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吃藥很簡單,不就是倒一杯水,直接把藥吞下去就好了嗎?但實際上吃藥也有很多的學問,醫生給你開藥的時候,往往會叮囑你飯前吃、空腹吃,或是飯後吃等等,會有不同的時間,很多人會將空腹服藥和飯前服藥當成是一樣的意思,吃飯之前不也是空腹狀態,那是不是說空腹服藥和飯前服藥是一個意思呢?
空腹服藥和飯前服藥是一樣的嗎?
兩者自然是不一樣的,如果是一樣的,那麼醫生自然沒有必要多此一舉將兩種吃法分開了。空腹服藥主要指的是胃裡沒有任何的食物下吃藥,一般指的是飯前的一兩個小時和飯後的兩三個小時之後,這時候服用一些藥物,可以發揮比較好的藥效。例如某種藥物在胃裡無法溶解,只有到腸道中才能溶解,如果是胃裡有食物的情況下服用,就會影響到藥效,所以有些藥物若是需要空腹服用,就需要嚴格遵守時間來服用。
而飯前服用藥物,一般指的是在吃飯之前,也就是說是在飯前十五分鐘到三十分鐘左右吃藥,這時候服用的藥物會隨著之後進食的食物一起被吸收。一般情況下,食物進入胃裡五分鐘之後,就會開始有規律的蠕動,胃腸蠕動時食物和藥物會充分的融合在一起,這時候藥物可以和胃黏膜充分的接觸,能夠直接被胃給吸收,不會出現浪費的情況。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藥物很容易被胃酸所影響,人空腹的情況下會分泌較多胃酸,如果是空腹服用,便會影響藥效,所以需要飯前服用的藥物,最好是飯前半小時內服用。
可能大家還碰到過要求餐時服用的藥物,是指人在進食的時候,將藥物和食物一起吃進去,一般是先吃點食物,然後再吃藥,吃完藥再繼續進食。因為有些藥物是需要油脂來促進藥物吸收的,所以吃飯時吃,可充分發揮藥效。那麼飯後服藥一般是指什麼時間呢?一般指的是吃完飯後的十五分鐘到三十分鐘左右服用,可避免藥物對胃腸道造成刺激,也能幫助某種藥物的吸收。
總而言之,大家吃藥時要嚴格按照醫生說的來做,空腹吃藥和飯前吃藥是不同的,不要將兩者混為一談。也會有人有這樣的疑問,吃藥是坐著吃好還是站著吃好呢?其實兩種都是可以的,沒太大區別,但不建議躺著吃。如果是躺著吃藥,藥物很容易停留在消化道上,藥物溶解後濃度會比較高,如果是停留在消化道上,很容易對胃黏膜造成損傷,所以不要圖省事直接躺著吃藥。如果是本身胃就不太好,最好是站著吃藥,不建議硬吞,需用水衝服。
吃藥有很多的學問,不是隨便一吞就可以了,想要完全的發揮藥效,還是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叮囑或是說明書來服用。吃藥不建議躺著吃,不建議硬吞,如果是服用頭孢之類的藥物,吃完藥後不能喝酒,避免出現嚴重的後果。合理用藥,可發揮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