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記得2019廣州sneaker con上
carterwang帶來的那面卡特鞋牆
那麼你就得到了一本百科全書
一本能夠帶你完美回顧卡特大半個NBA生涯的球鞋索引
80末、90初的記憶並不屬於喬丹
而被佔據了青春的
是那讓你飛翔的shox
把視線拉回2000雪梨奧運
讓我們從最初的shox籃球鞋開始
聊聊shox科技
聊聊Carter穿過的shox
「氣柱」
結構緩震
Shox這項科技,對於大家來說已經是老生常談。無論我們對於這個結構性緩震的態度如何,這個以「氣柱」為人所知的柱子減震,從設計語言上,在努力觸及人類飛翔的上限。
對於技術本身的解讀,我們能找到的各種模型圖、示例圖,其實都沒有shox的logo來的直觀。
用儘量精簡的語言描述,shox就是:兩塊TPU支撐板中間夾上高密度PU發泡材質的「彈簧」形柱子,在運動中扮演將衝擊力轉換為動能的角色。
我們容易被外表迷惑而認為,shox主要依託的是那些誇張的柱子,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柱子上的TPU託盤。
我拆解了一雙2005年發售價為1480的Shox Bomber,更直觀的讓大家了解shox的具體結構。
shox作為一開始應用在跑鞋上的技術,經歷了16年的研發,在形態、材料上都有著不斷的嘗試,最終在1999年設計出了試驗性sample的shox bb4。
上承託盤的作用如同地基,為彈力柱提供一個穩定的連接平面,將衝擊力均勻分散到彈力柱上。
下承託盤的作用和上承託盤相似,針對複雜的地面,一個相對於穩定的工作平面會避免彈力柱之間受力不均的現象。
中間的類彈簧狀的PU材質的結構性緩震柱,在其間提供著吸衝與回彈的效果。
總而言之,這個裡面沒有「氣」的「氣柱」緩震,在Carter的腳下,發揮到了極致。
回顧
Carter上腳的shox
從2000年的bb4,到後面的VC系列籤名鞋,再到從shox leapers開始的「類team」系列shox球鞋。
在這裡,我們細數在跨越的這三個時代裡,Vince Carter穿過的shox球鞋。
Shox BB4
雪梨奧運 死亡之扣
Shox VC
拉鏈 龍骨
Shox VC Low
唯一低幫 首次中國行
Shox VC 2
賓利歐陸 猴爪
Shox VC 3
分水嶺 flight家族
Shox VC 4
降價 換設計師
Shox VC 5
絕唱
Shox Spotlight
類AF25 2007全明星
Shox Elite 2 TB
Elite TB系列 同面不同底
Shox Gamer
魔術 背扣絕殺老東家
Shox Vision
國王
Shox BB Pro
沒有響聲的最後一雙
Shox BB4
始末
從2000年雪梨奧運中死亡之扣的bb4,到2018年11月12日老鷹與湖人的比賽中重新穿回的bb4。
從猛龍到籃網,再到魔術、太陽、小牛、灰熊、國王,以及最後的老鷹。
始末之間,儘是漂泊。
Dr. Funk應該要回去了,而最後的告別也沒有一個電影劇本的完美結尾。可能是因為,四個十年的長度,只有上帝才能導演吧。
「本文供圖
得物: carterwang
抖音: carter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