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屬於咖啡入門級玩家,完全是出於自己的興趣和對咖啡的喜好。在擺脫了
速溶咖啡的殘害後,第一個咖啡壺用的是
飛利浦的滴濾式美式咖啡壺,現在回過頭來想想,那玩意兒也能叫咖啡?後來升級成漢密爾頓
全自動咖啡機(不是那個賣表的漢密爾頓也不是那個開車的漢密爾頓),再後來以為義大利客戶給我從頭到尾來了一次深刻的咖啡教育和長達三個月的鄙視後,我還是用他送給我的聖誕節禮物,比樂蒂的摩卡壺。再後來就是這款剛入手的德龍
半自動咖啡機。因為在這期間,對咖啡有了一些學習和正確的認知,所以在比較和確認購買時,都比較確定得購買了德龍這個品牌,並且選擇了需要手動參與且能打奶泡的半自動咖啡機。希望我的這篇入門級的文章能給一些愛喝咖啡又還沒走上正軌的人帶來一些經驗分享。咖啡機在德龍天貓旗艦店購買,付地址,購買時價格1380,會有上下100-200浮動,看大家運氣。
因為這篇介紹更加偏重於產品本身和使用感受,所以跳過外包裝,直接上產品圖,一個主機,一個過濾手柄,一個兩杯量過濾器,一個一杯量過濾器,一個量勺。產品是在旗艦店買的,當時只剩下大紅色,好在這個大紅色就是很洋氣的紅色,而不是那種很俗氣的玫紅,很正,所以還蠻喜歡的,也符合過年熱鬧的喜慶氛圍。
頂端是不鏽鋼材質,有兩個小圍欄或者叫把手一樣的東西,這個設計一是為了方便提拿咖啡機,更重要的就是上面這塊區域,實際上在煮咖啡的時候是會變熱的,你可以把杯子倒扣上去熱杯。這裡的大小,適合意式濃縮咖啡的那種小杯子,再大就不適合了。
一個圓球旁邊有加減的東西,那是放蒸汽用來打奶泡的,通過宣傳控制蒸汽量大小,從而控制奶泡細膩程度,這個後續再講。
面板只有三個按鈕,按鈕是那種類似於原子筆頭,需要按進去的設計,這個設計我持保留意見,倒不是因為費力或者導致咖啡機移動,咖啡機底座那兒是防滑設計,所以移動不是問題。關鍵是1400人民幣買來的貨,雖不說高級,但如此落後時代和低級的塑料設計,確實有點對不起品牌和價格。三個按鈕分別是加熱水箱,煮咖啡,蒸汽。通過綠燈亮來表示某一個功能可以使用,通過熄滅或者紅燈亮表示某一個功能暫未能使用或在準備過程中。一目了然,比較直觀易操作。
後面是水箱,白色塑料透明水箱,雖是塑料,但透明度和材料質感還是彌補了些塑料感略強的問題。無功無過。
這是從底座從下往上拍得圖,從左到右分別是,黑色的壓
咖啡粉盤,過濾出水口,奶泡器。底座那兒大家應該可以看到是不鏽鋼材質的濾水盤,連同下面的盤子都可以拿下來清洗,比較方便,減少了整機的損耗。
因為比較喜歡意式咖啡尤其是expresso,所以選用的是義大利品牌Lavazza咖啡粉,這兒可以多說一句這個品牌,雖不比Illy名氣大,價格貴,但就其咖啡品質和做出來的濃縮的質量來說,我覺得和Illy沒有區別,更可貴的是將近Illy一般的價格,所以個人比較推薦。也因為這個品牌是我三個將近60歲的義大利客戶親口告訴我的,義大利的全民品牌後,我更加堅定的選擇這一款咖啡粉。再說一句,因為製作對咖啡粉的細膩程度有很嚴格要求,所以如果沒有高品質的磨粉器,我勸大家還是直接買粉。
之後用上文提到的黑色壓粉器用力壓一下。這裡又要提到一個各抒己見的問題,就是咖啡粉的鬆緊程度。有人說不能太緊,否則這種家用咖啡機壓力不夠,萃取不充分,油脂不飽滿之類。也有人說,要壓得很緊,否則水過濾的速度太快,萃取的不充分,油脂不飽滿。我個人認為,只要你用的是品質相對不錯的意式咖啡粉(Illy,Lavazza等細粉),壓平壓實即可,非要說一個力度,個人描繪不出,大家憑感覺吧。
這裡有一個順序問題,在說明書上是這麼寫到,先加水,然後按第一個按鈕燒水,這個時候,這個過濾手柄是要保持和機器那個濾口接觸不能取下的。等水燒開了第二個按鈕顯示綠色可以泡咖啡時,才要把手柄拿下來,往裡面裝咖啡。然後裝好手柄按第二個按鈕,等咖啡過濾出來。關於為什麼是這個順序,我沒搞明白,也想不出道理,是為了使過濾器保證一定熱度還是義大利哥們兒隨便寫寫的。高手們請賜教。
接下來差不多20秒,就可以出咖啡了。圖上我使用的就是標準的Expresso杯子,有一個問題,兩杯量過濾器的兩個出口,稍微有點近,所以如果稍微厚一點的杯子,基本上就無法同時接咖啡了,只能一個一個來。在一個就是噪音問題,拋開杯子勺子或者你放底座平面的平整度來考慮,機器的噪音屬於正常可以接受範圍內,辦公室沒有分貝器,在網上查了下,應該在40-50之間。可接受,不誇張。
這就是一杯新鮮出爐的意式濃縮咖啡,沒有奶沒有糖,上面的泡沫狀東西,就是行家們所說的油脂豐富,一杯好的意式濃縮是一切咖啡形式的基礎(卡布奇諾,拿鐵,摩卡等等都是在一份或兩份濃縮的基礎上加水加奶加糖)。油脂豐富,香味宜人,沒有萃取過度的意式濃縮就是我等上班族每天努力工作的意義啊(當然還是工資最重要)。
最後就是打奶泡,按下第三個按鈕,打開上面的黑色旋鈕,慢慢往+號方向擰,注意一開始會有水排除,要先將這部分水滴出,等完全是熱蒸汽的時候才能開始打奶泡。關於打奶泡,個人不會也完全沒有任何經驗,請假了幾個專門經營咖啡店的朋友,基本的條件是,全脂奶,冷藏,奶泡嘴要有角度,低於表面1cm,關於要打到何種程度才是完美合格的奶泡。請看下面的圖。
這是完~全~不~合~格~的~。奶泡不一定就是泡泡,主要是講奶打成一種粘稠細膩可塑型的狀態,而不是我這種泡沫漫天飛的狀態,請看下圖。
關於如何能打出這樣的奶泡,別問我,網上有教程,線下有咖啡店教學,真的別問我,因為我~不~會~
這就是我成功的意式濃縮加上超級失敗的奶泡的作品,給你們一個怎麼看都不像的愛心拉花,麼麼噠。
優點:大品牌,品質保證,顏值高,操作簡單,適合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