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L「忍界大戰」:造梗讓觀眾與亞文化相遇

2020-12-18 騰訊網

出品|人民電競

作者|虞秋浩

編輯|Kevin

題圖|微博 @LPL賽事沒品圖

最近一段時間,LPL的梗一波接一波,「電競春晚」、「忍界大戰」激起許多觀眾的觀賽熱情。

如果說「電競春晚」是拿知名IP進行類比,讓大家了解到這場比賽的重要性。那麼圍繞「忍界大戰」產出的海報、表情包、視頻則更為準確的描繪了比賽的衝突與對抗。面對網際網路時代「梗」的快速傳播,我們不禁思考,這一切的源頭是什麼?

「梗」可以成為創作的素材

關於「梗」的定義與特性,學界認為它屬於Meme(模因)的一種。Meme的概念由英國演化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提出,指人與人之間傳播的思想、習慣、文化,靠模仿、重複進行擴散。

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就出過一本書《我所愛著的MEME們》(僕が愛したMEMEたち),借用Meme的概念介紹了許多他喜歡的文學、影視作品。

《我所愛著的MEME們》

而中文語境下的「梗」,有說法認為是相聲術語「哏」字的誤寫,指笑點、典故。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梗」、「造梗」等詞彙的含義也逐漸擴大,從最早的笑點到描述各種文藝作品中的情節、現象,覆蓋面極廣。

基於「梗」的特性,不少人認為「梗」是年輕人的日常語言,可以增加交流的默契和效率。但因為跟風的人較多,無腦玩梗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前一段時間受到議論的「祖安文化」。

無腦玩梗其實是在破環其背後的文化,在信息過載的今天,梗來的快去得也快,沒有沉澱只會在傳播中逐漸消失。與此相對的,另一些能引發創作欲望的梗則成為追捧的對象。

「忍界大戰」向同人創作靠近

除卻官方的宣傳,本次LPL「忍界大戰」有很多來自網友自發的創意。從「梗」的笑點和橋段發展而來,有網友認為圍繞本次比賽產出的文、圖片、混剪可稱作「同人創作」。雖然不能完全劃等號,但如今廣義上的「同人」確實包含了類似的內容。

今年的AO3事件讓同人這一概念再次來到公眾視野。亞文化近年備受關注,是因為屬於「小眾」的不一定就是沒有生命力的。

現在一般認為同人來源於日語中的「同人(どうじん)」,起初是指擁有相同志向、愛好的個人或團體,後來演變成 「非商業性的自我創作」。國內同人創作與ACG文化聯繫緊密,集中於動漫的同人文、同人圖。

「同人」包含原創、非原創的非商用作品。而「二次創作」非原創,指的是依據已存在著作物的文字、圖片、影像進行模仿和改編。隨著邊界的模糊,兩者的概念經常被混用。

不論是同人創作還是二次創作,在影響力大的作品周圍出現的概率肯定更高。筆者列舉兩個經常出現的創作方向:一是對自己喜歡的人物進行延伸創作,自娛自樂。二是對自己不太滿意的設定進行更改,以彌補心中的遺憾。

拿這次「忍界大戰」的背景《火影忍者》為例。本體是漫畫作品但圍繞它出現很多同人小說。依附於原作,愛好者們通過自己的想像描繪人物的過去與將來,例如喜歡的人物如鳴人、卡卡西在大結局之後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延伸創作可以不斷補充,腦洞大開。

另一方面,重新修改設定往往是組CP有遺憾或對人物的逝去、悲慘的結局進行挽回。

「工藤新一和小蘭在一起了,柯南能不能留給我哀?」「創造一個平行世界,讓戈薇和犬夜叉生活在現代,讓桔梗與犬夜叉生活在古代如何?」

「斯內普教授在最後讓我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難以接受他的離去。」「霍格沃茨需要鄧布利多!」

因為不追求盈利,在很多人眼裡,同人創作是在「用愛發電」。自發的喜愛多少能引起自己或他人的共鳴。

在不做商用的情況下,同人成為了一種默認現象。同人創作質量參差不齊,且多數涉及版權問題,而少數優質的二次創作能在宣傳方面帶來流量維持原作熱度。這正是各版權方、原作者對待同人態度不一的原因。

「忍界大戰」的特別之處

同人創作(二次創作)的範圍囊括文學、影視、動漫作品等,圍繞一款電競項目進行再創作可以粗略分成兩類:遊戲角色和選手真人。

《英雄聯盟》的官方設定指出瓦洛蘭的人民和大法師們看到符文之地脆弱的現狀後,為了回應世界上不斷惡化的政治和經濟危機,成立了一個叫「英雄聯盟」的組織,目的在於監督瓦洛蘭的政治紛爭得以有序處理。

