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了
那就一起走吧
去哪兒都成
對大部分略知埃塞原始部落的人來說,「唇盤族」的知名度大概是最高的。因為「唇盤族」的辨識度太高了啊,黑皮膚的婦女們的嘴唇裡裝一隻彩繪陶盤,在攝影師的鏡頭裡,都透著一股濃烈又難言的詭異和神秘。
有人覺得可怕,更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大家的提問首先是:她們怎麼吃飯呀?怎麼接吻呀?接著才是:盤子是怎麼裝上去的呀?口水會不會一直流出來呀?最後可能才是:為什麼要這樣呀?
待我們真正去了,大多數疑問也許都得解答。只是,關於如何接吻,我也無法想像也不知道是不是應該當場提問。於是閉著眼睛亂猜:也許,唇盤族的接吻術,與我們的並不一樣。
by 茶玫
其實,一直都說不清到底是什麼感覺
去拜訪「唇盤族」不算太容易。
不容易有好幾個層面。首先是唇盤族的居住地都比較偏遠,早上從離他們最近的城市金卡出發,也差不多要在山路間盤旋行進兩個多小時,才能抵達某個可以接待我們的原始村落。第二是唇盤族天性比較兇悍,埃塞政府因此專門闢了一塊Mango國家公園給他們居住,其他原始部落皆不願或不敢與他們為鄰,因此我們還必須在半路攜同政府旅遊office派發的持槍安保隨行;事實上,我們沿途與在村中看到的好些唇盤族男人都攜刀或槍,好在,據說他們「對政府的人怕得要死」。第三層不容易,還有個進村拍照的費用問題,一般在埃塞原始部落拍照,行價是一張照片一個人頭5br(約人民幣一塊錢),如果是合影或是人家抱了頭小羊,那也都是要按人頭來計數的,一個不小心,就可能發生爭端。最後還有一個不容易,是在埃塞南部旅行的共性,那就是語言,原始部落基本不通英文,無論發生什麼,說不清楚就可能是大問題。
好在,我們有靠譜的經驗豐富的地接,車輛啊安保啊門票啊語言啊都不是問題,就連拍照付費,他們也開闢了按遊客人頭收費的先河,即一個遊客總共收多少錢,就可以在村裡隨意拍照而不必繁瑣地拍一張照片就要計費還得數照片裡的人頭。我們那天的拍照費用,是一個人200br,當然,進村和安保的費用是另計的。
我們到得村口,由導遊先去談好了價,這才跑來跟我們說,走吧,可以了。看得出,就算導遊經常帶各國遊客來此,也是相當謹慎小心,畢竟發生衝突是隨時可能的,此時安保便能發揮極有效的作用。
埃塞的Mursi人,因為婦女們的嘴唇上裝了陶盤而被稱作「唇盤族」。
唇盤族,這個嘴唇上裝了一個盤子而聞名於世的原始部落,聽聞了那麼久,總算可以走近她們了。
為什麼是「她們」,是因為這個正名為Mursi族的部落,據說早年為防止族中婦女被其他部落擄走為奴,遂刻意將出生不久的女孩的嘴唇割一條口,待傷口痊癒後便在這條口子裡裝上陶盤,希祈因面容醜陋而免遭強擄之虞。於是,隨著這個女孩的長大,嘴唇上的盤子也會由小而大,就像泰國的長頸族,原理差不多,只是,在埃塞看到的唇盤族婦女第一眼,我們都會有類似的第一反應:她們不疼嗎?
甚至,還會有更多的聯想:在這個缺醫少藥的居住在深山老林的部落,用原始刀具割開嘴唇,如何消炎如何縫針?是不是所有人在割唇之後都能不病不災長大成人?——呵疼是肯定的,就連以前打個耳洞,不小心再發個炎,也是覺得痛不堪言的啊。
只是,這個延續了數百年的所謂陋習,恐怕連他們自己也不曾想到,如今竟已成為他們的生計之一:來埃塞旅行的全球遊客,十有八九都會專程前來造訪,門票、拍照費以及捐贈,都可能成為他們的日常收入。
老婦與小孩。盤子也是可以隨時取下來的。
當我們走近正散坐或散立在簡陋草棚間的Mursi人,他們很快就分男女兩隊站成一列。他們似乎都特別習慣這樣並排站立著,應該是等待著被挑中,然後就可以成為攝影師鏡頭前的被拍對象,換句話說,當天也就可以有收入了。只是我們這天,談好的是「打包價」,所以我們也是相對輕鬆地,拍他們,也嘗試著和他們合影。
說實話,雖然之前我們已經拜訪過琴恰、孔索和哈莫人部落,或與其飲酒歌舞,或沿村走訪,但在唇盤族男人以白灰畫就各式圖案的黝黑面孔或半裸身體面前,在唇盤族婦女或懸掛陶盤或未掛陶盤而下垂的嘴唇前,我們,都有些心驚膽顫。這心驚膽顫倒不完全因為害怕,而是在從未經歷的如此蠻荒面前的不知所措。像我一向還算膽大敢玩,卻也還是只想著多拍點照片,完全忘記了應該提問啊,之前心裡的那些疑惑,我後來想,怎麼就都沒有想著要得到現場的解答呢?
