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藝術家泛舟大運河:以雅之名 集河之蘊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京杭藝術家泛舟大運河:以雅之名 集河之蘊
2019-12-08 18:12: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郭澤華 責任編輯:郭澤華

    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趙雁君提筆揮毫。 王剛 攝

  中新網杭州12月8日電 題:京杭藝術家泛舟大運河:以雅之名 集河之蘊

  作者 張煜歡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大雪節氣剛過,大運河畔卻染上一層春意。一艘遊船之上,北方崑曲劇院國家二級演員於雪嬌演繹起《牡丹亭·遊園》片段,嫋嫋餘音間,與沿岸風光遙相呼應。

浙江小百花越劇院院長、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王濱梅。 王剛 攝

  戲曲表演、書法繪畫、詩朗誦、藝術交流……8日,大運河京杭雅集活動在浙江杭州大運河畔舉行,京杭兩地藝術家泛舟大運河杭州段,以雅之名頌古今,集河之蘊流新芳,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大運河文化交相輝映。

  運河畔,曲韻流觴。「南碼頭,北碼頭,戲班日日隨水流。中國戲曲自古就有『水路傳播』的說法。」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常秋月說,「大運河就是中國戲曲水路傳播的『活化石』,它促進了古代戲曲的南北交融,奠定了運河兩岸『百花齊放』的戲曲面貌。」

京杭藝術家泛舟大運河上。 徐軍 攝

  「以越劇為例,它就是依靠運河,從嵊州走向上海,然後傳遍祖國大江南北。」浙江小百花越劇院院長、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王濱梅也表示,運河對中國文化,尤其是戲曲文化的傳播起著重要作用。

  運河文化滋養梨園經典,現代詩歌亦點綴其中。

浙江歌舞劇院青年獨唱演員吳曼旎。 徐軍 攝

  「不知道是誰造了一條天河,每當夜晚,繁星閃爍;但知中國人造了一條地河,從古至今,雪浪碧波……」現場,北京日報高級記者、詩人彭俐朗誦了一首自己的原創詩歌,在他看來,行舟運河上是屬於文人的朝聖之路。「不走運河非文人。我在大學時曾用45天時間從北京沿著大運河一路向南騎車到杭州。大運河哺育了歷代文人,未來需要京杭兩地人共同去繁榮這條中國的文化帶。」

北方崑曲劇院國家二級演員於雪嬌。 徐軍 攝

  隨著遊船破浪而過,沿岸一步一景,風光不斷變換。

  「承載京杭古韻,縱覽運河新貌」,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趙雁君提筆揮毫間,留下一幅行雲流水的行書書法作品。

  北京書協理事方放則書寫了一幅關於北京白河(幹流通向京杭大運河北段)的書法作品。方放說,這樣的文化雅集在古代常有,放在今天對於文化交流而言更是意義非凡。「它將運河沿岸的文化,無論是戲曲還是書畫,或是中國文化所觸碰到的方方面面,都交織在一起,將北方的粗獷融入南方的靈動,給予藝術工作者更多靈感啟發。」

浙江崑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楊崑在運河邊表演崑曲。 徐軍 攝

  「您的劇團什麼時候來北京演出?」「現在南方觀眾比較喜歡什麼樣的戲曲表現形式,尤其是年輕觀眾?」「杭州大運河畔有國際詩歌節,歡迎你們明年來」……大運河兩岸寒風掠過,船內京杭藝術交流火熱朝天。

  「中國大運河,總是以一條『線』的形象根植於我們心中,這條線就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國經線』,那麼『中國緯線』必是由西向東如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等天然而成的水系。如果沒有大運河這條經線,那象徵著緯線的大江大河或許會成為阻擋中華文化交流與優化的屏障。」杭州印廬文化創始人徐堯林說,「今天,京杭兩地重視大運河,不僅僅是在反觀歷史,更是在編織著一條精美的經緯線,讓中華文化進一步相融相通。」

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常秋月 徐軍 攝

  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應雪林說,此次雅集進一步促進了大運河沿線的互動交流,進一步激活大運河文化基因密碼。「期待藝術家們滿腔熱情地擁抱運河,抒情抒懷,謳歌時代。」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浙江省電影局局長葛學斌說。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電影局局長陳名傑也表示,期待小雅集產生大影響、大作品,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能通過雅集有新創作,將更多精品力作奉獻給人民。

北京日報高級記者、詩人彭俐 王剛 攝

  大運河京杭雅集活動是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的一部分,活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主辦,杭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運河集團、杭州西湖名勝區管委會、杭州市運河綜保委、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承辦,藝文中國聯盟、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等提供學術支持。(完)