遊戲裡每一個角色也有其背景故事,比如德瑪西亞之力蓋倫的是「作為一名自豪而高貴的勇士,蓋倫將自己當做無畏先鋒中的普通一員參與戰鬥。尤其作為尊貴的冕衛家族的子嗣,他被委以重任,守衛德瑪西亞的疆土和理想。」

一些玩家以同人的形式,將符文之地各大陸與遊戲角色按照自己的設定自由發揮,是因為遊戲本身有官方設定進行參照。

粉絲們繪製的同人內容

與上述不同,對「真人形象」再塑造即「真人同人」(Real Person Fiction)則是比較難界定的概念。單純描繪真人生活被看成是一種記錄,而創作往往帶有想像的空間。所以,真人同人創作筆下的參照物來源於「真人」在媒體和其他文藝作品中的表現,可以理解為一種「人設」。

如美國傳播學領域權威、粉絲文化研究者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所言,真人同人是基於粉絲對媒體名人(演員、流行明星、體育運動員等)的幻想而創作的。

「忍界大戰」能夠較精準的定位兩隊選手之間的關係,是因為選手在賽場、媒體上的表現構成了「公眾形象」的一部分。

借鑑《火影忍者》的想法最開始可能由某一兩個人提出,但觀眾們對於選手的理解皆來自於「公眾形象」。後續不斷產生的二次創作說明大家普遍覺得選手的某些性格特質、行為與「漩渦鳴人」、「邁凱特」等相匹配。

在視頻網站檢索LPL忍界大戰相關內容可以發現,將選手真人形象以「貼圖」、「表情包」等方式在比賽錄像中穿插是常見的手法。

通過借鑑《火影忍者》的形象,打鬥雙方完全變成了「選手真人」。很少會有人在意沙皇什麼時候放的大招,EZ什麼時候交的閃現,遊戲裡的英雄角色存在感降低,奇蹟般的「隱身」了。

「競技」開始抽身於遊戲這一載體。筆者認為類似的二次創作增多以後,有關「這位選手、這場比賽如何如何」的討論將會慢慢取代「這款遊戲如何如何」,該項目的「觀賽」而非「遊玩」屬性進一步增強。

另一方面,電競觀眾(受眾)自發的內容創作屬於新領域,它的產生原因和特點需要從文學、影視的二次創作中找到共通之處。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鄭熙青曾表示同人文學的創作有非常明顯的群體創作累積的過程。她認為同人的定義多基於其社群基礎和身份認同。

