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大家一直都有留意 Gentleman Face 的推文,想必能發現 Leo 總會輸出一種觀點:就是很多時候衣服的效果是需要由多種要素所共同決定的,只要任何一環發生了改變,那麼最終呈現的模樣都有可能是截然不同。
而這個思路放在今天所說的面料問題也同樣適用。
每當提及面料,相信不少男士們都會想起一些耳熟能詳的概念,如纖維(面料)種類,動物or植物纖維,是天然還是化學成分、面料紗支數的高低、克重的大小等等。
當然,現在這些概念很容易就能在一些掃盲貼、科普文中可以得悉,自然會讓入門客形成一個「幸福來得如此突然」的感覺,仿佛讀完瞬間就能建立起判斷西服好壞的信條,也是像「支數越高越好」等論斷層出不窮的原因。
久而久之,這種盲目鼓吹數值標準的說法就成為了他們指點江山的資本,也在與其他準備步入西裝坑的「小學弟」的交流中埋下了交無謂學費的伏筆。
學費固然是要的,因為嘗試、接觸的西服多了,有助於將自己所體驗的經驗歸納成屬於系統的見解。但某些不必要的額外溢價和貨不對板,難道你不想可免則免?
今天 Leo 就為大家列出一些在購置西服面料時容易忽略的冷門雷區,往往就是你的花費與面料效果不匹配的原因之一。
1.
此「紗支」不同彼「紗支」?
首先來說說最多入門選手掛在嘴上的「紗支」,對於某些面料商或者西服定製店來說,這類客人應該最備受青睞吧(因為好蒙)?
其實關於西服面料紗支的定義主要有兩種,一是紗線紗支,二是羊毛紗支。
紗線紗支,指的是羊毛被紡成紗線後根據面料紗線的粗細來確定該塊面料的紗支支數。
羊毛紗支,通常在支數前面會有 SUPER 級別的標識(類似SUPER 100's),主要指羊毛被採集後,以其中最粗的羊毛直徑來作為釐定其羊毛等級的依據,一般針對精紡面料而言。
從概念中可以看出,兩者的出發點並不相同,羊毛支數是基於最初採集的羊毛纖維本身屬性來定義,而紗支支數則是針對後期紡成的面料而言。
換句話說,紗支支數沒有特指面料是由精細的高支羊毛纖維原料織造而成,這種概念上的偏差就容易讓某些別有用心的商家有機可乘。
可能你進店張口就來的高支數面料,只是用粗羊毛纖維紡成細紗線的普通面料而已,在你慶幸自己撿到便宜狠貨的同時,說不定商家早在暗自竊笑。
為什麼明明是同一支數的羊毛面料,手感和價格卻相差甚遠,現在心裡有數了吧?
當然,不同檔次、品牌之間的相同羊毛支數的面料在價格、細膩度也會有區別。
但別忘了支數只是判斷面料好壞的其中一個重要標準而已,像羊毛種類、纖維的屬性、面料織法等因素都會共同影響羊毛面料的最終表現。
平時大家所接觸的大多貴牌面料商(如 Scabal、Loro Piana 等)羊毛面料都會用羊毛紗支來表示面料中羊毛的細度。
通常當我們看到料卡上帶有如「SUPER 150's」的標識,那就意味著該面料的羊毛支數為150;而以紗支支數為標準或者低支數的面料料卡、料標上沒有「SUPER」字眼(羊毛支數達100s或以上的面料才稱得上SUPER級別)。
根據國際羊毛紡織品協會 IWTO 的定義,如某樣本中最粗的一根羊毛其直徑為18.75微米,那麼就可以把這批羊毛稱之為 SUPER 100's。羊毛直徑的最大值每減少0.5微米,紗支數就會對應增加10個單位,以此類推。
羊毛支數高低對面料表現的影響上面也提到,單憑羊毛紗支支數的高低並不足以判斷毛料的好壞。
如果確保在其他影響因素相同的情況下,紗支數越高意味著面料所含的羊毛纖維越細,那麼面料的手感自然也會更加柔軟細膩,光澤度高。一般來說,同一品牌面料的支數越高,價格也會越高。
但隨著紗支數的增加,面料的抗皺性、耐穿性也會隨之降低,受到磨損後難以修復,這就要求對該面料的西裝的日常養護更加頻繁,重視。
這也是為什麼說盲目追求高支數是沒有意義的,在選擇面料時更應該視乎自己的需求而定。
例如日常通勤穿的西服,活動量大、穿著頻率高,就建議避免選擇容易磨損的高支數面料,一般達到 SUPER 110s、120s 已經足夠保持西服的挺身、光澤,不易起皺。
而出席重要會議或正式場合,SUPER 150s、160s 左右即可有精緻、體面的表現。
2.
