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秒鐘》票房敗給動畫片,百億影帝盡力了,70歲張藝謀老了?
張藝謀是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曾經拍攝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從《紅高梁》《菊豆》到《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獲獎無數,獲得了票房口碑的雙豐收。
他的電影在中國電影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他的電影《一秒鐘》在上映之前,就得到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
然而,上映6日僅僅收了8700萬的票房成績,口碑和票房同時敗給了同期上映的動畫電影《瘋狂原始人2》。
和動輒首日便上億的熱門電影相比,這部知名導演和百億影帝主演的電影,交出了這樣的答卷,並不驚豔。
01,
看到這樣的成績,很多人也許會質疑,是不是電影口碑的問題。
其實不是。
這部電影在豆瓣上拿下了7.9分的高評,可謂是老爺子最近幾年口碑較為上乘的作品之一了。
2018年鄧超孫儷主演的《影》7.2分;
2016年《長城》4.9分;
2014年《歸來》7.9分。
所以,口碑並沒有出現坍塌,主要的問題出在哪裡呢?
《一秒鐘》這部電影的主人公主要有三個。
分別是張譯飾演的勞改犯張九聲,劉浩存飾演的劉閨女以及範偉飾演的範電影。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這個特殊敏感的年代。
張九聲從農場跑出來之後,就去看一場電影。
因為這場電影《英雄兒女》前面的22號新聞簡報中,有自己已離世女兒的一秒鐘鏡頭。
而孤兒劉閨女,想要這一盤廢舊的膠片,給自己的弟弟做一個燈罩。
範電影是夾在他們中間的播放電影的師傅。
就這樣,三個性情迥異,情況各不相同的主人公走到了一起,因一場電影而結下了不解之緣。
這部與其說是一部文藝片,不如說是張藝謀對於自我意識的表達。
02,
張藝謀是一個站在時代角度的代言人,他對於生活有著很強的感悟,他的電影都側重於表達人性的張揚,人的欲望和內在動機。
比如,電影中的這三個人,都是因為內在的動機結下了緣分,或是對於女兒的愛,或者是對於弟弟的愛,或者是自己的事業和夢想。
然而,這個年代略顯遙遠,年輕觀眾能夠共情共鳴的並不多。
其次,這部電影側重於對於自我青春記憶的緬懷,就像張藝謀說的——
「年輕導演恐怕也沒有見過膠片,更沒有摸過膠片。我自己心心念念很想把這個故事拍出來,一些青春的記憶,一些我生活中的細節。」
這樣的溫情和情懷,是導演自我意識和情感的流露,是對於青春和記憶的妥帖「安置」。
在一眾緊張刺激,高潮迭起的商業片面前,能夠理解並且付諸於時間和票房的觀眾只是一部分的特定人群。
「在今天的商業大潮和市場推動下,可能我這樣的導演再拍幾部,一般的人就沒有人投資了,所以它很難。」
所以,也就出現了叫好不賣座的情況。
03,
當然,對於如今70歲的老爺子來說,聲名享譽國內外,票房已經不再是衡量自己電影成功與否的一個標準。
他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持續了十幾年時間,是對於時代的緬懷。
能將這個樸實而簡單的故事敘述完畢,將自己的情懷和情感附註其中,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個夢想。
在電影中,有一幕露天電影的鏡頭,很多人點讚。
在播放電影《英雄兒女》的時候,很多的群眾拿來了自己家裡的小板凳,一片白色的幕布,時而出現人物的投影。
那個時代設施簡陋,娛樂資源貧瘠。
然而,人們的熱情,對於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極為高漲的。
好的電影,播放了好幾遍之後,還是有無數的觀眾圍觀,看一遍,兩遍,無數遍......
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這個時代,如今放到電影大熒幕上再看的時候,仍然是回味無窮的。
所以,他也有回歸初心的感覺。
這個初心和電影《天堂電影院》如出一轍。
在電影《天堂電影院》中,通過了主人公的經歷,描繪了一部關於電影人的至高禮讚,送給電影人愛與曾經的深遠回憶。
張藝謀的初心回歸,還包括自己選擇演員的標準,也都是自我意識很強的。
比如對於小演員的選擇,就需要是「一張白紙」,沒有接過任何的代言和劇作。
女主角劉浩存是一張「白紙」,她在劇中蓬頭垢面,衣衫襤褸,一雙大眼睛卻炯炯有神,很有靈氣,單純可愛。
在她的身上,也能夠看到章子怡和周冬雨當年的影子。
「一秒鐘」很短,但是它卻是一代人的執念和回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