相關焦點

  • 運河之美京杭大運河
    沿京杭大運河線是中國最富有的農業區之一,經濟發達。沿途有濟寧、棗莊、徐州、上海、南京、蘇州、杭州等許多城市,稱為「黃金水道」,其傳輸量相當於「京滬鐵路」。大運河也是最古老運河之一。與萬裡長城、京杭大運河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享譽世界。他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工程,是祖先留下的寶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人類重要的活的、流動的遺產。他濃縮了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方面的巨大信息,大運河和長城都是中華民族文化地位和身份的象徵。
  • 今年大城北區域建設計劃「出爐」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大運河濱水...
    今年大城北區域建設計劃「出爐」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等項目都要開建了 2020-04-28 09:51 來源:每日商報 / 記者: / 編輯:劉慶
  •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招標了!投資21.7億 在原來設計方案上再優化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招標了!  今天,杭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網上發布了《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暫名)項目設計》的招標公告,主要在已有概念方案基礎上開展方案設計完善、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去年12月,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建築概念性設計方案國際徵集結果公示、設計方案出爐。最終由來自瑞士的赫爾佐格和德梅隆事務所設計的方案成為京杭大運河博物院的建築藍圖。
  •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預計2023年12月建成
    摘要:京杭大運河博物院位於浙江省杭州大城北核心示範區中部,東至麗水路、南至金昌路、西鄰大運河、北靠杭鋼河,用地面積5.71公頃,採取一院多館的形式 建設 ,包括大運河博物館、大
  • 黃河是地上河,京杭大運河裡的船是怎麼穿過它北上的?
    大運河沿岸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在京杭大運河的沿線,有很多因河而生,因河繁盛的城市。時至今日這些城市仍然在享受著大運河帶來的福利。但是當前,能夠正常發揮四季通航功能的運河段只有不足900公裡,季節性通行的的也不過1400餘公裡,與總長度近1800公裡的全長相比,相差不少。
  • 京杭大運河是怎麼穿過長江和黃河的?這條河對於中國有多大影響?
    京杭大運河修建於隋朝,雖說那時開鑿這麼一條大運河,主要是為了方便隋煬帝南下江南巡視,但實際上這條運河也促進了運河沿線地帶的發展。那時陸地運輸方式落後,要運輸大量物資商品,主要還是依靠水利。有了這麼一條人工開鑿的大運河,北方和南方之間的商貿往來更加便利了不少。不過,這條運河是沿南北方向挖的,途徑地帶有多條幹流,這樣一來,運河和黃河長江等幹流無疑會有交接處。在古代,修建大壩的技術還很落後,因此雖然這條大運河很早就修建了,但往來船隻通過運河和幹流的交接處不太方便。
  •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2023年投入試運營 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全長18公裡
    打造標杆項目:高品質打造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大運河杭鋼工業遺址綜保項目、大運河未來藝術科技中心、運河灣國際旅遊休閒綜合體、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等十大地標項目。年內,開建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大運河未來藝術科技中心、大運河杭鋼工業遺址綜保4個項目。同時,加快武林美術館、匠人館、運河亞運公園、龍居寺等6座文化設施建設;加快布局AI、5G、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基建設施。
  • 執棒演出鮑元愷新作《京杭大運河》,譚利華:願為中國交響打磨明珠
    除了第三交響曲《京劇》,鮑元愷的另一部新作、第七交響曲《京杭大運河》展露了其中「揚州歌酒」「齊魯漁火」「津沽帆影」三個樂章。管弦樂交織著古琴、古箏和三弦,繪成運河沿岸靈動多彩的風俗畫卷。本報記者 方非攝如今,大運河題材文藝作品層出不窮,但《京杭大運河》並非逐熱之作。
  • 東平戴村壩景區:一條大壩分南北 京杭「運河之心」書寫水利奇蹟
    2020/12/25 14:54:23   來源:大眾網       12月23日上午,「文旅泰安之最
  • 史上杭州景點最全攻略—京杭大運河
    第一篇史上杭州景點最全最全攻略-京杭大運河、拱宸橋、小河直街歷史文化區、富義倉、勝利河美食街兩人 福州一杭州感因為字數限制,又想跟大家詳細介紹,只能按天分篇給大家介紹了要往北去大運河或往南去景區都比較近Go-京杭大運河。盛我們住在武林廣場附近,到站去酒店放完行李之後出門快五點。聽說去看大運河要晚上遊覽才別有一番風味,結果我們去的早不早晚不晚。
