所高校,以及9家諾獎科學家實驗室,全區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各類創新載體1207家。全區有2600多名「領航人才」,「領航團隊」23個,全職院士34名,佔深圳全市74%,人才總量達到110萬人。
南山區行政服務大廳的「蜂巢」牆
同時,深圳市80%的私募投資機構聚集南山,為創新創業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在這裡,騰訊,中興、深信服、邁瑞、大族雷射等上市公司雲集;優必選、奧比中光、大疆、北科瑞聲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達到4008家;碳雲智能、藍胖子、諾亞方舟等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2473家,佔深圳全市總量的27.9%。截止9月1日,南山已累積孵化有724064家企業。
一如謝冠宏所言,在南山很容易找到夥伴。作為總部企業入駐南山的小米,計劃投資78億元建設國際總部。深圳小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小米之所以選擇南山,主要是因為南山在高端人才、科技創新供應鏈配套等多方面的優勢,能為小米未來10年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萬魔聲學的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原始設計製造商)客戶主要包括小米、Amazon、華為、OPPO、VIVO、雷蛇、字節跳動、飛利浦、京東等。
南山紅利
7億元科技創新資金支持企業科創
什麼成就了南山的科技氛圍?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主任劉曉林認為,南山政府與企業齊頭並進、相互作用發揮著積極作用。
創新求變的精神如同血液一樣流淌在企業中。1992年落地南山的健康元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健康元),經歷了收購、更名等多輪迭代,發展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醫藥集團公司。
「每年至少拿出營業收入的5%以上用於創新藥研發。」健康元副總裁、董事會秘書趙鳳光介紹,2012年該公司啟動呼吸領域吸入製劑的研發,累積投入超過1億元。多年蟄伏與堅持,2019年4月首個呼吸吸入製劑的產品問世後,一舉打破國內呼吸吸入製劑市場被外資藥企壟斷的局面,在該領域立起新的裡程牌。
窺一斑而知全豹,劉曉林介紹,南山區90%的科技型企業設立了研發機構,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5%,上市公司中90%為高科技企業。趙鳳光認為,身處南山的企業,科技創新如同呼吸一樣自然,而又必不可少。
與之相輔相成的觀念,則根植於南山區政府部門,共識很明確:「政府要像空氣,平時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一定時刻供給著企業,任何有需要的時候,就在企業身邊」。
2019年南山區推出智慧財產權一站式服務,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參與、智囊指路」的決策機制,建設智慧財產權促進中心。全年,南山區國內專利申請量達到69084件,佔深圳全市26.4%;授權量36600件,佔全市22%;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申請量7351件,佔深圳市42.1%,佔全國12.9%。
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做大做強,2019年南山區實施企業研發投入支持計劃,科技創新資金增加到7億元,全年資助項目3244個,受資助企業近2500家。「企業研發投入支持計劃」申報門檻進一步降低,以此擴大惠及範圍;推動深圳市首個聯建總部大樓正式落地,同時協調轄區內的多個產業園區為企業提供了超過200萬平方米優質產業空間。
今年5月舉行的2020年深圳(南山區)-北京線上投資推介會人工智慧專場活動中,南山區投資促進中心主任許願在線上直播中再次表態,「我們能全力解決企業的資金困難」。他舉例說:「南山創立了規模達23.25億元的自主創新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重點引進的企業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落戶獎勵、600萬元的裝修補貼;對認定為南山總部企業的,首次認定獎勵1000萬元,購置辦公用房補貼3000萬元、租賃辦公用房補貼1600萬元;設立56億元的民企發展基金……」
