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

2021-12-27 情感生活心理學-劉姣

我們經常能聽見這樣的聲音:「他/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你要不要多考慮考慮,萬一他/她對於感情的理解受到父母的影響了呢?」「他/她的父母離婚了,誰知道他/她會不會「遺傳」父母的婚姻模式呢?」離異家庭這四個字,幾乎成了一頂莫名其妙的帽子被強制性的扣到了很多人的頭上。這些朋友因為生於這樣相對特殊的家庭中,便莫名的承受了許多本不該他們所承受的壓力。

究竟,離異家庭對孩子有著怎樣的影響呢?這些影響,是否真的會映射到下一代的婚姻中呢?

父母離婚,對孩子心理的影響?

首先,出於孩子的某種奇怪的邏輯,他們會認為父母的離婚是由於自己的過錯造成的。我想這是由於他們已經習慣於為各種事情而受到責備,以至於在被證明無辜之前,都會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犯了錯。

其次,他們會認為離開的父母永遠消失了,並且再也不是自己的父母了。而且,如果離開的父母確實沒有通過各種方式與孩子保持聯繫,孩子就會深信自己不值得愛了,而這種想法會妨礙孩子一生。這就是為什麼離開家的父母必須要承諾經常回來探望孩子,並且要把這個承諾作為莊嚴的義務來履行。如果他住在很遠的地方,也可以通過信件、電話、生日禮物和聖誕禮物甚至情人節禮物來與孩子保持聯繫。

第三,小孩子會有這樣的恐懼:如果父母中有一方離他而去——在他的心中這是遺棄——另一方接下來也會這樣做,從而使他成為孤兒。

最後,如果父母一方使孩子相信另一方是一個無用的人,孩子就會確信自己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無用的人,因為他是父母共同所生的。

父母離婚,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孩子容易產生強烈的自卑感、被遺棄感、怨恨感等消極情緒。專家在多個案例中發現,多起因家庭父母離異,子女在情緒、情感上發生大的變化。他們在父母離異的過程中以及離異後表現出:膽小怕事、孤僻、易怒、走極端、不相信人等狀況,這些行為和性格表現直接影響到他們與周圍的同學、師長、朋友的交往。

孩子容易缺失生活和學習上的自信心。大多數離異家庭的子女有不同程度的行為障礙。由於家庭的破裂,致使部分孩子喪失生活和學習上的信心,在行為上具有較多的逆常表現。

心靈上受到的創傷有很長時間的持續性,部分不易平息恢復。不少離異家庭的子女,父母是在他們讀小學階段就離異的,但當問及他們的父母親時,他們一般都是閃爍其詞,不願多談父母和他(她)的家庭。

和所有事情一樣,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兩面性。婚姻亦然,雖然夫妻離異對於大部分孩子有著這樣那樣的影響,但離異這件事情,也真的是因人而異,關於父母離婚,我們來聽聽不同的聲音。

父母離異的孩子未必不能健康成長

以平常心對待單親家庭的孩子

如今離婚早已不是什麼稀奇事情了,我們的身邊或多或少都有幾位有過婚姻,但又重新開始新生活的朋友。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陽光向上。絕不應以點概面,並不是每一個父母離異的孩子心理都不健康。至於那一部分有些問題的孩子,導致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也絕不只是源於父母離婚這麼簡單。一對夫妻以離婚收場,其間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性格不和、第三者插足等。如果這些本就不幸福的夫妻不選擇離婚,而選擇為孩子湊合著過,這個家庭能說是一個氣氛正常的家庭麼?在一個氣氛不正常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心理狀況,往往會有更加嚴重的問題。

以平常心對待單親家庭子女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不利影響是無容置疑的。但是當婚姻關係實在無法維持時,不離婚孩子仍然會受到傷害。有些夫妻,離婚前大打出手,但離異後,卻能常常心平氣和地一起討論孩子的問題。有些家庭的父母離異,反倒給孩子創造了一個安寧的環境。所以絕不應一味反對父母離異。部分父母離異的孩子仍然能夠健康成長,而且 他們比其他孩子更自立,更懂事,更能吃苦,更體貼父母,學習成績也很好,性格看上去也開朗大方。這是因為他們的父母雖然離異了,但對孩子的愛沒有改變,並 且離異的父母雙方能夠理性相處,允許對方關心孩子。所以,父母離異是否會傷害孩子,還要看是怎樣的父母,以及離異過程中及此後怎樣和孩子相處、交流,是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還是消極的心理暗示

最近,「今夜私語時」開展了「私·交」活動,在眾多的報名表中,小編我也發現,有很多的朋友在擇偶欄中特意標註了,「最好非單親家庭」的字樣。抱著好奇的態度,小編在網絡上進行了大量的搜索,發現單親家庭的子女在婚戀上遭遇歧視的現象並不鮮見。