隨著賽事品牌逐漸沉澱,用戶黏度升高。「電競春晚」、「忍界大戰」之外,LPL將來還會出現更多具有特色的觀賽體驗和聚集交流。

相關焦點

  • LPL官方預熱忍界大戰!火影梗來源你了解嗎?管澤元竟然都有原型
    2020年lpl夏季賽已經過去了2/3,時間來到了第8周,而在這一周,有一場比賽,將會受到全lpl的觀眾,甚至全世界英雄聯盟職業聯賽觀眾的注意,那就是 TES vs IG。這場比賽之所以會受到那麼大的關注,第一個就是,兩隻戰隊都是強隊,就是觀眾們都喜歡看強強對決,天王山之戰。其二就是,現在在各大論壇當中,議論紛紛的忍界大戰,為什麼會被稱為忍界大戰呢?
  • LPL整活圖:當IG遇上TES 忍界大戰一觸即發
    時至7月22日,LPL夏季賽第八周的常規賽行程即將過半,按照慣例,每個比賽周的最後一場BO3對決,將有兩支勁旅為觀眾帶來壓軸大戰,第八周也不例外,這回走上舞臺的兩大豪門分別是銀河戰艦TES與世界冠軍IG,他們將在7月26日,也就是本周日正面交鋒,為觀眾帶來關乎夏季賽局面的天王山之戰。
  • LPL忍界大戰落幕,iG戰勝TES,阿水被瘋狂針對!
    LPL忍界大戰落幕,iG戰勝TES,阿水被瘋狂針對! 7月26日晚上,LPL夏季賽迎來了一場關鍵的對陣,對陣的雙方分別是IG和TES兩隊,在賽前官方為這場比賽預熱,被宣傳為「LPL忍界大戰」,比賽的過程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其激烈程度甚至堪比一場季後賽級別,最終IG以2:0戰勝TES拿到比賽勝利。
  • IGvsTES是"忍界大戰"這個梗是怎麼來的?你該進來補番了!
    最近很多網友應該都聽說過LPL關於忍界大戰的傳聞,那麼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知道這個梗是從IG傳出來的,但是這個梗的起源到底是怎麼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事情的最開始,其實還要從一條微博說起這,而有趣的就是這條微博的發起者並不是LPL的隊伍或者是選手,而是國內玩梗之王微博之王G2,他們在四月份的時候就將阿水比作成了ig的叛忍,做出了一個擁有ig對標,但是被切掉的護額,要知道ig這支隊伍在微博的關注度一直都很高,此圖一出微博瞬間就爆炸,各種梗就傳出來了。
  • 《競說》「LPL忍界大戰」阿水JKL遭到針對
    LPL夏季賽焦點戰賽前代表著木葉村的IG眾將熬夜訓練,其中,輔助寶藍和下路Puff通宵熬夜,他們可以通過Rank來提高自己的競技狀態,與阿水Jackeylove的對抗是「LPL忍界大戰」的最大亮點之一,同樣值得期待的還有漩渦寧人Ning與「雷達哥」卡薩的野區交鋒,以及「邁特曬」Theshy與369的上路對決。
  • 小整活,第四次忍界大戰人物圖鑑
    小整活,第四次忍界大戰人物圖鑑 原標題:小整活,第四次忍界大戰人物圖鑑cr NGA
  • iG與TES忍界大戰,二路解說的letme卻被噴了,原來真有梗衛軍
    因為退役職業選手的身份,時不時平臺會安排他二路解說,26號的忍界大戰他就參與了。RNG和EDG豬狗大戰少了兩個靈魂人物之後,已經由天王山之戰變成國宴佳餚;RNG和iG的電競春晚同樣在缺少兩位關鍵人物後,沒了從前喜慶和勢均力敵的觀感,如今LPL在競技水平和流量熱度上保持同一水準,有梗有對抗性的就是iG和TES兩隊了。
  • 忍界大戰TES遭IG橫掃,BP暴露巨大問題,觀眾:停在MSC走不動了?
    在LPL中俱樂部之間的恩怨糾葛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像當初EDG與RNG之間的豬狗大戰,RNG與IG之間的電競春晚都是觀眾們最喜歡看的經典戰役。而進入S10之後,傳統的老牌豪門風光不再,新貴TES登上舞臺,而他們與IG之間的忍界大戰也逐漸接管了電競春晚在觀眾們心中的地位,成為了新一代的觀眾們的心頭好。夏季賽之後的TES風頭可謂是一時無兩,自從MSC之後,TES在國內賽區所向披靡,夏季賽的一路連勝似乎讓很多觀眾們看到了新王的影子。
  • 博人傳:第五次忍界大戰規模如何?上演星際大戰,決戰大筒木一族
    忍界大戰的規模越來越大了,第四次忍界大戰已經到了忍界精銳全部參戰的規模。無論是宇智波斑或輝夜,都是忍界聯軍必須擊敗的對象。鳴人作為預言之子,算是推動忍界和平的重要一環。原以為忍界不會再出現世界級的紛爭,但大筒木一族的降臨預示著第五次忍界大戰即將爆發。
  • LPL忍界大戰,IG打蒙TES,漩渦寧人大熊掌扇哭宇智波阿水!