面料織法
除了纖維自身的屬性之外,後期面料的織法也是影響面料質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過大家在挑選面料時對它的關注度並不高。
之前在介紹 Fresco 一文中也提到,布料的紡織過程通常是將纖維紡成紗線,再以不同的織法編織成面料。
而面料的織法大致分為三種,分別是平紋織法、斜紋織法和緞紋織法。
平紋織法(Plain Weave)平紋編織可以說是最基本的布料織法,它是指每根經紗都與緯紗一上一下相間交織而成的織物組織,其經緯組織點會以1::1的比例交替出現,而面料正反面的外觀相同。
這種織法的交織點比較多,這也讓平紋織法織造出來的面料擁有堅固的織物結構,十分耐磨,同時能夠讓布料實現輕便、透氣之餘不會犧牲其結構的穩定性。
不過手感較硬,彈性也不算好,而頻密的交織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面料的光澤度。
簡單的樣式就是同種纖維,同色經、緯紗線交織,而通過改變纖維粗細、某方向一定數量的紗線顏色、捻度也可以產生不同的圖案樣式。
像 Seersucker 就是平紋編織的產物,不過特別之處在於它是通過在經紗中使用兩種不同類型的紗線(例如捻度、紗支不同)展現出具有凹凸紋理的面料效果。
而同為夏季恩物的 Hopsack 也是運用平紋織法織造而成,只是將原本一經一緯交疊的平紋結構翻了個倍,來了個雙平紋結構,換句話說就是兩股經紗與兩股緯紗交織,所以在面料可以看到明顯的小立方體狀,質感自然比單平紋結構更加鮮明。
斜紋織法(Twill Weave)斜紋織物最鮮明的特徵莫過於那連續的斜線紋路,最常見的是 3x3 的斜紋織法,其中每兩根經線上下方就有一根緯線進行交織,簡稱「二上一下」的規律,當然也可以找到「三上一下」的 4x4 斜紋布。
與平紋織物相比,斜紋織法的交織點較少,所以布料的會相對柔軟一些,抗皺性、彈性和光澤感都比平紋布更好,但紗線結構的不太牢固。
像嗶嘰、華達呢相信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斜紋面料,具有不錯的功能性和懸垂性。
在顏色變化方面,其中的千鳥格紋是在斜紋結構的基礎上添加一種顏色序列規律,如每四根淺色紗線會與四根深色交替出現。
像 Solaro 布料雖是採用了普遍「二上一下」的斜紋織法,但有趣的地方在於它的經線和緯線都是由不同的顏色構成。經線一般是淺棕色,緯線就以磚紅色居多,之前也提到由於這種不同顏色的紗線組合,Solaro 會因應光照和折射角度讓面料的顏色在視覺上發生改變。
而人字紋樣式則是改變了斜紋織法結構的變奏版本,因為它的斜紋紋路會在一定數量的經線被隔斷後改變紋路的方向,所以一眼看去會有鋸齒狀的外觀。
不過要數最獨特的斜紋圖案樣式,個人覺得會是鳥眼紋,因為它是在斜紋結構上進行了點狀的微型設計,通常出現於精紡羊毛面料中。
緞紋織法(Satin Weave)緞紋織法是指每間隔四根以上的紗線才會出現一次經、緯紗交織的情況,而這些交織點都是均勻分布、單獨存在的。
這種織法會分別呈現出經面緞紋和緯面緞紋,是由經緯向組織點的多少所決定,經面緞紋的經組織點會比緯組織點多,而緯面則相反。
緞紋織物的表面十分平整、光滑,光澤度比前兩者都要明顯的高。因為較長的浮線可構成光亮的織物表面,所以更容易對光線產生折射,特別是捻度小的長絲紗,常見於製作晚禮服的呢料,日常西服的話多以混紡的方式出現。
當然,這種織法能讓織物擁有柔軟的質地,懸垂性好,也相對厚實。不過缺點也相當明顯,容易因摩擦而起毛、勾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