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村裡做保潔工作,每月有正常的收入,還能照顧生病的家人。」在江蘇省沭陽縣七雄街道,75歲的建檔立卡戶紀延秀家境不好,家人患病,自己又年邁體弱。街道根據她家的實際情況,提供了村裡的公益崗位,消除了她的後顧之憂。
沭陽是全國第二人口大縣,有59個省定經濟薄弱村、23.1萬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總量和佔比均為江蘇省最高。該縣精準施策,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連續三年獲得省政府大督查表彰,入選全國脫貧攻堅典型縣。截至2019年底,全縣59個經濟薄弱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18萬元以上,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
打贏脫貧攻堅戰最重要的是提升低收入農戶的收入,鞏固務工性收入非常關鍵。今年,沭陽縣按照「四個不摘」的要求,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將扶貧工作重點轉向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春節後,立即組織對脫貧戶進行排查,購置公益性崗位,讓確有困難的家庭在家務工;還組織多次招聘會,促進低收入人口復工復崗,降低疫情造成的影響。該縣還充分挖掘庭院經濟的增收潛力,扶持低收入農戶發展花木種植、畜禽養殖、「三來一加」、開辦網店等庭院經濟,努力實現創業增收。
該縣一直秉持扶真貧、真扶貧理念,發動各方力量,通過各種渠道,尋求各條路勁,研究各項方針政策,認真分析每戶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和貧困程度,靈活把握各種政策,對症下策。七雄街道通過對街道的貧困戶認真考察,引導貧困戶申報公益性崗位65個,為街道65戶貧困戶中65個有勞動力的老年人提供65個公益性崗位,每個月工資600元,年收益7200元。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沭陽累計投入資金2058.9395萬元,提供城鄉環衛、道路養護、交通協管、物業保潔、疫情防疫等公益性崗位3631個。(通訊員 呂述謖 梁哨峰)
【來源:中國縣域經濟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