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17:2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劉樂平 金梁
莫幹山的村民都知道,想吃冬筍,如果天氣太暖,那可不是好事。
冬筍這種美味,天氣越冷,長得越快。嚴酷的寒冬,如果在夜深人靜時,來到竹林裡,你甚至能聽到竹筍拔節生長的聲音。
疫情嚴冬下的莫幹山的民宿,像極了這冬筍。
我們碰到的所有民宿人都這麼說——這是民宿行業從未碰到過的嚴冬。
在德清莫幹山,這個國內民宿行業的標杆地,在原本是「黃金季」的春節假期,整個行業被「冰封」。春節以來,一共勸退遊客3萬多人次,直接損失3500萬元左右。
有人說,民宿或將成為疫情下「第一個徹底歸零的行業」。記者日前探訪莫幹山民宿,看到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景象——
成為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才有更好「體質」
穿過樹枝搭建的圓拱門,有一大片養眼的草地,民宿「雲起琚」老闆娘鮑紅女正在草坪邊修剪臘梅。
經營了五年的「雲起琚」,剛度過一個有史以來最閒的春節。「從大年廿九至正月初六,原本全是滿員,因為疫情就全部退房了。」
平常時候的秋冬季,是民宿傳統淡季,春節是唯一例外。疫情讓這個「唯一」也落空了。
生意空了,人卻沒閒。
從小年夜開始,德清民宿業開始自發組織愛心捐贈活動。在鮑紅女手機上,我們看到兩個微信群:「莫幹山愛心食品站」群和「致敬」群。
原本為客人們準備的各類食材搖身一變,成了愛心快餐送往防「疫」一線;閒置下來的民宿房間,則邀請醫護人員免費前來度假。
這些微信群裡,匯聚了三四百家莫幹山民宿。翻開微信群聊天記錄,「一呼百應」是真實寫照。
「面對疫情,我們的民宿變得更加團結,更有凝聚力。」德清副縣長洪延豔介紹,德清民宿的生態很好,大家平時可能各忙各的,但是一旦碰到困難,大家會一起想辦法。
「雲起琚」1月底歇業至今,店裡上班的阿姨主動提出來,工資應該降低。去年底新開的民宿「橙月」,當店主閻興頔跟阿姨提出,歇業期間適當降薪,阿姨一口答應。這個「宅」的假期裡,阿姨送來自家種的新鮮蔬菜。
正如鮑紅女所說:「我們不單是開門做生意,更是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村民在民宿工作,民宿銷售當地農產品……這種聯繫也是民宿的生命力所在。」
而在洪延豔看來,這種良性的生態,正是德清民宿的競爭力所在。
這也恰好解釋了,所謂「第一個徹底歸零的行業」是一種擴大誇大其詞——
在德清,七成以上的民宿是本地人開的,房子大多是自己的,阿姨是本地人,成本相對要低。
相比那些外來投資型為主的高端民宿,莫幹山大多數民宿 「體質」更好。
眼前的麻煩不算啥
以後挑戰更大
一周時間,26個房間,近20多萬營收。這是疫情給莫幹山莫梵創始人沈蔣榮留下的「創傷」。
即便如此,對於復工,沈蔣榮心裡還是有些矛盾的。「哪怕是休業,20來名員工的工資照發,200萬元的貸款利息每天要付,還不如早點開業。」
但真有客人來問,他卻又勸他們先別來。
「眼前的麻煩不算啥,以後的挑戰更大。我想的更多的是,疫情過後,怎樣活得更好?」沈蔣榮說。
一位民宿業資深觀察人士表示,這次市場衝擊,或許將成為民宿業一次洗牌,會有歸零店面的出現,會有向中端市場轉型,會有向多元市場發展。
挑戰當前,怎麼做強品牌、做出特色、做大價值?