是的,這個部落的每一個人,其實都相當上鏡,照我的朋友三川玲的說法,就是「隨手一拍都像國家地理雜誌出品」。只是,當我們身處其間,總是會覺得有些許不適,她們的眼神並不凜冽,表情也不猙獰,但那一張張嘴唇上掛著陶盤或是嘴唇成圈懸垂的面孔,無論如何總是有些詭異,當她們頂著草籃或是各式草木裝飾的頭飾站立成一排,我甚至還能看得出她們流露出了某種熱望。這熱望或許是習慣使然,因為,或許除我們之外的很多遊客,都會進行一個挑選及付費拍照的流程。
她們其實是友善的,更是愛美的。
我倒還好,只管嘻笑著跟她們合影,內心還有些盼望著能拍到一些與眾不同的好看的照片。比如打著手勢借來某個婦女頭頂上的飾著彩珠的草籃,也想要學她們將其頂在頭上,可無論如何都沒辦法穩當,萬沒想到的是,旁邊的婦女伸手相幫,竟是替我扶住了那隻一直想要滑下來的草籃。比如我靠近一位唇盤婦女,無意間對視,感覺她唇上的陶盤似乎經由她稍稍的一努嘴有些上揚發,便乾脆直接湊嘴上前,做一個想要與她的陶盤親吻的動作。一不小心,我的手碰到了她的可能從嬰孩時代便被割開的嘴唇,有一剎那心裡是有些嗝應的,下一閃念,想的卻是「呵她的嘴唇也是好柔軟的」。
另一個完全出乎意料並且不被控制的場景,是被幾個唇盤婦女左右圍住,她們的身體與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卻是伸出長長的手臂,紛紛撫摸我的彩珠耳環和項鍊。這是特別為造訪埃塞原始部落準備的行頭,因為此前在納米比亞有被「紅泥人」摸來摸去的經驗,倒也完全不慌張,反而覺得極有趣。在這有趣之中,當然也有糾結,因為她們都流露出了非常想要的願望,甚至後來還有一個男人也來討要,我猜他是想討要去了送給他的女人。
那麼,送是不送?送給誰好?
當然最後,我沒捨得。這是來自墨西哥的彩珠,很喜歡,並且,我不知道下一次去墨西哥會是什麼時候。
說到有趣,我的朋友蘇錦此前來到「唇盤族」,她說:那天穿了一雙長絲襪,到後來滿腿都是黑手印,因為整村唇盤族婦女都排著隊來,每個人拉一下長腿襪再放開,然後哈哈大笑,下一個拉一下長腿襪再放開,然後哈哈大笑……
然後我們,隔著5個小時時差,隔著網絡,也哈哈大笑起來。
他們的面孔,細看宛如鬼魅;卻也是友善的。
彼時我肯定是全場最「作」的那一個。跟唇盤婦女玩過之後,又跑去要和幾個或扛槍或持矛的男人合影,他們每一個都高瘦,因為黑色的面孔和身體都塗抹著白灰的圖案,說實話,當我走近他們,還真有點無法與其認真地對視。尤其是他們其中一個促狹地開起了玩笑,故意將手臂親密地搭在我的肩上,我哈哈笑著使勁兒地甩開他的手,然後他們也都大笑起來。——現場氣氛好像很歡樂,只是後來我細看照片,才真正覺得,他們大笑著的面孔幾乎宛如鬼魅。
在「唇盤族」裡真是很容易帶來不適,這不適或許更多來自我們自身的主觀觀感,畢竟,生理殘缺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確實很難產生親密更遑論美感。我們還注意到,唇盤婦女們大多都沒有下門牙,難道是因為方便裝上陶盤?細問之下方才明白,唇盤族通常都居住在缺醫少藥的深山,如若重病求醫則需長途跋涉,這個時候,族人便會先行熬煮草藥,而敲掉下門牙,竟是為了方便病重時灌藥入口。
一些年輕的女孩已經不曾割開嘴唇,「唇盤」的習俗或許以後就將消失。
當然,我們還注意到,部落裡有些年輕的女子已經沒有「唇盤」了,而是保留了完整美麗的嘴唇。所謂全球文明化進程,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埃塞偏遠的原始部落,這些在我們看來的絕對「陋習」,再過一段或長或短的時日,也許,就將完全絕跡。
而我們的此刻,也將成為這個地球上某種原始文化的見證和記錄。
在埃塞好些原始部落,如今仍然無一例外會遇到大人小孩朝遊人執著地一直口吐「money、money」,糾纏久了自然心生大煩。——就算在這同一個Mursi村落,我在第二次去的時候再想要支付「打包價」又不被允許了。——只是,換一個角度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認為貧窮的地方就必須要純樸?憑什麼來到人家部落探奇就覺得人家早已約定俗成的所謂拍攝費用一定就不合理?很多的不解或是煩躁,或許只是來自我們的固有認知和預設的立場。
後來,看到我們的埃塞朋友影子說,這一切不過是為了生存。再念及此,心下竟有大憫。Mursi人之所以成為「唇盤族」,唇盤婦女之所以敲掉下門牙,所有的一切,是的,都不過是為了生存。
攝影:一鳴
文藝連萌 萬千文藝生活實踐者
不定期會約伴旅行,長按二維碼,
歡迎關注行走的茶玫
打開圖片,長按識別二維碼,歡迎關注公眾號
【往期文章,喜歡可以點開連結;】
00後結婚,90後離婚,80後的駐外人還在單身
紀念在衣索比亞簡單而美好的歲月,好久不見
八卦一下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野史
扒一扒非洲最令人震撼的10個部落:你知道幾個?