    7月26日晚19:00,LPL第一次忍界大戰開賽!IGvsTES,漩渦寧人和宇智波阿水的羈絆之戰,最終由IG2-0拿下!第一把全面碾壓,第二把教科書式翻盤,充分展現了IG現在的實力。Theshy、Rookie、baolan面對阿水是真狠,被針對到哭,仿佛TES其他4個都是觀眾一樣。
  • 火影忍者手遊卡卡西忍界大戰還會出嗎 忍戰卡技能
    火影忍者手遊旗木卡卡西忍界大戰什麼時候出?旗木五五開是超人氣忍者,上次我愛羅忍界大戰更新的時候,魔方工作室的更新公告中是有旗木卡卡西忍界大戰的公告的,但是四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更新,那什麼時候會出呢? 小編認為旗木卡卡西忍界大戰遲遲沒有更新是因為被日本監修卡住了,要麼因為名字不符合設定,要麼就是技能不符合設定。
  • IG六連勝零封TES,賽後回應「忍界大戰」,LPL解說集體炸鍋!
    英雄聯盟2020LPL夏季賽7月26日,LPL「忍界大戰」如期而至,IG戰隊與TES戰隊展開對決。最終IG以2-0零封TES,拿下六連勝,積分排名也以11-3的戰績反超TES來到第二名;而TES以10-2的戰績位列第三名;第一名是十連勝的11-2的JDG戰隊。
  • 春野櫻『忍界大戰』
    忍界大戰的櫻如同櫻花,蟄伏三年,綻放是一舞滿傾城。這時候,新三忍三足鼎立,成為新一代的傳說。小櫻出生在一個非常普的家庭裡,沒有家族和血繼的她在最初的忍者學校時期,成績很好,具有良好的查克拉控制能力以及清晰的頭腦,擅長體術怪力與醫療忍術以及解除幻術,只不過這解除幻術的能力還是抵不過佐助的一瞪。
  • 火影:前三次忍界大戰是誰發起的?又是如何結束的?
    忍界大戰指的是火影忍者中所出現的戰爭,火影劇情中一共發生了四次忍界大戰,第四次忍界大戰是由帶土發動的,他想要得到木葉村的九尾人柱力以及雲隱村的八尾人柱力,從而實現自己的「月之眼計劃」,之後五大國聯合起來粉碎了帶土的陰謀,第四次忍界大戰也就此落下帷幕。
  • 第四次忍界大戰
    三忍戰,琳落塵,亡之於卡卡西,與帶土見亡。面生恨,悔生氣,解封萬花筒,傷敵人。故今,此疾風鳴人之時,帶土因斑之蠱,深入輪迴,蠱惑長門,因長門之死,藉機取巧,偷獲輪迴眼。曉之滅亡,徹底落興,帶土與兜結夥,其二者開啟第四次忍界大戰。兜處暗,招來穢土軍,帶土戴白面具,與聯軍之爭。
  • 火影忍者手遊:忍界大戰團本上線,誰才是最強忍具
    忍界大戰團本已經上線一段時間,忍具系統也新增了135的普通橙忍具和135級究忍具,那麼,這些忍具相比,誰更強呢?>暴擊:8447屬性評分:151856技能 毒霧LV10:造成傷害時百分之2概率使敵人中毒,毒性加百分之30獲取途徑:忍界大戰團本,忍具合成
  • 火影忍者OL天天忍界大戰風主陣容搭配推薦
    火影忍者ol天天忍界大戰風主陣容分析: 通靈:雷虎王按照水主的搭配思路,搭配了風主一套,用忍術之舞和水影結界結界,輸出依舊爆炸,風主刷新,第123回合強力輸出一番,風主帶輸出是更強大 常規操作 第一回合 秘書回查,忍天奧義,2體麻痺 第二回合 秘書奧義起手一套連擊秒一人,秘書回查,水影奧義點燃收割,風主刷新 第三回合 奧義全放收割 >>>>>>火影忍者OL天天忍界大戰技能及強度分析
  • 火影忍者:木葉村取得了三次忍界大戰的勝利,實力卻變弱的原因
    畢竟第一次忍界大戰中二代火影千手扉間死亡;第二次忍界大戰中雖然算是取得了勝利,但是不僅拿五大忍村之外的雨忍村沒有辦法,還犧牲了加藤斷和繩樹,讓綱手患上了恐血症並且對火影有了意見;第三次忍界大戰更是做成讓步才和巖忍村籤訂了合約,三代火影也為了對犧牲的忍者們負責而在高層的壓力下主動辭職,新興的強者四代火影波風水門更是沒有多久就犧牲了。
  • 半月談|亞文化「玩梗」,請守住底線!
    亞文化「玩梗」,請守住底線!半月談評論員 劉芳洲 蔣芳打軟色情擦邊球,拿民族傷痛做「梗」,給語言暴力披上創作自由外衣……近日,在廣州和上海舉辦的大型漫展上,出現了數個爭議事件。有身穿「jk制服」的女生擺出不雅姿勢,吸引大量觀眾圍觀拍照,甚至有人惡意偷拍;有「COSER」模仿相關角色,結合網絡熱炒的「黑人抬棺」視頻,組成「八國聯軍」,「尋歡作樂」無下限。
  • 亞文化「玩梗」,請守住底線!
    打軟色情擦邊球,拿民族傷痛做「梗」,給語言暴力披上創作自由外衣……近日,在廣州和上海舉辦的大型漫展上,出現了數個爭議事件。有身穿「jk制服」的女生擺出不雅姿勢,吸引大量觀眾圍觀拍照,甚至有人惡意偷拍;有「COSER」模仿相關角色,結合網絡熱炒的「黑人抬棺」視頻,組成「八國聯軍」,「尋歡作樂」無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