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衡之東5月8日訊(融媒體記者 劉曉鈺 謝佳唯 通訊員 胡一輝)石灣鎮政協工委主任譚鈞櫪腳踏實地、勇挑重擔、忠於職守、衝鋒在前,用俯身實幹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價值與形象,詮釋了一名人民公僕的胸懷與擔當。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鄉鎮工作千頭萬緒、內容複雜、任務艱巨,是學習知識的「大課堂」,也是錘鍊本領的「大平臺」。譚鈞櫪一直在鄉鎮基層一線工作,先後在多個工作崗位上鍛鍊,千錘百鍊出真金,讓他具備了駕馭發展大局、應對複雜局面的豐富經驗和能力。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石灣鎮是我縣北部老工業基地,人口有38000多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較多,春節期間返鄉人員密集,譚鈞櫪擔任石灣鎮疫情防控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以來,一直堅守崗位持續戰鬥,主動作為。2月8日,石灣鎮發現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譚鈞櫪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到患者家裡看望慰問其家屬,送去口罩等防疫物資,並先後3次上門做好安撫穩控工作,打消家屬顧慮。
患者家屬說,「自從新冠肺炎發生以來,我兒子發病以後,譚主任和政府其他領導經常到我家來慰問,對我兒子的病情進行了解和問候。」
同時,譚鈞櫪還為在縣委黨校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湖北歸來人員及時解決生活方面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全鎮疫情防控期間社會大局穩定和輿情導向正確。
2019年7月6日開始,我縣範圍內普降暴雨,暴雨造成石灣鎮多處被淹,譚鈞櫪連續十天堅守在一線,組織指揮衝鋒舟疏散轉移群眾2500多人,還帶領石灣鎮的7名縣政協委員慷慨解囊,籌得抗洪賑災捐款4800元,為受災群眾奉獻愛心。
石灣鎮民政辦主任羅玉根說,「譚鈞櫪主任在近期的抗疫工作中親力親為,舍小家為大家,帶領我們做好了各項工作。」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了給廣大貧困戶提供更好的脫貧就業平臺,譚鈞櫪通過多方努力,在光明村17組引進了黑木耳種植基地,成立了合作社並讓貧困戶加入,通過發工資和分紅的方式提高他們的收入,目前有41戶貧困戶共計111人受益。
石灣鎮光明村黨總支書記劉月華說,「譚主任從2019年到我們村扶貧,為我們村裡引進了黑木耳基地10多畝,今年的收入可觀,為貧困戶和剩餘勞力提供了平臺,今年工資發了10多萬元以上。」
光明村24組貧困戶董光雲的兒子身患殘疾、生活不便,譚鈞櫪經常上門慰問,資助生活物資,協助他家改造幾個小型養豬欄,並聯繫相關專家上門進行指導,傳授相關養殖技術,還主動聯繫相關單位工作人員上門辦證。
為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譚鈞櫪以建設美麗鄉村為目標,把整治村級環境作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抓手,深入各村組進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宣傳,組織、號召全體村幹部、村民共同參與,並按月對全鎮13個村、社區環境衛生整治情況進行公開公示,督促相關責任人抓好各項工作。
譚鈞櫪說,「石灣鎮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鄉村振興為契機,深入宣傳發動,分村、分組、分屋場召開會議,向群眾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組織專班對全鎮範圍內的陳舊垃圾、成堆垃圾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打牢基礎,規範管理好保潔員隊伍,開展常態化的日常保潔,加大督察督辦力度,抓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整改落實。」
譚鈞櫪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他勇挑重擔,在複雜崗位歷練中提升綜合素養,在鄉鎮經濟發展中踐行承諾,把智慧融入在工作執行落實中,他敢於面對挑戰,善於團結群眾,任職的每一個鄉鎮、每一個崗位,都贏得了百姓的信賴和認可。
點擊下列標題 精彩不容錯過
你的每一次點讚,都是我們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