非洲攻略:衣索比亞奧莫河谷之狂野部落(路線)
探索非洲部落之唇盤族:媽媽對她說你的唇盤越大,結婚時就越值錢
咖啡的神秘起源---衣索比亞
17種衣索比亞美味,你吃過幾種?
給你10個到衣索比亞的理由,你敢不敢?
衣索比亞之無法抗拒就融入,不痛不癢就離開
衣索比亞之哈莫部落--她們被抽打的皮肉綻開,是為了尋找未來的男人
《在他們消失之前》衣索比亞.蘇爾瑪部落
衣索比亞之卡諾部落--他們用身體繪畫,隨身攜帶板凳走哪睡哪
23張圖帶你感受最熱!最狂!最美!的Danakil低地(衣索比亞之地獄之門)
衣索比亞之謎一樣存在的貢德爾城堡(Gonder Fasil Ghebbi)
東非:衣索比亞之最美的十個地方(上榜2017年 Lonely Planet 孤獨星球)
東非:衣索比亞之 地獄之門(Erta Ale 爾塔阿雷活火山 & Dallol 硫磺湖)
東非:衣索比亞之東非大裂谷湖泊精華(紫薇,蘭加諾,塞拉,阿比亞塔,阿瓦沙)
東非:衣索比亞之首都 Addis Ababa 攻略篇(乾貨)
東非:衣索比亞之 一路向南(自然風光篇)
東非:衣索比亞之一路向東(Harar 哈拉爾)
東非:衣索比亞之非洲大地的明珠
東非:衣索比亞之學幾句阿姆哈拉語,拒絕被坑(實用)
東非:衣索比亞之主顯節 Epiphany(你脫單了嗎?)
東非:衣索比亞之9月27尋找十字架(Finding the True Cross)
東非:衣索比亞之神奇的咖啡儀式(Coffee Ceremony)
東非:衣索比亞之【旅行】相關注意事項(實用)
非洲故事:有一種壓力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沒有誰比誰過得更容易)
就算逃到了大非洲,你也逃不掉份子錢
這樣的非洲在等你,你敢來嗎?
在非洲,你有被偷過嗎? 嗯,我有.
有一種精神叫做非漂(衣索比亞)
行走在非洲,詩酒趁年華
假如不去非洲
探索非洲:史瓦帝尼的蘆葦舞節(又名:選妃節)
天堂在左,塞席爾在右
桑給巴爾:印度洋上被世界遺忘的一座海島(坦尚尼亞)
緬甸:慢了時光,美了年華
北非:摩洛哥之舍夫沙萬(在這座藍色小鎮尋夢)
有一種浪漫想和你一起戀愛、旅行、結婚、生子
願所有憋尿前行的年輕人,不再錯過生活
寧做西行的馬,不做原地打轉的驢
我雖然喜歡窮遊,但還沒淪落到乞丐.
在雲上寫詩,在泥裡生活(圖片欣賞)
願你走遍世界,歸來時,仍是少年.
是「假裝」旅行?還是真的喜歡?
關於旅行:你是屬於窮遊還是「蹭遊」??(富遊不參與此討論)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很難嗎?未必吧!
你從不欠別人一段婚姻,也不欠任何人一個孩子
每一個令人羨慕的工作背後都有著外人不知道的辛苦
再見!2000萬人的北京,離開是新生活的開始!
26歲,你看著身邊的人都結了婚
2018,聊一聊那荒唐的三個月
如果你厭倦了相親,旅行會讓你找到真愛
不去旅行當然死不了,但快死的時候會遺憾.
年少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於平庸
我有故事也有酒,你,敢來嗎?
我是影子外的人,喜歡旅行,愛好拍照,
有人說我文藝,有人說我憤青,
還有人說我喜歡裝
聽一聽,笑一笑,轉身,什麼也不說,
事實告訴他們:你丫,就這樣;
我沒有太多的故事可講,
只帶著最愛的烈酒和真誠,
你若願意坐下來和我舉杯,
我自然和你來日方長;
喜歡可以轉發,
感謝願意聽故事的你,還有你們;
微信公眾號:影子外的人
微信號:henryli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