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協副主席陳振濂,1幅行書估價10萬元,大巧若拙返璞歸真。在當代書法藝術之林,陳振濂先生的書法大名可謂如雷貫耳,眾所周知。從身份上來說,他是一位學者,創作書法只是其中小技,所以他的書法有當代文人書法的灑脫跡象。從行政體系上來說,陳振濂先生的書法排名位居第一方陣的先鋒團隊,他是中書協的副主席。我們知道,作為一名書法家能進入中書協這個序列體系之內,已經足以證明書法功夫超凡脫俗,再進入中書協副主席這個職位,那就說明他的書法既有個人的功績,也有大眾引領的這種藝術價值。
正是陳振濂先生的書法,對於個人來說有造詣,對於大眾審美來說有一定的引領價值,所以他的書法藝術作品在書畫藝術品拍賣市場就受到了比較好的關注,收藏陳振濂先生的書法作品也已經擁有了一個比較完備的體系人群,市場培養的比較成熟。
以下給大家推薦了一幅陳振濂先生創作的行書作品,這幅作品在市場的估價是10萬元。一件書法作品,特別是行書作品,能達到10萬元的估價,說明市場對於這種作品的藝術品味和收藏潛力都給予了非常好的印證。我們說法不欺人,功不欺事,這樣的說法可能還會有水分,但與市場是透明公正的,市場對於一件書法作品的價格認定,就是出於非常純粹的商業層面的斟酌,市場只對書法的升值潛力負責,所以市場給出的書法作品的價格基本上可以反映這幅作品在當下和未來的價值走向。市場是聰明的,現場也是嚴厲的,要想用沒有價值的書法作品混市場,基本上沒有這種空間,也沒有這種可能。
所以書法進入市場後,市場對於陳振濂先生書法作品的價格認證是理性的,估價10萬元,我感覺是物有所值的。拋開價格的問題,我們回過頭來看這幅書法作品的藝術品位。猛地一看,這幅書法作品肯定是不入目的,對王羲之的書法,對王獻之的書法,對伯遠帖快雪時晴帖等這些晉代書法作品有所了解,或者比較喜歡的朋友,看到陳振濂這樣的書法作品,肯定是眼裡揉進了沙子一樣難受。因為這幅作品,他本身寫的不是晉代書法的風格,而是有著一些金石氣味的樸茂,大家可以看他的筆法,主要是運用了尖筆與禿筆並用的這種運行方式,所以你很難用傳統的筆法去規範這樣的書法形態,如果拿著晉代書法的那種清韻風格去看這幅書法作品,肯定是失望的。
也就是說,陳振濂創作這幅書法作品的時候,基本上是跳離了傳統書法的那種文人書卷氣息,而走向了自立面目的創新意識,作品在筋骨上顯得特別突出,落筆非常痛快,沉著有力,就像古代人的甲骨文,是拿著刀子在甲骨上刻出的那種印記,所以這幅作品的金石氣味是比較濃的,是一幅比較有個性,顯示出書法創作新格局的一件行書作品,整體風格就是忽略了牽絲映帶的細膩刻畫,著重表現筆墨天工的一任自然。拋棄舊有的筆法束縛,走向心手相師的創作境界。
所以這幅書法作品總體看起來會感覺到大巧若拙返璞歸真。當然,喜歡大巧若拙反璞歸真的書法風格的朋友們,對這幅作品肯定是要高看一眼的,認為這種書法作品有筋有骨有力,是筆陣圖中所描述的筋書的現象。筆陣圖中當中說書法無力無骨則為病,有力有筋多為聖。很顯然,陳振濂的這幅書法作品屬於後者,有筋有骨。如果不喜歡這樣的書法風格,就容易認為這樣的書法作品還不如小學生寫的,甚至是一幅垃圾作品。對於書法作品的欣賞評判結果,每個人有會有不同的意見,這會影響書法作品的價格認定的感受。
如果你喜歡,對於這樣的書法作品,估價10萬元是感覺物有所值的,如果你不喜歡這種書法風格,可能覺得這樣的書法作品10塊錢也不值吧!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我還是比較喜歡這種痛快沉著反璞歸真大巧若拙不嬌柔不造作的書法作品的,所以認為他估價10萬元是物有所值的。這僅僅是我個人的觀點。不知道愛好書法收藏的朋友們是如何看陳振濂先生的書法品及他的書法風格的,敬請留言,一起分享書畫藝術鑑賞與收藏的樂趣。