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尚」到「可持續的時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時尚與能源消耗、環境汙染毫無關係,甚至感覺是風馬牛不相及,但恰恰相反,時尚產業是僅次於石油化工產業的全球第二大環境汙染製造者。
8月29日-9月1日,華孚以「環保酷時尚」為主題,攜帶多個明星面料系列亮相東方時尚季•第20屆中國(青島)國際時裝周,展示行業領先的時尚面料產品,傳遞「貼近生命、美化生活」的環保時尚理念。
可持續發展是全球時尚產業的共同願望。時尚環保生活方式深受追捧,更是消費者對品牌認可程度的重要影響因素。濱海時尚生活方式是青島的重要城市標籤,今年,東方時尚季·第20屆中國(青島)國際時裝周將目光聚焦「原創精神」,連結時尚產業系統各個垂直細分領域,並首次引入「可持續時尚」的環保理念,攜手國際知名權威NGO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發起海洋保護的倡議。
在專業面料展區,華孚清新、大氣的展位設計吸引了大批觀眾、採購商、設計師駐足參觀。使用BCI棉花、有機棉、再生棉、再生滌綸、無染纖維等環保原料生產的時尚色紡紗獲得不少買家的青睞。
華孚時尚股份有限公司國內營銷中心副總經理陳亮介紹,「時尚酷生活」不僅是參展主題,也是企業大力倡導的全新時尚理念。當下,簡約環保生活方式對大眾的吸引力對設計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會一直持續,形成一種新興的、更酷的時尚風潮。「結合展會海洋環保主題,華孚在展館的設計上也傳承了簡約時尚的基因,融入了海洋環保的元素。比如藍白相間、高低錯落的彩布,就像海浪一樣滾滾前行。」
相關數據顯示,紡織行業生產每年排放約12億噸溫室氣體,超過了所有國際航班和海運排放的總和。服裝行業每年向海洋排放50萬噸微纖維,相當於500億個塑料瓶。每年全球要生產超過800億件衣服,需要消耗1萬億加侖的水,33萬億加侖的原油和200億磅的化學物質,而這些服裝只有大約20%回收或再利用,大量的時尚產品和服裝最終成為垃圾填埋場的廢物或被焚燒。
陳亮介紹,華孚目前擁有五大環保類產品,即再生系列、天然有機系列、無染類系列、可自然降解系列、減少排放系列,供設計師選用。比如,華孚的再生滌綸產品,就是將礦泉水瓶、可樂瓶變廢為寶,重新熔漿後製作成纖維,再使用到服裝中去。「華孚有自己的可追溯系統,比如當一塊面料中再生滌含量超過30%,就可以監測出是否使用華孚的再生滌,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安全性保證。目前全球能做到這個標準的企業為數不多。」陳亮說。
作為行業的環保先行者,華孚時尚倡導從原料、生產到消費的全流程環保,持續開發環保棉、有機棉、再生滌綸、自然纖維等一系列環保節能型產品,致力為地球更美好的明天貢獻力量。
比如,華孚色紡紗是先對部分纖維進行染色後,再與原色纖維進行混紡而成的先染後紡的紗線,比傳統的先紡後染工藝可節約用水60%以上,減少汙水60%以上,在節能、減排、環保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在美國,每年有1300萬噸衣服被廢棄;在英國,每年完全沒穿過的衣服多達24億件,平均每戶每年要丟掉26件還可以穿的衣服,倡導可持續時尚的觀念迫在眉睫。而在過去26年裡,華孚時尚提供了大約180萬噸色紡紗,與傳統染色工藝相比,每噸色紡紗能夠節省50噸水,從1993年開始到現在節約超過9000萬噸水,相當於36000個遊泳池的容量。此外,企業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大力推行產業升級轉型,至今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資金投入累計已超過到11億元。
華孚是色紡行業第一家率先公布用再生滌綸取代原生滌綸的上市公司,按企業的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到2020年,再生滌綸對滌綸取代率將達100%。其自主開發的環保再生滌綸,不僅具有再生認證、可追溯等環保特性,同時,又保留了普通滌綸所具有的高強、快幹、抗皺等優勢,可應用在運動、休閒、家居等產品領域,尤其適用於戶外運動、濱海休閒等時尚生活方式領域。
除了五大環保類產品,華孚本次也帶來一些明星科技類產品。多年來,華孚通過技術創新,推出來一系列受市場認可的「黑科技」產品。比如,在抗菌、除味的防護面料等不斷創新,通過改良紗線,經過權威機構檢測,已經可以使面料永久具有防護性。未來,華孚將繼續秉持環保再生理念,不斷探索現代可持續生活方式的多樣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