用謝冠宏的話說,「我們從來沒有向政府主動提需求」,但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總能得到關注,「從創業初期給予的免稅扶持、人才優待,包括現在的辦公用房政策支持,還有對我們專利的重視等等。」
今年初,萬魔聲學得到了政府研發資助300多萬元,抗疫幫扶貸款利息補貼150萬元,減免辦公場所租金約150萬元,還有社保、公積金減免和降費,水電費減免等。
南山區行政服務大廳企業設立一站式服務專區
南山溫度
企業開辦最快0.5天 可以「零跑路」
時間回到1979年,現今的南山蛇口炸響中國改革開放第一炮時,「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從這裡喊響。40多年過去,「節約時間,提高效率」依然是南山區的最強音。
政務服務首當其衝。通過「簡流程、壓時限、減材料、少跑路」四大舉措,南山區目前已經實現所有區級事項「一次跑」、501個事項「零跑動」,419個事項「指尖辦」,284個事項「容缺受理」,161個事項「秒批」,122個事項「一件事一次辦」。
上述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承諾,在南山區行政服務大廳(以下簡稱服務大廳)兌現。步入服務大廳,迎門而來的一面「蜂巢」設計樣式的展示牆,上面羅列著南山區孕育的企業代表:平安、華為、招商、騰訊、恆大、海王、華僑城、中集、中興、大疆創新、柔宇科技……
「這些企業是我們的驕傲,也時刻提醒我們,要用最好的服務助力企業發展壯大。」行政管理工作人員鄒春梅向封面新聞記者介紹,服務大廳專門辦理法人事項,集中受理24個區直單位的519個事項、6個市直單位的287個事項。而自然人事項基本下放到街道、社區和部分銀行網點,方便轄區居民就近辦理。
「方便」是服務大廳的第一要義。以選址為例,其所在的深圳灣方圓2公裡範圍內,聚集著十幾萬家企業。「就是要把服務送到企業中間,送到人才身邊。」
服務大廳人才服務專區,優先辦理畢業生報導、在職人才引進、留學回國人員引進等人力資源局業務。南山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申迎波介紹,2019年南山區共引進各類人才5.3萬人,其中畢業生接收2.5萬人,在職人才引進2.8萬人,在深圳各區中排名第一。
企業設立一站式服務專區設置在服務大廳的中央,尤為醒目。櫃檯上還展示著包裝別致的「南山創業大禮包」——裡面有公司設立的營業執照和公章、發票章、財務章、法人章、「親清政企」宣傳冊、產業扶持政策手冊、銀行開戶的數字證書、銀行卡,稅務的稅控盤、發票,社保業務的登記卡和溫馨提示等。
南山區行政服務大廳為企業設立準備的「創業大禮包」
西加雲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方拿到「創業大禮包」時很驚喜,也有點兒驚訝,「以前辦企業需要一個星期,來到南山不到一天就完成了。」
「2019年5月我們就設立了企業設立一站式服務區,實現了企業設立快則0.5個工作日,慢則1個工作日就可辦結所有業務。」為什麼可以這麼快?申迎波表示,企業開辦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辦理,「線上我們在廣東省政務服務網南山區設立了企業設立一站式服務專欄,實現了一網申請、數據共享、多部門的線上並聯審批,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批成功後,它的信息會同時推送給公安、稅務、住建、社保等部門實現並聯審批。並且我們還實現了多表合一,群眾只填一張表,所有材料一窗出。線下我們在這個區域涵蓋了市場監管、公安刻章、銀行開戶、稅務、社保等多個部門的業務。像1、2號是企業設立、社保、住房公積金的諮詢指導窗口、3、4分別入駐了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5-7號是入駐是蛇口稅務和南山稅務、8號窗口就是統一的出件窗口。」
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新技術打造的數字政府,持續提升著政務服務現代化的水平。深圳市10月10日起推出「免徵辦」服務,南山區行政服務大廳僅5天時間,就為企業群眾提供免證辦證照關聯服務801次,涉及393項高頻證照,5228個政務服務事項,覆蓋了市民與企業日常生產生活需用到的90%以上證照。
如今,站在深圳灣創業廣場環視,向西是騰訊全球總部,向東是百度華南總部,南邊還有阿里巴巴研發大樓。摩肩擦踵的行人,川流不息的車輛,在訴說相同的故事:從灘涂山地到樓宇林立,從邊陲之濱到經濟實力最強區,深圳南山30年如一日,敢為人先、創新引領。
過去,中國人在深圳南山的世界之窗「看」世界。現在,深圳南山是世界讀懂中國「科技奔康」的窗口。
部分圖片來源: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