  • 第二屆夢之藍杯歡樂大運河摜蛋邀請賽火熱開打
    12月12日,第二屆夢之藍杯歡樂大運河摜蛋邀請賽在無錫市體育公園體育館舉辦。本屆歡樂大運河摜蛋邀請賽是由無錫漢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無錫市梁溪區摜蛋協會聯合主辦。為進一步把大運河文化推廣與摜蛋文化推廣有機結合起來,無錫市梁溪區摜蛋協會於2019年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大運河摜蛋邀請賽,共有來自蘇皖兩省近500名摜蛋高手匯聚一堂,開展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摜蛋PK賽。這次無錫市梁溪區摜蛋協會第二屆「夢之藍杯」歡樂大運河摜蛋邀請賽,將繼續為廣大的摜蛋愛好者提供一個同場競技的舞臺。  本次比賽規則選用《淮安摜蛋競賽規則》及本次比賽競賽補充規定。
  • 位於市區的青果巷,緊鄰京杭大運河,是常州歷史人文的「活化石」
    青果巷是常州最著名的古街巷之一,位於中心城區,緊鄰世界遺產京杭大運河最古老段——南市河。在舊時候,水路就是最發達的交通,所以也滋生了青果巷的發展。青果巷東起新坊橋,西至天禧橋,早在2014年就被評為歷史文化街區,經過一番修整之後就有了現在的景區與遊客見面。
  • 天津有個低調的千年古鎮,位於京杭大運河邊,被稱為沽上小揚州
    這座古城是天津市及環渤海經濟區中最大的城鎮,坐落於京杭大運河旁,依河而建,古色古香,明清時期漕運鼎盛,舟楫雲集,呈現出江南水鄉的景象,故稱北國小江南,沽上小揚州。楊柳青古鎮坐落於京杭大運河沿線,世界上最長、最大的古代運河,是漕運的重要樞紐,也是中國北方商業流通和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商業十分繁榮,柳青少年畫作,讓很多人覺得很熟悉,尤其是春節時貼在門口的門童,或抱著鯉魚,或抱著蓮花,鯉魚跳龍門,蓮花舞(每年一度),鯉魚跳龍門(龍門每年一度),娃娃的面相,活潑可愛,非常可愛。
  • 中國大運河之青縣流河段
    文化之旅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 河北廣播電視臺《文化之旅》欄目 帶您行走天下,愽覽文化, 服務社會、推廣景區。
  • 濟寧南陽古鎮全攻略,京杭大運河四大古鎮之一,最愛這裡淳樸民風
    今天分享一下濟寧南陽古鎮的攻略,古鎮位於微山湖北部的南陽湖中,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穿鎮而過,歷史上曾經有著600年繁盛的古鎮,讓我們一起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在我的山東之行中,一直想去南陽古鎮看看,查交通攻略一臉懵,於是我預定了南陽古鎮的一個客棧,然後電話與老闆請教到達方式。
  • 一條適合初次長途騎行的線路——京杭大運河,難度適中,補給方便
    喜歡騎行的朋友,可以選擇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從北京通州出發,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向南,直達杭州。這一路上,體會從北到南不同的風土人情,品嘗南北各地小吃,體驗古運河雄風。這條線路非常適合初次長途騎行者體驗,路況較好,起伏不大,補給和住宿都很方便。
  • 觀影碎碎念丨《普通人》《在京都小住》《京杭大運河》《尋找手藝》
    《京杭大運河》推薦度:****京杭大運河於610年完工,長達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這部紀錄片由中日共同製作,影片沿著運河逆流而上,從被馬可波羅譽為「世界最華麗都市」的杭州作為啟程點,前往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蘇州、充滿美食魅力的揚州、明清時代陶瓷貿易往來的重點都市聊城等運河經過的城市,最終到達北京紫禁城。事實上,這部講運河的紀錄片最後「歪」成了「舌尖上的大運河」。
  • 京杭大運河常州站防汛應急響應升至二級
    排水作業現場 唐娟 攝中新網常州7月16日電 (記者 唐娟)江蘇梅雨已持續38天,受15日強降雨影響,大運河常州站水位於15日15時55分達4.98米,這也是該站點今年以來出現的最高水位。據氣象部門預計,未來三天降水仍將維持。
  • 全長1797公裡的京杭大運河上,風雨中僅存的一座七孔薄墩聯拱石橋
    對塘栖其實印象不深,去那裡遊玩有二個原因,一是應某圖片網站的要求,拍些京杭大運河上廣濟橋的照片賣錢;另一是對愛旅遊的人來說,沒去過的地方,心心念念,總想去看看,就是所謂的「到過一次「。廣濟橋,曾名通濟橋、碧天橋,俗稱長橋。位於杭州市餘杭塘栖鎮西北,南北向橫跨於京杭大運河上,原來大運河在橋下通過, 為了保護大橋,杭州市政府出資8000萬將運河改道,船隻在外邊的新河道裡走了——大橋是安全了,但也少了許多熱鬧,多了一份落寞。
  • vlog看大運河湖州新市
    新市,古稱仙潭,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始有新市之名,至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0年)朝廷立名新市鎮,建鎮歷史為江南古鎮之冠,距今1700餘年,商貿文化可上溯到兩晉,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關於新市這座京杭大運河線上最大水運碼頭的起源,與一場傳說中的洪水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