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大部分考生結束高考,當考生們跨出考場大門的那一刻,歡呼雀躍,縱馬奔騰,那種快樂,早已不是我們成年人所能體會。
人生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各種考驗,高考,只是林林總總考驗中的一個。這種考驗雖已結束,但人生的考驗又何曾中止過?生活中的考驗還在繼續,婚姻中的考驗也在繼續。
粉絲慧姐給我發來私信,內容鮮見,不是訴苦求助,而是來報喜。現年48歲的慧姐去年再婚,嫁給了同齡丈夫。
在私信中,慧姐跟我分享了她幸福的再婚生活,並一再表示,沒想到活到這個歲數才真正品嘗到愛情和幸福婚姻的滋味兒。
慧姐的前半生過得無比艱辛,前夫是憑媒妁之言找的男人,生性懶惰又嗜好菸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回家耍酒瘋,對慧姐動輒打罵。
看在孩子份上,慧姐一忍再忍。後來孩子成人紛紛飛出家庭的窠臼,慧姐才如釋重負,覺得該好好解決一下自己的幸福問題了。後來,慧姐果斷提出離婚,哪怕裸離也不計較。
幾年後,慧姐通過朋友認識了現任老公。結婚後,老公對慧姐無比貼心,一年多來,兩個人從未紅過臉。都說二婚不如原配好,慧姐卻覺得自己撿到了寶。
慧姐在私信最後感嘆,這個年紀的男人再婚,就一個目的:踏踏實實過幸福日子!
我對慧姐的話深以為然。五十歲左右的男人,人生過半,千帆過盡,早已看透了世事,尋到人生真諦。如果再婚,只會找一個合適的女人,幸福生活共度餘生。
1
前半生是入世的折騰
後半生是出世的歸隱
好像男人都是晚熟的孩子,女性到十八歲已然成年,而男人或許到四五十歲才會懂事。
很多男人在成熟之前的前半生,都是入世的折騰,在事業上折騰,在感情上折騰。等折騰夠了,該見識的見識過了,該嘗試的嘗試過了,覺得無趣了,人也就成熟了。
這時候的男人,在感情上不再追求什麼新鮮刺激,花樣百出,而是需要一份穩定的感情。就像經歷了坐山車後的刺激,渴望一個踏實牢固的沙發一樣。只有像港灣一樣平靜溫暖的家,才能拂去前半生折騰的疲憊感。這種需求又帶有點出世和歸隱的意思。
所以,這個年齡段的男人對待感情的態度更認真,更求真務實。
年過半百閱女無數的張藝謀,再婚娶了可以當她女兒的80後陳婷。關於兩人的戀愛經歷,外界知之甚少。但從陳婷的外貌來看,她是一個大氣且有一種樸質之美的女人,一口氣為張藝謀生了三個孩子,讓這個曾叱吒風雲的男人在人生的後半場,過上了穩穩的幸福生活。
2017年,52歲的郭富城娶了方媛,雖是頭婚,但當年在他與熊黛林的愛恨糾纏中,熊黛林早已被冠上「天王嫂」之名。折騰半生,最後閃速娶了方媛,且迅速生娃。好像年過五十,人生才剛剛揚帆起航一樣。
歷數這些五十歲左右再婚的男人,發現他們的婚姻生活都過得踏實且幸福。
繁華歷盡,方知平凡是真,回首滄桑,只想平淡如水。這大概是對這些男人最真實的寫照吧!
2
人生過半
戀愛正當時
記得有一個女明星對青春的獨特見解。她說,都說青春是美好的,無憂無慮的。而在她看來,恰恰相反。
因為從十八歲到三十歲,恰好是一個人一生中閱歷、資源最貧乏的時候,甚至是最艱難的時候,卻要在這個時候完成各種人生大事:考學、找工作、結婚、生子……
這話不無道理。所以白巖松提出,青春年少並不是戀愛結婚的最佳年齡,退休後才是!為什麼呢?
白巖松把人生百年分成5個二十年。第一個二十年,以求學為主;第二個二十年,以事業為主;第三個二十年,家庭事業都要兼顧;第四個二十年,也就是退休後的人生,才是無憂無慮、無牽無絆的「黃金時代」。
這個年齡的戀愛與婚姻,有錢又有閒,不用計較對方沒時間陪伴,不用計較彩禮和婚房,愛情的目的只是純粹為了愛情,多好!
粉絲慧姐和她現任老公,雖然還沒達到白巖松所說的「黃金時代」,但對比於年輕時的各種責任和應付,這個階段的人生更加穩定,更加明晰和淡然,所以在這個年齡階段選擇的婚姻,理智大於衝動,客觀大於主觀。
這樣選擇出來的愛情和婚姻,哪有不幸福的理由呢!
3
愛情或許會遲到
但堅信它就不會缺席
在我的粉絲群裡,不乏這樣一些年輕人,談過幾場戀愛,受過幾次傷,就哀怨什麼累覺不愛,再也不相信什麼愛情了,再也不會愛上誰了。
在慧姐這種過來人眼裡,這種哀嘆有點「少年不識愁滋味,強說愁」的意味。人生漫漫,愛情不一定非要在青春年少時來臨,它或許會遲到,但對于堅信她的人而言,愛情從來不會缺席。
《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伊能靜,在採訪時說她通常先完成愛,然後再完成自我價值。雖然她因這番言論波及了已故的梅豔芳,引起網友不滿。但不得不說,伊能靜在婚姻上是成功的,嫁給了小自己十歲的秦昊,如今家庭幸福美滿。
再看年過半百的鐘麗緹,雖然在感情上一波三折,但因為相信愛,最後嫁給了小自己二十歲的張倫碩,日子也過得一派幸福的模樣。
每個人的愛情都有各自的步伐和速度,有的來的早,有的到得遲,但或早或晚,只要心中的那團火焰還在燃燒,愛情總會來的。年齡不是問題,有沒有愛人的能力才是關鍵。
年齡只不過是人類虛構出來的一個概念,但這個概念卻讓人類產生焦灼感。「英雄末路,美人遲暮」,男男女女都在為時間的枷鎖而倍感走投無路。其實,大可不必,之所以有這種壓迫感,無非是因為年齡這個虛擬概念給我們定義了固定的生活方式,哪個年齡就該幹什麼。
如果走出年齡這種虛擬概念的限制,那還怕什麼呢?人生不再是哪個年齡該幹什麼,而是變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所以,人生過百再尋覓愛情,又有什麼不好呢!更何況,戀愛著的人永遠是年輕的!
文\無筆
如果年過半百,你還會堅信並追尋愛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