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凌晨,李榮浩新歌《要我怎麼辦》上線了。作為一個高產又高質量的創作型歌手,許多人還是非常期待李榮浩的新歌的。但是聽完才發現,他的這首歌真的是與眾不同,因為整首歌從頭到尾就只有九個字:"要我怎麼辦"、"你想""呵"和"哈"。
一首將近三分半鐘的歌,歌詞卻只有短短的九個字,這不免會讓人覺得李榮浩有些敷衍,甚至有網友直言:無語!這是做音樂的態度嗎?
但是有很多人還是對這首歌持褒獎態度的,因為首先,按照李榮浩自己所說,這首歌之前是有三四個版本的,但是他始終覺得不對,所以才將歌詞刪掉,留下了"哈哈"和"呵呵"這樣四個荒誕的字,因為"哈哈"和"呵呵"包含了太多的情緒感覺,更能表現人生的無可奈何。這樣看來,李榮浩其實是為這首歌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選擇出了這個看似敷衍的最終版本的。
另外,聽過這首歌的人都知道,除了歌詞簡單,這首歌的作曲和編曲都很複雜,可以看出他對作曲是很用心的。一個創作型歌手,怎麼會將一些他認為不合適的歌詞放到自己苦心經營的編曲上面?所以外人看似敷衍的簡單的幾個字卻可能是李榮浩的良苦用心。
再者,李榮浩寫的確實是人生的真實狀態,當我們真正對人生無可奈何的時候,除了"呵呵""哈哈"地苦笑,我們似乎真的什麼都改變不了。就像當無數人留言批評李榮浩這首歌敷衍的時候,除了苦笑沒人懂他,他真的什麼都做不了。這就是人生的真實狀態,人無助的時候總是多於風光的時候。
其實李榮浩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出其不意了,他之前的歌曲《貝貝》就已經非常成功的震撼過我們一次了。
比起李榮浩的新歌《我要怎麼辦》,《貝貝》這首歌就顯得更加"敷衍"了。這首歌收錄在李榮浩2018年的專輯《耳朵》中,歌曲全長四秒,歌詞就只有兩個字:貝貝。較真兒來講,"貝貝"就只能算是一個字。
有些人甚至懷疑,李榮浩是不是只想讓我們單曲循環刷播放量,或者單純的想把這首歌送給楊丞琳。至於為什麼寫了這首歌,李榮浩曾經在和媒體分享自己新專輯的時候幽默的回應過:因為很多歌手唱歌的時候都會唱到"Baby",所以這次乾脆就直接把Baby唱成了一首歌。他很誠懇地表示,自己錄音的時候其實沒有想太多,一個念頭閃過,就突然來了靈感。沒有太多寓意,只是覺得baby這個詞功勞大,所以就為它專門寫了一首歌。
雖然這兩首歌難免會讓人覺得敷衍,但是不得不承認,李榮浩對待音樂是毫無設限的形式及想像,他是敢於創新突破的。
什麼樣的歌才能稱得上好歌?有人說,言之有物,傳達情感,引人共鳴的才能稱得上是好歌。但是仔細觀察華語樂壇漫長的發展歷程,這樣的好歌實在太多,那些能被我們一口喊得出名字的歌手,似乎都有過這樣的好歌。
一首好歌,至少要在形式、風格上對過去的自己有所突破,而不是千篇一律,因為一切雷同只有歌詞不同的歌是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的。無論是之前的《貝貝》還是如今的《我要怎麼辦》,李榮浩至少在形式上做了巨大的突破,不再局限於世人為歌曲所劃定的狹隘格局中。不管是不是好歌,李榮浩的新歌都值得我們去聽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