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且不全面的,現在單親家庭非常非常多,很多成長在單親家庭的子女,反而比那些成長在完整的家庭的孩子更成熟。所以,不論是單親家庭或者是健全的家庭,選擇伴侶方面還是要看這個人怎麼樣。

相關焦點

  •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這些消極情緒必將作用於他們與同伴的交往活動,最終影響到他們的人際交往、同伴關係,造成他們與人交往相處能力的下降,結伴難度的增大。在我多年的教學中,發現多起因家庭父母離異,子女在情緒、情感上發生大的變化的事例。他們在父母離異的過程中以及離異後,表現出:膽小怕事、孤僻、易怒、走極端、不相信人等,這些行為和性格表現直接影響到他們與周圍的同學、師長、朋友的交往。
  • 父母離異對孩子影響有多大?3個小方法,教你把孩子傷害降到最低
    其實這三種情緒在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但離異家庭的孩子卻會將某種情緒放大,直到極端。這是因為在他們生活中有某一部分缺失,因此他們的內心希望這一部分得到補充,因此才會有情緒的極端化。一、父母離異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
  • 離異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
    離異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有離異對孩子造成二次、三次傷害的,也有離異後重組家庭孩子父母幸福的,但不多。不過兩個大人同時這麼高的覺悟並不多!今日,我們將重新評估離婚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以及應該如何做,這一點會更好。
  • 父母離異,孩子的心理如何保護!
    離異父母的婚姻關係沒有了,但都還是孩子的爸爸和媽媽。已經離婚了,過去的恩恩怨怨就放下吧,重新開始面對彼此和孩子!「恨因愛而起」,恨是因為有所期待,不愛的另一面不是恨而是放下。父母之間關係輕鬆了孩子也會輕鬆很多。2.仍然關愛孩子。離異家庭帶給孩子最大的傷害不是離異本身,而是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親子之間親密關係的改變。
  • 離婚對孩子的影響
    經常看到網絡上出現一些文章,說離婚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勸不要離婚,因此也導致許多夫妻「為了孩子」選擇了「將就」,我想寫此類文章的學者可能希望做父母的因此能夠重視夫妻關係對孩子的影響,寧拆一座廟,不拆一樁婚,也許初衷是希望挽救一些婚姻吧
  • 父母離異,各自重新組建家庭,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在我家鄰居有這麼一個孩子,父母在他剛滿8個月的時候就把他扔給奶奶帶了,在他8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也不能說離婚,只能說分開吧,因為他父母當時是沒有結婚證的,之後他的父母重新各自組建家庭,這個孩子就徹底成了沒人要的孩子,孩子從小就跟奶奶一起長大,孩子的爸爸從小就不管他,一年都難得打一次電話回去
  •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完過來人的經歷,你就有答案了
    ▶父母離婚,對孩子產生的影響父母婚姻關係破裂,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經濟原因,有的是情感原因,也有可能是家庭和性格等等原因。但是,離婚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往往是出奇的一致,都是不太好的:①孩子的性格發展受影響,容易出現孤僻、自尊感低等情況父母離婚,孩子性格的形成是最容易受到影響的。心理學家Wallerstein,J.S.和Lewis,J.M.研究發現,在離異、再婚家庭長大的孩子,大多數情況下更容易行為出現問題,比如喜歡撒謊、偷竊等。
  • 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民警給孩子父母打了20個電話,就是沒人接聽,最後還是孩子的伯父把孩子接走。 看到這裡,真的好氣! 做父母的不負責任,把孩子當皮球扔掉, 有沒有考慮過孩子將會多麼害怕?
  •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網友:明星離婚才難,可憐小甜馨
    莫過於父母離婚,這意味著一個家庭的破滅。從而給孩子一個最強烈的暗示:我沒有家了。實際上,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嚴重。在此之前,有研究所曾對南昌三所中學的47名學生做了相關調查,這47名學生均是來自離異家庭。
  • 父母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的無疑是影響孩子的重要角色,無論你是一個嚴厲的父親還是一個慈愛的母親,相信大家都一樣無條件愛著我們的孩子。有意或無意,父母對於孩子的教養,總是伴隨明顯的個性化特徵,不過我們自身卻後知後覺,我們管教孩子的方式卻早在他們很小的時候被印上了某種烙印。這其中最有發言權的當屬孩子自己,經常聽到我的學生們聊起他們父母:誰的父母很嚴厲,誰的父母很通情理之類。