包括沈蔣榮在內的很多德清民宿人正在書寫自己的答卷。
採訪中,莫幹山田園曼居主人陳燕芬說起一個讓她念念不忘的青團。
有一次,陳燕芬住在一家日本民宿,前一晚民宿主人一直跟她說,明早不要吃早餐,可以幫她去當地市場上買一種美味的小吃。第二天一早,陳燕芬充滿期待,打開一個精美的食盒,裡面裝的其實就是當地人製作的一種青團。
「讓我難忘的是,他們用心營造的儀式感和氛圍,讓客人感受到當地文化和傳統。」
一個青團,傳遞的是民宿的在地文化、主題文化,這也是民宿的生命力所在。
莫幹山下的村莊,民宿擠滿了村頭村尾,鋼筋水泥與山林竹海俱在眼前。莫幹山鎮黨委書記高群說,這些年,一直在引導民宿精心打造特色,拓展多元市場,這次的疫情可能加速這一進程。
在莫幹山採訪,我們遇到許多這樣的民宿人。
閻興頔,莫幹山橙月民宿老闆,一個黑膠唱片發燒友。這個意想不到的長假裡,他忙著進行產品內容上的升級,比如強化自己民宿的標籤:黑膠、烘焙等。
「如果把民宿打造成莫幹山的黑膠愛好者的俱樂部,那或許再也不會受到淡旺季的影響。」
鮑紅女,隨著春天的到來,她心思漸漸轉到了民宿之外:地景植栽、農場、螢火蟲……
「這兩年,我在莫幹山投資策劃了一個螢火蟲基地,慕名前來的人天天爆滿,帶來人氣的同時也反哺著民宿生意。
莫幹山下的民宿人,少有「近憂」,但他們想得更遠。
你們打造自家院子
圍牆外我們來管
看著後臺不斷湧入的訂單,原舍·依田民宿的李菁笑了。
自從莫幹山推出幫扶民宿的專項政策後,她開始在各種線上渠道,以優惠價預售夏秋季等旺季房間,回收部分現金,以平衡目前的基本支出。
第一天,李菁就收穫了10多筆訂單。
商家有魄力大力度讓利,是因為背後有政府「撐腰」。
原來,2月底,莫幹山出臺了全國首個針對疫情的民宿專項扶持政策。發放5000萬元旅遊消費禮包,對民宿用電、用水進行補貼,降低銀行貸款利率……
德清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董芸芸說:「這7條政策,都是聚焦民宿行業的當下痛點,支持他們儘早恢復元氣。」
「這裡面不少內容,都是那次集中調研我們反映的。比如,入駐民宿的客人,可免費遊玩德清的景點,很有吸引力。」李菁告訴記者,春節後,德清縣委主要領導就組織了一次座談會,詳細了解疫情下民宿行業的現狀、困難等。
「很實在,既解眼下之渴,又考慮到長遠發展」「這些政策很有針對性,而且操作性很強」……
民宿7條政策,在德清民宿從業者圈中引發熱烈反響。
在民宿行業打拼了十多年的李菁說,沒有哪一個地方,像德清這麼「懂」民宿行業。
對德清而言,民宿不單是一個旅遊產業那麼簡單。洪延豔說:「民宿是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載體,是老百姓的錢袋子。」正因此,民宿怎樣發展得更好,不僅是民宿主的事,也是地方政府的課題。
德清民宿有句話,「民宿主人打造好自家院子,院外的政府來管。」
「莫幹山民宿七條」專門提出,政府要支持打造主題民宿,豐富民宿業態和產品。
一連串體育賽事已經排上議事日程:「亞運排球進民宿」、TNF100莫幹山國際越野跑挑戰賽……
鮑紅女們則對「民宿有約」更感興趣,期待著那些文化名家能走進民宿,給遊客帶來豐富的文化體驗。
採訪結束,天色已暗,信步走入民宿後院的一片竹林。
在竹筍噼剝噼剝的生長聲中,我們仿佛看見了竹林裡青翠欲滴的竹子,棵棵直直地生長著,直刺向天空,奮力到達一個新的高峰。
158383205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