  • 離異家庭,父母如何教育好孩子?李小璐、賈乃亮的方法值得學習
    這讓很多有相同經歷的離異家庭人士感到困惑,為何父母利益,還很能把孩子教育得這麼好?為何孩子知道父母一方出軌,依舊對父母保持深厚的愛意,而不是充滿怨懟?或許,李小璐和賈乃亮的教育方法真的值得學習。▲父母離異對孩子造成的傷害:①不對等的親子關係之前看熱播劇《小歡喜》的時候,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就曾控訴女兒的不公平,只因她全身心地為女兒付出一切,甚至沒有再婚,但女兒卻被隔三岔五來顆糖衣炮彈的前夫給忽悠走,這讓陶虹痛苦不已。
  • 伊能靜庾澄慶兒子再穿女裝引爭議,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對內,庾澄慶表示原諒伊能靜,並且說服父母,對外,庾澄慶也是維護伊能靜的,所以伊能靜的事業並未受到什麼影響。 過了幾年,哈利已經長到七歲,伊能靜覺得自己實在無法融入婆家,她長期在外拍戲,和庾澄慶聚少離多,婚姻也走到盡頭。
  • 父母離異對子女的影響:擁有越多,損失越大?
    一直以來,子女教育都是家庭責任的重中之重,當子女教育不可避免要受到婚姻破碎衝擊的時候,很多父母會左右為難。在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中,品學兼優的女主角無意中發現了父母的離婚證時,她才發現感情不和的父母其實早早離婚,為了不影響她的學習,多年以來一直在假裝夫妻。離婚一定會帶給子女教育負面的影響麼?
  • 離婚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或許,這段婚姻,這段感情,真的傷透了他/她的心,讓他/她變成了一隻嗚咽著、可憐的、虛張聲勢的野獸。一個長久地沉溺在怨恨的人,儘管他/她本身未察覺,已經毀掉了自己的生活,也毀掉了孩子的生活。父母是孩子早期最重要的安全感來源,一對相互詆毀,相互扔炸彈的父母,必然把孩子的情感大後方炸成一片廢墟。
  • 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心理有哪些影響?
    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心理有哪些影響?        第一、膽小缺乏安全感        父母一直是孩子們的驕傲,離婚後,在家庭中沒有父親或母親的情況下,孩子自然就沒有了這種優越感,變得非常自卑、敏感和虛弱,會認為有父母的孩子才是更堅強的。這種想法自然會刺激他們對父母的內心不滿。
  • 父母情緒勒索對孩子的影響
    這個情緒勒索的清單可以說是罄竹難書,因為父母希望通過使用情緒勒索來操控孩子的希望。但中肯地說,父母不一定是有意識地去選擇使用情緒勒索孩子,但是因為它看起來太有效了,父母就會不斷使用,哪怕自己的孩子已經是成年人。不過,情緒勒索的結果非常嚴重,它會弱化孩子的情緒發展和自我價值,最後對孩子造成終身的傷害。
  •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多時候是一輩子的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多時候是一輩子的。我的父母非常質樸,有時,父親的質樸,甚至會讓一些人覺得很愚蠢。因為他不想傷害任何人,也從沒傷害過別人。只要家裡來人,不管這人是誰,有什麼身份,能不能給他帶來好處,他都會拿出最好的東西招待對方,還經常殺雞。他總覺得,不殺雞就對不起朋友。而且,父親從不搬弄是非,從不嘰嘰咕咕,從不在背後搗鼓人,很大氣。
  • 父母離婚,怎樣最大程度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為甄開放的行為點讚,父母離婚,儘量不影響到孩子。看到過一個視頻,國外一個叫Tianan的六歲小女孩在得知爸媽離婚後,開始向媽媽說出自己的想法:「媽媽你準備好和他做朋友了嗎?既然做朋友了,那你就要試著不那麼高姿態,把一切放低一點好嗎?」「我希望你能和爸爸,平靜地做朋友。
  • 請別讓離異後的某些行為持續傷害孩子
    夫妻任一方的名譽都會影響著孩子的心理成長,如果是人為的「汙名」,更容易擊穿孩子的心靈。(三)騷擾撫養者與孩子的生活。(撫養者:本文指與孩子共同生活的夫妻任一方。)這也是離異後常見的一種不守規則的行為。其中一方時常以探望孩子為由騷擾撫養者,打亂孩子與撫養者的生活規律,並使孩子夾在父母之間左右為難。騷擾者自我私慾得到滿足,但會增加孩子的牴觸情緒,並造成孩子不懂尊重他人,容易使孩子養成任意打亂他人生活規律的習慣,導致孩子人際關係不和諧,增強叛逆行為等負面影響。(四)幹涉撫養者管理孩子的方法。
  • 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所謂的「父母離異不利於孩子成長」其實是個偽命題。重要的不是爸媽在不在一起,而是孩子能從一個家庭中感受多少愛。比起婚姻完整,夫妻卻形同陌路、誰也不陪伴孩子的家庭,一個人撫養孩子長大,給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懷,更容易讓孩子獲得幸福。因為離婚後怎麼過也是婚姻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關鍵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